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小园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个人资料
正文

节日节日,我的爱恨情结

(2014-12-18 08:45:51) 下一个

节日节日,我的爱恨情结
节日的气氛,在感恩节之前就弥漫开了。收音机调到专播圣诞音乐的电台,开始收集巧克力,琢磨着给孩子什么礼物,也总会流连路边人家那华丽的彩灯.....我爱过节。
但其实在多年以前很长的岁月里我是很不喜欢过节的。我对节日的爱恨情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几经变化。现在的我又返老还童,总期待着节日的到来。

小时候喜欢过节是因为只有在春节才能穿上新衣服,守夜,得到压岁钱,吃好吃的,放鞭炮。只有在六一儿童节才能和学校同学一起去郊游,才能享受到妈妈专门做的鸡蛋炒米饭,才能装着几毛钱零钱买自己爱吃的东西。

不喜欢过节应该是从大学时吧。那时我的学校大部分都是本省人。外地学生低于三分之一。过年还好反正放寒假回家了。其他的节假日周末则有 些寂寥。尽管常跟了好友回家蹭饭,但终究不能叨扰人家太多。记得那时在周末常做的事是漫无目的的游走在繁华闹市,像风一样掠过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书店看看书,小街上吃一碗馄饨,然后回到学校坐在湖边读刚买的书,一读到黄昏。
工作后因家在外地,无牵无挂,节假日周末值班自然排第一。那时一到那样的日子就莫名的有些烦。有些孤独。举目皆是冷清。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喜欢过节。哎呀,一个木纳无聊之形象暴露无遗。但毕竟值班也很快乐。常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嘛。现在的感慨是“青春真的很美丽”!一群和我一样的无家可归的青年一起吃午饭,一起吃夜宵,周五到顶楼饮啤酒(别人)跳 disco吃冰淇淋指点江山侃大山,傍晚在长街游荡,夏日到湖里游泳,长安街上华丽的路灯下一溜长长的影子。。。。。每当我想起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就想到我那无忧无虑的青年时光。当然我不是海明威那样饱受战争创伤“迷惘的一代”,而是中国的幸运的一代。也没下过乡,赶上了高考,还是国家分配铁饭碗。(尽管自己把饭碗扔了,错过了飞黄腾达的好时机)。
没想到后来漂洋过海远离亲人好友,在陌生的地方竟越来越喜欢过节了。
感恩节的时候,我们不能回家团聚,却给了我们机会结识新的朋友,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我们,在节日欢聚一堂,和朋友的感情渐渐如同手足。你看那些各地的吃喝团,不就是个个热气腾腾,日益兴隆的大家庭吗?
所以我爱过节,第一就是因为平日劳燕分飞的好友欢聚一堂,美酒佳肴,细话家常。孩子们嬉闹雀跃,好不欢乐!
我爱过节主要还因为空气中无所不在的那种喜悦,甜蜜的节日气氛。到处张灯结彩,街上车来人往,商店里采买礼物的人们来去匆匆。
虽然我不能到纽约去看感恩节的大游行,洛克菲勒的点灯仪式,还有时报广场的新年倒数,但我总是喜欢在电视上看这些盛况直播。
我喜欢去纽约徜徉在灯海之中,也喜欢在小城的街上行走。虽然有冷风拂面,呼出的热气像一团棉花一样飘在空中,但心情也也随之变得轻盈起来。还有那叮叮咚咚的圣诞铃声,多么欢快的节奏啊。
过节最大的一个特点还在于期待的心情。期待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因为期待总是和美好的事情,和愿望紧紧相连。期待让我好像其实在乎的并不仅仅是节日本身。而是在这一个多月中处处洋溢的欢乐,歌声,和色彩。是在感恩节闻到烤火鸡的香味,在圣诞节的清晨听到孩子咚咚咚跑到楼下圣诞树前的脚步声,迫不及待的撕开礼物包装后那惊奇的欢呼声,还有咕咕哝哝兴奋议论的话语声。。。。
我爱过节。几年的节日正在我们的日子里。让我们充分感受这美好的温馨,欢乐和喜悦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平凡往事1 回复 悄悄话 节日,也是我的爱恨情结。这点我们很相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