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花

为了见证神的大爱, 建博客以记录小兔的成长.
个人资料
正文

那些年, 我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 第二篇 - 小学

(2013-10-24 06:09:36) 下一个
到我自己上小学了, 父亲调到镇上的中学教书, 就把我带在身边. 那是很值得回忆的一年, 我一边很享受地单独拥有父亲的爱, 一边想念八里地外的妈妈的家, 那里有姐姐和弟弟, 和一只欢蹦乱跳的小狗, 还有还在村小上学的小伙伴们.

每天吃过晚饭, 父亲就牵着我的手出去散步, 一边观赏夕阳西下, 小桥流水, 一边教我数数和念古诗词. 那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光.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阅读比较超前, 跟我说希望我以后成为一个作家或诗人, 靠写作赚钱, 一个字一分钱的稿费, 好过当老师. 他这个愿望到我出国后还没有消失, 一直写信给我说如果书架上能有一本我写的书, 他会倍有面子, 为了这个目的, “女儿啊, 不要苦心经营你个人的小家庭, 更不要有孩子. 等你功成名就后, 再去享受这些吧.”

可惜我很没有大志. 做一个作家/诗人很有趣吗? 像屈原那样得忧郁症? 像曹雪芹那样潦倒? 或像王小波那样英年早逝? 所以我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俗不可耐的会计, 最高成就, 是一些数字组成的报告, 尘封在某些公司的储藏间, 被人遗忘. 从这点上说, 我跟英国作家兰姆蛮像的, 人家兰姆的本职工作也是会计, 写作只是爱好. 也许将来我会成为毛姆呢. 呵呵, 事实上, 从我老公和小兔的眼里看来, 我现在的名气和重要性已经远超过兰姆了. 小兔就经常要求看我的博客, 说: “看兔兔, 看兔兔!” 真希望他将来可以读懂我的中文.   
   
从我上小学那一年, 全国统一教材整个改了. 语文课本上不再阶级斗争为纲, 而是前后左右, 上中下, 春夏秋冬, 风花雪月, 并且配以彩色插图, 相当的人性化起来.  我很幸运遇到一个女老师, 虽然也是民办教师身份, 水平却很不错, 要求我们很严格地学拼音: a, b, c, d (阿, 波, 吃, 的).  虽然功课要求严格, 她却从不打骂学生 – 当然在这个小学其他老师也不会打学生, 可骂还是骂的.  新学校确实令我耳目一新.
 
第二年姐姐和弟弟都来到镇上. 我也曾经带着弟弟去读书. 三岁的弟弟憨憨的, 两小时后就在我怀里睡着了,  西斜的阳光照在他天真的脸上. 我费劲地抱着弟弟圆滚滚的身体, 一边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手一举弟弟就往下滚, 差点摔到地上. 同桌的男生撮小纸团对准弟弟扔, 把他惊醒了.  我没法阻挡同桌的欺负, 就叫弟弟回家去. 弟弟就迷迷瞪瞪地自己走了一公里的路回家了. 那个时代还算淳朴太平, 街上没有车水马龙, 更没有人贩子.   因为这个场景, 多年来心里对弟弟的感情比较柔和, 似乎他一直是那个可爱可怜的小东西, 尽管现在他女儿都已经是Teen了.  
 
父亲给我们买了几本连环画. 其中有<追捕>, 看了一年没看懂. 订了<儿童文学>, 我们拿来跟同学的<少年文艺>交换着读. 觉得还是<儿童文学>更有内涵和深度, 父亲也就一直订到我们上高中为止. 很喜欢郑渊洁的系列故事. 有一个故事, 说壁虎妈妈生病了, 小壁虎自己出来觅食, 被屋主人踩断尾巴, 后来终于咬到一只蚊子, 却落在水中淹死了. 从此后我看见夜色下的壁虎就感到忧伤, 现在做了妈妈了, 想起这个故事来, 就更是忧伤.

除了<儿童文学>, 父亲就再没有给我们订过其它适合小学生的读物了. 家里有唐诗三百首, 古文观止, 四大名著, 我和弟弟会随意翻阅. 我还把父亲教的高中课本拿来读. 可是成年人的文字远没有图画引人入胜. 我曾经非常羡慕有一个同学收集了一整箱的<儿童画报>, 想借了来看, 人家不给, 因为我没什么可跟他交换的.

父亲给自己订了很多期刊, 像<十月>, <收获>, <报告文学> 之类的. 我从七八岁起就跟着读这些刊物.  八十年代,“伤痕文学”盛行, 基本上长篇中篇小说都是上山下乡回忆录. 每个月被各种或悲情或反省的故事碾过, 我一个70后的小学生, 搞得跟老三届一样沉重.

每个周末和寒暑假我们回母亲的农庄宿舍. 母亲那时还年轻, 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务还没有摧垮她的身体和精神. 晚上有空, 她会让我介绍好看的小说给她读. 我就复述一遍故事情节, 让她自己挑选. 那也是我童年不多的美好时刻之一. 年轻时的母亲虽然脾气急, 经常大喊大叫, 可也不时笑靥如花. 遗憾的是荷尔蒙使女人变异很快. 六年后, 母亲再也不读小说了, 也不再笑了, 成了女儿们的噩梦.  
      
八十年代早期, 也看了一些很不错的动画片, 每次在正式电影播出前插播.  <九色鹿>, <三个和尚>, 等等, 音乐画面都很美.  还有一些教育短片, 也会在电影前播出, 给乡下群众科普, 比如怎样养蜜蜂, 科学养猪, 消防教育, 树木怎样蓄水, 等等. 我很喜欢这种片子, 很长知识.

小学前几年的基调还是比较亮色的, 大气候也是风调雨顺. 年年看着农田里依着节令, 红花草紫气绵绵, 水稻金黄一片, 油菜花上蜜蜂翻飞. 老师说, 这就是丰收.

在一个丰收年的某一天, 我和同学坐在井台边, 一边舀井水喝, 一边聊昨晚学校包场看的电影<元帅之死>.  好吧, 不管现在披露出来的实际宫廷政治是如何, 那个电影里的贺龙真的是很可怜, 可怜到没东西吃, 只能喝雨水, 活活病死饿死. 觉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好时代, 吃得饱, 还有干净的井水喝. 然而死亡, 就以那样残酷的形式印在我心里了.

印象深的电影还有京剧 <滚席筒>,  <牛郎织女>, 还有解禁的黄梅剧 <天仙配>, 严凤英演的. 这些悲伤的演绎和结局, 给人无力回天之感, 很不适合幼龄儿童. 可那时但凡有电影, 学校都是包场看的.  直到现在, 中国的电影也还没有实行分级制度.
 
后来就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包产到户. 我们那地少人多, 地不够分, 就把山头都分了. 农民把树全砍了, 或卖钱或拉回家当柴烧. 夏天雨季来临, 裸露的土地根本蓄不住水, 结果第二年就山洪爆发, 水土流失严重. 到了秋天, 靠水力发电的我们县居然开始限制用电, 乡下更是只能点煤油灯了.

晚上我们要写作业, 父亲不跟我们挤在一张小书桌上备课, 就到有电灯的教室去了. 我们姐弟三个, 在幽暗晃动的煤油灯下, 很快做完作业, 就开始讲故事, 讲各种惊悚的鬼故事, <画皮>, <小倩> 等, 都是连环画上看来的. 我心里其实很害怕, 我也在姐姐和弟弟的眼睛里看见了恐惧. 可我们强撑着, 谁也不说出来. 后来很多年, 晚上睡觉时, 我总是把脚紧紧地包在被子里, 以防被小倩用锥子钻脚底板, 吸了血去.

在黑夜里, 小孩不能没有大人在旁陪伴. 莫名的恐惧一旦形成而没有适时驱散, 就是很多年的心理障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