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车或昭示中美实力之比正发生质变
最近回国常坐电动车。坐到豪华的电动出租车(或顺风车)上常以为价在五十万以上,一问才知就十几二十万。司机无不对车赞美有加,两次碰到司机说他们的比亚迪买了三年多,开了二十多万,常规维修外没任何问题;充次电跑三四百公里也就十到四十块(为油费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所见电动车的外观之美、样式之多、功能之全让我想马上回美买辆国产电动车。但在美国买中国电动车只能是梦想。
美国正全力把中国电动车堵国门外,因为美国汽车(油车和特斯拉外的电动车)在中国电动车面前已完全丧失竞争力,如让中国电动车正常进入美国,美国所有传统汽车厂家会一夜之间全军覆没。2023年我拜访过芝加哥北郊一很成功的卡迪拉克经销商。该经销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几个高中生卖车搞起来的,如今拥有阔气的展厅,厅内展车在五到十四万美金之间,十万美金的油车一加仑油只能跑二十多英里;只一辆电动车,要价八万。我问总经理怎没实用的电动车,他说很遗憾他们只有一款;去年卖出些,软件老出问题,现在他们还是主卖油车。在美国开车常见路边老牌汽车经销点停车场上摆放成千上万的油车,好像美国的汽车经销商、生产商和购买者都没意识到电动车时代已到来,没意识到油车与电车如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特拉斯本可横扫美国油车,但他们要把买主弃油用电省的钱都攫为己有,漫天要价,两万美金即可盈利大销的车要价四万以上;马斯克个人报酬560亿美金,等于每个买车人得给他近万美金,而一万美金可买部比亚迪。在美国大众急需便宜电动车来降低不断升高的生活成本时,拜登政府果断地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百分之百关税,剥夺了美国人民享受价廉物美的电动车的权利。
一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由吃、穿、住、行、医、教、娱乐、治安、自由度等构成,车为行。美国是车背上的国家,在【行】上一百多年来都是世界第一。二十世纪初美国开创了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那时中国人还光着脚丫子拉人力车。汽车的制造、销售、服务和汽油消耗可占到总产值的相当比例。让百姓普遍拥有汽车大大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美元也因之而成为世界货币(石油美元)。百年来美国的汽车年销量和保有量都是全球第一,直到2009年汽车销量才被中国超越,近年中国汽车销量都在美国一倍左右;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美国。目前中国的私家车拥有率尚远低于美国,但按每年三千万的汽车销量算,2030年前后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为美国一倍。中国要趋近美国的私家车拥有率只有靠电动车,因为中国不可能保障十亿部汽车的耗油供应,更承受不了十亿部油车带来的空气污染。
把人送入太空易,造出价廉物美的车难;造车牵涉面太广,多少年来汽车这类涉及综合工业生产能力的大宗产品中国的一直远比美国贵,而今国产同质电动车比美国的至少便宜一半,这表明中国的综合工业制造能力已上来了。苹果曾花十年搞电动车,最后什么也搞不出来; 小米几年就搞出个电动车,差别就在美中的综合工业制造能力。而国家发达与否即在于一国是否能制造并率先广泛应用最先进的大宗科技产品。中国如今能大量制造最先进的电动车,也将率先广泛应用它。2024年中国的电动车(包括混动)销售额已占汽车总销量的45%,而美国的同类车销量不足20%。国人开价廉物美的电动车会大大减少其现代化生活成本:未来数十年美国人还多开油车而中国大众多开电动车,则国人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成本将远远低于美国人。因此,中国电动车远比美国价廉物美或昭示中美实力之比正在发生质变。
等到大多数国家都买了中国电车, 中国电车价格就会大幅度上涨;
看见诱饵就上钩,那叫愚。 忽悠愚民是中共最拿手的
刚有国内回来,出来军火和芯片,美日都是全面落后于中国。
但电动车确实弊端太大,减轻雾霾的好处也抵不上种种弊端,初期的热度过后,电动车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一窝蜂搞电动车,某种程度上类似当初搞VCD和高铁,越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就越是愚蠢的战略失误。
所以,真没必要加100%关税,显得对自己信心不足。马斯克都不好意思了。汽车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制造业产品,一般是工业落后国家给先进的工业国加关税,现在轮到美国给中国汽车加关税了?感觉有点滑稽。
美国这些年不采自己的油, 买别人的油, 就是因为别人的人工便宜, 油价也因此便宜。 现在捂盘这么多年, 如果美国大力发展电车, 对汽油的需求更少。 不知会如何收场。
还有一点, 就是如果美国的汽车都要充电了, 电厂的负荷是否够。 很多老房子能否适应高压快速充电的转变。 很多老房子建的时候还不用电, 改造电路是从公共电路拉线了, 现在负荷能否承当。
1 充电时间过长,跑长途不行,上下班可以。
2 电池就是一个大燃烧弹,尤其是老化的电池。一撞就着火,而且不好扑灭。电动车大批生产不到二十年,老化电池的问题还没完全出现。不过现在就有了很多烧伤烧死的例子。
3 电动车售后维护,中国还没有形成系统。
电动车经历了初期的艰难,最近几年也的确火了起来。但是这把火近来又温柔了不少。归根结底电动车的问题是不接地气。同样是引领消费,爱疯毕竟是打中了消费者没想到但是确实有用的要点上,彻底淘汰了传统手机。但是电动车虽然情怀时尚甚至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但是取代传统车的前景遥遥无期。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主流消费者看得还是实用。贪小便宜的,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毕竟是少数。电动车的阶段性受挫其实就是基本上把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市场挖掘得差不多了,必须进军主体普通消费群体却又无法突破的结果。
电动车最大的卖点,环保。已经越看越被评判为谎言。实际上可以说有消费就是不环保,花钱多就是更不环保。成本意味着生产消耗,消耗就意味着污染。所以从生产而言就比一般油车更不环保。从使用而言,电车使用的能源经过更多次的转换,而且电车普遍更重,所以最终消耗的原始能源和产生的污染也并不更好。而且电池的处理也更麻烦,更危险。
普通消费者其实也不在乎这些。在乎的是最便宜舒适的代步工具。这才是致命伤。电车不仅更贵,而且更不方便,更不可靠。马斯克都说卖的不是车,而是大电脑。问题是,普通消费者花一千买个手机电脑就够了,化三五万买得还是车。作为车的功能不行,其他的都是扯淡。所以电车最多也只能是家庭的第二用车。也就是还只是在大玩具的市场里面打转。
当然电车真正最大的优势是电控容易。实现自动驾驶的可能性最大。而自动驾驶的实际意义是十分广泛的。别的不说,自动驾驶可能是埋葬高铁地铁的铁血杀手。但是自动驾驶进展却已经大幅度落后于当初的乐观宣传。这也是为什么不那么看好人工智能的炒作的原因。这几十年来所谓高科技的发展,的确大大推进了加强和取代人脑的水平。但是在信息之外的执行层面,也就是在加强和取代人手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自动驾驶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需要的,智能操作的领域。操控四个轮子要比操控四肢简单万倍。对路况的判断也是最低级的训练就可以达到的。但是到现在依然前途不明朗,又何谈其它。人工智能真能多高先不说,匹配不上执行机构,那也就是一个大号霍金。
所以未来发展,硬件才是瓶颈。有瓶颈才有机会,难啃的才有功劳。美国还是要把制造业,起码中高档制造业,捡回来才有希望。其实只要在中学参与过机器人比赛的学生都不难有所感悟。只有文科生才会为了一己私利去硬推电动车。比如纽约的电动校车法案就是这么无比荒谬。且不说电动车对环保没有什么正面意义。就算有那么一点,早在其起环保作用以前,石化能源可能就已经消耗完了。所以电动车的意义从来也不是环保,而是使用可持续性能源。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动车的发展并不慢。混动车的答案在可预期未来可能最有效。氢动车或者其它新科技也许解决问题更彻底。所以完全没必要以政策搅乱市场,适得其反。因为正确答案还并不存在。民主党无非是找借口好上下其手。实际上严重浪费公共财政资源。
这次俄乌战争陷入僵局,也是显示欧美制造业全面坍塌的恶果。欧美武器质量的确优势明显,但是产能实在是大拉胯。想当年二战多大规模,如果也开战三年生产还没调上来,凭什么打败德国。说到底,真正的财富还是制造业创造的,科技业金融业都是虚拟经济,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身材不行,再打扮也上不了档次。具体到电动车而言,即便取代一部分油车,总体汽车市场也没有多大变化。对总体经济的拉动意义不大。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制造业的回归程度,或者去全球化程度。不难看出,共和党的经济政策是务实的,至少是挺美国的。民主党的政策是务虚的,还是指望玩全球贸易的老梗的。
实际上就算讲理想,最大的节约是减少使用,而不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也就是减少交通需求,比如保持较多的居家工作;比如减少海外贸易需求而增加本地生产,从而减少物流;比如减少交通堵塞和等待,消减都市,疏散人口密度,减少住宅到工厂的时间距离。简单而言就是要抛弃工业化初期的规模化生产的都市型近代生活方式。转向信息化时代的定制化生产的中等城市(五十万到五百万人口)为主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而去都市化也会减少原子化,恢复社区化,也就是去政府化。而这显然也是不利于民主党的生存环境的。
总而言之,美国要去虚务实,减少金融电脑产业的比重,减少电动车的补贴和政策,加大现代化设计的基建投入,加大现代化生产的制造业发展。而这些符合普通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方向,与建制派既得利益集团是有很大矛盾的。学什么和支持什么是有很大关联的。这就跟买股票或者加入某公司工作,就合该公司绑定命运共同体是类似的。希望或者赌定国运,才可能压上自己的人生的一大块去入行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