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驴十八

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
个人资料
FarewellDonkey1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学门外蹭修养(上)

(2020-12-01 10:36:30) 下一个

文学是必要天才的。文学天才是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或者用流行的话说,“讲故事的能力”。那么,那个和天才相隔最远,在另一头的东西,可能就是所谓“文学修养”了。

文学天才,是一个人进入这个领域的地平线高度,或地板。相对,文学修养则是天花板。天才是自己能写好,修养就是了解别人写的能有多好。天才是与生俱来的,修养是靠多年积累出来的。天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修养呢,能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掌握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两样像一根扁担的两尖头。两头都没有,靠科班培训出来的,都落在中间段。扁担短了,挑个担子走起路来就会磕磕绊绊。。。

天才下笔可识,修养就飘飘渺渺,神龙难见。但也没有多神秘。文学修养主要靠读出来,不仅作者有,读者也可以有。只要一个人能识字写字,总多多少少读过一些。即便是那些出类拔萃的两头都尖的,我们也只是称为“文学巨匠”,能挑重担的工匠而已。所以我们有点差不多的概念就行了。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实例之明切。让我们开始东蹭蹭西靠靠吧。

在我们深切怀念文学城最后一位大佬阎润涛之际,第一个想到的当然就是他。老阎是扁担一头尖的典型。我第一次读到他的故事,立刻意识到我遇上一个文学天才了。他能用简单朴素的语言将故事和人物描绘得活色生香。可在惊艳的同时,也能感觉到,(仅)相对于他的天才,老阎的文学修养几乎没有。他用的文字,让人在过瘾于故事精彩同时,总感觉到作者正在流着哈喇子追逐低级趣味。还好我们这么多年已经熟悉老阎,知道他并不真的是那样的人。假如他多些文字修养,就知道历史上无数人可以优雅地描写淫秽;或者有一千种表现手法,可以不用多改词句,却让作者与故事拉开适当的距离。但这许多年,老阎总时不时兴高采烈地来一段,很可能他一直没有意识到他的文字给自己挖了个人设大坑。

可见文学修养还是有点的好。。。但有了些未必一定帮得上忙,祸福难测。上星期笑坛“爸爸的草鞋”网友写了一篇美文,题目是:《一轮明月万人共,各诉心曲调不同》。贴出来后她就敏锐地感到反应似乎有哪儿不对。还是紫竹箫厚道,直接告知“一双玉臂千人枕”和她题目第一句蛮match。Woooops!插句题外话,文学城看下来,其实是难得一笑的网友们文学修养最厚。虽然不爱作长篇大论,随意三五句却总能搔到痒处。笑坛诸女侠,都是大心脏大胸襟。草鞋自己拿来当笑话讲给我听,方才敢在这里引用。

言归正传。这下草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她说以前没看过那两句,你信吗?以草鞋表现出的文字功力,即使没直接读过《高凉村妇盼郎归情歌》,也该在这里那里地多次见过那两联“名句”。我觉得只是她隐约记得,却一时不太真切。如果她脑子里当时能反应过来,应该不会套用去这个结构。潭水太深,这算不算文学修养多了惹的祸?

反正我信了。赶紧安慰她:没关系,当年刘心武还说过,他梦中得佳句:“江湖夜雨十年灯”。你比他好多了。刘事后却出来百般开脱强辩,以至于喧闹成一桩“公案”。老刘作为知名作家文化红人,文学修养总要比一般人厚些。醒来还遍查典籍,证实前无古人。程序倒也齐全。但是,我就想不通,即使真是自己想出来的,仅有这么一句出来得瑟多大的意思?我相信,如果老刘能先耐住性子,将这句补全成诗再发,一定会将前后几句陆续都想起来的。当然,最惨的还不是他们,是习大大和北大林校长。这两位在根本用不着文学的地方偏要去文学,发烧友真的挡不住。可假如。。。也不至于当众跳坑。

那谁谁也别急着谦虚道歉。这文学修养到底有多少才算够,有没有一个安全及格线尚未可知。越多越好可能也未必,还有个物极必反。与阎润涛那种幼苗文学天才相反的另一极端的例子,要数钱钟书先生。先生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既勤奋又敏锐,更加有惊人的记忆力。当代文学修养之高,庶几第一人。可他的代表作《围城》,却差强人意。也可以说是字字珠玑,每一句看来都精彩,既精致又幽默。但在一起构成个长篇,却显得笨拙。你没看错,就是说故事讲得磕磕巴巴。打个比方,就好像已经到了有声彩色电影时代,一部影片从头到尾充斥着旁白,画面上填满了字幕。。。这导演不是偷懒就是没掌握电影的基本表现手法。

我当然不敢说钱老就是不会讲故事。最大的可能,是他变态的学养干扰了 文学创作。每用一个词,这个词的祖宗八十代都跳出来,像谷歌搜索一样在他脑子里拉了个五十页的清单;每个情节,古今中外各大小名家的处理手法在他脑子里打架,得失权衡不已。他记得太清楚,就没法像刘心武那么自信;知道的太多,要避嫌就太复杂。这种情况下写作怕是件折寿活。据说他留学时每天都读一本小说“换换脑子”,这也可能就埋下了他后来不再写小说的根子。

近代类似有如此文学修养程度的,只有鲁迅。尽管讲故事能力要强些,钱钟书依然说鲁迅的小说不像小说。惺惺惜惺惺。都是因为想得太多,想要表现的太多,想要避嫌的太多造成的。唉,大有大的难处。再往前,得算上王安石。老王的诗俺读过,工工整整没毛病。老王的文章读过,正气凛然没毛病。唯一的毛病是一点都不好玩。有时我瞎想,如果老王善于讲故事,他的改革不定就成了。那一手摁死他的司马光,就专讲故事。不过他的学养,死敌都不能否认。因此都上了几百年后的话本。说老王某日听到一声母狐狸叫,立刻准确地指出这是哪本书中第几页记载过的。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好玩最奇葩的文学修养。不好说,真的不好说。。。

 

(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文学城看下来,其实是难得一笑的网友们文学修养最厚”

深有同感啊

紫竹箫 回复 悄悄话 嗯,我明明行四,外号二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