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习语“源”来如此的评论 zt
(2011-05-11 16:52:11)
下一个
哦,Revenos a nos moutons
2011-01-28 16:24:29 来自: 荒诞派 (par hasard)
法语习语“源”来如此的评论 4 star rating4 star rating4 star rating4 star rating 4
首先,作为一个已经结束了学校生涯的学生,我很遗憾它没有早点出现,比如在我读本科的时候,可以说是遍寻不着类似关于习语的书籍,可叹当时只能寂寞着学习着,没有这类的资料为我的茁壮成长添加养分;不过,从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我很高兴终于有了这样一本书,迟到总比没有好( better later than never)。
说到习语,总给人复杂磅礴之感,它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多的是隐藏在它背后与文明起源、历史更迭、社会风俗变迁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就是决定了非母语学习者很难在短时期内通过单纯的语言学习来了解它掌握它,而需要更多的其他方面知识的积累。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本书正是大胆尝试的结果,勇气可嘉。当然,在不满足的我看来,这本薄薄的小书实在不够,还有提升的空间,有不少值得补充的条目。但愿此书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开拓更宽广的道路。
习语的来源实在非常广泛,在我看来,对我们而言对无知最难以理解的应该是那些与风俗习惯相关的。当然其他几个方面也不能说简单,比如来源于神话故事的,主要是希腊罗马神话,如,complex d’Œdipe(前不久刚读完Sophcle的Roi d’Œdipe,我觉得弗洛伊德根本在扯淡), talon d’Achille,boîte de Pandore等,我本人无数次借阅过希腊神话故事,每次都被里面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绕口的人名(尤其是‘斯’字辈的)给打败,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弄明白。宗教作为西方很多国家的精神支柱,在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语言也不例外。圣经故事便是习语的一大来源,对这个我更头疼,新约旧约、圣徒天使的一大堆,根本就是一统浆糊。文学名著和寓言故事在我看来可以算作一大类,这个应该稍微容易掌握,不过想想浩瀚的文学海洋也够喝一壶的,搞不好会溺死其中。历史事件需要对法国,甚至欧洲的历史多一些了解。总之,需要长期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才有可以了解掌握一些习语,所谓Petit à petit ,on va loin。
为什么选择学法语呢?这个问题成了第一学年的滥觞,回答到想吐。肯定有很多小女生跟我一样,在心里抱着对“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无限向往,以及对浪漫的法兰西的玫瑰色憧憬而选择了这种语言,不过这样的美梦很快就会被现实撕得粉碎。与很多同语系的语言相比,法语确实很优美,声调婉转悠扬,但我现在明白无论哪种语言都不能妄称世界上最美;另外,法国人的浪漫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浪漫大相径庭,至少我接触的法国人给我这样的感觉。Je vais très loin, ok, revenons à nos mouton.
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在最初的学习中会刻意地去记一些谚语之类的东西,而在课本中也有不少文化常识小点滴,所以提到习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Revenons à nos moutons这一句。因为种种原因,我跟mouton颇有渊源,所以与mouton相关的词句比较容易吸引我的注意力,不介意说我有mouton情结,呵呵。
Revenons à nos mouton 直译是“让我们回到绵羊上来”,更委婉更含蓄的译为“言归正传”。这个表达方式最早出现在15世纪无名氏所作的一部滑稽闹剧中(La Farce du Maître Pathelin),《巴特林先生的喜剧》。主人公巴特林先生,以超低的价格向商人纪约姆买一条床单,就在要付钱的时候,巴特林先生通过装疯诈死来逃避付款。纪约姆被他搞晕了,一时也弄不明白他是真疯还是装傻,而这笔交易是不是真的发生过。接着,纪约姆要被牧羊人蒂伯耍了,后者偷走了他所有的绵羊 mouton。于是冤大头巴特林先生决定把这两件事交给法官大人处理,然而悲剧的是他把床单和绵羊混为一谈,根本搞不清哪个是哪个,气恼厌烦的法官大人只得坚定地提醒他 “回到绵羊上来”。从那儿以后,我们就又多了一条与mouton相关的习语。
言归正传,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本书无论对于法语学习者,还是对于法语爱好者,都是非常有用的,甚至哪怕只作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课外读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相信不久会有这方面的更全部更丰富的工具书面世,造福广大法语人。
一点小建议:里面提到的历史、文学人物是否能加上法语名字,如François Villon,或者在最后加上翻译对照表,因为既然是面向各个水平层面的读者群,这样做应该更严谨,也便于大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