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67吧舞蹈工作室 12-03 19:46陕西省渭南市
中国古典舞身韵用身体表达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审美精神,其动作追求儒家倡导的“圆润、中庸、和谐”之 美。“韵”是指:情趣、韵致、风范、意味等,“身韵”则是身体的韵味、气质和风格,是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讲求拧、倾、圆、曲的动作特性。古典舞 身韵内容包括徒手身韵、扇舞、袖舞、剑舞。
徒手身韵是中国古典舞鼻祖们最值得骄傲的舞种精髓,讲究形、神、劲、律,节奏上追求满、赶、 闪,是别具一格的经典。身韵讲究万事“起与心,发与腰”,遵循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运动路线,遵循“欲前先后、欲左先右、逢开必 合、逢冲必靠”等一切从反面作起的反律运动规律;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曲回萦绕”的语式结构;要求“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神形兼备、身心 并用、内外统一”的风格特色;以及“疏密有度、强弱对比、快慢相间”的节奏变化特点。
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这是做各种动作的舞姿时不能离开的基本手臂姿态,它是在单手基本位置上由双手配合而成,它已经包括完整的身体方向,头,眼和动作的韵律要求.
古典舞手臂单手基本动作: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无论手臂怎样移动,动作路线要圆,臂行呈弧线。动手先动腕,以腕带动手,这是很重要的规律。
古典舞双手配合动作: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小五花(又称兰花手)——食指至小指逐一伸直错开,中指突出,小指微翘,拇指与中指相贴呈兰花状。
古典舞基本步法:
1.云步;移动时双脚力量要均衡,臀部和胯不要左右摆动。正八字时两脚脚尖里扌汇,膝关节
气息,走动时慢慢呼出。
3.花帮步:小腿放松,移动时要连惯、轻巧、平稳,上体不能抖动,上步的脚不能托地。
步伐训练在课程中是一个重点部分,它的作用是起到对动作的连接转换,要求脚底连贯性强、平稳,膝盖松驰,身体在旁提基础上的舞姿变化。脚下步伐要准确,上半身动作随呼吸运动,身体的运动路线要准确,呼吸带动身体做动作.手,眼,身,法要协调配合。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身韵课程介绍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一门新创建的课程,在几十年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即课堂教学与舞台创作脱钩的现象。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出现,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古典舞剧目,如《新婚别》、《梁祝》、《木兰归》、《江河水》等,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身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学与创作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可以预见到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在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方面有了光明的前景。"身韵"和基本 功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形式的古典舞组合及变奏,如《思念》、《黄山观奇》等,都是把古典舞的身韵和时代的风貌相结合的探索。
|
教学内容
身韵课从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即:徒手部分和器械部分。
第一部分:徒手部分:以外部身法和内部韵律相结合的训练为主,是身韵教学的基础(是身韵课主体教材)
第二部分:器械部分:以剑、袖等器械及服饰与徒手身韵相结合的训练为主,是身韵教学的深化运用,达到“以器练身、以身带器”的目的。(是身韵课辅助教材)
第一部分 徒手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开法儿阶段
女班
1、基本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移、拧、抑、旁提
2、基本位置:头、眼、臂,脚
3、基本手形:单指、掌(兰花掌)、拳
基本脚形:勾、绷、擓、撇
4、基本步位:正步、点步,虚步、前交叉步、后交叉步、八字步、丁字步、弓步、扑步
基本步伐:圆场步、花帮步、蹉步、跪步、云步、十字步、摆步、扣步、慢步
5、基本路线:平圆、立圆、八字圆
以元素训练为主,正确掌握各元素在动作中的不同方位,线路以及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的基本规律和用力方法。
以上内容为准确规范地完成动作,提供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基础,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中国古典舞“拧、倾、圆、曲”的动作特点和审美风格,为下阶段的强化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强化阶段
女班
1、腰部动势强化练习:拧、旁提、云肩转腰
2、腰臂配合强化练习:双晃手、摇臂、大刀花、盘腕、云手、穿手
3、腰步配合强化练习:慢步、行步、圆场,花帮步
以上内容以短句训练为主,重点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连接方法,在“满、赶、闪”的节奏变化和“高、中、低”的空间转换中,增强肢体的协调性,适应性和表现性,把“形、神、劲、律”贯穿于每一强化训练之中,为下阶段的综合运用和展现准备多方面的能力。
第三单元:综合运用阶段
女班
1、训练性组合:风火轮,燕子穿林
2、表演性组合:文柔、刚武、流畅抒情、悲哀,灵巧
3、个性组合:
根据学生特点和音乐要求编创具有个性化表演组合
以上内容以组合训练为主,旨在通过不同的组合训练,提高身体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把握中国古典舞内在的运动规律和神韵,加强肢体的流动意识和舞蹈的旋律感,以达到身心合一的训练目的。
|
|
教学任务和目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古典舞演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技术技巧之外还须具备在中国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表现手段--身 韵,为了培养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准的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合格人才,我们可以通过“身韵”课的独特训练方法使学生充分得以传统韵味和审美风格的熏陶,而 且,从心灵内涵中真正领悟和把握民族气质。
“身韵”课是中国古典舞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特征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移”为基础,以 “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动作为依据.以刚柔并济、节奏丰满、情感饱满的音乐类型编创综合性身韵组合为归宿,身韵课的 教学目的是通过元素--动作--短句--组合的系统训练,从“形、神、劲、律”诸方面培养高水平的中国古典舞表演人才、教育人才和编导人才,是从根本上完 善和改进古典舞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
|
|
教学方法和要求
1、掌握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运动规律,方法和审美特征。
2、具备身法与袖、剑等器械以及服饰的配合运用能力和综合表现力。
3、具备把握肢体和运用表达内心情感的技巧。
4、教育专业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身韵教学的基本规律、特点和方法。
第一学年:
通过身韵课徒手部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最基本、最单纯的动律,以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连接方法,提高身体的综合表现能力和感染力,以达到中国古典形神兼备,身心合一的要求。
第二学年:
通过对袖、剑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身法与袖、剑相结合的能力,注意各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拓展肢体的表现空间, 以及审美风格的全方位把握,进而使学生能够以舞蹈化思维去运用肢体与器械的内在联系,去开发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舞蹈语汇和提高综合表现力。
第三学年:
通常学习部分经典的戏曲舞蹈传统表演片断,使学生在一招一式中体会戏曲舞蹈表演的运动规律和训练要求,从而感悟中国古典舞在其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和发展,通过吸收、比较、提炼以达到“变其形、扬其神”的目的,使新古典舞具有更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
|
教学时数和课时安排
第一学期(6×18)每周6节、共18周(元素、短句)
第二学期(4×18)每周4节、共18周(短句.组合)
第三学期(6×18)每周6节、共18周(女袖)
第四学期(4×18)每周4节、共18周(女剑)
第五学期(2×18)每周2节,共1周(传统组合)
第六学期(4×18)每周4节,共18周(综合性组合)
共计:432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