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这是来自圣路易斯华大校友和CDC主任Walensky的推特,她转发和认可了昨天的报告。这是南加州科学家对53000名病例的研究,他们直接比较奥密克戎和Delta突变株感染后发现奥密克戎可以导致:
1。53%减少的有症状的住院
2。74%的ICU病人的下降
3。91%降低了死亡率
4。没有任何奥密克戎需要机械性插管
这是至今最新和最多人数的美国研究报告,与英国、南非、丹麦、葡萄牙和以色列的新病例与重症分离的观察相类。
这个符合香港和华大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的病理观察,对我并不意外。因为我是最直面data的人,也随时根据证据调整自己的认识或结论,网络喷子们发动攻击时先想想再行动。美国奥密克戎新病例呈海啸般增长,因为基数迅速扩大,所以相应重症的绝对数也会随之增多,这是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已经谈过。
美国CDC将自我隔离的时间逐渐缩短:从14天到10天再到现在的5天,但是专家指出5天感染者还有31%的传播力。美国这样做是为了经济,因为感染隔离的人太多,沒人上班,医院挤允后次生灾难更危险,美国采取的是与病毒动态共存的政策。我们也没有办法,注意戴好口罩,街上实际上到处飘着病毒,防不胜防。
现在中国新冠怪到了美国猪头,似乎从美国与中国微信联系都担心传病毒。奥密克戎在12月1日登陆美国,美国呈海啸般每天百万病例袭来。天津疫情至少十几天了,奥密克戎传了三代,只测查出97例。如果这些数字测得准,应该研究天津人的ACE2是否有突变,可以拿诺贝尔奖,或者命名为天津特色的奥密克戎。所以我在朋友圈这样向乔治高发问:“Hello George (Gao), as a virologist have you ever seen Omicron infections with only 94 cases erupted more than 15 days ago?”
爱尔兰,冰岛和英国的新病例曲线都在达到拐点后持续下降,美国还远吗?估计也就这几周了,争取月底可以出现缓解,华大医学院的邮件也是数字出现稳定阶段,言下之意是没有向上冲。
同济纽约名医:“我们有很多的病人接种了两次新冠病毒疫苗 有些病人抗体滴度只有二。有的病人抗体滴度还有150。但是一个星期以后快速筛选,病人感染的新冠,估计是奥密克戎。这个150的抗体滴度有什么意义呢?还有很多病人,刚刚打完第三加强针,两天以后就得了新冠。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
我的回答:“?纽约名医问一个沒做临床的免疫学教授[Chuckle],我尽力而为吧。150是个抗体滴度的相对值,依你们医院的检测科的内部对照为准。抗体滴度就是你对倍稀释抗体,直到不能中和病毒或者只能中和百分之五十为止的稀释倍数。你可能看见很多文章使用GMT的表述,那就是各样品的中和抗体滴度的单位,或测多次的平均滴度,有程序根据对照计算出来的。现在对奧密克戎两针己经扛不住,必须加强针,但是加强针必须5-7天才能有效。mRNA疫苗一般都会刺激强的抗体反应,倒是灭活疫苗抗体滴度不高,见华大朋友的帖子。如果辉瑞或Moderna抗体滴度还不高,则有可能是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激素、Anti-CD20或Anti-TNF),或者患有免疫缺陷症:Hyper IgM syndrome (测血清Ig), 补体成份缺陷症,Myeloma, Lymphoma或AIDS。
转华大朋友:“昨天这里有人告诉我,去年一起来美国的几个人,都打了三针国产的,但来美前查抗体,结果只有一个是弱阳性的,所以他们全得重新打美国疫苗。我国内的医生同学昨天告诉我,国内打了疫苗后不让查抗体,奇怪啊!莫非出国的除外?””
儿行千里母担忧,奥密克戎的海风吹打在我的学生们的脸上。我的欧洲学生正在经历新冠,正是难熬的时候,开始血氧饱和度正常,曾经降到93%,现在又回来了。小小年纪正在经历风浪,似乎是成为男子汉的演练。我当起了他们的家庭医生,为他打气,至少本人是在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同济学的医。
可惜了一个医学院毕业生的机会。
看不懂你说的。 cdc 应该有omicron/delta ratio 在general cases, hospital cases, icu cases, and death cases. cdc 应该有对病例采样 sequencing 数据,这些数据cdc怎么不发布出来。 cdc太烂了。
Sorry,我是觉得前面估算的数字太小了,所以换另一个方法再算一下。两个结果误差都太大,没什么意义。CDC是有发表一些数据的,但不一定你想要的都有,有你也不一定找得到。我只看到现在Omicron在所有感染中的占比达到了98%以上。值得注意的是,Delta虽然占比下降到了1.7%,但因为每天感染者总数量巨大,感染Delta的绝对数量虽然也在下降,但远不如占比下降的速度看起来那么快。
红米,我们今天数据是进ICU的打了疫苗的占总进ICU 20+/100。刚听收音机,多数进的是欧米克隆造成的。我现在只看ICU的数据。
谢谢。按CDC主任Walensky引用的那篇文章,Omicron感染者中有73%以上是打过至少一针疫苗的,超过52%打过两针。如果进ICU的只有25%打过疫苗,那说明疫苗对重症还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
从另一个数据推算:前些天看到有报道,某州ICU床位的10%是Covid。假设全美都是这个样子,那么全美有大约1万Covid病人需要住ICU。因为这个数据有几天了,这些人里也许多数还是Delta造成的。Omicron导致的ICU数量大约是Delta的1/3,目前每周平均新增是Delta高峰时的5倍左右,所以如果完全没有Delta,全美大概会有大约1万5千人因Omicron住进ICU。这比上面的估计多了50多倍。
看不懂你说的。 cdc 应该有omicron/delta ratio 在general cases, hospital cases, icu cases, and death cases. cdc 应该有对病例采样 sequencing 数据,这些数据cdc怎么不发布出来。 cdc太烂了。
排名Top10的学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
昨晚就登了上面的排行榜而没加任何评论,今天发现不见了 ?!。同济医学院虽不是第一、最好的,但第六名也是最好之一了,删帖是否太玻璃心了 ?,自我感觉良好是好事,但有时就会显得不那么谦虚 !。
何必简单删帖呢?
2.即使经历了无症状或者轻症的Omicron感染,能否诱导出对其他变种的有效抵抗力?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肯定。已经接受了两次辉瑞疫苗免疫的个体中,仍然有近40%的“突破性感染”。
3.今后即使出现新的病毒变种,其毒性会比Omicron更轻吗?也不能肯定。Delta变种的传染力和毒性,都比早期的Alpha和Beta更强。所以,不能肯定地说后来者的毒性一定低于前者。
知道这些重症有多少是Delta,有多少是Omicron,以及他们分别的疫苗接种情况吗?现在好像没有这方面数据。
科学需要实践检验,不是喊口号,说谁好谁好啊。
英国高峰期好像过了,前几天每天都是20万或者接近20万,死亡率很低,每天不足100人,昨天降下来了,感染的不足11万,但是死亡率高了,335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重症和死亡有延迟,这是知道的。对于前几种变种,这个延迟大概是2-3周。对于Omicron,好像一切都快一些,不知道这个延迟是否也缩短了。
Spike 蛋白有三十几处变异,疫苗对病毒的记忆还管用吗?一个人整容三十几处,也许朋友都不认识了呢。所以,所谓的滴度没有多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