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江南有个大财主叫周令。因为他当过朝廷的大官,所以当地人都习惯地称他为周大人。周大人住在江边上一个很大很大的园子里,园子四周都围着很结实的篱笆,园后面还有一大片苹果树林。因为园子大门外有一棵特别大的大柳树,大家就把它叫做柳园。园子里有很多房子,最好看的是中间的一座绣楼。楼下门廊有三根又粗又大的红色柱子,楼顶飞檐玲珑剔透。绣楼里住着周大人的独生女儿孔瑟。周大人的夫人,也就是孔瑟的母亲,在孔瑟还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多年来,孔瑟天天都独自斜倚在绣楼栏杆上,看园子里的苹果花开,苹果花落,看苹果由青变红,渐渐成熟。这一年,孔瑟17岁了。
周大人家有很多长工,其中有个姓张的小伙子,长得特别结实,干起活来也特别卖力。小张经常推着小车从绣楼下经过,有时候是去帮修房子的瓦匠运料,有时候是去帮苹果园的园丁施肥。有一天特别闷热,小张走到楼前,站下来擦了擦汗,一抬头,看见了楼上的孔瑟。孔瑟也正看着小张,她已经看了小张好久了。
孔瑟和小张恋爱了。可是一个尊贵的小姐和一个贫贱的长工怎么能恋爱呢?周大人一定不会同意的。孔瑟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去求父亲试试。谁知周大人一听,立刻暴跳如雷,把孔瑟锁在了楼上,又撵走了小张,不许他再进柳园。同时,周大人还为了将来再发大财,打算把女儿嫁给自己官场的朋友,一个还在当着大官的老头。孔瑟听说父亲马上要把自己嫁给那个老头了,急得不知该怎么办。她悄悄写了一个纸条,让丫环交给园外的小张,纸条上写着:接我出去吧。当天夜里,小张偷偷进了柳园,来到绣楼下,孔瑟带了一个小包袱出来,两个人急急忙忙跑出了柳园。不想被看门人发现了,报告周大人说小姐跑了。周大人听了气急败坏,赶紧打着灯笼火把追了出来。眼看小张拉着孔瑟过了一座小桥,来到江边,上了一条小船。等周大人追到海边,小船已经远远地划走了。
小张和孔瑟的小船在江上漂了很久,终于来到一个美丽的小岛。小岛上有茂密的树林,繁盛的花草,还有一座小房子。小张和孔瑟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一天又一天,过着幸福的日子。周大人和那个当官的老头却不死心,派了很多人四处打探,发誓非找到小张和孔瑟不可。终于有一天,老头的手下打探出了那个小岛。周大人和老头带着人来到了小岛,包围了小房子。周大人在外面喊着:“孔瑟,赶快出来跟我回家去!”孔瑟在房子里回答:“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就在我的家里。”周大人气得骂道:“你再不出来,我就把这房子烧了,把你们都烧死!”孔瑟和小张不说话,他们只是默默地互相看着,好像那天在绣楼前互相看着一样。
周大人命令放火。霎时间小房子熊熊燃烧起来,火光把小岛和整个天空都照亮了。最后轰隆一声,小房子在火里坍塌了。就在这时候,一对燕子从火焰里飞了出来,一直飞到半空中,一直飞到很高很高的青天上,一直飞到任何人都抓不到的地方。。。
可以说,在十七、十八世纪的中国外销瓷里最受欢迎的是青花瓷,而在青花瓷里有一种我们今天称为亭台楼阁的风景图案又特别流行。尽管每年有大量的商业船队源源不断地把这些画有青花山水楼台图案的中国瓷器运往欧洲,但高昂的成本使这些瓷器大都只能成为富人家里的陈设。到了十八世纪中期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英国人开始在瓷土产区Staffordshire大规模生产半瓷半陶的日用餐具,同时也成功地将雕版印刷技术用于瓷器上的绘画装饰。这种工业化生产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使得印花陶瓷成为日用品市场的主流。
1790年左右,在Staffordshire的一个叫Thomas Minton的瓷器制造人,参照当时中国亭台楼阁图案设计出了一种雕版印花图案,叫做柳纹图式(Willow Pattern)。柳纹图式几乎综合了中国亭台楼阁图案的所有要素,并且也是将深蓝色图案印在白色的底子上,形成中国青花瓷的效果。为了推销这种印花图式的产品,英国瓷商们还为它编造了一个罗曼蒂克的“中国传说”,就是上面说的孔瑟和小张的故事。这种柳纹图式的产品从诞生起,就引起了英国和欧洲大陆中下层家庭极大的兴趣,并且这兴趣绵绵二百年保持至今。人们给所有绘有这种柳纹图式的产品起了一个名字:Blue Willow - 青花柳。
经典的青花柳图式如图1所示:最右边有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下有一座三根柱子的楼;楼前有一排篱笆墙;楼左边有一棵大柳树,柳树是左一枝,右三枝;柳树左边是一座三孔小桥;小桥上有三个正在往右方走的人,第一个手里拿根拐杖,第二个手里抱个箱子,第三个手里提个灯笼;桥左是一座房子;桥的上方有一条带蓬小船,船头站着一个划浆的人;船的左边有一个小岛,小岛上有一座房子;画面的正中偏上,有一对鸟,尾巴是剪刀形。
不同于贵族阶层所追求的那些昂贵珍稀收藏,自诞生以来青花柳图案的瓷器就一直是普通百姓所喜爱的日用餐具和陈设品。特别是在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青花柳代表着一种中低阶层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在描写那一时期生活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里,青花柳也经常作为一个典型的时代特征而出现。比如加拿大女作家蒙格马利在1909年出版的《绿山墙的安妮》第二部中写到一次乡村集会,忙着布置展台的林德太太问安妮:“能从哪儿弄到一套青花柳瓷盘来,好给我们的摊位增添一点古意呢?”再如美国电视剧《草原小屋》里,镇上的小杂货店柜台上也摆着一套劳拉家买不起的青花柳餐具。而荷兰作家高罗佩在翻译了《狄公案》之后还不过瘾,自己又写了一系列狄公的故事。其中1965年写的一本书就叫The Willow Pattern,中文版译为《柳园图》。书的封面上有一只打碎的青花瓶子,瓶子上画的是孔瑟和小张在前面跑,周大人拿根棍子在后面追。
说到清中期瓷器,我们习惯于用“乾隆”或者“嘉庆/道光”来表明年份,而西方人说到同时期中国外销青花瓷时,相应说法是“南京”或者“广东”。因为在乾隆时期,很多出口瓷上的青花图案都描绘的是图2里那种中国江南风景,被称为南京图式(Nanking Pattern)。而就在乾隆晚期,英国人设计了青花柳印花图式。以此分界,到了嘉庆和道光时期,为了迎合聚集在广东口岸一带欧洲商人的需要,中国人又创作出一种以广东海岸和多株柳树为主题的图案,被称为广东图式(Canton Pattern)。青花柳图式参照的是南京图式,事实上桥上的三个人也并不是在逃跑和追赶。通过手中器物可以看出,他们只不过来自中国绘画中的一些传统题材:溪山行旅、携琴访友,和渔樵耕读。除了经典的青花柳图式外,历史上英国人还制作过一些图案稍有差异的产品,有的天上没有小鸟,有的桥上只有两个人,被称为 “双凤图式” “双楼图式”等等。很多人认为这些图案都是源自青花柳图式,把它们统称为“青花柳的变体”。
今年夏天,我从一户小镇人家买了一箱青花柳瓷器,里边有不少英国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产品,其中有一些是变体图案的。秋天又在另一小镇上买了几件清中期外销的南京图式茶碟。夜阑人静,把两套东西放在灯下细看,却又有一番心得。
图3是一对外销茶碟,天上不是传统的人字型征雁或双飞燕,而是一对巨大的蝴蝶。在我们的传统里,这种蝴蝶应该出现在牡丹花卉图案上,出现在亭台楼阁上显然是为了迎合当时外国人趣味和要求。这倒使我突然想到了青花柳的故事。我们中国人听了那个故事,自然会发现其中牛郎织女、西厢记、梁祝的影子。而当初那些编故事的英国商人一定听了记了不少中国民间传说,居然能把这些都揉进一个故事里,也挺不容易的。
图4中左边的是一块十九世纪末英国青花柳变体盘子,右边的是一块十八世纪末中国外销瓷盘。每个盘子单独看都很平常,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能看到一个奇妙的景象。原来这个所谓“青花柳变体”并不是青花柳图式的变体,而是来自原始的南京图式,而且几乎把每一座楼阁、每一块山石、每一棵柳树、每一个人物都临摹下来了。那两只鸟在清初顺治、康熙时期的瓷器上就时常出现,叫做回头鸟,据说是隐隐寄托了当时人们对明朝的思念。它们也就是青花柳图式上那两只鸟的原型。不过英国人好像不太理解小岛四周的卷云,给排成了一串串珠子似的东西。
图5是另一组对比,左边的是英国盘子,右边的是中国外销。图中英国盘子的图案看起来和它的中国原型更为接近。因为它用了一种19世纪很流行的flow blue技术,即在烧制过程中使蓝彩在釉下稍许熔化,流进周边的白色瓷胎里,以造成一种类似中国水墨画的晕染效果。
看着十八世纪中国乾隆时期的原版和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翻版摆在同一张桌子上,感觉很有意思。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老百姓,对美的认识和喜爱是一样的,对日常生活用品上美丽图案和颜色的追求是一样。记得有人批评方文山写的《青花瓷》歌词“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说长江最宽的地方也没有千万里,而且真隔了千万里,你也就看不见什么炊烟了。可现在我想说,我不是确实看见了远隔了半个地球的炊烟么?何止千万里,这两股炊烟还相距了上百年呢。
今天,英美有众多的青花柳爱好者,有很多研究青花柳起源和发展的书籍,有很多定期活动、交流的青花柳组织。真希望有人能把《青花瓷》一歌翻译成英文,相信青花柳爱好者都会喜欢的: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刘芳【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