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老几
小时候,批林批孔,在小老几印象中,孔子就是个迂腐固执的老头。老几了,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论语》(阳货第十七)里面有个例子: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翻译成白话是说,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送了孔子一只小猪,想要孔子去回拜他。孔子呢,趁阳货不在家时去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说:“怀着治国安邦的宝贵本领却藏起来,任凭国家迷乱,这可以称作是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从政而又错失时机,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日月飞逝,时不我待。”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每次看到这里,眼前总出现孔子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令人都忍俊不禁。总结一下:一,孔夫子对人也会有偏见,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既不想失礼,只好也搞些小聪明,小动作,活得有点累。二,当时有智慧的人很多,夫子的小聪明根本就没用,阳货一眼就能够看穿;不仅如此,三言两语就能够让有成熟思想的孔子改变主意。三,孔夫子小事情顾面子,大事不顾面子。四,即便是圣人,也有欠考虑的地方:-)
同篇接下来,另外说了个故事。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白话意思是说,孔子到了武城这个地方,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们说过,‘君子学道就能爱人,小人学道就容易跟随。’”孔子说:“同学们,偃(指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前面说的话,是个玩笑话。”
嘿嘿,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孔子喜欢发议论,有时候说得不很对,但又爱面子,不承认自己说的不对,以玩笑的小聪明打马虎眼。另一种,孔夫子就是爱开玩笑。
不管哪种情况,都说明一个事实,孔子喜欢以开玩笑的方式表达一时的感慨或者不很强烈的观点。
依此看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就是因事触动,一时而发的议论而已。后人把这当作孔子的思想,推而广之,就是过度解说了。
要知道,是人总是要放屁的,只有放过屁的人,才能成为圣人。把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特定感叹,演变为“男尊女卑”的制度,分明是不让圣人放屁啊!你说如此待圣,哪个不臭?儒子不孝,罪莫大焉!
回复 'plutochen' 的评论 :
其实,论语有对什么是小人的论述。大概跟君子有点相对的意思。对君子论语也有不少的描述。以经解经还是有道理的。看完论语对君子,小人的阐述,也就对孔子眼中的小人君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幸运的是有人已经把论语中有关小人君子的句子放到了一起:参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04/02/9640532_200639701.shtml
谢谢,那个时候的仆人,下人,识字不多?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里边的小人不是小孩, 是社会地位低下的男性。
没有办法让女子和小孩子跟着虚假的,过分的仁义道德的指挥棒而行动,所以孔子无奈总结了那一句。
自信不足而已
最近被朋友赶鸭子上架,写了几篇论孔,都是干货,看看能如法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