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剧开篇气势磅礴, 萧管催俦鹤,嘹唳拍云上,江上数峰青,新声含尽古今情。
洞箫(艺术脓包不足,私以为是萧,音色比笛厚重)幽呜,有比翼白鹤振翅飞跃过高山河谷,直冲云霄,乐声洋洋盈耳,画面一帧帧闪现:风雪中疾驶白马;蓝天下马背上黑衣男子;特别是红衣男子逆光整衣的背影,如凤凰涅槃也如蹈锋饮血,极具视觉冲击力。
交响乐与图像完美契合,片头背景有兵戈战场有诡谲朝堂,有西窗剪影有登高远眺……我虽不明了每幅画面的含义,透过音乐心中舞幽壑之劲松、泣孤舟之鸣鹤,加之剧名的四字成语,似乎该剧是在感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
我希望是一部悲剧,因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锋镝之苦加上人文之灾,不是粉饰、戏说历史就可以让后人乐以忘忧,用个体生命的毁灭来展示整体生命的坚不可摧,就是悲剧的力量,也是支撑后人克服困难笑对人生的勇气。
片头背景中的大雪骑行出现在正片开头,同样是雪,《大明王朝1566》开场的雪透着软绵绵的暖意,而剧中白雪上鲜红的血滴和大红宫门外的哭喊,显得格外寒冷刺骨。
这,正是萧太子的梦魇,皇后崩太子却被拒于宫门外,埋下宫中阴谋的伏笔。演员面部表情稍微用力了一点,但不让我出戏。
卢尚书直谏太子冠礼,又谏齐王不离京,群臣跪于大雪纷飞的殿外逼宫,目的都是为了太子请命。大爱尚书的演员,音、形、情、意俱佳。
欲望也罢,抱负也罢,权谋也罢,就和下雪一样,积得越多,路就越少。
太子不顾自己私利,一意孤行代卢尚书和群臣担上自己涉政之罪,怕是要在绝路中求生。
几分钟的戏如行云流水,画面精美,台词精炼,差一字会含糊,多一字嫌唠叨,故事讲得刚刚好。
我看得大气不敢出,生怕错过细节漏过弦外之音。皇帝不顾手中鸡毛信所述的危情,还是一心刁难太子的冠礼。
《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几千年以前,不管男孩女孩,一到成年就要举行特殊的成人仪式,改变发式,男戴冠,女配笄,分别叫做“冠礼”和“笄礼”。
冠礼是伴随分封制而存在的,是为先秦封建制度而存在的礼仪规矩。一旦中央集权,分封消亡,冠礼也逐步消亡。秦汉之后,延续冠礼的也只有帝王家。
权力一定是利益博弈平衡的产物,我在等戏里的平衡点。
群臣退,太子跪,齐王出,大氅抛,一直在玩君戏臣的游戏。
男主的雪中戏不错,冻僵的身躯,乌青的双唇,惨痛的眼眸,让我可以原谅他似乎已过而立之年了居然冒充20岁的青年,只要有演技,我是越看越顺眼。齐王的演员有点女像,不希望他被妖魔化,人世间是没有绝对的坏人的。
顾舅舅出场,提长州危情,皇帝故作惊讶,顾舅舅请缨出征,难道皇帝想借敌人之手除去太子的娘家依靠?用顾舅舅的兵权换太子的冠礼?而此时舅舅只是救下了冻僵的太子,却奈何齐王不得,庶长子还是封藩不离京,皇帝还是紧握权利的天平。
陆文昔出场,加上她的旁边,我明白她是女主,片头中她几次涉及,我觉得挺顺眼的。等剧中“阿昔”一声,她试着小女儿般回一句“爹爹”,滤镜下的面容不见皱纹,刷得惨白的石灰脸,双眼咪成一条缝,脖子几条青筋抽搐,那眼袋,不,用尊称“卧蚕”, 怎么看都是活脱脱一耄耋老妪,再配上她沙哑的嗓音,绝对得饭前才能观看这几分钟的戏,太倒我胃口的演员。
其实陆女第一个画鹤的镜头尚可,和父亲正常谈话台词也勉强及格,就是谈话中撅嘴装嫩那叫我这个观众感觉相当地不舒服。可爱不是装出来的,是骨子里的天真,心底的善良,周身散发的深爱,这位女演员都不具备,恐怕是她的年龄大了一些又在演艺圈的粪坑里湿了脚,把可爱都熏走了,希望以后女主的戏别再有装可爱的镜头了,这位演员完全驾驭不了。
驾驭不了可爱扮相的还有萧太子,梳妆准备冠礼,萧太子特别神清气爽,在自己宫中向皇后的旧人张内人撒娇,真的看得我眼睛痛。
好在张内人的欲言又止,冠礼之前的危机没有解除,太子撒娇的时间短暂,才让我好过起来。
世间最好的默契:并非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 ,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不明白编剧非得让太子麻木不仁,居然当着齐王问询张内人。太子和张内人不应该心有灵犀不点就通吗?太子这样做不是想要张内人的命?同时也是自伤呀,张内人那是母后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人呀!
母后临死不能相见,冠礼困难重重,齐王虎视眈眈,这一桩桩一件件,太子守孝三年就不会思考再三?并且还有一位吏部尚书做老师的提点,再幼稚也该长大了,编剧这场戏把太子写得如此之蠢,这种老梗还用,真是败笔。
好在片尾曲识时务地响起,救我于恚怒中。
思来想去,我接着看彩衣娱亲般的《庆》,笑过头了再驾《鹤》归来,交替地看剧,算圣诞新年的礼物都有了。
提前祝网友圣诞快乐,新年愉快!
https://bbs.wenxuecity.com/tv/1279650.html(影坛link,好捡砖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