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对于旅行者而言一定不陌生,《Lonely Planet》是这样评价它的:崇山峻岭中碧波荡漾,优雅的天鹅,色彩斑斓的光影家园,美得惊人的哈尔施塔特仿佛是一幅祝福平安宁静的贺卡画面。这是一座伫立在险峻的山崖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的湖畔小镇,以优美旖旎的自然风光著称,被誉为欧洲最美小镇和湖泊。不仅如此,它还是奥地利最古老的小镇,迄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小镇附近的山上有一个古老的盐矿,早在公元前900年就已经开始开采,是世界最古老的盐矿。哈尔施塔特的名字便是源自于古克尔特语的“盐”,小镇因盐矿发展起来,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小镇成为旅游热门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充斥着每个角落。这座曾经美丽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小镇如今却充满了商业气息,原本安静的湖边热闹非凡。每天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熙熙攘攘嘈嘈杂杂使得小镇的仙气荡然无存,也使得我们失去了对它向往。然而既然来到了湖区,总还是要过来看看。小镇外修建了好大几个停车场,距离较近的P1、P2停车场早已停得满满,我们好不容易才在较远的停车场找到车位,停好车慢慢向村里走去。
画片里走出的小镇
小镇如今已成为热门旅游地,每天都有游船将大量旅客送到这里
停好车我们沿着小路慢慢向小镇走去
哈尔施塔特倚山傍水,整个小镇坐落湖边,依着山势一层层逐渐拔高,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湖边的土地细细长长非常狭窄,然而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哈尔施塔特人建立起一座如诗如画的家园。哈尔施塔特湖充满灵气,清晨的湖面泛起一层薄雾,偶尔游来几只天鹅,划破平静的湖水,在身后留下长长涟漪。我们沿着湖边行走,看着身边的湖水碧波荡漾,小船逐波荡桨,经受不住水的诱惑,登上小船泛舟湖上。电动船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缓缓前行,很快我们远离了小镇,投入哈尔施塔特湖的怀抱。眺望小镇,一座座木屋层层叠叠和自然风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四周的群山葱茏苍翠,湖水清澈如镜,偶尔有飞鸟从水面掠过。我们干脆关掉马达,任由小船随波逐流。“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鸥略岸飞”,欧阳修的采桑子用在这里也是非常贴切。就这样自由自在地在湖中游弋,不知不觉时间很快过去,我们需要返回了。弃船上岸,我们沿着窄窄的街道慢慢向前走。街边的木屋用鲜花五彩艳丽装饰,使得小镇明亮活波起来。这些小木屋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但是经过翻修、粉刷,除了历史风韵外,更增几分精致优美。
群山环绕中碧波荡漾
湖边小镇如诗如画
狭窄的湖边木屋层层叠叠,人们将自己的家园打造得美轮美奂
清晨,湖面上泛起一层薄雾,间或一叶扁舟飘过,留下长长的涟漪
我们登上小船荡桨湖中
渐渐我们远离小镇,置身哈尔施塔特湖的怀抱中
眺望四周湖水被群山包围,一幢幢小屋见缝插针坐落在窄窄的湖畔
游湖过后我们弃船上岸,沿着小路徜徉在小镇中
一幢幢小木屋用鲜花装扮得五彩缤纷
很快来到中心广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集市聚集的地方,当地人活动的中心。广场旁建于1320年的耶稣教堂是小镇的标识,无论是游客的照片,还是官方的明信片它都是当然的主角。顺着阶梯向上走,山上的天主教堂历史更为悠久,它修建于公元748年,著名的骸骨堂(Beihaus)就在这里。哈尔施塔特地方窄小,因此埋葬方式很特别。所有逝去的人在埋葬10年后骸骨都会被取出,头骨便保留在骸骨堂,这种做法已有1600年历史。骸骨堂存放了1200多个头骨,为了区别,头骨上写着姓名,有的绘有特殊饰纹。
中心广场的黑死病柱
小小的镇里充满了各地来的游人
广场旁的教堂建于1320年,是小镇的标识建筑
码头前象征古老盐民的雕像
坐落在山坡上老教堂建于公元748年
瀑布从教堂后的山间岩石流下
教堂的平台上风光无限好
教堂后有一片小小的墓地,哈尔施塔特人死后埋葬在这里,10-15年后墓地会被打开,头骨和股骨被取出,经处理后存放在教堂的骸骨堂中。
骸骨堂如今有1200多个头骨,它们以家族为单位排列,这个传统已进行了几百年。最后的一个进入骸骨堂的头骨是1995年存放的,这位女士死于1983年。哈尔施塔特人想要进入骸骨堂必须在生前立下遗嘱。如今尊从这个传统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选择火葬,哈尔施塔特还有另外一座存放骨灰的地方。
头骨上写着逝者的名字,艺术家将花环描绘在头骨上,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怀念:橡树叶,代表光荣;月桂树枝,代表胜利;常青藤,代表生命;玫瑰代表爱。
很快一天过去,黄昏的湖岸更是迷人。花团锦簇的小屋、古老沧桑的教堂、空气中还残留着阵阵咖啡的香味,晚霞洒在湖面,觅食的天鹅野鸭也准备上岸歇息...... 好一幅美丽的画卷,无愧于“世界最美湖畔小镇”之称。
巴德哥依斯恩 (Bad Goisern)
哈尔施塔特实在太过繁忙,我们只能将下榻的旅馆定在5公里之外的巴德哥依斯恩。这是一个典型的山间小镇,没有游人,没有喧嚣,当地人过着千年不变的安静生活。小镇四面环山,人们大多依山而居,古朴典雅。从山上流下的小溪汇成德朗河穿城而过,汇入哈尔施塔特湖。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却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地方,它有一座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学院:奥地利巴德哥依斯恩国立音乐学校。每年暑假都会举行国际音乐大师班,聘请维也纳、莫扎特、慕尼黑等音乐学院的教授,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的首席音乐家来讲学,吸引了来自奥地利和世界各国的学生。同时这里还举办各种音乐会的交流演出,给年轻的音乐人更多的空间。巴德哥依斯恩音乐学校的校长是著名钢琴家彼得·布鲁格(Peter Bruger),他曾把钢琴搬上高山,在阿尔卑斯山的世纪冰洞里举行演奏会。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上响起了天籁之音,一时间音乐和大自然完美地融合起来,给人们带来艺术的升华。
巴德哥依斯恩四面环山,人们依山而居,过着千年不变的安静生活
黄昏,山间小屋升起了缭缭炊烟
我们沿着小路驶进村庄
山上的小溪汇成德朗河穿城而过,流入哈尔施塔特湖
小镇安静古朴
好漂亮的骏马!看见我们走过也跟上来从马厩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悠闲吃草的绵羊,这里资源好,无论上马儿还是绵羊个个都是体型肥硕,皮毛油光发亮
老鸦窝?
回到我们下榻的旅馆已经晚霞漫天
我们的旅馆坐落在一个公园里
公园里有一座雕像,这是Konrad Deubler, 巴德哥依斯恩市长。 Konrad Deubler出生寒苦,做过农民、面包师、旅馆老板。他靠自学成才踏入政界,成为奥地利巴德哥依斯恩市长
站在凉台上,看着眼前的美景,吃着简单的晚餐,心中充满幸福
很快晚霞染红了半边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