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电视上跑马拉松就是看一拨人出发了,跟着镜头跑然后到终点。实际去跑就不一样了,比如我这次就分了4个wave来跑,第一波出发15分钟了才轮到我们这拨跑。下面这个快速回放的短视频可以看到马拉松出发的全过程。
即使轮到我们这一组开始,至少半分钟之后我才跟着前面人群的慢慢走到了起点然后才能跑起来。
此时天色尚早,街灯明亮。我以一种莫名其妙兴奋的心情跑在人群中,手里举着相机,一边跑一边前后左右的照着。开始的一段时间,大家跑的都很轻松。有些人还有说有笑的,路边也不断的有人加油喊号子。
我本来应在GH组,阴差阳错混在了EF组。跑长跑尤其是跑马拉松的都有自己的pace,从一开始就要控制住,否则后面会有问题。可这个时候的我都顾不上这些,只管跟着大部队往前跑。后来才知道我在前面的pace比平时快了很多。
最初的几个英里道路很好很平,再加上天气凉爽,跑起来非常舒服。就知道之所以要在5:30开始这么早,就是要赶在天气变热之前能跑完。
三藩市马拉松的路线虽然每年都会有一点调整但今年有了一个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跑金门大桥不让在车道上跑了,而是改在人行道上跑。跑半马的连上桥的资格都没有了,只能沿沿海的道路上跑过。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前面跑了四十年都没事,说不让跑就不让跑了。说不定那天连桥都不让上了。下面这张图是线路图。
【线路图】
开始有坡道了,第一个上坡就很陡。等到能看到金门大桥的时候就全是上破了。因为是早晨,雾气很重,大桥就笼罩在晨雾中。
这时候不断有人拿出手机拍照,也有人离开队伍跑到路边照相。我手里一直握着相机在录像。照相是我跑马拉松的一部分,尽管这样做可能会被鄙视,觉得我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来跑马拉松的。
今年跑大桥的路线也是新设计的,因为不能跑桥的中央,交通不断。各种车辆从身边呼啸驶过。噪音巨大。我们跑到桥的那一边然后再从桥下穿过。这时候又看到那么多人排队等着上厕所,感觉有些不理解。
跑在大桥上的时候,一队人马从身边呼呼啦啦跑过,领头的是两个手举4:55牌牌的领跑者pacer就是俗称的兔子。4:55的pace是一英里11.1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前面大约8,9英里的时候,我的pace平均大概是11:15。
我后来拿到的跑马成绩(应该叫结果results)看,确实是这样,前面3英里是11:18分,从第三个英里到第六个英里的pace更是不到11分,10:47。但是从5.5到6那半英里却花了19:14,实在是因为那段的坡度太大,我想保持体力基本上是靠走的。后来过了8.3英里就是大桥上往回跑的时候终于感到右腿有点抽筋了。也就是要抽筋没抽筋之前的那种状态。因为真的抽筋了就不能跑了。我停下来休息一下,在桥上找了一个灯柱的后面这样不会影响到别人。揉了揉小腿肚子。这时候总共跑了八九个英里已经是我个人历史最高纪录了。可能是准备活动没做,也可能是开始的几英里跑的太快,还可能已经达到我平时训练的最高点了,反正感觉整个腿尤其是小腿紧绷,随时都可能抽筋。
这半年多来我平时跑最多的就是跑学校的操场大概每次跑3英里左右,pace差不多就是11:30到12分的样子。但那是平路。而现在因为前面的几个大坡,速度按说应该低很多,现在反而更高。
从大桥上跑下了的时候遇到跑前半马的大队人马。今年的临时改道,他们没能上桥跑了另外一条沿海边的路。
和半马混跑让我有种错觉,就是还有这么多人一起跑说明我跑的还不错。这让我跑的更慢而且感觉良好。
就这样没过多久就看到了13英里的标记,也就是已经跑了一半了!
因为前面的路线不一样,虽然现在大家都跑同样的路线,但是身边大批跑半马的还有好几英里才到终点。
这个时候我就是小心翼翼的跑因为小腿随时都有可能抽筋。
跑着跑着就进了金门公园。半马的终点就在金门公园里面。跑过半马终点的时候,大概是跑到十五六个英里的地方。看到别人冲向终点的情景,两边的欢呼声,忽然觉得很自豪。虽然我跑的这么勉强,还是比跑半马的牛一些。按理说一个半马13英里也很不容易了,但即使我准备的这么不充分的,也能切身体会到,原来跑马拉松,前面的一半其实没有太大的难度,跑跑就到了,就算我抽筋了也能跑完。而接下来的才是正真的考验,也就是说跑马拉松最难的是后半程啊!
跑马拉松和平时自己跑步最大的不同不是跑的路径,而是周围的人和气氛。水站是马拉松必不可少的一环。前面几个水站相隔的远一点,要跑一段才有。到了后面就多了,几乎每英里都有。水站由志愿者提供,除了水还有补充能量的一种饮料,我觉得味道不那么好喝就一直喝水。每到一个水站都喝水,一个是润润嗓子休息一下。反正我又不怕影响成绩。但又不敢喝太多怕上厕所。三藩市马拉松的水站好像也要反应三藩市的政治氛围一样,会有各种少数族裔志愿者的水站。开始是华人志愿者的水站,后来有印度裔的水站,还有穆斯林的水站,我是从他们的长相和装扮判断的,很容易认出来。
除了水站,还有医疗站和提供食品的。还有各种香蕉什么的,很多东西可能因为我跑在后面就没有了。有趣的是有很多人提供酒的,大多数个人,有啤酒也有红酒香槟。
我自己吃了两次饼干,都是路边补给站发的。感觉挺好,不饿了。想想跑五六个小时也是需要吃点东西。
之前看到很多报道有跑马拉松跑出事的,就怕出现脱水,头晕,恶性之类的症状。所以我尽量补充水分和能量,整个过程我除了腿抽筋之外,精神状态很好,没有感觉其他任何的不适。这也是我继续跑下去的前提条件。
除了路边行人和跑马拉松的亲朋好友之外,还各种加油打气的,有乐队,各种组织唱歌跳舞的,花样繁多。非常热闹。虽然我觉得已经很好了,据说三藩马拉松的氛围还是属于差的,那我就不知道好的是什么样了。
我后半程一直处于半抽筋状态,基本是跑跑走走的,所以后面的pace number已经没有意义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坚持跑到底呢?事后我也一直问自己这个问题。事实上我跑到一半之后,腿肚又抽筋,我自己虽然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要停下来,但隐约感觉我肯定是要提前出局跑不到最后的。前面也提到,我报名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准备不足,是来“试水”的。也就是我根本没有“必胜”的信心坚持的最后的念头。到底是什么让我跑到了最后呢?我仔细想了想,大概有这么几点:
第一就是现场气氛。不论是在路边给跑者加油打气的表演者,供水站的志愿人员,十字路口执勤的警察叔叔,还是随机碰到的路人甲乙丙丁,每个人都对你微笑为你欢呼。忽然觉得,我这个从小到大一直是学校运动会上观众席里逞英豪的素人,忽然间感觉到变成了表演的主角的运动员。
第二个就是身边一起跑的同道。按说跑半马全马的一看便知,因为服装不一样。全马蓝色写着26.2,半马灰色背上写着13.1。不过还是有些人选择不穿大会的制服,这样就分不清是全马半马了。过了半马的终点之后就清楚了,因为剩下的都是跑全马的。看着前前后后跑的人,真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男女老少—没有太“少”的,因为规则不容许。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年纪大的,一看就七八十岁的,有残疾的,受伤一瘸一拐的。。。看看这些人都在坚持跑,怎么也没有下来的理由。
第三个其实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我是独自前往没有后援。本来联系了一位家住三藩市的朋友,说到时候发信息去给我打打气,后来在金门公园的时候发了信息,其实想的就是如果朋友能来就让他拉我回酒店啦。后来接到消息说他看到信息晚了不来了。这时候我已经跑过了二十英里了。心里面就没多想,既然跑到这了,再坚持一下吧,实在跑不动了再叫Uber不迟。就这样就跑下来了。
这次跑马拉松我看到大多数人都是独自前往的,当然也有一些结伴而行的。还看到有亲朋好友相伴相随的。在跑到金门公园的入口处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一对夫妇在在路边大声呼女儿的名字,跑在我前面的美女也很兴奋:“Hi mom,i love you”...... 那一刻我很羡慕,假如我有亲朋好友同来,我想我一定在跑过半程之后坐上他们的车直接回家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真不是我多有毅力,而是被逼上梁山哪。
最后冲向终点的那一刻还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么震撼的男播音:某某某,fifty-xxxx years old!From Cupertino。(这一句是拖了长腔的,名字叫的特别美国英语,之后的年龄加了重音。除了年级大的,一般人都不报年龄)
本来想把这次跑马拉松的流水账仔细算一算,看看到底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拖了这么久也没这个热情了,说个大概数吧。酒店最贵六七百包括吃饭和停车。报名费260。买photo和视频70多--因为我一个人去的,如果组团去的或者有亲朋好友陪着去的这钱也能省了。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一千多块肯定有了。反正老婆看到信用卡账单,唠唠叨叨了好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