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手记

在硅谷生活了多年,大部分时光连同其间内心的感受都随风飘去, 没留下一点痕迹。想想可惜。捡只言片语,随手在这里记下,留些许鸿泥爪印?
正文

硅谷传奇

(2005-05-20 14:36:35) 下一个

今日的“硅谷”曾经仅仅是San Francisco人闲适的后花园。

 

自从法国人 Louis Pellier 1856 年将法国梅子引入这片阳光明媚的沃土,百多年来,从 San Francisco 往南长长的半岛上,绵延的是一片一片的果园。谷地里到处是参天的橡树,和成片的梅树,杏树,李树。一条南北向的铁路,将谷地里新鲜的梅子,李子源源送入繁华的San Francisco 城里。果农们沿铁路结市而居,慢慢的形成了一个个小镇,San Jose, Sunnyvale, Mountain View, Palo Alto, 。。。, 集市里进进出出的都是脚沾泥土芳香的果农。San Francisco 城里的富人们,厌倦了城里扰人的夏日,也顺铁路往南,在中半岛的橡树林中筑巢度假。在Atherton Menlo Park 建成了一座座典雅豪华的别墅。也在Menlo Park建成了加州最古老而典雅的铁路站。一百多年间,San Francisco 人一直把这里当作他们的“欢欣之谷”(“Valley of Heart’s Delight”)。

 

Stanford 大学的创立,改变了这片谷地的命运。

 

1891, 铁路大亨,美国参议员 Leland Stanford 夫妇为纪念他们英年早逝的儿子,请来了 New York市中央公园的设计师 Fred Law Olmsted,在他们位于Palo Alto 占地8100英亩的农场里勾勒出了Stanford大学校园的蓝图。这片美丽的校园,慢慢吸引来了美欧各地的精英学者和学子。几十年间,Stanford大学变成了美国西部最负盛名的名校,为这片谷地带来了学术的清风。但若不是机缘巧合,这片阳光灿烂的天之骄土也许就作为San Francisco 闲适的城郊和Stanford学者们沉思冥想的乐土,永远沉浸在桃李杏春风一家的芳香里了。

 

历史前移半个世纪。当时的Stanford校长 Fred Terman 的一个天才的灵机一动(“Genius Strike”)促成了昔日的“欢欣之谷”(“Valley of Heart’s Delight”)到今天的“硅谷” (“Silicon Valley”)的最终 转形。

 

1950年,二战后国防工业的发展将Stanford 推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Stanford 陷入了财务困境。当时的校长 Fred Terman 最终从Stanford 8100 英亩土地上找到了解决发展资金的出路。当初Leland  Stanford 立下了规矩,任何人不得出卖Stanford 的土地。但是没有规矩说不可以出租。Terman 99年的租约将Stanford 校园的闲地辟成了一片产业园区,招商高科技公司来此创业发展。Stanford 的灵气和它广泛的人脉,很快为这片产业园区引来了一只只金凤凰。1951 Varian Associates 签下了园区的第一份租约,并于1953年迁入了园区的第一栋建筑。紧随其后,Eastman Kodak, GE, Lockheed, HP, Admiral 一家家大公司的实验室(Labs)汇集到了这里来。。。。在其后得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高科技公司不断从这里生成繁衍,从Palo Alto蔓延开去,很快覆盖了北起 San Francisco, 南到San Jose 的中半岛和南湾。后来又扩展到东湾的Milpitas, Fremont 以至Hayward。将这片曾经是处处果香的谷地变成了一个“点沙成金”的 “硅谷”。

 

风起于青萍之末。“硅谷”,顾名思义,兴起于一种再普通不过的,从随处可见的沙中提炼的一种化学元素 -“硅”(Silicon)。50年前,硅谷的果农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再普通不过的元素在他们的果树林间催生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科技创新的传奇,并最终成就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人 William Shockley Stanford园区内创建了 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并生产出了给人类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硅半导体。Shockley 是一个值得另文撰述的传奇人物,他的杰出贡献和他的怪僻作风一样著名。一批受不了Shockley工程师从Shockley Lab 分离出来,创建了Fairchild Semiconductor,并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硅集成电路(IC)。随后几十年中,从Fairchild有孵化出了成百上千的小公司(Start-ups)。 1971年,Intel 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 4004 chips, 开始了计算机的新纪元。1976 Steve Jobs 在他父母位于Los Altos 的车库里鼓捣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个人电脑(PC),并创办了Apple 公司。 1979年,Larry Ellison创办了软件公司Oracle。到80年代,硅芯片和软件程序开始全面结合。大批软件Start-ups 如雨后春笋般在硅谷的角角落落里落地生根。90年代,Internet的出现更将硅谷带入了全盛时期。1995年成立不到十六个月的Netscape19亿6千万美元在华尔街(Wall street)传下了历史上最大的IPO的传奇,一夜之间造就了数以千计的百万千万富翁。众多的成功故事将硅谷带入了全世界的视野,也将更多的风险资金和IT人才从世界各地吸引到了硅谷。进入21世纪,从San Francisco San Jose 沿101高速路,大约有4000 IT相关的公司,每年的营业额达2000亿美元。硅谷一时富可敌国。

在这一波一波的硅谷传奇中,Stanford功不可没。它的产业园区发轫于前,它的毕业生推波助澜于后。从早期的Varian, HP, Cisco, SUN,到 Internet 时代的 Yahoo, 到今天的 GoogleStanford的学子们,始终独领风骚,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王国和与之如影随形的致富神话。无怪乎Fred Terman 也被一些史学家称作“硅谷之父

 

正应了一句中国古话,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始于90年代初的,硅谷十几年的让人眼花缭乱的高歌猛进,在2000年后半年骤然停了下来。网路泡沫(Internet Bubble)破灭了。大批的公司无以为继,或破产,或裁员,或外迁。。。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硅谷一时哀鸿遍野,一片萧条。

 

经历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大批移民和资金的涌入,已使硅谷房价飞涨,昔日的果园不见了,但留下的土地已是寸土寸金。在此创业和守成的成本都高的让人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方兴未艾的IT 外包(Outsourcing, 更让硅谷IT人觉得雪上加霜, 对前途充满了疑问。

 

已是2005年了,硅谷还在舔着创口疗伤。

 

但“将五十年兴亡看饱”,硅谷的如梦繁华, 倒不见得就如此容易冰消。成千上万的风险资金还在Sandhill的林荫中寻觅这下一个“genius strike”,成千上万的顶尖人才还汇集在硅谷的角落里寻觅着突破,成千上万的企业家还在运筹着下一轮的硅谷传奇。。。

 

让我们期待硅谷的下一场盛宴。

2005。3。14 完稿于硅谷 Mountain View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保留版权。转载须征得作者同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