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荔湾区一位75岁的阿婆,被检出新冠阳性,顿时,整个社区如临大敌,微信新闻也瞬即刷屏。核算排查,社区封锁等防控措施随即展开。政府部门公布了阿婆近日的行踪以助市民防护戒备,可是,在微信上更广泛被流传的,或者说,更令市民们关注的,不是官方发布的“行踪”,而是被精简过的“阿婆饮茶地图”。
“地图”上,全是阿婆这几天留下过足迹的“饮茶”餐厅,而网友们给这份“饮茶地图”的注释更是令人捧腹:“外地朋友留意一下阿婆的行迹,下次来广州就知道该去哪饮茶了”;“阿婆的轨迹,就是我未来退休之后的日常”;“阿婆不是在饮茶,就是在去饮茶的路上”……而有一间被阿婆舍近求远没去光顾的餐厅,也因而躺着中枪背“黑锅”,被列入“餐厅”黑名单。
这些幽默的图文,虽然多少带些搞笑成分,但却很真实地披露了广州人在“兵临城下”依然乐观的心态、对美食一如既往的不懈追求、以及根深蒂固的“饮茶”情结。这些都无不彰显着广州人对“食在广州”这个民间美誉的不负。
“食在广州”,虽说只是一句民间谚语,但广州人“爱吃、会吃”却是名声在外的。有言道:但凡长四条腿的,除了桌子,都有可能成为广州人餐桌上的一道菜肴。无论这是褒是贬,都是对广州人“爱吃”之秉性至出神入化的描述。
至于“会吃”,那更是毋庸置疑了。食材之广泛,烹饪之精致,出品之美味已经成为南粤美食的标签。无论在高档时尚的大饭店,还是小巷深处的“阿婆摊当”,粤式美食都犹如魅力四射的女郎,令人难以抵挡,即便减肥节食者,也不得不欲拒还迎。
然而,在琳琅满目的粤式美食里,广州人的“饮茶”——一个最传统的“边品茶边吃点心”的休闲进餐形式,在传承了几百年的历史之后,如今依然以经久不衰的魅力,主导着广州人的饮食文化。在广州,你会常常听到朋友间互道:得闲约出来“饮茶”;或者说:下次来广州,我请你“饮茶”。可见,“饮茶”,已经从单纯的“饮食文化”,提升到“社交文化”的层次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广州,“饮早茶”,几乎成了退休一族老人每天的“必修”。清晨即起,三两“茶友”相约茶楼,点上经济实惠的“一盅两件”(一壶茶,两件点心),品茶聊天,解决了早餐,也消磨了时光。繁多的点心,随意的选择,休闲的环境,令“饮茶”成为一种老少皆宜,雅俗不拘的餐饮聚会形式。所以,到访广州的外地朋友,如果收到“我请你饮茶”的邀请,不必惊讶,那是一份好客和热情。
广州的“饮茶”文化,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雍正年间,而正宗的广式点心发源地,则是广州美食文化的核心区域-西关。因而,很多“老字号茶楼”都集中在西关一带,比如:莲香楼,陶陶居,泮溪,祥珍,广州酒家等。常言道:“食在广州、味出西关”,可见,“西关味道”在南粤美食里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次回国,我都会找机会到荟萃了最传统地道粤式美食的西关走上一趟,或是光顾招牌“老字号”,又或是走进小巷深处,去寻觅那些早已无法复制,但依然可以慰藉“舌尖上的乡愁”的故乡美食,同时,也重拾一份童年的回忆。
我对“饮茶”的认知,也是从童年,从西关开始的。
幼年时,我有一段时间是与居住在西关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偶然,他们会带我去“饮茶”,一般就去离家不远的“祥珍”老字号茶楼。时隔半个世纪了,“祥珍”的点心出品如何,我已无法忆起,“祥珍楼”也早已消失于时代的洪流了,但茶楼的场景、氛围却如烙印一样刻于记忆深处,并成为一份挥之不去的对“茶楼、童年”的回忆。
(当年的“祥珍楼”,如今已不复存在了)
古朴典雅的茶楼装饰、新鲜出炉的点心小食;
忙碌于食客间的店小二、抑扬顿挫如唱歌般的叫卖声“虾饺、烧卖、糯米鸡”“春卷、蛋挞、叉烧包”“肠粉、白粥”……;
喧嚣的茶市,畅快的聊天、满足的笑脸……
这一切,浑然天成出一幅市井气、烟火气满溢的南粤风情画。
茶楼外的骑楼下,卖艺人弹唱着粤曲小调,委婉的音韵缭绕茶楼内外,为这幅风情画添上最富南国色彩的一笔。
常常,骑楼下还坐着三几个盲人在叫卖“南乳花生”,纵使我已忆不起“祥珍楼”虾饺、烧卖的味道,但那些香脆美味的“南乳花生”,却以无法替代也无处再觅的一味“咸脆花生”深藏于舌尖。
——这,就是我幼年时“初相遇”,并早已植入记忆细胞的南粤“茶楼”缩影。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州的“饮茶文化” 也时易世变了。茶楼的装修,从昔日古朴的岭南风情到当今奢华的时尚格调;点心的“叫卖”,从旧时挂在店小二身上的大簸箕,到后来穿梭于餐桌间的点心车,又到如今简单的“下单上菜”。而点心的出品,则从当年点心师傅在厨房一揉一捏的新鲜出炉,到现在批量生产的冷冻成品。
然而,无论这个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粤式“饮茶文化”在岁月的河流里如何更迭,不变 的,是南粤人那份世代相传、刻进了骨子里的“饮茶”情结。
此文原发于《星星生活周刊》2021.6.4第1027期
是的,对于广州人,粤式的早茶,“一盅两件,三两好友”,才是真正的“叹茶、叹世界” 。谢谢水鸟!
我也很怀念广州早茶的茶点与氛围,希望可以早日回去好好饮下早茶。谢谢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