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意大利行记(4)——又见罗马之那些漂亮的广场

(2024-04-27 09:25:12) 下一个

四.广场、喷泉和观景台

罗马无疑是欧洲最漂亮的城市之一,古罗马遗址、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它特殊的标志。据说罗马有13座方尖碑、17座城门、91座博物馆、900多座教堂、3000多座喷泉,还有数不清的雕塑。这些方尖碑、雕塑、喷泉和教堂往往建立在相应的广场上,因此罗马的广场也是数不胜数。在这里,我们扒一扒那些最著名的广场、喷泉和观景台。

威尼斯广场(Piazza Venetian)和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Monumento Nazionale a Vittorio Emanuele II)

威尼斯广场是罗马最大最著名的广场,广场上坐落着白色大理石的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以及一系列的雕像和喷泉,庄严壮观十分漂亮,与近在咫尺的罗马广场的残垣断壁形成鲜明的对比。广场是1870年为庆祝意大利统一以及纪念去世的埃曼纽尔二世国王而建造,耗时25年完成。纪念堂为新古典主义建筑,延续了希腊、罗马建筑风格,柱头、柱廊、三角楣、雕塑一样不少。纪念堂采用16根柯林斯式立柱和完全对称的结构,呈弧形坐落在台阶之上,房顶的两侧和建筑前方各有一组雕塑,分别是“劳动的胜利”和“热爱祖国的胜利“,以及”行动“ 和”思想“。中央屹立着国王埃曼纽尔二世高大的的骑马雕像,他是意大利第一任国王,意大利统一的推动者。骑坐前的墙面是大型浮雕,记录了意大利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一战后又将无名英雄纪念碑安置在埃曼纽尔二世的雕像前,纪念为意大利独立而阵亡的将士。无名英雄纪念碑前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两个战士守卫在旁。纪念碑前经常可以看到摆放的鲜花,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台阶下左右边各有一喷泉,象征亚得里亚海和第勒尼安海。每年6月2日国庆节都会在这里举行阅兵仪式。威尼斯广场还是交通枢纽,是五条大道的结合点,这里从早到晚车水马龙,异常繁忙。纪念堂在罗马市区非常显眼,无论在哪一处的观景台,它雄伟的身影总可以映进眼帘,它是意大利的民族象征和爱国主义象征。

 

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和四河喷泉(Fortuna dei Quattro Fiumi)

纳沃纳广场是一座以巴洛克艺术著称的广场,因其中央由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设计的四河喷泉,吸引了众多游客。广场呈椭圆形,原是图密善皇帝公元86年建造的一个竞技场,15世纪末开辟为市场。1644年新上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Innocent X ,1644-1655在位)为了家族利益,此处主持建造了圣伊尼斯蒙难堂(Sant’Agnese in Agone)和潘菲利宫(Palazzo Pampphilj),并准备在宫殿前的广场上建造一座大型喷泉。为此他举行了一个公开艺术设计竞标赛。据说当时贝尼尼处于人生的低谷,因为他是前教皇普乌尔班八世最赏识的艺术家,而前教皇与新教皇的潘菲利家族是政敌,毫无疑问这使得他在竞争中是处于劣势。然而,贝尼尼的设计太过优秀,英诺森十世一见就为其折服,立刻选中了它。他说:不雇佣贝尼尼的方法是永远不要看他的设计。于是纳沃纳广场上有了四河喷泉,这是贝尼尼最大、最著名的雕塑作品。四河喷泉是一组形象生动、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群雕。喷泉中央在石灰岩隆起的假山上耸立着一座埃及方尖碑,顶端有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这是潘菲利家族的标志。假山四角的四座雕像分别代表四位河神:尼罗河(非洲),多瑙河(欧洲),恒河(亚洲),拉普拉塔河(美洲),象征教皇权威传播至四大洲。

每位河神雕像都有可辨别身份的器物或特征。恒河河神(Ganges,左上)手持木浆,代表恒河可以通航;尼罗河河神(Nile,右上)布衫罩面,意味当时没人知道尼罗河源头;多瑙河河神(Danube,左下)扭转身体,用手触摸教皇徽章,它是距离罗马最近的大河;拉普拉塔河神(Rio de la Plata,右下)坐在一堆金币上,同时对游走过来的蛇产生恐惧,寓意美洲的富庶以及他们害怕自己的财富被人拿走。                                                   

广场南北还有另外两座喷泉:海神喷泉(Fontana del Nettuno)和摩尔人喷泉(Fontana del Moro)

摩尔人喷泉(Fontana del Moro)位于广场南端,描述一位摩尔人正与海豚搏斗的情景,周围围绕4个特里同(Tritons)。特里同是希腊神话中的海之信使,是海王波塞冬之子,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鱼。当他们吹起海螺,立刻会掀起巨浪。此喷泉原建于1575年,由波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设计,当时只有海豚和特里同。1653年贝尼尼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摩尔人的雕像,顿时使得整个喷泉出彩了。眼前这座摩尔人是复制品,原件现收藏在博尔盖塞美术馆。

海神喷泉(Fontana del Nettuno)位于广场北端,与摩尔人喷泉同时建造。起初没有雕塑,后为了平衡,增加了海神与巨型乌贼搏斗的群雕

万神殿(Pantheon)

万神殿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的古建筑,它和斗兽场是如今现存维二最伟大的古罗马建筑。万神殿最早是由阿格里帕(Agrippa)为纪念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于公元27年建造,献给所有的神,因为叫万神殿。公元69年被毁,现在的万神殿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5年修建。经历了近两千年,它是现在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建筑。公元60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将万神殿献给罗马教皇普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正是由于成为基督教教堂,万神殿才逃过了中世纪对各种古罗马建筑的摧毁。万神殿在建筑界有崇高的地位,它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结晶,其壮观的穹顶目前仍是世界最大的砌筑圆顶。殿内没有一根支柱,圆顶加柱廊的设计,完美的古典几何比例,使得它屹立两千多年不倒。连米开朗基罗都称赞它为“天使的设计”,它的建筑结构给了后世建筑师无数的灵感。万神殿正门为希腊式柱廊,由16根花岗岩圆柱支撑,这些石柱是从埃及采石场运来,展现出罗马帝国的强大。万神殿的穹顶是最大的看点,直径为43.3米,建成后一千多年从未被超过,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

一部《罗马假期》使得这个广场大有名气,成为每个来到罗马旅客必打卡之地。我却看不出它有任何特别之处,上次来到这里就有这个感觉,这一次仍旧如此。可是这里和许愿池是两个最最拥挤的地方,每次经过,无论白天还是傍晚,都挤满了游客。他们坐在阶梯上,围坐在破船喷泉旁,如果你想拍一张无人的喷泉,那是绝对绝对做不到的。这里最出名的是西班牙台阶。有人戏称道:它是意大利人设计、法国人出资、英国人游览、如今被美国人占领,就是没有西班牙人什么事。其实它是1725年由法国大使赞助修建,由于西班牙使馆在此处,因此称为西班牙台阶。台阶前的破船喷泉是贝尼尼父亲的作品,表现特维勒河一次决堤,一只小舟被水推到这里。喷泉前面的街道,排列着各种名牌商店、餐馆、当然还有冰淇淋店,是游客们血拼的地方。

从台阶向上看,山顶坐落着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教堂前矗立着一座埃及方尖碑。    

破船喷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1627)是贝尼尼父亲作品,又有一说是贝尼尼的首秀,与父亲共同完成。但我认为并不可信,贝尼尼23岁(1621年)就作出《被掠夺的普罗塞皮纳》,明显与首秀年龄不符。船并没有破,只是船身一半在水中,略微倾斜。水从船体的泉眼流出,或从船沿溢出,从视觉上达到船在下沉的效果。

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

特雷维喷泉是罗马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建筑杰作,精美绝伦。它建于1762年,由尼古拉·沙维(Nicola Salvi)设计,历时30年才建成。喷泉建于罗马高架渠水道处女水道桥(Acqua Vergine)的终点,这些水道是古罗马时期运送饮用水的管道线。据说公元前19年一位少女为口渴的罗马士兵指明水源处,因此这条水道被称为处女水道桥,为罗马服务超过400年。水道后在战争中被破坏。随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罗马的建筑风格复兴,开始在水道终点处建造漂亮的喷泉。教宗尼阁五世(Nicoholas V)1453年完成了处女水道的修复,并建造了一个水池,表示水的集汇处。1629年教宗乌尔巴诺八世(Urban VIII)认为喷泉不够华丽,请贝尼尼设计新的喷泉。乌尔巴诺八世去世,这项计划也遭终止。巴洛克艺术兴盛时期,各种建筑喷泉大量涌现,1730年教宗克莱孟十二世(Clement XII)命尼古拉·沙维(Nicola Salvi)重新设计。喷泉以波里宫(Palazzo Poli)南面墙壁为背景,巴洛克风格的墙壁上高大的柯林斯柱为主轴,神龛中海王涅普顿(Neptune)屹立,展现出凯旋归来的情景。海王身后的墙壁上是代表丰收和健康的女神雕像,雕像上方有两块浮雕,讲述关于喷泉的传说:一块是少女指路,另一块是修复水渠的场景。顶部站立着4座代表四季的少女雕像,最高处中间为教皇的徽章。喷泉基座是大理石制成的海礁,海王站在巨大的贝壳战车上。两个半人半鱼的海神驾驭着两匹长着翅膀的骏马向前飞奔,一匹桀骜不驯,一匹温顺听话,分别代表“暴风雨中的大海”和“风平浪静的大海”。泉水从众神之间、海礁石之间涌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后又汇集一处。特雷维喷泉和西班牙广场一样是游人最多的地方,甚至更有过之,周围挤得水泄不通。如此拥挤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背对喷泉投币许愿,传说投中一次可以重返罗马,投中二次事业、学业顺遂,投中三次可以得到美满的爱情,因此人们喜欢称之为许愿池。

贝尼尼广场(Piazza Bernini)

穿过许愿池继续往东,不远处是贝尼尼广场。这是我最熟悉的广场,每天都要经过这里,酒店的班车就停在附近。坐班车回去,免去了爬山之累。千百年来永恒之城罗马给了艺术家们无数的艺术灵感,并成就和改变了他们,使他们创造出传世之作。然而有这样一个艺术家,与其说罗马影响了他,不如说他改变了罗马的面貌,罗马的每个角落几乎都可以找到他的杰作,他就是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师和雕塑家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他的许多作品:圣彼得大教堂的华盖宝顶、圣彼得宝座、以及教皇乌尔班八世和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墓碑,圣彼得广场,圣天使桥的天使雕塑,纳沃纳广场上的四河喷泉和摩尔人喷泉,西班牙广场他与父亲合作的破船喷泉,还有许多其他作品,后面会陆陆续续一一介绍。1598年贝尼尼出生在那不勒斯,童年时期跟随雕塑家父亲来到罗马。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慧,年少时就展露出出色的艺术天才,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多位教皇的赏识与重任。眼前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广场,这里集中了他的三个作品:广场中央的特理同喷泉(Fontana del Tritone),东北角的蜜蜂喷泉(Fontana del Api),以及他为巴贝利尼(Barberini)家族的教皇乌尔班八世(Urban VIII)所建的巴贝利尼宫(Palazzo Barberini)。1627年为了庆祝巴贝利尼家族获得教廷权利,乌尔班八世下令建造巴贝利尼宫,以及人鱼海神和蜜蜂两座喷泉。广场原名为巴贝利尼广场,现今称为贝尼尼广场,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巴贝利尼宫现在是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的一部分。

特理同喷泉(Fontana del Tritone)建于1642-1643,喷泉中央一位罗马神话中的未成年人鱼海神特里同头部后仰,手捧海螺双臂高举饮水,喷泉水从海螺里喷出。特里同虽未成年,却看起来孔武有力,他有四只海豚尾翼。身下是四只海豚形成的支柱,鱼尾鳞片上有教宗头饰与十字架形钥匙和巴贝利尼家族的三只蜜蜂徽印。

蜜蜂喷泉(Fontana delle Api)建于1644年,原用于饮马。喷泉包括一个大理石贝壳,上有三只小蜜蜂在休息。贝壳上的题字为:乌尔班八世,为该城的公共装饰而修建——喷泉,又建立这个小喷泉服务市民。1644年,在位第21年。

共和国广场(Piazza della Repubblica)

1885年为纪念意大利由王制改为共和制而修建,广场呈半圆形,当地人也称它为半圆广场。西边是两座扇形建筑,广场中间是奈亚迪喷泉(Fontana delle Naiadi),喷泉四边有四位奈亚迪女神分别坐在不同的动物身上,它们代表水的来源:海马——海洋,水蛇——河流,天鹅——湖泊,怪蜥——泉水。中间抱着大鱼的应该是更大的神吧。广场的东部是米开朗基罗在戴克里先浴场的部分遗址基础上改建的天使与殉道者圣母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y of the Angels and Martyrs),后面是戴克里先浴场遗址。

四位奈亚迪女神分别坐在不同的动物身上,它们代表水的来源:海马——海洋(左上),水蛇——河流(右上),怪蜥——泉水(左下),天鹅——湖泊(右下)

由米开朗基罗在戴克里先浴场的部分遗址基础上改建的天使与殉道者圣母大殿

奎里纳莱广场(Piazza del Quirinale)

奎里纳莱广场坐落在罗马七丘之一的奎里纳莱山上,是意大利国家元首官邸奎里纳莱宫(Palazzo del Quirinale)所在地。广场中央屹立着埃及方尖碑,旁边是卡斯托尔和伯鲁克斯(Castor and Pollux)雕像,他们是宙斯的双生子,是优秀的驯马师。奎里纳莱宫(Palazzo del Quirinale)建于1573年,是教宗额我略十三世(Gregory XIII)为自己修建的夏宫。多位建筑师参与设计合作,其中贝尼尼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入口大门、小塔楼等都是他的作品。1871年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教宗的宫殿改为意大利国王的王宫,1946年后改为总统官邸。宫殿装饰富丽堂皇,有丰富的艺术收藏品,每逢重要庆典,会对公众开放,并提供团体导览。

方尖碑前的水盆喷泉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                                

奎里纳莱宫,现在是意大利总统府,如果大门上飘着意大利国旗,表示总统在府中

意大利宪法法院和政府大楼

人民广场(Piazza del Popolo)

人民广场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广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广场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多次重建和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广场采用了完全的对称形式,中央矗立着来自埃及的方尖碑,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10年作为战利品运回,1589年教皇西科斯塔斯五世(Pope Sixtus V)将其放在广场上。方尖碑四周分别有一座埃及石狮喷泉。广场南北两边有三座教堂:人民圣母堂(Basilica Parrocchiale Santa Maria del Popolo)和对面的奇迹教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圣山圣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奇迹教堂和圣山圣母教堂外形相同、并列站立,被称为双子堂。广场东西两面的围墙上有对称的16个狮身人面像和两组雕像: 东侧为罗马神雕像,西侧为海神雕像。广场北面是古罗马的北大门,人民城门(Porta del Popolo)又称波波罗城门,它是弗拉米尼亚大道的起点,通往弗拉米尼亚(今里米尼)。自从公元220年这条道路修好后,就是连接罗马和亚得里亚海岸的通道。人们从这里穿过广场进入罗马。1655年为庆祝瑞典女王皈依天主教,贝尼尼对大门进行了装饰设计。广场南面放射形伸展出3条大道:斯法克大街(Via della Scrofa),科索大街(Via della Corso)和巴布伊诺大街(Via del Babuino)。居中的科索大街是罗马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其另一端连接威尼斯广场。另外两条大街分别延伸到纳沃纳广场附近和西班牙广场上的圣三一教堂。广场东侧有台阶登上苹丘观景台(Pincio),那里是看夕阳的好地方。

观景台上俯瞰整个广场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10年从埃及运回的方尖碑                                      

方尖碑上的十字架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埃及石狮喷泉                                                         

建于1099年的人民圣母堂(Basilica Parrocchiale Santa Maria del Popolo)

漂亮的巴洛克风格的双子教堂                                                             

广场西边的海王神雕像                                                           

东边的罗马神雕像                                                                    

围墙上的狮身人面像                                      

广场北面是人民城门,古罗马进城的通道                                  

城门的外观,1655年贝尼尼对大门进行了装饰                             

两千年前人们从这里进入罗马城                                                            

广场东侧有小路登上苹丘观景台,是观风景看夕阳的好地方                    

苹丘观景台(Pincio, 英文Pincian Hill)和博尔盖塞公园(Villa Borghese)

苹丘观景台坐落在人民教堂后面的山上,是博尔盖塞公园(Villa Borghese)的一部分。博尔盖塞公园是热闹繁忙的罗马城中一处难得宁静的花园,原本属于博尔盖塞家族所有。1605年红衣教主希皮奥内·博尔盖塞(Cardinal Scipione Borghese)将一片葡萄园改造成自罗马时代以来规模最大的花园别墅。这是一座大型英式庭院,在自然主义的园林中,点缀着若干建筑和博物馆。前往苹丘观景台有三条路,1)从人民广场前往,苹丘观景台坐落在人民圣母教堂东侧的后山上,直接爬坡上山即可;2)从西班牙台阶上的圣三一教堂前过去;3)直接从公园里穿过去。我选择了第三条道。公园占地面积巨大,想逛完它需要好几个钟头。我直接想着观景台的方向走过去,一路欣赏周边的景色。

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它有好几个大门,这是其中一处。雄鹰是博尔盖塞家族的象征

人们可以静静地坐在这里,享受都市里难得宁静的时光   

歌德雕像,在到处都是古典雕像的罗马,看到一座近代雕像还是很惊奇的                        

公园内不时可见各种雕像                                          

公园崇尚自然主义,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刻意雕琢,更显出自然的美

山顶上的现代雕塑                                                     

还有一排排的古人半身头像,他们应该是意大利历代先贤吧                      

以水为动力的时钟                                                

很惊奇山上也有方尖碑, 由此可见博尔盖塞家族是很有实力的                               

终于来到了观景台。晚上下过雨,积水映出倒影很漂亮。出发前天气预报这几天都有雨,我还是幸运,除了第一天,后来白天没有下过雨。第一天我们在博物馆里,影响也不大

观景台上可看到圣彼得大教堂,也可看到威尼斯广场上的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

贾尼科洛山(Gianicolo, 英文Janiculum Hill)

贾尼科洛山是罗马第二高山丘,位于台伯河之西,古罗马城墙之外,因此并不在罗马七丘之列。山上有几个可看之处:山脚有一座著名的教堂坦比哀多礼拜堂(San Pietro in Montorio),是圣彼得殉教到地方,圣彼得十字架所立之处。向上可经过纪念碑园地(Mausoleum Ossario Garibaldino),纪念1849年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中保卫罗马共和国的加里波第(Garibaldi)和勇敢战士们。帕欧拉喷泉(Fontana dell’Acqua Paola)建于1612年,是台伯河西岸第一座主要喷泉。从喷泉到山顶大约450米。山顶有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是加里波第的青铜雕像(Monumento a Garibaldi)。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统一战争中的将领、爱国者、政治家。广场旁是观景台,从这里可俯瞰罗马城,眺望圣彼得大教堂。

加里波第纪念碑园地,加里波第带领1500位勇士保卫新成立的罗马共和国                     

帕欧拉喷泉(Fontana dell’Acqua Paola)建于1612年是台伯河西岸第一座主要喷泉

坡下漂亮的建筑,本想下去拍照,不想被士兵拦住,一问才知是哪个国家的使馆(忘了)

加里波第青铜像屹立山顶                                             

附近还有纪念墙和灯塔。山顶的风景很好,可将河对岸的罗马城和梵蒂冈尽收眼底。翻遍手机竟找不出一张照片,大约是用另一部手机拍的吧。手机不在手边只好作罢,给大家留一点想象空间

阿文丁山(Coll Aventino,英文Aventine Hill)

阿文丁山坐落于台伯河以东,是罗马七丘中一员。山上有个橘园(Giardino degi Aranci)也是观景的好地方。橘园原为萨维洛家族城堡一部分,也被称为萨维洛公园(Savello Park)。公园三面围着高高的围墙,只有面对台伯河的一面视野开阔,形成观景台。园里种满橘子树,其实罗马的许多街道两边都种着橘子树,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橘子,煞是好看。由于观景台面朝西,这里是看日落的好地方。

橘园入口处的小喷泉                                                                   

马耳他骑士团修道院

距离橘园约300多米的地方,坐落着马耳他骑士团修道院,还有一个所谓“一眼看三国”的景点。对于一眼看三国,我没有多大兴趣,无非是个噱头景点。然而对于马耳他骑士团,我倒是很有兴趣。马耳他骑士团的全名为“耶路撒冷、罗德岛和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骑士团”。如此冗长的名字与骑士团的成立、使命、和悲催的流浪史有关。骑士团成立于1099年,原名为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Order of knight of Hospital of Saint Jhon of Jerusalem),是一群有信仰的法国骑士为帮助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信徒成立的医院和慈善组织。他们在十字军东征,保卫耶路撒冷的战争中,逐渐转化为军事团体。耶路撒冷失守后,他们辗转来到罗德岛,并将其打造成基督教圣地最后的堡垒。1522年奥斯曼帝国举兵侵犯罗德岛,骑士团兵力不支,最后只能放弃该岛。失去了基地的骑士团几经辗转,最后为马耳他所接纳。骑士团搬迁至马耳他后逐渐恢复到自己成立时的初衷,扶助贫困、实行医院和慈善的职责。十八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骑士团因为种种原因财产大幅度缩水,持续走向衰落。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占领了马耳他,骑士团被驱散。此后骑士团以缩小的形式存在,并在欧洲各地寻找安身之处。1834年,骑士团将总部设在罗马前大使馆内,并一直保留至今。2022年我在希腊的罗德岛呆了几天,将这座中世纪的骑士团古城上上下下、来来回回跑了个遍,并写了关于罗德岛骑士团的游记《罗德岛,骑士团的荣光》。游记描述了骑士团的成立,以及在罗德岛上的种种。写到骑士团被迫放弃罗德岛,辗转来到马耳他就戛然而止。现在终于看到它的归宿之地,怎能不去看看?如今的骑士团是一个主权实体,没有领土,只有两幢享有治外法权的大楼。阿文丁山的马耳他部就是其中一幢,它是马耳他骑士团外交部以及大使馆。

按照google map 来到这里,只见一座门楼前拍着长长的队伍,这就是“一眼看三国”:通过院落大门的钥匙孔,可以看到远处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于是这一眼就看到了马耳他骑士团、意大利、和梵蒂冈“三国”。想想有点傻,但来都来了就看看吧。慢慢排着队,虽然队伍看上去不长,但也花了不少时间。有的人看的时间长,有的人短,好不容易轮到我。不巧头天晚上在梵蒂冈一家餐馆吃饭,多喝了一点酒,临走将眼镜落下。没有眼镜的我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拿起手机又完全没办法对焦,折腾了半天才算勉强拍了一张照片。心里暗对后面的人说对不起,但我都等了这么久,总要让我拍张照才行吧。

景点就是这个破旧的大门和破旧的钥匙孔                                            

一眼看三国,你认为拍半天队值吗?                                                     

罗马城墙与城门

罗马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城墙。Wiki介绍了两段城墙:塞维安城墙(Mura Serviane)和奥勒良城墙(Mura Aureliane)。前者建于公元前4世纪,高10米,开16门。后者建于公元271-275年,奥勒良和普罗布斯在位期间。奥勒良城墙周长19公里,高16米,囊括今日罗马城市中心大多数地方。拥有383个塔楼、7020个垛口、18座主要城门,5个边门,116个厕所、以及2066个对外窗口。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一小段塞维安城墙和部分奥勒良城墙、城门和塔楼。高高的城墙看上去那么雄伟、坚固,经历了2000多年还能保存这么完整,即使是不断维修也有些不可思议。许多城门上都有雕塑装饰。

波波罗城门(Porta del Popolo ,相较它另外一个名字,人民城门,我比较喜欢这一个),是古罗马时期北方进入罗马城的主要城门。1655年为庆祝瑞典女王皈依天主教,贝尼尼对大门进行了装饰设计。

平西亚门(Porta del Pinciana),每天我都会从这里经过

圣诺望门(Porta San Giovanni)此城门位于拉特朗圣诺望大殿附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