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一流的内科住院医生培养项目。
在美国读医学院,做住院医生和最后行医都比很多其他的职业辛苦。记得朋友的孩子上个月刚从医学院毕业,这周 (6月中旬)我们这里的住院医培训就开始了,也就是说他们医学院毕业后,只有大约一个月的暑假休整就必须投入日昼不分的住院医生训练。我们谈及美国不同大 学住院医生的训练项目,斯坦福地处加州湾区应该很暇意,但是考虑到住院医可以劳累到尾巴都累掉的程度,他们根本沒时间和兴趣在乎周围的美景。耶鲁那些学文史哲的毕业生当然是自己兴趣的使然,也不应该羡慕未来做皮肤科医生的高中同学每年挣三十万美元。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内科住院医生的培训项目长期位居美国的前列,全美内科住院医生几乎人手一册的《华盛顿临床诊疗手册》(《The Washington Manual》) 就是这里的内科系主编的, 重版了超过三十次。华大内科住院医的培训主管前几天向系里的部分人员发邮件,公布了今年的新科住院医生的名单和照片,这使我们有机会来分析各位优秀住院医 生的情况,尤其是华裔在里面的代表性。在直接做内科的47位住院医中,华裔有4位男生和4位女生共8位(17%);但是内科也承担其他专业的住院医生的前期培训,如果包括全科医生,过渡期培训和神经内科的住院医共有67人,华裔占12位(17.9%),其中男性4人,女性8人。造成华裔女生更多的原因可能 有两种,一个是华大医学院华裔女生的比例偏高而华大的医学生喜欢留下来做住院医;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女生喜欢选择内科等非手术科室。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曾经 列出华大医学院的22位华裔学生中,女生占了16位(73%);有位网友读了我的博文后去数了家里的斯坦福医学院的花名册:21个非印度裔的亚裔中,13 个女生,8位男生,当然该网友也说明了,他是仅凭相貌的估计,不是很准确。似乎我们可以说美国名牌医学院亚裔女生明显多于男生。
非洲裔所占华大内科住院医的比例为14.8%,已经超过了他们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12.3%),这个内科住院医的百分比与他们在哈佛耶鲁的本科生的比例相似,平权措施的执行在这些大学里都非常明显。这里需要提醒那些政客们:你们应该 停止使用URM称呼非洲裔在名牌大学的比例。URM为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的简称,说明少数族裔学生在学校的比例不能代表他们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
这里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首先是华裔几乎占了东亚裔的全部。除了个别越南裔外,我几乎找不到韩裔或日裔的姓氏,当然韩裔的姓氏可能与华裔混淆;另一个意外是,在华大这样的美国一流内科住院医培养项目 里印度裔不多,我们知道很多印度人直接通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来美国做住院医生,我们这里也见到专科医生训练项目里有一些印度裔医生。我们可以做出两点推测,一个是从印度本土进军美国住院医培训的印度裔医生多是去的社区医院,然后才有可能进入美国大学的高级医院进行专科的培训;再者就是印度裔在美国的后代并不是一些人想象得那么杰出,他们是以逼孩子读医学院著称的族裔,当然这个样本数有限。从华大内科住院医的组成证明了我们在美国高中看到的一个普遍现象: 那就是印度裔的美国第二代比华裔第二代的优秀程度相差几个级别。印度裔在美国的成功更多地集中在计算机软件等领域,他们职业选择的目的性和实用性非常明确,他们与西方漫长的接触史也使他们在美国职场拥有优势。
华大内科还以培养美国未来的医学研究的领袖级人物著称,这个传统在前辈内科主任Carl Moore期间得到加强,从此项目近些年毕业的优秀学者包括斯坦福大学诺贝尔奖得主Brian Kobilka和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 统筹R&D的资深副总裁Andy Chan。在美国我们经常谈“医师科学家”的概念,就是让学过医的专业人才同时拥有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和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没有 MD/PhD(又称MSTP, 医学科学家培养计划)双博士项目的时候,美国医生在做完住院医而开始做专科时才会进实验室接受正规的科学训练。美国拥有让医生从事基础研究的肥沃土壤,以 华大内科这一临床科系为例,很多改变世界医学的根本性的发现都是通过这里的医生出身的科学家完成的,包括蛋白质糖基化,淋巴细胞的阳性和阴性选择,控制细胞凋亡的系列分子的发现以及低剂量阿斯匹林预防血栓的形成等等。
华大内科系今年的新科住院医生。
已经出版了34版的《华盛顿临床诊疗手册》。
华大内科住院医项目培养出的杰出人才:诺贝尔奖得主Brian Kobilka(左)和Genentech的资深副总裁Andrew Chan(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