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史的迷雾:(二)悠悠360个春秋--艰难时世之礼的绝唱
(2010-09-05 13:52:38)
下一个
公元前708年,周桓王被一个二等强的诸侯郑莊公打败并射伤。那些一等诸侯
强国齐、楚既不出手,也不吭声,就象没看见一样。四年后,前704年楚国君
熊通就干脆自称为王了。周朝从此对诸侯失去王权,变成有名无实。这是个
根本性转折。
上篇提出的新三段划分,把公元前704年到前344年魏国国君去侯称王,划成
一个前南北朝时期。这360年,有较为重要的共同性质:南楚北周的南北朝已
经形成;而周在北方也只有虚名,无真实王权。这在原来西周、东周(春秋、
战国)的旧分法中,无法体现出来。
另外,有一段战国时期:前256年周王室灭亡,到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35年,
和东周没有任何关系。旧分法也没法准确表达。而前770年周朝东迁洛阳,至
前708年周桓王被郑莊公打败射伤的62年中,东周王权尚在。和以后的春秋时
期,明显不同。旧分法也无法区分。
更重要的是,前704年到前344年的前南北朝,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极为特殊的时期。周王室对诸侯没有实际权力,却仍能保持了长达360年的名
义天子地位。诸侯中没有人去废它,也没有人去篡位。360年是个相当长的历
史时期。东晋一朝公元317年-420年,才103年。魏晋南北朝宋、齐、粱、陈
加在一起,公元220年-589年,才369年,就有六次篡位换代。而五代十国到
宋朝,公元907年-979年,仅72年,也有六次篡位换代。更加频繁。
更重要的是东晋南北朝这272年,大部分时间都不是虚位天子。以后也没有别
的虚位王/皇朝能这样长时间存在。而以前商朝到末代纣王,仍能囚禁姬昌
(后为周文王),行使权力。但东周却稳稳地做了360年的名义天子。这主要
是因为东周是真正的封建制度,不同于秦朝开始的极权制度。诸侯篡位风险
很大,却没多少实际好处。也由于周礼的文化。满足于虚名就行,顺其自然
的方式,使东周能长时期存在,摆虚架子。连孔子都没能理解这种周礼,背
后却是得过且过地混日子,而且混了这么长。
一般估计周朝有七百多年。是中国最长的王/皇朝。但真正拥有王权的周代并
不算长。从约公元前11世纪到前704年,只有二百多或三百多年。和唐代、明
代、清代差不多。远低于商代的五百多或六百多年,也低于汉代的四百年。新
的分期法,把这点展示得很清楚。
前南北朝结束于公元前344年,魏国国君称王,为魏惠王。他在儒学中是个比
较重要的人。孟子曾游说他。《孟子》一书的第一篇就是《梁惠王》,记载这
事。魏惠王迁都大梁,又称梁惠王。孟子游说他是在他称王之后。这在儒家其
实应该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孔子讲究忠孝礼仪,希望复兴周礼。魏惠王自立为王,和周王室平起平坐,按
孔子观念是大逆不道的。而孟子去游说他,并当面称他为王,其实也是大逆不
道的。这实际上是个硬证据:孟子已经放弃了孔子的复兴周礼。而几百年后的
王莽,居然要真干,真的要复兴周礼。不得不说王莽才是孔子最忠实、最有才
干的传人。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却不切实际。
本文作者在另外一文《孔子学说和他的主要传人》中,解释过孔子和周礼,以
及孟子、王莽这些关系。从周到秦的新历史三段分法,在本系列上一篇《断代
史的迷雾:(一)从周到秦的历史分期》中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