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鞋(2岁) 我在家一直穿着先生的一双男式拖鞋。一次奶奶买回两双新的,深绿色,爷爷不喜欢那种颜色,也有点偏小,要和我换拖鞋。她当然没意见了,可是我这关过了,女儿那关却过不去,每次爷爷一穿上那双拖鞋,女儿就要说“妈妈的鞋”,全家人都没有在意,还高兴的说,小哲又长本事了。直到有一天,那天爷爷正和两个同事在家里聊天,小哲从托儿所一回来,看见爷爷穿着那双大拖鞋,马上毫不留情地指着说:妈妈的鞋。当着同事的面,爷爷脸上真是挂不住了,尴尬难堪,哭笑不得。
从此以后,爷爷再也没有碰过那双拖鞋。
3岁3个月
小天才(2岁1个月)
一位客人来访,坐在沙发上和爷爷聊天。女儿坐在旁边小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翻一页,“读”一页,一连就是好几篇。客人好奇,走过去一看,马上惊得目瞪口呆:“她认识这么多字?是个小天才呀!”。其实她那本书是365夜儿歌,每页上面有一个插图,一首儿歌,我教她的时候是看着书教的,她认准了上面的图,看到图就知道是什么歌,从来不会出错,不知道的人以为她真识字呢。小哲从她爷爷和爸爸那里遗传了爱显能的本领,只要一有机会,或者有客人来,她就要秀一秀,以赢得一片赞扬声。她还真蒙骗了不少人呢。
女儿虽然不是识字的天才,但可以称为背儿歌的天才,两岁过几天的时候,她就能背30多首,最高纪录是130多首,365夜儿歌的上半集,除了一些特别长的外,基本上都记住了。后来我们开始教她背唐诗,3岁多点时,就能熟背40多首。记得当时教她“借问酒家何处有”,她非要说“借问酒吧何处有”,怎么改都改不过来。
百听不厌(2岁半)
女儿小时候,我们给她买了10多本图画书(当时的图书没有现在那么多),她对书上的图画和文字背得滚瓜烂熟,但还要我一遍一遍地讲给她听,如果有一个字讲得和书上不一样,她马上给予纠正。她最喜欢的还是睡觉前躺在被窝里讲故事,她给我规定,星期一讲一个故事,星期二两个•••,星期六讲6个。我说:好啊,那星期天是休息天,就一个都不讲了,她又不愿意了。那时她刚刚对数字有一点概念,还处于朝三暮四的阶段,当然斗不过我这个老姜了,我轻而易举地就把她搞定了:每晚两个故事。当时年轻,上班又累,脑袋一沾枕头就想睡,经常讲故事讲得就讲到医院去了,“301床,肺炎,发烧•••”,女儿知道我又快着了,总是推推我,严厉地说“妈妈,讲故事不许睡觉!”
4.5岁
爷爷有钱(3岁) 爷爷家有一个小存钱盒,外形像个小电视,零钱带在身上麻烦,就塞进盒子里。存钱盒原先放在写字台上,拿在手里晃一晃,丁零当啷的,听起来很受用,因而它也就成了女儿的玩具之一,有事没事就拿起来乱晃,爷爷怕她给弄坏了,就把盒子收了起来。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上街逛店时,看到什么就买要什么。记不清一次是为什么东西,她纠缠不休,我就借口说了句:妈妈没钱。
回到家里,女儿直接走到爷爷面前,“爷爷有钱,妈妈没钱”。话一出口,爷爷奶奶都愣住了,我心里更是一惊,怎么回事?感觉好像是我这个儿媳妇撺掇着女儿向公公婆婆要钱,这在当时也是常有的事。看到爷爷没反应,女儿便拉着爷爷来到五斗柜前,指着放在后面的存钱盒。我这才明白过来,把刚才在商店里的事讲了一遍,全家人都翻了。这个鬼头精,还一直惦记着那个存钱盒,以为那是一笔天大的财产。
我从搬到婆婆家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交饭钱,以及女儿的一切费用。先生外出进修,老人帮助我带孩子已经是感谢不尽了,从没想过要在经济上沾便宜,何况他们也不富裕。但如果女儿没有后续的动作,那天我是有口也辩不清呐。
头大心不闷(3.5岁)
一日,小哲和大她一岁的表姐在姥姥家里玩。姥姥蒸好包子,摆好小桌子、小板凳招呼她们吃饭。等姥姥从外面的厨房内取东西过来时,却发现小哲躺在一个竹子躺椅上吃,而小表姐则手拿着包子在地上晃悠。规矩颇多的姥姥赶紧告诉他们吃饭应该坐在饭桌前吃,但两人都不听。没办法,姥姥只好说:站着吃饭脚大,躺着吃饭头大。吓的小表姐赶紧坐了下来,而小哲则若有其事的回曰:头大心不闷。(女儿生小来头就大,人们常常说她头大聪明,头大心不闷)。
我母亲是个极为严厉的人,在家里绝对是一言九鼎,但对孙子辈的却不灵,尤其是我女儿。管得轻了不听,管得重了,会来一句“坏姥姥”,弄的我母亲百般无奈,只好摇摇头说: 只能管一代人,管不了第三代。
7岁
厕所的厕(4岁)
先生在省城读研究生,我带女儿前去探望,见到了他的同室好友,该君单名为“策”。先生对女儿说:“叫X策叔叔”,她心不在焉地叫了一声。二天后又见面,那位室友问女儿:还认识我吗?小哲脱口而出:X厕叔叔,厕所的厕。
小家伙不仅记忆力好,还挺会联想,可能她能想到的发策音的字,只有厕所的厕了吧。
还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她,一位老师正领她在滑梯上玩。女儿给我介绍说:我们新来的范老师,吃饭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