正文

俄罗斯留学轶事之五------友谊将延续

(2013-06-16 00:13:16) 下一个
经 过一年多的接触了解我与麻醉师谢廖莎的关系越发紧密起来。他的老婆卡加带儿子小谢廖特卡来看他时也一定与我们一家见面,我女儿妮妮与小谢廖莎玩儿的甚欢, 让大人们看不出他们之间有语言的障碍。一次两家人聚餐时卡加端来的一大盆白水煮土豆沾盐,涩涩的难以下咽,大人们却争相啖之,好像这是人间最美味,谁也不 愿把世道的不济挂在脸上,善良的人有善举,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同舟共济呢。
 
如今我们两家人在俄罗斯美 术馆前的合影还静静地躺在相册中,女儿妮妮己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岩土工程师,小谢廖莎在哪,长多高,在做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因为在我毕业前夕与谢廖莎在 医院的草坪上的一次交谈中他告诉我已与卡加离婚,儿子暂与卡加在一起,他言语中夹杂淡淡的无耐,忧郁在他那已成常态,象三套车歌词里的惦念一般,在空气中 弥漫。
 
九四年车臣战争爆发,谢廖莎报名去了前线医院,我想那一定和钱有关系。临行前他把他唯一的一件值钱东西寄托我这儿,那是一台半新的卡带式收录机,还开玩笑地说如果他回不来此物便送给我留做记念,我和家人逐一与他拥抱,那是我们的祝福,让他知道他并不孤独。
 
谢 廖莎上前线了,两用机就静候在我的写字台上,一天妮妮找玩具时碰倒了两用机,两用机后面的电池盖被振开,里面掉出一个小小的白色纸卷,妮妮递给我,纸卷里 裹着整八百美元,我看,这是他的所有家当了,这份托付也是一种信任,在莫斯科了解他的只有我,也只有我们一家人去看过他居住在小镇上的妈妈。 
 
那是九三年入秋时节,一天谢廖莎急匆匆到我的住处,告诉我说这是一个长周末,他要带我们去小镇看他妈妈,还可以釆蘑菇,妮妮高兴地跳起来,看来小孩子也懂得要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那 天秋高气爽,我们乘坐城际电气火车出发了,最兴奋的当然是妮妮,那时她已开始上幼儿园,第一天一句俄语不会的她到了幼儿园只轻轻挥手与爸妈道别便加入小朋 友的行列,晚上接她时我们远远地看着,我们一天的担心绝对是多余的(她妈妈中午还来偷偷看过)!此时她已与玛莎,廖尼亚玩在一起,手在比划,嘴巴在动,童 趣相通,童真美好。
 
火车在疾驰,铁路两旁的白楊树在向我们招手。瓦罐(车箱)里只坐有一半的人,和 在莫斯科的公交车地鉄里一样大多数人们手里捧着书在看,偶尔有三两个手拿啤酒乘车的人也只是低声交谈,瓦罐里的卫生相当好,卫生间也和家里一样,大多数人 都会在卫生间的大镜子前驻足,细心梳理,让衣着整齐。
 
三个小时的火车加上半小时的汽车路程我们来到 了谢廖莎出生长大的小镇,可能因为是周末小镇冷清,仅有的几个店面也都紧闭大门,他的家在小镇东边紧挨着一大片树林,几栋五层的白色楼房散立在这里,房子 是二战后建的应是俄罗斯最朴通的民居,有电梯,很老旧但坚固耐用,铁栅门开关的巨大声响象是在告诉我们它曾经的辉煌。
 
妈 妈一人住的这套房子有二个房间,客厅,宽敞的厨房及老旧但整洁的卫生间,妈妈并不老,五十几岁样子,但老式的衣服加上脸上不易察觉的一丝忧伤让她显得老 态。房间里的陈设朴素一尘不染,小的卧室墙上挂着谢廖莎外婆的画像,老人是一年前在此过世的,深色的毯子铺在床上,那氛围使人承压。妈妈用亲吻拥抱欢迎我 们的到来,我们给她带去一罐咖啡,一条中国丝巾和一大块牛肉,太太曼把丝巾戴在她头上时,她露出那天最爽朗的笑容,再一次的亲吻拥抱,那一瞬间我偷偷瞥见 谢廖莎眼中含泪。
 
当天下午穿上妈妈为我们预备的靴子提上每人一个的小竹蓝走进房子旁边的林子,谢廖莎很有经验,告诉我们什么蘑菇好吃,什么样的有毒。那林子里面蘑菇真是叫多,为何人们不釆?答案简单,不是不釆,是小的不要釆,要留给明天,留给后来的人。
 
当 天晚餐我们唯一的一道菜就是蘑菇汤,妈妈向汤里放了好多谢廖莎带来的火腿肉还切了一盘火腿放在旁边,香浓的蘑菇汤中漂浮着白白酸奶油,冒着热气,妈妈看着 我们喝着鲜美的蘑菇汤吃着黑面包笑意挂在脸上。整顿饭没有人去动那盘火腿,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妈妈接下来一些天的营养来源。
 
第 二天早饭后我们要返回莫斯科,谢廖莎母子再三挽留,我们感到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去意坚定。临行前向我们展示了妈妈做好的几十上百罐的各种罐头,有蘑菇, 辣椒,西红柿,还有黄瓜(象所有俄罗斯家庭一样),并执意要带给我们一些,那怎么可以,那可是她一冬天的口粮呵,最后我们只拿了很少一点昨天釆的鲜蘑菇。
 
告别是痛苦的,拥抱亲吻象征祝福,她还要留在那里,留在只有瓶瓶罐罐陪伴的漫长的冬季! 小镇冷清依旧,秋日的阳光䁔得了白天对夜晚却束手无策。
 
今天你还好吗?! 俄罗斯母亲,在遥远的南太平洋岛上你儿子的朋友,你的儿子在向你问好。
3一05一2013晨被窝里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红脸蛋儿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是当年苏陪时期万千俄罗斯家庭的缩影,有许多这样的бабушка дедушка这样过着穷困的晚年生活,看到这里真的能想到当时生活的困难,直到现在我老公的外婆还有屯积粮食的习惯,家里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盐,糖,米,油等基本食物,一方面是怕万一发生战争,另外是怕了那当年的物资匮乏,挺心酸,真的~
你写的挺真实的,继续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