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是长周末。我要做课程布置的小论文,也想争取把平时积攒的一堆太监文修改润色一番,贴出来。感谢我的网友,对我的信任鼓励,尤其是那些令我能够进一步思考的跟贴。我学习了很多。
昨天晚上写养育孩子和质量成本(一),完工时都快到了半夜。困倦的时候,思维就不敏捷。今天早晨看了跟贴,想补充说明一下对于全职母亲的论点。
我写全职母亲的论点时候,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这个母亲,有过密集而专业的培训,但是出于个人原因,不选择做职业女性,而是做全职母亲。这时候,才有较高的社会成本一说。
因为文化的缘故,的确港台和北美,有一些女子,是以全职太太为长期职业。我们不拿奥巴马的太太和日本皇太子妃这些特例说事。她们的总统夫人和皇太子妃的地位本身就是一种比她们原先的职位更重要的职业。我们只讨论大众。
在北美,一个合格的公民,是被期望完成高中学历的。也就是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一个女孩子决定,或者有条件做全职妈妈,那么社会不认为发生了什么成本。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孩子,也就只能做那些技术性不高,主要依靠时间和体力赚取收入的工作。那么做全职母亲,带来的社会收益,恐怕超过了这个女子工作带来的社会收益。
如果一个女孩子是刚完成大学教育,而决定做全职妈妈呢?那么这时候社会成本也不高。而且这也不是普遍现象。大多数女孩子完成大学教育,离做全职母亲,还是有一段时间间隔,用她们培训过的技能来为社会服务的。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么一个转折点,需要有在全职母亲和职业妇女间做一个艰苦取舍呢?这个因人而异。但是确实有那么一个临界点。
假定一个女孩子,不仅完成了本科学历,还继续进修,完成硕士或者博士的教育。或者进入职场,走专业道路。那么这个女孩子,将来做全职母亲的社会成本就会逐渐高昂,她未来做全职母亲的几率也在降低;这个选择,同时还要考量做全职妈妈的收益问题。这要从整个家庭来考虑。比方说,如果孩子少,一般不太会放弃职业。孩子多,做全职母亲可能对家庭的经济更加有利;如果孩子是个问题儿童,那么做全职母亲,本身就是在降低社会成本。等等。是否做全职妈妈,是否长期做全职妈妈,这个决定,一定在得失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因为职业妇女,确实比全职妈妈,为社会提供更高的福祉,同时也发生更高的成本,社会本身,也在约束和降低这种个人选择而给社会带来的支出。
在招聘的时候,企业不愿意选择育龄高峰的女子。即使一个女孩子,进入企业,企业也会注意这个女子在这方面的选择倾向,来调整培训成本。如果一个女孩子进入企业后成家或生子,那么她一般会丧失一定的职场机遇。这也正常。因为一个同龄人,如果在同样的职位,但是没有家累的话,她在为企业付出的能力和时间资源上,要超过前者。
在北美,普遍的职业执照,是要教育的学分和相关工作年限同时具备,才能取得。而且,有些专业执照,还要求在一个主管或者资深的职位上有一定年限。这个规定,就大大降低了社会成本。社会成本最高昂的阶段,在工作之后。这个规定,就强制了一个职业人,如果继续接受培训的好处,就要有相应的付出。
对于北美和港台地区,是不是全职母亲的数量超过全职母亲,这一点需要数据来支持。我没有这个数据,但据我观察,如今的社会,一个人工作养一家人的现象,是趋于稀少,而不是增多。我周围的同事,为了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暂时离开职场,做全职母亲,而孩子大了,又重新进入职场的比较多。所以全职母亲这个职业,对于我接触的女性来讲,于职业生涯里,只是个临时的情况。这样就降低了社会培训付出的成本。
因为社会成本的大头在企业,所以离开职场,社会本身就不会再为这个全职妈妈提供培训支出。就是全职妈妈自己,如果没有再进入职场的打算,也不会在这方面花费成本,不管是教育还是职业培训。
所以从概念上来讲,因为职业妇女自身也好,社会对她们也好,本身也比全职母亲付出了更多。说职业妇女比全职妈妈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福祉,是一种合理的论定。
有些人争辩说,这种成本收益很难量化。的确,提出个确切的数字是很难。因为变量的数量和条件的复杂程度,超过了经济模型能够容纳的程度。但是大体的盈亏账,是有数的。
我们应该相信,万事存在就有合理性。经济那双看不见的手,一定会操纵社会行为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职场,进入专业领域,而不是仅仅从事一份附加值低的工作,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在任何国家,容易失去工作的,或者不愿再从事工作的,基本上都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工作。一个女性,工作的满足度越高,成就感越强,附加值越高,替代性越低,她就越不会去选择做全职母亲。这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我无意刺伤任何全职妈妈的自尊心,事实上我在孩子,工作和学业中辗转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不是不羡慕全职妈妈的。但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争取是处在一个客观而事实的角度。凡是我在态度上有所倾向的观点,一定是利弊考虑清楚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