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敢用附子和善用附子

(2012-05-11 07:36:12) 下一个

    附子,位列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在方剂始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百一十三方中,有二十方左右里有附子。可见称医圣为善用附子之尊,言不为过。

        郑钦安,清末名医,以善用四逆汤、白通汤、甘草干姜汤、潜阳丹、吴茱萸汤治沉疴,被后世之人称为“火神”。

        祝味菊也同样是善用桂附,而名列开国之初中国名医圣手之列。

       近期,老中医李可,善用附子“回阳救逆”,同西医比拼急症,往往用四逆辈重剂抢救从ICU出来,已经判定必死的“心衰”患者,而且治愈率相当的高。扭转当前人们认为,中医只能治慢病,急救还得靠西医的片面错误思想。

        四川名医余国俊,在其写附子应用的一篇文章里,叙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回忆30年前,笔者在成都读书时,我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自身常年失眠一证,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声明鹊起,便往一试之。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又转思不姑妄从之,遂抓药2剂。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笔者因讶其异,曾访问过一些病人。据说此老中医经年累月如此开方,偾事者偶尔有之,但有效率仍然很高。至于其观舌之“诀窍”则是:凡舌质不现明显热象者,便一律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这个故事,我曾和一医友探讨过。此老中医,以一方治“百病”,立效袪沉疴,有着他行医的时代背景和地理背景。时代背景是人多阴盛或阳虚,体内多寒;地理背景是,成都属四川盆地,长年阴冷潮湿。

         蜀地多名医,善使姜附是自古闻名遐迩的。特别是到如今,轮到中医手上的,多数都是让西药、手术搞得快死之人,或是全身免疫系统受到重创之人,在中医里,就是“阴证”之人,不大剂回阳救逆几乎无功。故而姜、附、桂的使用,成了一个中医必学必会之术。 

         有人曾问过李可,其对曰,他未曾见过一个真正阴虚之人。但这不能从此而定,世上就无阴虚之人。首先李老长年工作于乡村,且近年来,科学的发展缩短了农作物和禽畜的生长周期,也使得绝大多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得到充足的“阳气”的补充,故而十人九阳虚,特别是长年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更是如此。但也有经年累月饮食调理平淡、情志和谐稳定之贻享天年之化外之高寿者,的确是只有单纯阴虚,更何况于西洋鬼佬本身体质特征就迥异于我族。

        现在很多年轻中医,很是推崇“火神派”。尤其是某中医论坛中,有着一大批票友,自述着自己从10克尝起到100克、甚至200克的经验。在他们的心目中,甚至以敢不敢在方子中开附子来定,你是不是中医,这就有点儿神经病了。

       附子没什么敢不敢开的,只要在附子下了后一次性加足水,中途尽量不要再加水,如果第一次加水不足,要加水也只能加开水,小火先煎一小时以上。过了一小时后,不断去尝下,只要嘴里没麻味,就不会有中毒之虞,就可入余药。至于自己敢不敢吃是无稽之谈。自己没有阴寒症状,吃什么附子,除了自己身体有病外,头脑也真的是有病了。

        无论是郑钦安,还是祝味菊,抑或是李可和那个不知名的成都老中医,他们都是善用附子者,而非得了神经病的敢用附子者。他们在处方下附桂时,只要舌不红、苔不干黄无津、不饮冷水, 二便不黄赤秘结, 即使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 一概不究, 均作阳虚看待而以温阳为主治之

         但是现在很多所谓的中医,根本不去看寒热,见人就下附子、肉桂,还每与病人吹嘘自己敢用附子是正宗中医云云。附子只要炮制得当,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因本有内热和真热,用附子而使病情加重那是比比皆是。
 
       敢用不等于善用。出于盲目的敢,是种愚蠢的行为。附子虽是四大主药,但也非是方就用,是病就下,千万别辱没了“火神派”的名声,于人、于已、于中医之道都不好。

       善用也不等于不用,或是怕用,也不要拘泥于温派的过五岭不用桂、附之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如空调、冷饮、反季节菜等现代化科技产生,可调节小区域季节的设备和反季节的食物的大量出现,以至于脏腑不能春发、夏长、秋收、冬藏,从而即使是长年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样会有寒证、阴证的出现。一样需要有回阳救逆和温阳祛寒。“有是证用是方”,辨证施治是总则、总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全真龙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加州老李的评论:

还好,我这边附子好买。不然还真得“走私”了。

加州不能卖附子吗?
加州老李 回复 悄悄话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主根叫做乌头)。乌头是一种有剧毒的植物,入药的乌头、附子虽然经过炮制减毒,但毒性仍然很高。

不仅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禁止出售含附子的中成药,华人占人口四分之一马来西亚也禁用附子等有毒品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