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轻护士看到一男性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说:“小心肝!” ,病人激动万分,冲着PLMM回了一句道:“小宝贝” 。
肝病和肾病曾经分别是中国男性和女性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上个世纪后期,中国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男性以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恶化和肝癌最多见,而女性则以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目前,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由肝肾功能衰竭直接导致的死亡大大降低,但是这并不表明肝肾健康问题已经解决,很大程度上是被其它临床高危疾病,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掩盖了。就在我们关注心血管病,艾滋病,癌症的时候,一些好像不太引人瞩目的健康问题,如过敏,近视,胃酸,忧郁症,自闭症,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都急剧增加。这些病的共同特点都是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并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从人体系统水平来说,很多健康问题都是由于环境,生活习惯导致器官系统功能受损,而我们对此没有足够重视,以至于某些器官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转,最终失去正常代偿能力。这个问题可见于任何组织和器官,但其中以肝肾问题最为常见,又最容易被忽视。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最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和防御器官,是胎儿的主要造血器官,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枢纽。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一)肝与胆相为表里是指胆附于肝,经脉互相络属,所以肝胆的辨征不能截然分开,肝胆的征侯常同时出现。肝脏是合成胆盐的主要器官,肝脏在24小时内制造胆汁约一升,经胆管运送到胆囊,胆囊起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功能,以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临床上,肝病可以影响胆,胆病可以影响肝,或肝胆同病。
(二)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肝血管受交感神经支配以调节血量。肝脏在胎儿期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则由骨髓取代。但在骨髓纤维化的病人,肝脾又会恢复造血功能,这称为髓外造血。成人肝脏的血容量相当于人体总量的14%,每分钟血流量有1500到2000ml。肝的血管分入肝血管和出肝血管两组。入肝血管包括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属双重血管供应。出肝血管是肝静脉系。肝动脉是肝的营养血管,将直接来自心脏的动脉血输入肝脏,主要供给氧气。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把来自消化道含有营养的血液送至肝脏“加工”。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代谢和相互转换具有重要作用。人体细胞最常用的能源,葡萄糖被吸收后,经血液到肝细胞吸收以糖原形式储存,
(三)肝开窍于目是指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表现出目赤肿痛等症状。
(四)肝主疏泻是指肝脏具有疏通和畅泻全身气血,调整各器官和系统生理功能的作用。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肝脏对与内分泌激素及维生素代谢至关重要,对某些激素具有代谢灭活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脱氨,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去碘,雌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的水解灭活均在肝脏内进行。若肝功能严重受损灭活功能降低,则体内上述激素水平可以相对升高。严重肝病时,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增高,大量氨通过血脑屏障,引起精神神经症状,出现意识障碍,直至昏迷。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躁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容易出现肝胃不合或肝犯脾的症状,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
3。维持人体气血和水的运行。几乎所有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肝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肝功能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肝功能衰竭者常有严重的出血。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人体气机的运行。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和乳房胀痛。气滞也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血淤症状,如胸胁刺痛,肿块,月经不调,痛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