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喻麗清與李作昌的中英合璧
詩人謝勳介紹他的新詩集-無常的美學
詩人張堃以山東話及宋代古韻朗誦詩
詩人王性初說詩來自生命的創痛與感悟
詩人林玲朗誦她的四時心影及新詩[冬至] 書法家石龍生為作草書
詩人王芳蘭朗誦她的四季詩
會長林中明為雅集題詩書法作品
旧金山湾区「牡丹诗会」四月十九日假大王农场举办一年一度的盛会,是日湾区文人雅士齐聚一堂,谈诗论画,游春赏花,不亦乐乎!
「牡丹诗会」最初由画家蒋云仲、刘惠如夫妇发起,画家爱植牡丹闻名,诗社也因而得名。牡丹诗社创会至今九年,作家喻丽清从创会之初担任会长,前后八年举办年会,深耕诗坛,提携后进,出版诗集,鼓励创作,不遗馀力,直至去年,始因健康因素辞去会务,由林中明先生继任会长。
去年年初,林会长即订下今年年会的主题为「四季」,以此广向湾区诗人邀诗,并筹划在农曆三月初一,所得税报缴后,在圣荷西之南,Hollister区,大王农场的牡丹花开时节,邀请诗人雅聚,同时举办诗歌朗诵,诗人“晒书”,书法家和画家展挂和“四季”有关的诗幅,画作。这一多样性的文艺雅集活动,获得广大迴响。
此番诗会上,出席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近六十人,大家齐聚农场的葡萄藤架绿荫之下,在悠扬乐声韦瓦第的“四季”伴奏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大会。
与会者多为来自美中台三地现旅居湾区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此外还有华府、洛杉矶来的诗人共襄盛举。
诗歌朗诵由许敬芝的<一剪梅> 贺诗开始,然后培育多盆名种牡丹、芍药,欢迎众诗人的大王农场主人,翠轩读了< 咏春天最后一朵牡丹:“青白玉”芍药>。创会会长喻丽清以一首〈春天的诗〉揭开诗朗诵的序幕。而作家诗人兼翻译家的李作昌,接着诵读此诗的英译。两人中英合璧诵诗,是为绝配。然后林会长以他五言汉译波斯古诗人鲁米的“春至果园”诗,即景即情地连结了古今中西的诗情。九十高龄的王芳兰校长和画家诗人黄雅纯接着朗读了她们的〈四季诗〉。诗人兼书法家谢勳,除了朗诵他的〈四季心潮〉之外,也同时将自己的作品写成条幅。
难得出席的诗人张堃除了即席的论诗、诵诗之外,还分别以山东话及宋代古韵来朗诵他自己的作品〈一个老妇的侧影」和辛弃疾的〈青玉桉〉。诗人王性初也说诗来自诗人对生命创恸的感悟,或对生命美好之讚颂,并朗诵了他的诗作〈雪停了〉和〈我的冬季是你的春天—— 写给L〉。
诗会还邀请到 Hollister 本地出生的墨裔女诗人Rachelle Linda Escamilla,用英语朗读了她忧心加州乾旱和人为破坏环境后,加州可能只剩下两季的环保诗“The Four Seasons?” 。Rachelle Linda 还应林会长之预约,英语朗读了韦瓦第为“四季”所写四首“四季”十四行诗中的“春天”。徐敏子朗读了她的英诗“A Spring Blessing”。
谢萌、田源、柳茵、徐秋月、尔雅、贾伟刚、周晓华、James Lu、张沪光朗诵了各自的「四季」诗。陈庆林用客家古语朗吟铅笔书画的< 风中之羽 >,画家诗人黄薇诗画并举,朗读了〈甲午写四川四姑娘山 夏日云雾〉和〈甲午写滇南普者黑野荷〉。宋韶华代读了周国刚的〈谭北山柯溪五章〉。林玲的〈春夏秋冬节气诗四首〉,有律诗、词和新诗三体。并有书法家石龙生以草书创意佈局书写林玲的现代诗。李作昌汉译并高歌英语“Danny Boy”。东岸来的姚志白中英双版,诵读调寄 < 一剪梅>“Your Beautiful Dreams” ,和调寄<南歌子> “ My Passage”。
午餐极其丰盛,除了大家带来的各种佳餚,大王农场杀羊,製酪,包芝麻糖,酿酒招待。用餐期间,林会长特请谢勳 (《速写美国当代诗坛》)、张堃 (《调色盘》、《影子的重量》)、王性初 (《孤之旅》、《心的版图》 ) 三位诗人简介他们的诗集和写诗的感想。谢勳更带来了后天将在台湾出版的诗集《无常的美学》。喻丽清的《未来的花园》、林中明的《诗行天下》,也“晒”在桌上。此外配合诗人四季作品的还有94高龄画家蒋云仲的没骨牡丹、作家杨秋生的山水花卉、上海郑兰美的现代油画、书法家陈淑珍的写意墨竹并题 <兰亭集序> 对农场主人“大王”致敬。
此外,因为时间有限,未能出席的镇江李金坤教授、上海陈萱先生、台湾周春塘教授、台中侯人俊先生、 96岁高龄的汪.李宗瑚女史、陈永秀、高威廉、拉斯维加的鲁竹…等诗人的诗作未能郎读。预计讨论的诗题,除了“诗的翻译”有多人英汉双译和重点讨论外,田园诗、哈金对现代诗的批评、余秀华诗作热炒现象则有待下次聚会讨论了。
总而观之,此次“四季诗会”雅集,中、英、拉丁、波斯兼顾,“诗、书、画、乐”四绝并举。言者谈笑风生,闻者如沐春风,这场春天的雅聚,参与者个个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诗人们也期待明年此时「牡丹花更好,诗书藴藉长」。
牡丹詩會雅集序/林中明
彙編/林玲(夏子)
2015.4.19
墨裔女诗人
Rachelle Linda Escamilla朗誦她的環保詩
東岸來的姚志白朗誦中英雙版的[一剪梅]及[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