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有个科学家,不愿浪费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分分秒秒都要用运筹学来规划,以便生命的效益最大化。过去觉得这个科学家好了不起,后来却有些不以为然。人生当然不应都在吃喝玩乐中度过,但是发发呆,品品茶,看看歌舞影视,也该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这部分就叫和谐,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道理。在一个国家和社会里,不仅要有泰罗工资制,也得有愉快轻松的假期。既要紧张地打渔,也要在海滩上闲坐看日出日落。人生应该是效益和和谐的平衡。下面这些就是些和谐时光的记录。
(一)要革命,就会有牺牲——《革命路》观后
晚上去看了电影《革命路》(Revelutionary Road),主演《泰坦尼克号》的金童玉女时隔十一年后又以夫妻相聚。
凯蒂·温丝莱特(Kate Winslet)跟十年前相比,老得太多了,眼睛边的皱纹多而密,脸蛋和半露的胸部都显出疲塌。勒拿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 ) 倒还充满了青春气息,举手投足照旧英气逼人。造物主对男女不公平。不过,两个演员的表演照旧出色,迪卡普里奥把愤怒和歇斯底里的情绪表演到了极致,温丝莱特眼睛里透出的漠然足以让人发疯。
故事发生在50年代。男的是个小职员,在狭窄的工作间消磨生命,湮没在千千万万的小职员人流中,时而以酗酒和性为无聊的生活涂抹一点色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妻子是个家庭妇女,曾经当过小剧场的演员,对生活充满了诗意的幻想,一心想改变丈夫和自己平庸得今天就是未来的生活,建议全家搬到丈夫喜欢的巴黎去。就在一家紧锣密鼓准备搬迁的时候,丈夫却意外得到升迁,而妻子又突然怀孕。丈夫这时候变卦了,不想走了,妻子生了气,跟丈夫吵得不可开交。又偷偷私自堕胎,送走这个不受欢迎的生命。等到丈夫赶到医院,妻子终于不再醒来。
每家人的日子其实都差不多,再精彩也不能精彩出一朵花来。有了温饱,太太平平过日子就已经是人间胜景了,再想入非非,就是自寻烦恼。即使电影中的这对夫妇如愿以偿,到了巴黎,塞纳河畔并不就风光如画。
电影的名字很有讽刺意义。夫妇俩就住在革命路这个小区里,两人追求的也是一种革命,生活方式的革命,对既成生活秩序的革命。结果,革命没有成功,家庭却在革命的道路上毁灭了。看到剧终,不禁有些怅惘。
眼下全球经济衰退深不见底,裁人的消息频频传来,倒闭的风声一阵紧似一阵。能守住这份平庸的日子已是幸运,于是不禁笑起电影中这对夫妇的革命之举来。
(二)比女人更女人,比男人更男人——看电影《梅兰芳》
2009年看的第一个片子是《梅兰芳》。《梅兰芳》刚刚搭台、准备拍摄的时候,就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不过,我并不是太关心,因为好久都没有看到陈凯歌的好片子了。听一个朋友说,自从陈凯歌娶了陈红,他在艺术道路上就开始往下走。《无极》遭来骂声一片,不过,我没有看到过它,它如何滥,我不得而知。我的胃口比较贴近大众,大家都喝采的,大抵也可以获得我的喝采。《跟你在一起》一般,说不上太出色,却也不是太不入眼。陈凯歌以《黄土地》声名鹊起,以《霸王别姬》达到高峰,翻过那个高峰,他还没有攀越新的高峰。
《梅兰芳》走的是写实的路子,对白、摄影、情节和主题都很传统,无论是技巧上,还是价值观上,都没有反叛的因子。我最看不顺眼的就是装神弄鬼,张艺谋的电影中,凡是装神弄鬼,太过铺张色彩、太过推敲对白的都不好看,倒是《千里走单骑》和《秋菊打官司》这类老实朴素的,还可以获得我的共鸣。
梅兰芳是京剧中的领袖人物,该片既是传记,最着力彰显的自然是他的艺术生活和艺术地位。他的人品、爱情无不跟艺术纠结在一处,爱为艺术而献身,艺术为政治而殉葬。
他之所以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是因为他的天才,因为他的革新。他的革新是纯形式层面的,是一种站在前人肩头上的拔起,而不是激进颠覆。激进的颠覆是革命,是对旧形式的埋葬,因此,由此而生的新形式跟旧形式就不再有什么瓜葛。对京剧革命了,京剧就死了,新的东西就不能再叫京剧。
梅兰芳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活,但是他不能没有情欲。孟小冬在舞台上跟梅兰芳契合,走下舞台,两人更是心心相印。他对孟小冬依恋,而孟小冬也无法离开他。要不是他的拜把兄弟兼经纪人邱三爷从中作梗,那梅兰芳跟孟小冬定是会比翼双飞的。丘三爷有他的道理,他是怕梅兰芳沉溺在儿女情长中,荒芜了艺术。孟小冬在邱精心安排的恐吓和梅夫人的哭求下,离开了梅郎。而梅兰芳也难以抗拒,在郁闷中,眼睁睁送走孟小冬的背影。
但是,梅兰芳却把气节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了气节,他可以牺牲艺术。所以,无论以粉丝出现的日本人和邱三爷如何以艺术高于一切的堂皇理由来劝告,他都拒绝在日据的上海出演。日本人侮辱他只是一个在舞台上搔首弄姿的女人,他却回敬道,但他在生活中是一个男人。他可以比女人更女人,但他更可以比男人更男人。杨贵妃未必比他更娇羞,汪精卫跟他相比,简直就不是一条汉子。
陈凯歌小的时候,曾经进出过梅府,见过梅兰芳,对京剧的台上台下显然有很多感性了解,所以他拍的跟京剧相关的电影都拿捏得当,《霸王别姬》如此,《梅兰芳》也如此。但是,《霸》中所表现的不是京剧大师,而《梅》中却表现的是京剧的泰斗,所以,如果前者可以不十分在意主人翁的京剧造诣的话,后者却必须要十分讲究。遗憾的是,在《梅兰芳》中,能让剧中观众如痴如醉的场面,却让电影观众们觉得稀松平常。于是,就觉得陈凯歌多少有些矫情了,不就是如此吗?干吗如此掌声雷动,激动得不能自己。
《梅兰芳》的演员班子很华丽,这也无可厚非,明星效应在上座率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即便电影本身平平,观众看了要骂,但也宁愿上一次当。不过,硬把老婆拉入班子里去,却显得有些不当。陈红本来没有名气,只是做了陈导太太,名声才渐渐大了起来。自从娶了陈红,陈凯歌已经安排了若干次陈红的角色,有些肥水不外流的意思。为了艺术,找另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也能担当陈红所演的角色,何苦不脱俗一些。为了上座率,不让老婆上,炒作起来,也方便一些。
尽管可以挑剔的地方很多,但看完《梅兰芳》,却还是觉得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当然不是我的预期太低,也不是骂声太多,而是该剧的确是最近中国电影中的一个佳作。
(三)性·阅读·复活——看《朗读者》
凯蒂·温丝勒特(Kate Winslet)因为在《朗读者》(The reader)中的表演,获得了这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女主角。早就把这部电影列在要看的名单上的,今天晚上就多了一个理由看了它。
电影的开端部分看得有点让人心跳。一个少年在车上突然不适,下了车,一路呕吐,然后坐在一个门廊的椅子上喘息。正在这时,一个女人经过,友好地对他表示关照。原来这个女人就住在楼上。她一会儿提了一桶水下来把呕吐物冲净,又把少年送回家去。几天后,少年带了一束花来感谢,乘着女人换衣服的时候,偷窥了她。再之后,他又来看她,她叫他去外面提两桶煤球,他笨手笨脚把自己搞成大花脸。她说他这样不能回家,就让他在浴缸里洗澡。接下来,她就勾引了他。少年被性启蒙后,经常早早离开学校,心急火燎到女人家里来寻欢。有一天,女人问他在学校里都学什么。少年就从书包里拿了一本书来给她看。她要他朗读,他就绘声绘色朗诵起来。那是荷马史诗,关于奥德赛那一章。她显然沉浸在了远古的历史风尘中。从此以后,她就规定少年必须先读了书给她听,才开始做爱。朗诵成了前戏。
少年叫麦克,少妇叫汉娜。正担心两人的偷情不久就要败露的时候,女人却不告而别。麦克满心惆怅。
汉娜当然不会从麦克的生活中消失,不然这电影就无法再往下延续。
几年过去,麦克上了法学院。他的教授安排学生们去旁听法庭审判。被告是纳粹时期的几个女看守。麦克定睛看去,汉娜居然就在被告席上。他震惊不已。
法官问汉娜,当初是怎么当上看守的。她回答说,她去找工作,就当上了看守。看守不过是她谋生的一个饭碗。后来,法官又问她。她是否参与了选择,把集中营中的妇女送去毒气室。她居然毫不犹豫地说,是的,而且还振振有辞地说,如果不把一些妇女送出去,有限的牢房就安排不下新来的女囚。
为汉娜带来灭顶之灾的是她关于那次火灾的回答。她跟那几个女看守押送几百个女囚。囚犯住在一个教堂里,看守们则住在牧师的住处。起火的时候,教堂的门是锁上的,导致女囚们不能逃生。法官问她为何不打开门。她竟然说,作为看守,职责就是不让囚徒逃走,如果打开了门,肯定会带来混乱和逃亡。庭上听到她的回答,都嘘声不已。另外那几个女看守就乘机说不打开门是汉娜的主意,还说她后来写了报告。汉娜否定。法官则叫她马上写字,以便对照笔迹。就在决定命运的一瞬,汉娜居然承认报告就是她写的。
其实,汉娜根本就是一个文盲。旁听的麦克记得跟她到乡间游玩的时候,她木然看着菜谱,说麦克点什么,她就点什么。在法庭上宁可担下责任,也许是羞于被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吧。
后来,汉娜被判处无期徒刑,而那几个女看守只判了四年徒刑。
麦克不能忘却汉娜,开始给她朗诵小说、诗歌,然后录制下来,把磁带寄给汉娜。汉娜开始从蒙昧中得以复活。艾略特的《荒原》中那句著名的”in my ending is my beginning (我的结束就是我的开始)也在她的聆听之中,仿佛就是她心路历程的昭示。
汉娜一边听,一边开始自学。一笔一划写了一句话的信,寄给麦克,可是麦克从来不回复,但却一直给她寄磁带。
汉娜就要出狱的时候,监狱长联系到了麦克,让他承担照顾汉娜的责任,因为汉娜没有一个亲人,而麦克是她唯一有联系的人。就在他安排妥当,准备接她出来的时候,她却自杀了。她把好几本精装本的书铺在桌子上,就像砌起了一个忏悔的祭坛,然后踩在上面,结束了生命。
她留下了7000马克,要麦克送给那场大火中的幸存者,随便她们处置。一个以她的名义,用这笔钱建立的扫盲基金就建立了起来。
花了如此多的笔墨来复述这个故事,是想表明这个故事的传奇。性跟阅读构成了这个电影中的两个基调。前者是本能,后者是文明。一般而言,文明和本能是抵触的,但在剧中,性成了阅读的引领,阅读又像火炬一样,提升了汉娜的境界,完成了一个蒙昧的罪人的救黩。
拿这个故事跟托尔斯泰的《复活》相比,很有意思。聂赫留道夫面对受审的马斯洛娃跟麦克面对受审的汉娜,都让男主人翁的内心纠结不清。尽管麦克对汉娜的受审没有心理负疚,但昔日的温情让他对汉娜充满了爱怜。聂赫留道夫和麦克以自己可以应用的方式,在生命的精神世界里跟他们的女人们站在了一起。
(四)挥霍一夜——看《刺杀希特勒》和《米尔克》
昨天晚上,本来是要去体育馆的,却去了电影院。计划要看的电影是《Milk》,按前天晚上的时间表,应该是晚上七点十五分开演,以为每天晚上都一样。到了那里,那场电影却早在六点四十五就开演了。既然已经出来,就不想重新跑路 ,买了票,就去看另一场。
Tom Cruise主演的刺杀希特勒的电影(Valkyrie)广告看了不少,独眼龙的造型早就在脑海里像个大问号一样撩人了,于是,就走进了正上映这场电影的小剧场。之前听人说,Tom Cruise是票房毒药,近年凡是他主演的电影都没有好上座率,这部刺杀希特勒的电影也不例外。幸好我不介意,反正要消磨这个夜晚,看看明星看看二战场面也无妨,刺杀希特勒该是何等扣人心弦的事件?!电影已经开始了,德军的钢盔和军服在银幕上把历史生动地展现出来。二战已经进入尾声,盟军进入反攻阶段,纳粹德国的末日越来越临近。德国的政界和军界高层中,有些人蠢蠢欲动,组成了倒希特勒的小集团。这个小集团试图刺杀希特勒,然后跟盟军议和。某军官在非洲战场上受了伤,丢了右手臂、左手两个手指以及一只右眼。这个残疾军人担当了刺杀希特勒的重任,为了这个使命,他被晋升为柏林后备军总参谋长,可以参加希特勒主持的军事会议。经过周密准备,他和助手把炸药装入公文包里,带入会议厅。他把黄色的公文包放入大桌子下,靠在一只桌脚下,然后借着接电话的当儿,逃之夭夭。如果不是希特勒大发雷霆,把桌子狠狠一拍,那个立着的公文包就不会倒下,多事的那个将领就不会把它扶起来,放到离希特勒较远的另一个角落。那么,轰隆一声,希特勒就很可能立时毙命。历史就会改写。希特勒没有被炸死,然而,即便如此,政变也可以成功。他们宣布希特勒死亡,要军队立即接管政府、电台和纳粹党部。军队按照命令,开到各个目标,政变眼看就要成功。结果,就在最后的关头,逮捕纳粹头领的将领从电话里听到了希特勒的声音,立即改弦易辙,让政变很快流产,刺杀阵容立刻分崩离析,一个一个被乱枪打死。
电影最后的一段话耐人寻味,刺杀希特勒的行动有十六次之多,希特勒却是自杀的。要刺杀大人物看来不是太容易,布置再周密,行动也可能功亏一篑。也许这些大人物都跟上帝有瓜葛,不管是魔鬼还是天使,都是上帝指派的,所以要用人力去灭绝他们,并非易事。图穷匕见,死的却是刺客,历史多半是这样演绎的。
看完这个电影,离《Milk》开演还有一个钟头,等还是不等?决定把这个晚上都毫不保留地挥霍,于是,就去旁边的超市,买了些食品,送回家里,再回头来到电影院。
《Milk》不能翻译成牛奶,而应该翻译成米尔克,因为这里的Milk是剧中主人翁的姓氏。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是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的20世纪百大英雄人物之一,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位公开以同性恋身份从政的政治家。他缔造了旧金山的卡斯特罗同性恋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同性恋争取人权运动的领导人。米尔克在同性恋们及其同情他们的市民支持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代表卡斯特洛区,竞选为旧金山管理委员会的九个委员之一。之后,他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同性恋争人权运动,使得同性恋的社会权利获得认可。另一个管理委员会委员虽然不认同米尔克的同性恋的权利诉求,却还跟米尔克在面子上过得去。但到了后来,当米尔克在政治上节节挺进,他不再能容忍,提出辞职。提出了之后,又变卦,在市长不允许的情况下,他到市政府枪杀了市长,接着,又枪杀了米尔克。当是时,米尔克才过了48岁生日不久。
扮演米尔克的西恩·潘(Sean Penn)阴柔细腻,举手投足很有几分女性韵味。剧中,他跟好几个男人都先后是伙伴,他最后的一个伙伴屡次打电话要米尔克从公务中脱身出来,回家来陪他,却都落空。因为不能忍受孤守空屋的痛苦,这个男人上吊了。米尔克回到家里,看着家里墙壁上四处贴着的想念他责备他的小纸条,觉得事情不妙,进到里间,果然看到悬在空中的伙伴,连连哀叹:“No, No,”,抱着遗体哀恸。那个场面实在太悱恻太悲惨。
剧中有很多同性恋上街和爬提的场面,场面有些疯狂,很有些追求时尚的意思。有点不能接受,但转念一想,抗争社会的千年压迫,也许也只有通过这种狂热了。当初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被贴上痞子运动的标签,毛泽东却对这场运动给予了热烈的歌颂。一个运动是好是坏,原本就是由屁股坐哪边来决定的。
回到家里,已经快一点了。洗漱,睡下,也不拖泥带水,立时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谢谢,拜读了。
喜欢革命者和朗读者这两部,早年看过朗读者。
好久不见,在这里见到你,高兴,:)
就事论事,据我观察以及其他爱好观察动物的资料记载,相对相当部分的现代人,其实动物做无用的事儿时候更多(如果人类不是那么快速频繁的去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只是它们的艺术/爱情/正义,可能一些人类不懂。
一直挥霍啊
把我吓一跳。欢迎来访!
欢迎光临!喜欢你的这个总结:Winslet的演技和自信也是随着她眼角的鱼尾纹增长的,所以她很棒。
文学城里有好多好文,只是市民趣味不搭。
把这里当成档案馆,相似的东西就打包存放在这里。
希望在城里这样的好文章多一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