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以动衬静的几种方式】
作者:张建福
摘要:清代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诗就是借景言情,一切写景都是为了写情。以动写静,这种艺术手法,就是以静意观动景,而后以动景达静意,从而表现出“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以动衬静;以静意观动景;以动景达静意
“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云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这是梁朝王籍《入若耶溪》诗,写游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的景色和感想。其中,“蝉噪”“鸟鸣”二句在当时就已经脍炙人口,后来也一直为人们所传诵。颜之推说这两句是从《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生发出来的,好处就是以动写静。《车攻》中,军人的整肃,气氛的严静,从战马的嘶鸣声中可以体会出来;若耶溪景色的幽静,从鸟鸣蝉噪的声音里,也可以领略得到。前者肃静,后者幽静。两者静趣不一样。颜之推说二者有启承关系,意思是说二者都是以动写静。
诗中要创造“静”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唐朝皎然《诗式》说,所谓“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狖未鸣,乃意中之静”。如果离开了人的感受和感情,孤立地、表面地写静,象“松风不动,林狖未鸣”,风不吹,松枝不摇,树林中,猿猴未啼,就是在树林里面既无动静,也无声音,万籁俱寂,一片死静,这种环境可以说是够静的了;但要是有谁走进这种环境,他感受到的是什么呢?恐怕不是幽静,也许会觉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有一种骇动之感。象杨奇鲲诗所说“海鸥聚处窗前见,林狖啼时枕上听”,听到了猿啼反而觉得环境很静。这种静趣是不容易表现的。欧阳修《六一题跋》说:“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俨静,趣远之心难形。”画面上表现实物的形状是容易的,要表现出内心的感受是较难的,尤其是澹泊闲静的意境更难表现。在画中是如此,在诗中也是如此。我国古代诗人在艺术实践中,摸索了一套表现静境静趣的艺术手法。
静的意境,有各种各样的静,有清净、宁静、恬静、幽静、肃静、寂静、闲静等等,各种不同的静,都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因人而异,因境而异,不能把这种手法僵化了。但却也有共通的表现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声音写意中之静,一种是以动态写意中之静。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说:“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冷斋夜话》说:“荆公言前辈诗‘风定花犹落’,静中见动意;‘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意。山谷(黄庭坚)云:“此老论诗,不失解经旨趣,亦可怪耳。”王安石所说的静中见动,这里的动是一种物动的状态;至于动中见静,这里的动则是声音的动。前者以动态表现意中之静,后者以声音表现意中之静。即清代吴雷发《说诗菅蒯》所说的“动中有静,寂处有音”。这些话正好概括了两种类型的艺术手法。
以声写静,即寂处有音,动中见静,这种艺术手法是利用引起人们的特殊感受的声音来写静境和静意。《文心雕龙 ﹒物色》说:“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譬如蟋蟀声、蝉鸣声就容易激发人的思绪。明人恽向说:“蛩在寒砌,蝉在高柳,其声虽甚细,而使人闻之有刻骨幽思,高视青冥之意。”秋夜,听到台阶下的蟋蟀声;日暮,听到柳树上的蝉鸣声,的确能逗引人的思绪,使人感到静意。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得愈觉其深。”以声写静手法就是利用这类声音来创造静的意境的。古来文学艺术都普遍采用这种手法。甚至绘画也加以运用,明人唐寅《山路松声图》题诗说:“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解遍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这是题画诗,是从《山路松声图》引起的艺术联想,从静里听到松声和泉声,这松声和泉声又使人更感到静,因而味出超然出世的“道气”。这画达到这种效果,正是用了以声写静的艺术手法。在小说中,有时要写环境的静,常常这样写: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也听得见;在电影里,有时要表现山间的幽静,常常这样表现:使观众听到嘀嗒嘀嗒的泉声,艺术效果都很好。绘画、小说、电影等采用这一手法,也许和古典诗歌以声写静艺术传统的影响不无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这种以声写静的艺术手法,早在《诗经》中就已经运用,如“萧萧马鸣”,梁朝王籍“鸟鸣山更幽”继承了这一手法。唐以后采用的更多。如王勃《春庄》诗“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张籍《不食仙姑山房》诗“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温庭筠《开圣寺》诗“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香”,王安石诗“午鸠鸣春阴,独卧林壑静”,赵孟頫诗“南窗昼倚绿阴静,听尽行人过马蹄”,这类诗例不胜枚举,这都是以各种声响来衬托各种静境和静意。
另一种类型是以动态写静意。即所谓静中有动。《冷斋夜话》说:“‘惊蝉移别柳,斗雀堕闲庭’者,置静意于喧动中。”宋人惠崇这两句诗说,鸣蝉惊飞到别的柳树上,两只麻雀相斗而翻落在空院里,这样两种动态,把环境的寂静和心中的闲静都表现出来了,所以说“置静意于喧动中”。这里说“喧动”,还包含着以声写静的艺术,这“喧”的声音是联想出来的,蝉飞到别枝的时候,常带叫声,正如韦庄诗所说的“蝉移高柳送残声”;而麻雀相斗时也总有喳喳的叫声,象杜甫诗所说的“柴门鸟雀噪”。这些声音的联想也烘托了静,类似以声写静。但主要手法是以动态写静态,而不是以声音写静态。
以动态写静态的写法,古来不乏诗例。前面所举谢朓《游东田》诗“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水中游鱼嬉戏,触动了莲叶;树上飞鸟惊散,摇落了残花,这两个动的场面,正反映了野游时见到的静境和所产生的静意。这种以动态写静态的手法,自唐以后,诗人经常使用。如贾至《铜雀台》诗“日暮铜雀静,西陵鸟雀归”,,徐铉《又和游光睦院》诗“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等等,这些都借助于鸟兽虫鱼的动态,来创造意中的静境。
在创造意中静境时,以上所说以声音写静和以动态写静两种类型的手法是经常配合起来的,既以声写静,也以动写静。例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首四句说:“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是写他到戴天山去访问道士的情景。头一联写到了山中,正是春雨初霁,桃花上还挂着水珠;从桃花深处传来了泉水的流声,以及狗的吠声,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把山中的“静”烘托出来了。下面一联写在树林深处,不时见到鹿在跑动,这又进一步把山中幽静无人的境界表现出来了。然后点出了“溪午不闻钟”,没敲午钟时,说明道士不在了。简短的四句诗,采用了以声音写静和以动态写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就把优美闲静的意境创造出来了。再看王维的《鸟鸣涧》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有《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是题咏他的朋友皇甫岳所居的诗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写云溪夜景的闲静,也是采用了两种类型的写静手法。花落、月出是以动态写静,鸟鸣是以声音写静。两种手法的结合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非常生动而深刻的表现出山居的清幽闲静。李华《春行寄兴》诗:“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也是以“花落”、“鸟啼”来写春山行游所感到的静趣。
是不是随便写什么声音,随便写什么动态都可以表现出静呢?不是的。必须有一定的条件,这条件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所写的应是在静的环境中最易敏感到的声音和动态,二是应以静的心情来体会这些声音和动态。喧腾环境中的声响和动作,如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人群中的嘈杂声,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静感;万马奔腾的动,鹰击长空的动,也都逗引不出静感。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会注意和感受到的声音和动作,才可能产生静感的效果,即陈朝江总《南还寻草市宅》诗所说的“莺啼静易喧”,譬如,在森林里,传来了泠泠盈耳的泉声,听到了流莺百啭的叫声;或是看到小虫鸟儿的飞舞,瞧见野生动物的走动,这些都是在幽静的森林里最容易听到和见到的声音和动作,也最易引起人们内心的幽静之感。又譬如,在农村的夜里,听到蟋蟀的叫声,看到流萤的飞动,这也是在寂静的环境中所常听常见的,同时也是因听到和看到这种声音和动态而产生寂静感的。我们用“针掉到地上也听得出声音”来写静,就是因为只有在静的环境中才听得出这种声音。因此要采用这一手法创造静的意境,就必须体察和选择在各种静境中最有典型意义的声音和动作。激动的心情,是创造不出静的意境的。如果心情烦闷激动,即便到了静的环境,听到鸟声,看到走兽,这些也都逗引不了静感,或许正相反,使人感到更烦更激动。欧阳修《鹎颊词》:“君不见颍河东岸村陂阔,山禽野鸟常嘲哳。”这里写鸟声不是以静的心情去体会和描写,便感到嘲哳难听,叫人心烦;不像他的《啼鸟》诗所写“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心情闲静,鸟声才能托静。又如王安石《葛溪驿》末联说:“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就不象前面所说王籍的“蝉噪林逾静”,这里的蝉鸣就不是使人感到静,而是使人烦乱。因为作者秋夕抱病客宿驿站,不胜感慨,所以听了蝉鸣,另有一种感受。常建《破山寺后禅院》诗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俞陛云《诗境浅说》甲编说后六句“愈转愈静”,“由曲径至禅房深处,惟有鸟声潭影耳。鸟多山栖,而写鸟性用一‘悦’字;水令人远,而写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传千古。末句‘惟闻钟磬’,所谓静中之动,弥见其静也”。这首诗的确有“静中之动,弥见其静”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的产生,同诗中所写“空人心”很有密切关系,以佛家的虚静心理来写鸟声和钟声,所以全诗只见一片静趣。
清代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诗就是借景言情,一切写景都是为了写情。以动写静,这种艺术手法,就是以静意观动景,而后以动景达静意,从而表现出“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
[2]恽向.《道生论画山水》,见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
[3]顾嗣立.《寒厅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