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国之客

卡拉哈里木 恩加米兰草
正文

沙漠“卢浮宫”

(2009-09-08 08:58:03) 下一个
世界文化遗产

措迪洛山(Tsodilo Hills)是世界上岩画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保存了大约4500幅岩石绘画作品,记载了至少十万年间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的变迁,于2001年12月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措迪洛山是博茨瓦纳境内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就世界文化遗产而言,在博茨瓦纳周边的国家中,南非、津巴布韦各有3个,纳米比亚2007年才有了一个(也与岩画有关),赞比亚至今一个都没有。博茨瓦纳1999年申报了5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措迪洛山是唯一申报成功的。另外4个在候补名单上的是:与措迪洛同在恩加米兰(Ngamiland)地区的奎哈巴洞穴(Gcwihaba);马卡迪哈迪文化景观(Makgadikgadi Cultural Landscape);妥崔莫哈拉山铁器时代居住遗址(Toutswemogala Hill Iron Age Settlement)和茨瓦蓬山(Tswapong Hills)。其中茨瓦蓬山为自然遗产,另外三个为文化遗产。

措迪洛山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据为:(一):措迪洛山位于荒芜的卡拉哈里沙漠,其裸露的岩石层几千年来一直有人类停留和居住的痕迹,留下了丰富的杰出的岩画艺术;(二):措迪洛山见证了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在此持续不断的生活和居住;(三):措迪洛山的岩画对于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持续生存的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宗教意义。

地理位置与概貌

措迪洛山位于博茨瓦纳的西北角,准确的地理位置为南纬:18°46′18″;东经: 21°45′15″。从马翁出发往西,绕过奥卡万戈三角洲转向北,到措迪洛有300公里左右。若先从马翁到沙卡韦(Shakawe)(350公里),然后回头向西南走50公里也可到达措迪洛山。一般说来从哈博罗内到马翁的路途已经很遥远了,而到措迪洛更要从马翁绕到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另一边,那里没有旅店,只有露营地,还有一段路需要4乘4的车(4WD),应该说去一趟非常难。如果先在沙卡韦住下(那里有很好的旅店),然后再安排去措迪洛要方便一些。同时在沙卡韦看看奥卡万戈河(三角洲的入口处)也是很不错的。


与奥卡万戈三角洲地区不同,措迪洛附近地形干燥,如同沙漠。措迪洛山是在宽阔而干燥的沙漠中突兀耸起的由四个“大块岩石”组成的山脉。因此措迪洛享有“沙漠卢浮宫”(Louvre of the Desert)的美誉。这四座岩石被布须人分别称之为“男人”、“女人”、“孩子”和“被遗弃的前妻”。首先,“男人”山拥有陡峭的岩壁,它高出周围平原410米,是最高的一座。而“女人”山要稍矮一点,大约300米高,但面积却是“男人”山的三倍。离“女人”山两公里远的则是被称为“孩子”的山,高40米。越过这三座山,位于“孩子”山西北角是一个相对较小的不知名的山丘,那就是传说中的“被遗弃的前妻” ,“男人”在遇见并娶了那个高“女人”之后遗弃的她。



措迪洛山间有一些便道,也有一些标志,但是若没有好的向导要想看到所有的岩画几乎不太可能。

措迪洛山的故事与传说

无论谁到了措迪洛山都会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宗教力量的存在。这个被神秘和复杂氛围包围着的不同寻常的地方,被认为是布须人最早的定居地。千万年来布须人一直居住在这里,并守护着他们的圣地。布须人以捕猎为生,但从来不在措迪洛这块土地上捕猎或杀生,他们认为这将会惹怒众神而带来灾难。在布须人看来措迪洛山是已故圣灵的安息处。许多神曾居住在“女人”山的洞穴里,这些神统治着整个世界。靠近“男人”山的顶部有一个地方最神圣,传说第一个圣灵在创造了世界后曾在这儿跪着祈祷,这或许是这块岩石为什么平坦的原因,现在还能在这块灰白的岩石中看见“圣灵膝盖的印迹”。

考古研究表示,人类在措迪洛这片土地上居住至少已有10万年了。这使我们想起关于人类从非洲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的说法,说是如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族群均来自10万年前的非洲。这种说法除了有遗传基因研究的支持外,还有人把布须人对措迪洛山的崇拜与澳洲土著人对乌鲁汝山(Ululu,又称艾尔斯岩, Ayers Rock)的崇拜加以比较,发现虽然两地相距甚远,但两种崇拜却惊人的相似。这里还有一个韩国人与布须人能互相听懂对方语言的传说。二十年前,韩国人在博茨瓦纳修建了第一条通往马翁的公路。当韩国人第一次遇到了布须人时惊奇地发现,布须人的语言中许多事物的词汇与韩语发音相同!


我们不妨想象:当10万年前人们从措迪洛山出发开始大迁徙时,布须人留了下来。走出去的人总是走走停停,一边迁徙,一边有人停下定居。其中有一支在东非留了下来。若干年后,大约是6万-4万年前,他们中间一部分又去了西非。又过了若干年,大约5千-3千年前,这支人中一部分(称作班图人,Bantu)回到了南部非洲,其中包括如今的茨瓦纳人(Tswana)。当然,在当初从非洲迁徙出去的人中也包括现在的中国人。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我们去措迪洛山就不光是去旅游了,还有去朝拜神灵与祖先的意义。同样道理,不管你来自那里,不管你是什么人,当我们见到布须人时应该表现出尊重。这如同在一个家庭中的弟弟妹妹都出外闯荡了,只留大哥一人在家。多少年以后弟弟妹妹回来了,难道他们不该敬重自己的大哥吗?如果大哥这时指着措迪洛山说,这就是人类的发源地,弟弟妹妹能不承认吗? 

布须人的岩画  

措迪洛山占地22平方公里,布须人在其中的9平方公里范围内绘有总数达4500幅左右的岩画。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800至1300年间。大多数布须人岩画分布在“女人山”上,面朝东方的岩石上,其中最著名岩画在称作“鲸鱼”、“两个犀牛”,和“狮子”的地方。的确,很多岩画既分散又隐蔽,要想把它们都找到并一一列举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措迪洛山与非洲南部的其它岩石艺术几乎没有关联,这使得措迪洛岩画更加神秘且不可思议。最近的,有岩画的地方也远在250公里以外。措迪洛岩画的图案,就其宗教风格和崇拜的形象而言,大多是孤立的图案,半数以上描绘的是野生动物或家畜,尤其爱描绘大羚羊。除了一小部分岩画外,很少描绘一个完整故事。大部分是示意性的轮廓和几何图形。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大部分是由布须人(而不是班图人)画的。



措迪洛山岩画图案的另一个特征是绘有男性阳物勃起的图案。岩画表现的观念都很抽象,一些与梦幻、舞蹈有关,此外,火、能量、创造物和生长发育等概念均得以表现。布须人认为,正是这种舞蹈改变了意识状态,其中的舞者具有治愈疾病和控制自然界的超自然力量。一些描绘神话中的蛇的岩画,更证实了蛇在布须人、包括班图人的神话中是与雨相关联的。这些图案可能表示雨能为人们带来健康,使万物繁茂。



措迪洛山的大部分岩画都画在高耸的陡峭的岩壁上。几乎所有的岩画都赋有深刻寓意。岩画俯视着大片原野,仿佛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它能控制天空和宇宙,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


最古老的宗教仪式:巨蟒崇拜

2006年底,挪威考古学家库尔森和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博茨瓦纳的措迪洛山发现了7万年前人类的巨蟒崇拜,并声称这是人类最早的宗教仪式。在此之前,学者大多认为,人类最早的宗教仪式4万年前发生在欧洲。 “我们的发现,意味着人类比原先设想要早得多的时候,就有了相当的组织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库尔森说。

事情又要从布须人的一个传说开始:布须人的神话认为,人类是巨蟒的后代。在措迪洛山周围有一些古老、干涸的“河床”(事实上是石槽),据说都是巨蟒为了找水,绕着措迪洛山不停地蜿蜒爬行留下的。在“女人”山的北面有一个“犀牛”洞,洞口隐蔽,进入困难,被考古学家发现不过10年。2006年底当库尔森和三位硕士生进入这个洞穴时发现洞内一块自然形成的岩石酷似一个巨大的蟒蛇头,蟒蛇的嘴和眼清晰可见。在六米长两米高的蛇身上还有超过300个人为雕琢的小凹坑,当从洞口射进来的阳光照在这些凹坑上时,产生的正是蛇皮的效果。在巨蟒后面还有个“密室” —— 一块藏身之地。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夜色降临,人们举着火把来到洞中,在火光的照耀下,巨蟒栩栩如生,在人们向巨蟒顶礼膜拜时,藏身于密室的巫师(shaman)假装巨蟒为人们赐福。密室后面一小缝隙通往洞外,仪式结束后,巫师可以从这里爬出去,而不致被别人看见。“这种仪式从头到尾都是巫师控制的,做这样的想象是合情合理的。”库尔森说。这一切都说明这里是当时人们进行巨蟒崇拜仪式的特定场所。

研究人员在巨蟒石的正前方的地下发现了一个坑,里面有许多矛状的石头。他们认为,这是用来雕琢蛇身上凹坑的工具。其中一些石矛的制作时间超过7万年。正是这些工具证明了巨蟒崇拜产生的时间。

由此看来,措迪洛是一个承载着人类10万年历史的遗迹。如果谁能在其中辨认出某种人类的活动,并且证明这一活动所发生的时间,那么,多半就会是一个重大发现。

火烧措迪洛  

2008年10月初,博茨瓦纳的众媒体都关注着从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几个方向越过边境烧过来的丛林大火。据称从弗朗西斯敦去马翁路上所经的纳榻旅馆(Nata Lodge)已被丛林大火给烧了。博茨瓦纳气候干燥,一年中的大半时间不下雨,导致大片的灌木林与野草都极易燃烧。一旦起火那就不得了,火借风势会迅速蔓延。有时看上去没有风,但大火的燃烧会产生巨大气流,从而也就风火连天了。甚至大火还会从空旷地带一边跳到另一边去,据说这是空气中的高温造成的。下面这张素描表现的是19世纪布尔人(Boer)赶着牛车(Wagon)到博茨瓦纳地区做生意,遇到丛林大火仓惶逃命的情景。

人们尤其关注在恩加米兰地区肆虐蔓延的大火是否威胁措迪洛山。2001年,在措迪洛被承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前,博茨瓦纳须先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上签字。条约规定: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大火会不会烧掉措迪洛山?一时间众说纷纭。一会儿有消息说大火离措迪洛山只有40公里了,说政府已拨专款(50万普拉)用于灭火了;一会儿又有沙卡韦警察局长说“措迪洛山起火”只是谣言,更有政府官员表示担心:博茨瓦纳媒体关于大火烧了措迪洛的消息在国际上流传会影响博国的旅游业。

终于,博茨瓦纳国家博物馆馆长佛拉诺(Gaogake Phorano)先生在10月下旬提出了个报告。佛拉诺在10月中旬专门实地考察了措迪洛的火情,他在报告中说,大火的确蔓延并掠过措迪洛附近的道路,以极快的速度跳过措迪洛核心区东面和南面的铁丝网。由于火是从“男人”山背后朝西北方向穿过的,所以,“男人“山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但大火却蔓延到了“女人”山和“孩子”山,对这两座山而言,火灾造成的损坏仅限于山脚地区。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大火的确烧了措迪洛!同时也可以肯定地说,大火烧不了措迪洛!虽然这次大火是2001年以来的第一次,但在措迪洛的漫长历史中,她经历了何止千百次这样丛林大火的考验?如果那么容易就毁于大火,这还能算是措迪洛吗?“沙漠卢浮宫”,那是西方人给予措迪洛的美誉,谢天谢地非洲的措迪洛不是欧洲的卢浮宫,不然这次还不烧个一干二净?

矗立在沙漠里的是神奇且永恒的措迪洛。


注: 十几年前一个韩国朋友告诉我韩国人与布须人能互相听懂对方语言的传说,后来发现在博的韩国人中大都知道此事。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但看到韩国人把什么都说成是自己的(包括中国的端午节,孔子,等等)时,我开始怀疑上述传说的可靠性了。不妨设计一个实验:制作10个画板,上有,太阳、月亮、树木、草丛等图案。让布须人与韩国人分别看图读音并录音,然后比较得出结论。

(写于:2008-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