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才能、智商和情商
才能是什么,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区别?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目了然的。本文想探讨的是才能的自我认知、或者说是自我感觉,怀才不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但是他们有没有自身的原因?眼高手低所导致的悲剧恐怕要多于真正的人不能尽所能。本文同时也是平常和朋友聊天时的一些闲言碎语的总结,个人看法难免有偏颇,拍砖还请轻轻地拍。
才能,是才智和能力的综合语,大致可以分为素质、知识、能力,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的,有与遗传相关密切的,也有受环境影响大的。一个人的素质,象记忆力、模仿能力、色彩鉴别、感受音乐节奏等能力,属于先天的居多。而想象力、观察力、抽象概括力、色彩鉴别能力、形象记忆能力、音乐表象能力等,虽然先天的因素也有,但大部分来源于后天的学习。人的才能,还有学习、认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和环境因素的结合。
一般讲到才能,大部份是指文化方面,而且更多地归结于脑子好或学习好。和才能常常混用的词还有才干、才华,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是讲到文学方面,会说一个人有才华,讲到工作会说有才干,把那些跑得快、跳得高、唱得好等等的称之为有特殊才能,但更多的是笼统地说某人有才。
先天因素,遗传起主导作用。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天赋。聪明父母的孩子聪明的机率就大,运动能力强的父母其儿女也往往能跑或善跳。假如自己不具备这样的天赋,而希望孩子成龙,可想而知是事倍功半的居多。天赋有很多种,本文只是从学习方面探讨一下,希望不会以偏概全。
衡量一个人的聪明与否,不能不提到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 ,即智力商数。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用以标示某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因为老的IQ指数与年龄有关,现在通常说的IQ多是指离差智商(DIQ,Deviation IQ)或者叫偏差智商。离差智商是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成绩偏离他自己这个年龄群体平均成绩的数量(单位为标准差),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它以每个年龄群体的IQ的均值为100,若标准差为15,则具体计算公式为:
DIQ=100+15Z=100+15(X-M)/S
其中X为智商测试时的某人实得分数,M为群体的平均分数,S为该群体分数的标准差,式子中相当于Z的部分是标准分数,其值等于被测人实得分数减去同龄人平均分数,除以该群体的标准差。
智商测试并不太准确,但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的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比如可以说智商在130以上的非常优秀、120左右的比较优秀,110以上的也可以看作是聪明人。而100是平均值,90以下就有点笨,70以下智力发育就有问题了。也就是说一半人口的智商,介于90-110之间,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占25%。智商在110-120的占14.5%,智商在120-130的人占7%,130-140的人占3%,其余0.5%人智商在140分以上,你就可以认为他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了。但是还有25%的人智商在90分以下。
同时,不要以为智商高了,就一定优秀,同那些智商在70以下的人可能有精神异常一样,高智商的人也是精神病的高发群体。许多名人都被传患有精神病,如贝多芬、牛顿、梵高等等。现在在有些父母中流行的对婴幼儿进行右脑开发,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极其危险,有很多孩子变得很神经质,对一些小小的刺激不能忍受导致条件反射过强,这样的孩子,轻则离群索居不能正常和人交往,重则精神分裂,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努力。而且,小时候的所谓聪明,随着知识的增加会慢慢变得无足轻重,江郎才尽,古人早有训示。曾经轰动一时的少年大学生也没听说有几个真正成大才的。可惜的是,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要知道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试验,我们听说的那些成功的、比如像朗朗、绝对是九牛一毛,不知有多少孩子毁在了这样父母的贪心里。
天才之所以称为天才,是因为天才是不能人为制造的。
在一个大的群体里做智商测试,其结果往往不是一个漂亮的正态分布,离差智商的分布要规矩的多。一般分布曲线以60和140为上下限。但是,如上所述智商只是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部分标准,要想知道你在你的年龄段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日本流行的智能偏差值 (Intelligence Standard Score,ISS,智力标准比数,这里用原文)更准确一些。ISS和DIQ的换算公式如下:
ISS × 1.5 + 25 = DIQ
ISS>60(or <40),占全体的15.866%。
ISS>70(or <30),占全体的2.275%。
ISS>80(or <20),占全体的0.13499%。
ISS>90(or <10),占全体的0.00315%。
也就是说,若是你的偏差值为80,那你就是这一群体里的千分之一,85以上就是万里挑一了。我们以考大学为例,在日本每年的18岁人口约为120万,九成以上的人上高中,大概110万左右。这其中参加大学考试的约占六成,而日本现在的大学总容量也几乎是这个数,所以近年来媒体总说日本已经进入了“全入时代”。那么,现在日本的大学生也就是两个人里挑一个。东京大学的偏差值平均算70,相对的智商是130,这和一些测试还是挺吻合的。假如你在一个百人左右的高中里能进前几十几名,那东大就大有希望。在中国,情况也大致相似,大学生没有什么了不起,清华北大也和东大一样,十里挑一就很有希望了。说到底,这也就是指学习,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学习好不过是其中一个方面。这才是本文想要强调的。就因为中国就走这华山一条路,弄得一个民族都神经兮兮的,好像不上大学就人生无望似的。
上面提到,在日本有一半左右的高中生不考大学,这是因为有较多的路可以选择。这几年都在说日本教育荒废了,看看日本子承父业的人这么多,我认为这是人家教育成功的结果。上了大学没有什么了不起,得了博士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智商高就更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也是为什么情商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EQ)在实际生活中更为重要的原因。 情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能力:自信、好奇心、计划能力、自制力、团队精神、交流能力与协调性,也可以归纳为: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和协调合作几个方面。尽管情商不象智商那样可以量化和测试,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而且情商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身得到提高,它的价值才真正是无量的。古人告诉我们,要正心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提高自己才能认识到别人的不平凡。有调查显示,我国年轻人的各种心理失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所以与其强调智力开发,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才是当务之急。过分注重学习所引来的种种悲剧已是不胜枚举。
提高情商,好的途径是从小就不断经历小挫折。就像一个新生儿要慢慢透风、见光,让抵抗力渐渐增强一样,人的生活能力也不是可以一日建成罗马的。另外,不要过分地吹捧赞誉孩子,这样会使他们不知天高地厚。那位跳楼的涂序新博士,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一悲剧,我曾在别处予以追悼。本文想说的是涂博士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学者,但并不能算出类拔萃。据各方面介绍,涂博士生于1977年8月,高中毕业保送清华大学,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留学,于2001年9月至2007年6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有可检索的论文六篇,其中SCI杂志三篇。研究生读了六年,又做了两年博士后,真正的文章只有三篇,应该说是很一般的。在一个学术研究稍微前沿的国家,这个成绩是不会马上竞聘到教职的,比如在日本最好也就是助教。在居士所知道的范围内,象东京大学同类专业的博士生,论文都有这个数量,所以涂博士起码不是一个多产的研究人员。在日本的私费中国留学生里,毕业时有六、七篇SCI论文的也不乏其人。刨去语言、研究作风(这是日本研究人员论文少的一个原因,也是他们严谨的象征),在美国的人更容易发表论文,那么涂博士被评为讲师就不能说是太受了委屈。当然,中国在人才方面还很欠缺,有人许了愿也是可以想象的,也有人找到了令人羡慕的职位。但毕竟不是十年二十年前了,象那种一个海归连毛还没长全呢,就被当成了宝贝,破格提教授升博导、物以稀为贵的事,逐渐减少才是正常的。涂博士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可以算优秀但也就那么回事,过高的要求有时会害了自己。
假如涂博士眼界宽一点,就知道和自己差不多的大有人在。按说一个人见识多了,对自己的认知也就多了,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骄傲的本钱反而会少。杜工部有一首《望岳》的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被认为是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站在泰山之巅俯瞰众山,那众山就会更显得极为渺小。然而居士认为,因为杜老先生没有登山、而是在山脚下望山,所以在想象登顶的壮观时,未免言之有过。假如他真地站在了玉皇顶上,所看到的一定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一个个挺立在云层之上的顶峰,各有各的风姿!是群星璀璨而不是唯我独秀。我为老杜遗憾。
日本优秀棒球手Ichiro在创造了连续九年安打超200的世界纪录后说,这就像一座山峰,我很想看看登顶后的景色,这种想法一直支持我攀登。我现在看到的是风景这边独好。这个独好,应该是在穿过云雾之后看到的那群峰争艳地风景独好。且不说上下几千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即使在当代,就算你是万里挑一,那这个世界上还有六十万人,和你同龄的也有万人。学习比别人好了点,钱比别人多挣了点,并不值得骄傲。只有那种坐井观天的人才会觉得谁都比不了自己。
居士也曾是莘莘学子,虽然上学早,但从小到大,直到考研考出国,深知周围比我强的人多地是。更何况我是琴棋书画样样稀松,吹拉弹唱般般不会。林则徐有一副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虚怀才能纳物。我也赞成竞争赞成和人比。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比自己能不能把自己的一行做到最好。地位金钱、名誉声望都是身外之物,好多由不得你主宰,只有把事做好的能力才是你自己的。那些整天牢骚满腹,觉得老天不公的人,可能问题恰恰出在了自己身上,不可不省。开阔一下眼界,就会觉得自己叫唤的底气不那么足了。真心奉劝那些准备海归的朋友们,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经得起摔打跌得起跟头,在自己的路上比侪辈走得好,就是成功。七十二行行行有干头。没有哪个行业是领导世界潮流的,也没有哪层人是人上人。只要有行家意识,一法通则万法通。
居士并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天才,象那种万里挑一的,很难比拟的人是有的,比如跑百米的波尔特,创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一代名相诸葛亮,有史以来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但这些都是特殊人才,不在本文探讨之列。当然时势造英雄,一个并不特别优秀的人也可能创下惊天动地的功业,可惜这不是一个出英雄的年代。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有,让千里马驰骋的疆场和机会却不常有!因此,不要牢骚太盛。我们成不了大英雄,但可以成为一个快乐的常人,做出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贡献。
这样的文章,可能会招来很多非议,但我还是要再重复一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提高自身,老天不负有心人。
(2010/1/21于东京)
谢谢称赞,不过总觉得后背发凉,原来是你在背后指手画脚。
新年好。
嘿嘿!
是的,这叫与自己斗其乐无穷。
欣赏你的厨艺。
谢谢支持,教育永远都是一个令人左右为难的话题。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