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日中午我们在圣彼得堡上了火车,下午六点左右到达莫斯科。 车站秩序井然。火车运行非常准时。车厢内很干净。
圣彼得堡给我的印象是宏大。宫殿花园的规模,设计的磅礴气势,装饰的穷奢极欲的程度都令人惊叹。我一向认为野心是人的才华和精力的宣泄。彼得大帝创建了彼得堡,这个城市处处体现了他过人的精力。彼得大帝仪表非凡,高大魁梧,他精力充沛,潇洒欢快。与这些特点随之而来的他也时常发脾气,饮酒过度。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过研究 。他本人虽然兴建了奢侈豪华的宫殿,但他实际上喜欢简朴的生活。在辉煌华丽的彼得堡夏宫里,在波罗的海的海滩上,有一排简朴的平房。房间临海的窗户都是落地的。彼得大帝就徘徊在这窗前,看着他亲手组建的波罗的海舰队游弋在海面。
与之齐名的俄国沙皇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 年至 1796 年间在位)。她也是个聪明过人,意志坚强和充满生命力的人。她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但她能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里迅速明白自己的位置,并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和争斗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参观的叶卡捷琳娜夏宫充分地展示了她的大气和张扬。
奢华的印象是由精致的细节组成的。
像这些瓶:
像这些雕像:
像这些屋顶:
像这些拼花地板:
像这些吊灯:
更有那些照不下来的世界著名艺术品的收藏。
这是我们在圣彼得堡的导游,古拉。
古拉是位非常优秀的导游。她五十多岁,英文非常好,对圣彼得堡的历史文化也很熟悉。古拉的大眼睛和丰满的体魄总让我想起俄罗斯的套娃。古拉明白地表露对斯大林时代的怀念。她说那个时候,衣食住行,育儿教育,上学工作,都是国家分配,虽然品种不够丰富,但是不像现在,事事要钱,天天发愁。她毕业和工作于苏联的名牌大学,现在不得已“下海”挣钱,很流露出几分无奈。她说小时候哪位女伴儿能“弄到”一双靴子,能让这位女孩兴奋很长时间,能让周围的朋友羡慕很长时间。她的大眼睛闪动着兴奋的光彩,我觉得她更是在怀念自己无忧无虑的青春。
俄国的食品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这个有着漫长冬季的寒冷国家没有特别丰富的食品。现在的食品多为进口。价格很贵。俄国的传统食品 - 红菜汤我们天天都吃。这其实是北方人的贴心食品:寒冷漫长的冬季,人们把做饭中上不了台面的碎肉,骨头,甜菜,土豆,萝卜及圆白菜的边边角角留下来,大锅烩了,放在炉头上慢慢煨着。条件好的人家在食用的时候再加上一勺酸奶油,沾着面包。我们每天走累了,坐下来,来一碗红菜汤还是很温馨的。 各种鱼子卷在抹上奶油的摊饼里吃,味道也不错。鱼子根据其品种,价格差异很大。我们也吃过一顿烤肉,从制作的香料上感觉出中东地区的影响。俄国人也喝粥,特别强调孩子和病人需要喝粥,这一点和我们中国人有相似之处。我们饭店里的早餐是品种丰富的欧式早餐,但是也有麦片粥和玉米面粥。不过他们的粥是加了牛奶的。
全球经济一体化提高了物品的流通,降低了物价,但是也破坏了地域经济,使地方的文化色彩逐渐淡化。我们饭店对面的大型购物中心就是典型的例子,七层的购物中心里都是我们熟悉的西欧北美连锁店,顶楼的饮食区也是我们熟悉的连锁饮食店。
俄国斯的特产有宝石,琥珀,毛皮等。我们在冬宫的珍宝馆里买了幅 1796 年由Johann Georg de Mayr 画的冬宫的油画帆布复制品,带回来准备在客厅里挂上一段时间,留作纪念。 其实这幅画完全可以在网上订购。
旅游的地方到处都有俄国斯木制套娃,写着“我爱圣彼得堡”的 T 恤,还有别着红五角星的帽子。我女儿买了四个回来送给朋友。其实本城的一家俄国杂货店里也有这些东西,而且我怀疑都是中国制造。
我们的火车在宽广的草原上奔驰着,阳光灿烂,绿草如茵。一路上不时有一片片白桦林,也有一个个盖满夏季小木屋的村庄。车上的电视里播放着为庆祝二战胜利日而特别播放的战争电影。我们就这样告别了圣彼得堡,驶向了首都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