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的胃,是公认的走到哪里都很难被同化,也无法“崇洋媚外”而每天吃汉堡,三明治过日子的。
刚来美国时,吃什么,怎么吃,成了大问题。
我在出国前,做菜的手艺已经相当不错了。当年我一做红烧青鱼、鲢鱼、白鱼、胖头鱼,朋友们都会闻香而来。来了美国,却感觉没有了用武之地。
我刚到美国是在中西部一个城市,那里当时只有一千左右的中国人,有一个越南店和一个香港店卖点亚洲杂货。活鱼,那是根本见不到的。
馋得狠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不是。便到美国副食店,卖海鲜的柜台前,央求柜员把新鲜的三文鱼头卖给我两个。刚开始要三文鱼头时,还得过免费的,因为那时商店的鱼头是被扔掉的。后来副食店发现原来亚洲人是吃鱼头的,于是就以$0.99,继而涨至$1.49一磅出售。
三文鱼头拿回来,从中间剖开,在热油里两面煎黄,加黄酒、酱油、醋、糖、生姜、和大蒜做出一道红烧鱼头,再焖上一锅饭。或者在煎好的鱼头里注入开水,加生姜、大蒜、豆腐熬煮出一锅鲜美的鱼头豆腐汤,在周末的下午,吃得满嘴留香,了慰思乡之情。
生长在南方,我并不喜食饺子以外的其它面食。可偏偏有一次,忽然馋包子,却不会发面。被逼无奈,听说美国做糕饼的冻面团,可以当包子皮。赶紧买回一听做八个糕饼的面团,包了一个巨大的包子,在饭锅里蒸熟,一口咬下去,还真是包子味儿,那一刻,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学习发面,可费了一番功夫。那时还不知道有个文学城的“私房小菜”可以潜水学艺,自己摸索着练习几杯面放多少酵母粉。朋友送的面包机里带的食谱,给了我一个灵感。把做面包的黄油去掉,不就可以做馒头包子吗?利用面包机的发面功能,终于成功地做成一笼白白胖胖的馒头、包子。把冷馒头切成片在吐司机里一烤,还真烤出当年三姨在北京冬天的火炉上做的烤馒头片儿的味道。
善吃会做的Jeff有一次在我家做比萨饼,用一杯温水加一小勺糖和一小勺酵母粉,放至发泡,再加三杯面粉,揉至面光手光。哈哈,这不就是做面团的基本么?从此以后,不用面包机,我也可以自己发面做馒头、包子、甚至面包了。
后来,还学会了适合我这种懒人的食谱,叫欧式免揉面包(no knead artisan bread)。原料:面粉3杯,酵母粉1/4小勺,盐3/4小勺,温水1+1/2杯。用筷子或其它工具把面糊搅匀,盖上保鲜膜或湿润的厨房纸巾,在室温中发酵18小时,将面糊倒在铺满面粉的案板上,对折整形,盖上毛巾再放置30分钟二次发酵。同时烤箱华氏450度(摄氏232度)预热一带盖的烤面包器皿30分钟。想烤什么形状的面包,就用什么样的器皿,我是用一口圆形的锅。将二次发酵的面糊倒入器皿,小心别烫着。烤30分钟后,打开盖子再烤10-15分钟,金黄色,表皮薄脆,组织松软的面包就出炉了。
而今在西海岸,亚洲超市比比皆是,活鱼鲜虾,都不在话下。就连美国超市,也有亚洲调味品及蔬菜供应。虽然这里的中国餐馆也不少,但吃的最舒服最对胃口的,还是自家厨房做出的家常菜。
在文学城的“私房小菜”里,能人无数,牛人成堆。世界各地的高手们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做出各式美味佳肴,不仅把中国菜发扬光大,还把西人的烘焙技术学以致用。每次做饭或爬梯带菜不知要做什么时,只要到“私房小菜”逛逛,立马就有了主意。我的那些雕虫小技,至今只能潜水,未敢现丑。看到各地吃喝团,腐败团一一成立,我也只有边看边流口水羡慕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