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爸爸的故事(五)大起大落的年代

(2012-03-30 14:20:08) 下一个

第五章       大起大落的年代

1958年是个非常特别的年份,赶美超英大跃进,全国上下头脑发热,工业大炼钢铁,农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教育战线也要大干快上,大办大学,一时间冒出不少新学校。

太原市领导认为太原工业结构重工太重,轻工太轻,需大上轻工业,但又缺乏专业人才,于是也头脑一热,决定办一个轻工业学院,培养轻工业专业人才。在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年代,这也很正常。况且太原确实轻工太轻,专业人才缺乏,这也是事实。头脑虽热,但也清醒。而且在刚刚反右后能够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培养人才,应该说是有远见有胆略的。于是白手起家大干起来,聘老师,招学生同时进行。由于全国高考已过,招生难度加大,于是,在报纸上广而告之,竟然把招生范围扩大到省外,而且入学条件优厚,如学费、书费、饭费、住宿费,一律全免,比现在的全额奖学金还优厚。先招纺织、硅酸盐两个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后一律分配在太原工作。这些条件很有吸引力。于是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报考,甚至还有北京石家庄的学生。学校好像也没费大力,很快就招满了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

高考受挫,正值彷徨不安之时,这个学校的招生广告也吸引了我。父亲是纺织工程师,我从小就住在纺织厂内,对纺织有所了解。虽然我总认为纺织是女生的专业,自己从未想到学纺织,但现在有机会子承父业,有一定优势,也应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况且姐姐已上大学,弟弟也已上高中,姐弟三人同上大学,家庭经济难以承受。这个学校免费,可减轻父亲的经济压力,而且毕业后能留在太原工作,更是父母的心愿。于是我义无返顾就去报考,而学校竟然无条件录取了,总算有了个着落。由于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学校条件简陋,难度确实很大。但校长信心十足,大讲学校发展前景如何美好,尤其说到学校有的是钱时,对学生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大家也都渐渐安下心来。

当时全民大炼钢铁,如火如荼。我们的第一课就是上山挖矿炼铁。当时已近中秋,天气渐凉。学校发给每人一件厚厚的绒衣,印着校名,大家心里一热就愉快地走向太原西山。那里有些铁矿,由于缺乏机械,只能选露天矿,手工挖。大家并不认识什么是铁矿,只要看见是黄色或铁锈色就挖出,能不能炼出铁并不知道。由于矿石有限,我们转了几个地方,但总是选择有居住条件的地方。伙食也不错,中秋节来临还给大家分了二斤月饼,生活并不艰苦。太原西山有不少风景优美的地方,更加深秋红叶满山沟,很好看。工余时,大家摘酸枣,闲玩。我们发现运矿石路边翻过一个山坡有一处好风景,于是几个同学一起去玩。我们沿山路走不多远,拐了个大弯,就发现一个不小的山谷,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中间夹杂着红叶树,显得异常秀丽。半山腰有个小山洞,有一股不大的泉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水清的出奇,清凉可口。走不远有个庙,不算大。庙门前是参天的松树,对称的立在两边。然而庙门紧锁,从门缝中可依稀看到几个神像,庙内空无一人。大家猜测,在这个破除迷信的年代,和尚可能已还俗为民,或者也大炼钢铁去了。这个山谷叫什么,大家不知道。后听说叫“太山”,不知是否是泰山之误。我至今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不过推测,现在这里一定已经开发,变成一个信徒烧香、和尚收钱、小商满街、人声鼎沸的旅游胜地。当年那种悠静已经一去不返。

挖矿运矿的下一步是炼铁。我们学着自制土高炉,用那些似铁非铁的矿石,炼出一些似铁非铁的钢铁,到底质量如何,也不知道,也不懂如何改进,但大家工作还是热情的,也很努力。况且能保证温饱,大家情绪也很高。入学后就参加大炼钢铁,有点像现在高校新生的军训,有异曲同工之处。天气渐凉,经过两个多月的炼钢训练,我们返校复课了。

万事开头难,虽然学校有钱,为我们准备了全套课本和很讲究的笔记本等用具,但教师不像现在,有钱就可以买到。有的课一时开不了,教师素质也参差不齐,教学一时难上轨道。但大家一想到校长的鼓励,展望将来,大家还是信心十足,决心做一个奠基者,用自己的努力弥补不足,况且学校已采取措施,除了外调教师,还选择学生到其他高校培养作为教师后备,由于我不愿当教师,所以就放弃了这种深造的机会,安心留校学习。

由于学校完全按四年本科相关专业要求安排课程,在基础课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又要把相关课程按时开齐,一些后期才开的专业课教师,也改教基础课。东拼西凑,居然把课全都开齐。在那个敢想敢干的年代,没有什么办不到,而且教师很敬业,千方百计把课教好,但毕竟有些教师勉为其难,效果并不理想,但学生也不为难老师,师生关系倒很融洽。同学慢慢熟悉起来,彼此不同的来历和情况也逐步了解。这批学生有独特之处。大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受政治条件影响,失去高考资格或不能录取的。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很好,甚至是学校的尖子。这类学生近一半。另一类是经济条件差,上不起大学,没有参加高考或高考后放弃升学的,这批人学习成绩也不错;还有一类比较杂,有的成绩太差,有的是已工作而又来上学。这类学生政治条件一般较好,甚至还有党员。他们学习吃力,但人数不多。由于学生素质普遍较好,加以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多数学生学习努力。大家互帮互学,也弥补了老师的不足。虽然一开始困难些,但也逐渐正规起来。

为了总结和推动教学,学校举办了一个教改成果展。虽然成果有限,但师生共同努力,大家还是看到了希望。看完展览,有人在留言簿上写了各种观感,评价不错。我参观后,在感慨之余也想写点什么,当时诗兴突发,即兴写了一首短诗:

像逢春的蓓蕾,

即将开出艳丽的花朵。

像繁花的果木,

即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愿东风无限,

吹开鲜花万千。

让鲜花万千,

结出果实无限。

 

我不善写诗,过去写过点,也只是自我欣赏。这次即兴做诗,并且公开出来,实在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表达出自己对学校前途的美好憧憬和祝福,个别同学也还认可,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反映了当时大家对学校虽处于困难之时,而希望通过努力逐步发展的共同心愿。不久,学校领导向我们报告,批准100名中专生升入大学,并通过向大学过渡的方案,三年内建成一所普通工科高等院校,五年赶上全国水平,确实有气魄,很鼓舞人心。

万物总是有起有落,而且大起之后,往往大落。大跃进到59年已出现过火,到60年,全国开始了三年困难时期,吃饱饭成了几亿人口的大问题,于是大家在热量不足的情况下,头脑也冷静下来。为了度过难关,全国各条战线开始收缩,对于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教育战线,更是先行,开始收缩和调正。我们学校也由学院降为专科学校,我们专业也由四年制本科调为三年制专科,但学校还是力所能及答应一定要把本科全部课程学完。中间还两次安排到外省大企业实习,但是人心已经浮动,而年轻人吃不饱,身体也开始浮肿。大家情绪越来越不好。我也开始由失望而失落,感到没有前途而言,学习放松,有些自暴自弃,打算混个文凭算了。正好学校文体器具丰富,于是我拿出更多时间去学习二胡、小提琴、风琴各类乐器,而且长进很快,成为学校乐队成员。学校经常有舞会,我一般不跳舞,而是音乐伴奏。学校有很多好的冰鞋,冬天我往往自己去滑冰,还是个速滑的能手。我还抽时间画画,看闲书,并经常去看电影,已经不把功课当回事。有时考试成绩还出现 2分,这是上学以来从未发生过的,而我却漠然视之,抱无所谓的态度。在高考受挫之后,我又一次处于低潮。再加伙食越来越差,男同学浮肿,女同学闭经,已很普遍。我的身体条件也越来越差,经常闹病。学校也为伙食为难,让我们课余时间挖鱼池养鱼,开荒地种菜,想改善一下伙食。但直至毕业,我们并没见到鱼,菜好像有点,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学生供应的标准虽然不高,但还能基本保证。由于学制缩短一年,课程还要按原计划完成,这样学习进度加快,学习负担加重。老师倒还敬业,学生的态度也有所变化,人心浮动的情况转向稳定。面对困难的形势,学生也想早点毕业,分配工作,尽快改善自己的处境。纺织专业是个传统专业,无需太多的实验和高深理论,比一些新兴专业容易学。况且我们班学生素质普遍较好,学习成绩还不错,学制缩短的影响不算大。于是师生齐努力,课程进展顺利,硬是在三年内把四年的本科课程全部学完,这样就提前一年毕业了。当我们从本科生降为专科生的同时,学校也由学院降为大专,最后退到中专。和大跃进一样,在头脑热胀以后,大家重又回归现实,而逐渐冷缩。

在清华梦醒后,我好像又做了一个梦:上了一次大学,像过山车一样过了一段大学生活,变幻起伏,情绪忽上忽下。当落地后,回想这段经历时,又感到丰富多彩,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毕业卅年后,同学再相聚。大家已到知天命之年。已经失去激情和冲动,淡定的对待人生。在回顾往事时,并无遗憾。大家全部取得高工职称,而且不少人担任企业的主要领导。在改革开放大力选拔四化干部的潮流中,我不经意当上了太原纺织局的局长,直到退休,干了一辈子纺织。我们这批人成为太原市纺织工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回想当年太原市领导为发展轻工业而筹建一个轻工学院的初衷,我不由感慨,如果当年他们头脑不“热”,会是怎样?如果没有这个学校,我们这批人又会是怎样?人生很多事不能假设,也无从比较,也没有答案。然而,往往一步路的迈出,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是福是祸都是相对的。当你回首往事时,会有遗憾和悔恨,但也会有欢乐和收获。这三年大起大落的大学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高考的挫折使我逐渐成熟,艰苦的环境锻炼了我的意志,教学条件不足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这些都终身受益。尤其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和姐姐都上了公费大学,当弟弟上大学时,我俩已经毕业工作,减轻父亲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我结识了我的终身伴侣,父母从此有了一个贤惠孝顺的儿媳和他们多年和谐相处,像多了一个女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byebyesf 回复 悄悄话 楼主的父亲可能心思,偶也一样。小时候很少听父母讲大炼钢铁或三年饥荒,他们似乎刻意去淡忘。现在想听也听不到了。
yuan222 回复 悄悄话 哈哈。终于遇到一个老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