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月品茶夜谈

生于美丽的杭州。小时爱在西湖边上赏月纳凉,品茶夜谈。好诗词,小说,和数学。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从此改变了我。风花雪月随岁月远去,政治,历史成为了我的新宠。
个人资料
正文

22万元变成8400元---习以为常的信用破产

(2013-10-09 06:56:08) 下一个
中国特色的信用破产, 东方明月

24年的1989年,家住湖北丹江口市区的盛忠奎与妻子陈永梅省吃俭用有一笔小小的积蓄。这年9月的一天,陈永梅路过某国有银行丹江口市支行迎宾路分理处时,得知有一份定期保值储蓄业务,24年后可获得一笔巨额本息。那个年代,在当地买一个商铺也只要2000元,盛忠奎本来倾向于用积蓄买商铺,经陈永梅劝说后同意办保值储蓄。很快,陈永梅带着2000元积蓄来到银行,分别以自己和儿子的名义办理了两张该行整存整取储蓄存单。按照存单上明文规定,此存款24年到期本息22万元,且存款利率、保值贴补率无论怎么调整,到期银行凭此据定额支付。

今年9月21日,是两张存单到期结算本息的日子。第二天,盛忠奎带着存单去银行兑现,不想当年的迎宾路分理处已查无此处。随后,盛忠奎拿着存单找到该行丹江口市支行,一位接待的魏姓负责人却告诉他,这两张存单早已经不起效了。盛忠奎听后十分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魏姓负责人提供一份1989年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对保值储蓄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的传真电报及人行丹江口市支行同年10月7日转发的通知。按照通知规定,盛忠奎的存款本息只能兑现8400元,不是22万元。当年的丹江口市可以买到一个门面的钱,在经历了24年的存储之后,连半平米的门面都买不到,这样的事实,幽默得让人想流眼泪。
 
无独有偶,当天前往该行丹江口市支行结算本息的还有该市供销社退休干部王新民爹爹。1989年9月20日,王新民同样办理了一张100元整存整取储蓄存单,按规定二十四年到期可兑现本息1.1万元。让两位老人想不通的是,即便政策有变,24年来银行为什么不告知储户。目前,他们正考虑通过司法程序讨一个说法。据了解,在该市办理了类似业务的储户有70多名。
        
古今中外,除了天朝,这种案例只有一个结果----银行关门。要是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家银行会被上法院而被罚得倾家荡产。但天朝不会,因为银行和法院是一个老板的。要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这家银行会在挤兑下破产。但天朝不会,因为所以银行都是一个老板的,都是一个德性,老百姓没有选择。

在其他地方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信用破产,在天朝已经习以为常,这就是中国特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