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思維: 富士康錯了嗎?
(2010-05-21 23:25:17)
下一个
2010年5月22日 信報
冷熱財庫
辛思維
富士康錯了嗎?
近日,台資代工企業富士康(2038)的內地員工,連續出現十宗自殺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有人認為是富士康作為「血汗工廠」剝削員工所造成,但也有人認為是目前內地「八十後」、「九十後」年輕人心靈脆弱所致。事實上,事件所突顯的是一個講求高度服從及標準化的勞動力密集企業,與追求自我的「Me世代」之間的矛盾,為人力資源管理帶來挑戰。富士康,以至其他企業,都必須對此作出深刻反省。
為蘋果等多個手機及電子產品品牌,提供生產代工服務的富士康,雖然目前市值超過400億元,但營利能力卻十分低。去年做了72億元的營業額,但毛利只有4.2億元,邊際利潤率亦只有0.5%。
微利的經營環境,使富士康需要在每一個生產環節絞盡腦汁,以減低成本。所以與大多數勞動力密集的企業一樣,富士康設計了一套分工極仔細的生產流程。每名員工只需要專注於一個簡單的工序,practice makes perfect生產質量及速度大為提升,而成本亦受到有效控制。
仔細分工磨滅工作樂趣
對於公司來說,仔細的分工具有無限優點。但對於員工來說,過於仔細的分工,卻使工作滿足感降至極低點。本應是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員工,卻要困在工廠內每天做着重覆的動作,雖然賺取了微薄的工資,溫飽不成問題,但充其量也只是處於「活着」的狀況,並非真正「生活着」。
當人的基本需要被滿足後,自然希望追求更高層次的慾望。雖然人力資源管理學也有不少理論,提到如何利用人的慾望,以達到激勵員工的作用。但在實際環境的操作上,大部分公司往往忽略激勵的重要性,使員工的士氣及鬥志不斷被磨滅。
員工對工作感到不滿,大可以另指呔汀5?聦嵤沁@些職工大多數是一些教育程度低的農民工,離開富士康,頂多也只進入另一家同類的工廠,而所得到的待遇可能更差。
回鄉又如何呢?真抱歉,此路亦不通。因為這些年輕的農民工大多在城市生活多年,甚至是在城市出生,所以不會從事農業生產,更無法適應農村生活。再加上城市化的發展,很多農民家庭已失去農地,回到家鄉也無以為生,所以退不得。
激勵年輕員工
在工作上出現進退維谷的情況下,任何生活上的挫折也會便這些年輕的生命,誤以為人生已進入死角,除了了結生命之外,別無他選。事實上,除了富士康的員工,內地也有不少年輕農民工相約自殺的新聞,只是沒有富士康的名氣而未受關注。
人人都說「八十後」、「九十後」的年輕人過於自我,也追求享受。這當然是事實,但企業要做的並非埋怨社會的錯,而是要想一想,如何在人力資源上配合員工的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達到有效管理。
要消除年輕員工不斷轉工,甚至自殺的念頭,當然需要由源頭出發,令員工對工作及生活充滿熱情。而富士康所要做的,並非請心理輔導員,也並非找人做法事,制定一套更完善的激勵方案才是重點。
仔細的分工對於富士康來說是優勢也是一個包袱,公司是時候檢討一下如何在保持優勢的同時,增加一點工作樂趣,例如定期調職及培訓,令工作不再沉悶。自殺的事件,對於富士康來說,絕對是一個改革的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