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日本的时候,还是日本的lost decades之前的bubble时期。遍地都是工作,遍地都是机会,全世界都在虚心学习日本式经营方式。和蒸蒸日上的股市房市一起上升的是各种各样的消费,包括曾经是西方上层特权的高尔夫球。
在日本有句话形容国土的窄小:狭い日本そんなに急いでどこへ行く(在小小的日本急着去哪儿啊?)。可是在这个狭小的国土上遍地建起了高尔夫球场。Bubble时期高尔夫球俱乐部的membership成为热门的投资对象,轻而易举就高达30万到100万美金,而且日益的增值看上去永无尽头。
那时候的日本,似乎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需求。我,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来到了日本,口袋里装着在当时的中国银行里可以换来的唯一的50块美金。和众多的大陆留学生一样,到日本念书对我意味着学校和打工的双重生活。而我念的语言学校,已经conveniently帮我找好了工打。
到了日本的第二个星期,在京都郊外的RR高尔夫俱乐部,我开始了在日本的第一个part time job: golf caddy。在那里,我遇到了和我同岁的Isao。
Isao从14岁就开始了他的高尔夫球生涯。高中一毕业,他就放弃了继续进学,而全心全意地踏上了成为professional golfer的路。
当年,在日本,几乎在每一个golf club你都能找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人们管他们叫プロのたまご(pro’s eggs)。这些未来的Professional golfer candidates,白天在俱乐部做caddy或球场管理工作,早晚在course上训练,晚上还要继续做physical training。他们没有休息,拿着微薄的薪水,为的就是可以免费使用course和拿到俱乐部的赞助来参加比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professional考核,成为职业选手。
也许,因为和我们这些只身远渡重洋的留学生一样在奋斗人生,也许因为在俱乐部只有我和Isao年龄相近,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
Isao个子不高但非常结实。他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一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上忽闪着让女孩子羡慕的浓浓的睫毛。高高的鼻梁,厚厚的嘴唇,Isao的脸型是典型的日本人的瘦长的脸型,为此他经常自嘲像猴子。但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他一笑露出的一口白白的整齐的牙齿,和他晒得黝黑的皮肤呈鲜明对比。
球场对我们这些来打工的留学生非常友好。一是因为球场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善良朴实。二是因为当时日本紧缺劳动力,golf caddy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大部分是当地的中年妇女来做,需求远远超过供应。所以虽然工作辛苦,我在球场的经历大多是愉快的。
头几个星期,连起码的寒暄都用日语说不清楚的我,在死记硬背golf专用语的晕头转向中和每次跑20里地的腰酸背痛的折磨下,根本没有余地去留意到Isao的存在。但是,慢慢地,每次从course上归来,我开始留意到Isao的大大的笑脸和殷勤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