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

此一言堂非彼一言堂也。此一言堂,乃是万言堂中之一分子。无此一堂之言,便无百家之争。故君子“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个人资料
ShiMaQian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渥太华散记二:丽都运河

(2015-10-15 07:32:53) 下一个

丽都运河

丽都运河是渥太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渥太华大学学生们饭后散步、晚间谈情的所在。运河全长两百多公里,连接安大略湖(见照片)和渥太华河。

运河的开凿倒不是为了年轻人的浪漫,而是源于战争防御。美国独立战争于一七八三年结束后,二三十年间,国力大增,便常有吞并加拿大的意图,双边关系非常紧张。一八一二年,英国被拿破仑搞得焦头烂额,无力顾及北美,所以美国前总统托玛斯·杰斐逊大刺刺地说:“今年兼并加拿大,包括魁北克,探囊取物而已”(“The acquisition of Canada this year, as far as the neighborhood of Quebec, will be a mere matter of marching”)。由于美国人的轻敌,加拿大民兵的英勇,和后来英国海军的支援,这场历经两年半的战争双方打成了平手,边界维持原状。

战后美国逐渐形成了门罗主义,最后由门罗总统与一八二三年宣告:如任何欧洲列强继续向南北美洲殖民或干涉南北美洲事物,都将视为对美国的侵犯。正是基于门罗主义,肯尼迪总统认为苏联向古巴配置导弹是对美国的侵犯而引发古巴危机。两国对峙,剑拔弩张,但最终达成协议,苏联撤回布置在古巴的导弹,而美国撤回布置在与苏联接壤的土耳其的导弹。双方政治家的智慧和妥协,终于化险为夷。

一八一二年的美加战争之后,美国亡加之心未死,但更倾向于蚕食加拿大的策略,于是安大略湖旁的金士顿便首当其冲。金士顿彼时没有陆路,全靠来自蒙特利尔的商船补给。连接金士顿和蒙特利尔的圣劳伦斯河有一段比较狭窄,英国海军施展不开。倘若美军封锁河面,金士顿便成了瓮中之鳖。于是英加军政首脑决定开凿丽都运河,于一八二六年开工,连接金士顿和渥太华河(照片是运河注入渥太华河的出口。通过水闸调节水位)。 如万一美军封锁圣劳伦斯河,从蒙特利尔来的商船便可沿渥太华河再经丽都运河到达金士顿。这一未雨绸缪的举措,宣告了加拿大人保家守土的决心,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自此以后,美加相安无事(其时美国国内南北矛盾加剧,最终于一八六一年发生内战)。

想起我国古代修筑长城和近代的全民皆兵,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虽然劳民伤财,但或许也起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吧。

丽都运河的施工由约翰•拜中校(John By)负责,所以渥太华也叫拜城(Bytown)。渥太华大学里有一栋中校拜楼,就在下面照片中的左方(似乎也在待拆之列)。照片中间是几年前新建的工程学院。

每次漫步于运河边,往往便会想起南京城里的十里秦淮。数年前和母亲游秦淮河,母亲见我若有所思,便问我有没有写什么。我说不敢写,因为秦淮诗名太盛,佳作太多。及至到了江南贡院,看到极其窄小的号舍两万多间,听到明清时在这号舍里冥思苦想不得要领而竟至于疯癫的布衣文人的辛酸血泪史,才愤愤然写了几句:

 号舍

一副活棺材,
一笔一砚台。
一个名利场,
两万痴秀才。
难数寒窗苦,
几度春花衰?
千行书生泪,
十里旧秦淮。

细想自己当年躬耕陇亩,如今却能学以致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虽然没啥出息,但也再无需为五斗米折腰。这风景优美的丽都运河旁边的渥太华大学,似乎也不太在意教授们有没有出息。盖因加拿大的办学宗旨,最根本的是基于人人生来平等的理念,要学生爱国爱家爱邻居爱生活,与我们中国现代盛行的要千方百计做人上人的观念甚不相同。要是每个人都执意要做人上人,那自然是“八亿人口,不斗行吗?”

不知爱国爱家爱邻居爱生活的理念,能否成为我们中国文化的新常态?近几年国内百姓们戾气渐消,爱心渐增。常言道:衣食足,知荣辱。但愿经济发展,最终能使宽容之心,人皆有之。

想到这里,便觉得这丽都运河边,又多生出几分平和。心里便希望这平和,能弥漫与天地之间,以至于永恒。

愿我的故乡能如这丽都运河中的碧水,给所有人一样的冷暖。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渥太华,可继续读渥太华散记(三):见证华人沧桑的老火车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OttawaTulips 回复 悄悄话 The longer I live here, the more I like her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