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诗大概是谁都读过的。我想不起别人怎么解其诗,只是突然就觉得,这一定是商隐兄五十岁时的自述,对人生的无奈与怅惘席卷而来,五十年往事白云苍狗,有若蝶舞缥杳,若近若远、似真似幻,又似杜鹃泣血、月掩珠心、碧玉轻烟。商隐兄一生坎坷难言,至此回首,伤怀良多。对中国锦心秀怀的文化精英来说,人生或许大多如此吧。这首诗,元好问很喜欢,说是“佳人锦瑟怨华年"。到清代,许多人重考据,这首诗考不明白,他们就不喜欢,诗学大师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就没选这首。钱钟书掉书袋的毛病,就是从清代这批学者那里传下来的,不过古代经学就这么干。我觉得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也没有标题命名,是一首地地道道的诗。不太适合考据者们。
那时年幼,犹喜唐诗宋词、楚辞古歌。想来有许多许多年不读了,前此写《屈原生世考》,复读屈骚,晃若隔世。人生何其倏忽,能读古诗的年龄真好!又,那时“万寿无疆”的诗到处都是、无孔不入。吾时年少不经事,见其“天若有情天亦老”全抄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还有其它两句抄自其它古诗的(现记不准了),心中佩服若涛涛江水,想:“伟大领袖真了不起,我读的很多古诗他都读过了,还山寨版了!”当然,山寨这个词当时的术语大概是“活学活用、立竿见影”之类。
诗是生命对岸最精致的文字。
诗是生命的积沉,它以文字独有的方式保存了人类几千年的生命和情怀。
因此,通过诗,生命得已向自己的本源回归。中国人的诗,一般以为现存文献以《诗经》开始。其实还要早很多。《诗经》是西周至东周时期中央政府的文化官员以雅语整理(语词与文字表达用雅语重新书写和规范化)成集的古歌和民歌。但其它文献中也有对古歌和民歌的保留。例如塗山氏年复一年地等候大禹、未见其归时,吟唱的那首:“候人兮 ”,若古文献记述不错,当时距今4100年前的歌,是现存诗文献中中国诗的起源。我在《文明的重建》一书中已讨论过此事。那时候的女人才有这样的情怀,可以年复一年地等候一个男人的归来。
我们无法回到六千年前、四千年前,也无法回到唐代,但我们可以回到诗,回到内心的喜悦和光辉。我觉得这是一件比关注那个影星搞乳房整形变成了大波(语词再夸张一下就成了波霸)、哪个影星母女齐上阵去搞男人终于成功成为大明星之类,要有意思得多。其实现在的不少影视名星之类,说白了无非不过是些高价娼妓或鸭子,一堆有钱人专用的公共厕所。用过的人也都知道货色极差。我不知道媒体为什么对他们兴趣那么高,非要害得那些无知少年从白痴变得脑残。
诗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一种风花雪月之事。现在媒体审查监视越来越严厉,不知哪天会只准谈风论月、兼许议丰乳、肥臀、赞歌入云?所以也备下一个风月的由头,以便今后慢慢道来。想当年鲁迅先生在很宽松的条件下(那时言论实在太宽松了,鲁迅先生有过小过节的周扬先生,1949年后红极一时成为文坛领袖,文化大革命时被狠狠整治了一番,方知厉害,熬出来后很有感触地对人说:“若使鲁迅还在,天安门前杀头。”),居然就写起《准风月谈》来了,实属不可理解。但后辈向鲁迅学习应改是可以的吧?
故名之为新准风月谈,从诗始。
(未完待续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