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思想的解放,西方各色文化形态通过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流入中国,造成了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摩擦,东西文明的撞击,这必然 会影响到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到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纵然使它向多元、多样、复杂的形态发展,但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撞击,而使得中国的民族舞蹈面临着 机遇与挑战。
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要继承与发展、创新民间舞,其首要的任务是我们要深入理解、掌握我国的民间舞蹈文化,不了解我国的民间舞蹈文化,就谈不上继承与发展,就谈不上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因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是知识与创新,知识是基础,创新才是最终目标。从现状来看,中国的教育体制还需完善,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 而发展的,是面向未来的,特别是高等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要站在时代高度,建立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的创新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 入个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立足于国际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等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视野,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和论证。通过这样一种创新特殊教育,来提高 全民的文化素质,只有当文化水平提高了,人们才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正确时认识中国的不足与缺陷,这样才能从全球发展现状,来考虑中国民间舞今后的创 新发展。因此中国民间舞想要发展,就必须在传统基础上,结合当代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状态,更新观念,鼓励、扶持、培养新型的舞蹈人才,改善中国的教育体 制,才能创造出更多的适应时代的创新舞种。
民族舞是该民族特定社会历史与文化的产物。现实也使人们愈加清醒的认识到要用全球性视野,树立平等的价值观念,珍惜人来的文化遗产,尊重各种不同文化,相 互学习,有利于我们共享人来文明的优秀成果。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中国舞蹈文化建设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网络盛行的时代,紧张而又充满压力的现 代人,喜欢新鲜的、带有时尚化的、视觉效果好的艺术来释放心情,获得身心愉悦。在这种客观的社会审美文化影响下,出现了符合时代气息的能满足大众审美需要 的“创新化的民族舞”。现代舞正以其独有的方式和强劲的势头向中国民族舞渗透,并且中西方创新观念结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品格,强调“民族多样性”又跟上 时代。大多数有作为的舞蹈编导都受过双重文化熏陶,他们不仅学习过中国的编舞技法,还曾在外国学习过西方的舞蹈技法,以至在舞蹈编排上表现出了多元文化。
二、 以《碧波孔雀》为例来看中国民间舞的创新发展
1、总体分析《碧波孔雀》的创新
中国歌舞团建团50周年倾力奉献《秘境之旅》——大型绿色原创中国歌舞晚会中,以全新的理念、设计、制作来多角度的用现代节奏来演绎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大胆创新,结合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示东方之美。晚会中的每一个节目都新颖别致,其中舞蹈《碧波孔雀》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是中国傣族 女子群舞,无论从创作、道具还是服饰上都有它独特之处。著名作者王佑贵曾到傣族山寨采风20多天,在创作中采用现代音乐节奏和国际流行配器手法,不仅具有 浓烈的傣家韵味,更具有新鲜时尚的魅力,整个舞蹈似乎是以南美洲的桑巴舞为母语进行的演练和陈述,其体态、动作和速率是一个与传统傣族舞蹈全然不同的语 系。舞蹈中所有的“孔雀”高昂头,美目平视流向观众,带着“回眸一笑”有着南美女郎火辣辣的双重美感。在手部动作上,几乎放弃了傣族舞的传统掌 型,以孔雀指为主,躯干动作的反作用力的发力点明显,常带有大幅度的展胸和含胸的动作,胯部以桑巴舞式的快速摆动为主题元素。编导抓住了孔雀开屏的 “抖”--的兴奋,编创出一个新奇、刺激、引发感官极度兴奋的舞蹈。整个舞蹈不管是在动作元素还是在舞蹈的调度上给人的感觉是“开”与“合”的互换。其 中,“开”表现出西方舞蹈的热情、开放,而“合”则表现出东方舞蹈的内在美,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巧妙结合与运用,是前所未有的,它的 创作给中国民间舞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在强调多元化、创新的同时,有一种元素贯穿始终,这种元素就是傣族风情。风格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把握风格不忘“本”,再进一步发展个性,将中国傣舞的特点结合西方现代舞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认为,作品《碧波孔雀》是成功的。
2、从创作编排、动作元素、音乐语汇、舞蹈服饰、舞蹈道具五个方面分析比较《碧波孔雀》的创新。
①、 创作编排
从整个剧目的创编手法上看,是建立在现代艺术观的思维方法上。作品的题材趋向多元化发展。多种艺术手法的构建,大胆地运用了当代编舞法的创新思维,并继承 了中外已有的传统舞蹈创编方法和技术,探索、提炼其中的精髓,将它运用于民族舞中,它既不反传统,同时取各种舞蹈流派之精华为我所用。《碧波孔雀》就巧妙 的运用了这一点。中国在20世纪以前的舞蹈编排上,不管是动作元素还是舞蹈的调度,都保持着中国民间舞对称的传统风范,体现传统民族风味。但在这个作品当 中,就有现代舞的快合和快散,在舞蹈的队行上,先是散开布满整个舞台,然后是集中到一快,再散开,再集中为两快,传统当中的对称分布也很少出现。当主角上 场时,这个时候的队行分成四快来摆造型,突出主角,而且每个队行的变化都吻合音乐。因此,舞台上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演员们的身影,从视觉上具有很强的缩 放感,把现代舞的特点都表现出来。善于借鉴西方舞种风格,巧妙运用,融会贯通,使整个舞蹈看上去既有中国韵味,同时能看出时代的气息,在创作思维上给人以 大的改观,同时又不失中国传统风格,使作品表现得更有生气、活力,同时给人以振奋。作品的舞蹈语言以“陌生化”突出个性。通过改“味”变“形”后的创新, 具有无限的创造和发展,这样使作品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当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式时,它是积极的,悦人耳目的。
②、动作元素
从动作元素上看,吸收大量西方现代舞,将不同的舞融会贯通,去深化民族舞的表演层次,超越简单的舞蹈动作的模仿或是风格性展览,让舞蹈集合起心灵的真实呼 唤。如孔雀群舞一段,一反《水》生活化的平面展示,将傣族舞蹈的创作推进了一个层次。那些昂头、下腰、勾脚、展臀、翘指的动态,可谓似曾相识又新颖别致, 它的创新着重表现在借鉴了现代舞的收缩、放松技术以及拉丁舞、国标舞大幅度的动作,创造出快速塌腰、撅臀、展胸三个动作同时完成的舞蹈语汇,使其傣族舞蹈 的原有形态与所借鉴的外来因素的结合不露斧痕,大大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既不失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又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舞蹈 最后结束在全体舞者聚集于台前抖肩、胯的造型中。唤起人们对孔雀开屏时总骄傲的抖动羽翅的联想。快速塌腰、撅臀、展胸三个动作是作品中的主题元素动作,这 是整个作品的成功之处,因为在传统的傣族舞蹈当中,每一个动作都显的较含蓄,而且动作的幅度小、缓慢,而且最原始的孔雀舞是佛教节日跳的吉祥舞,舞蹈有男 子跳,动作简单,到后来,随着宗教意识的冲破,发展为女子独舞群舞。而现在的舞蹈,只有男子才有大幅度的动作,但是这个舞蹈中女子都表现的很洒脱、奔放, 特别是臀部和胸部动作幅度都很大,尽量把身体整个的曲线美都展现出来,这就形成了强烈对比。脚步上,带有西方爵士舞种中大的跨步动作,丢开了傣族中的小步 动作,以前的傣族舞蹈中,由于小乘佛教追求超凡脱俗、人生智慧和空灵的境界,就与孔雀静态的娴雅温顺和动态的优美灵动不谋而合,何况傣族女子都穿着筒裙, 在舞蹈当中,无法大步迈开,这也是作品表现较突出的。头部上,合着节奏向各个方向摆动,也与先前的小幅度动作形成对比。作品与当今时代发展相结合,表现了 新时代的特点,这正是民族舞蹈创新的体现。
③、音乐语汇
从音乐语汇上看,有三大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虽然中国传统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五声音阶的局限,远远跟不上时代。我们的民族音乐从一开始就是由 五声音阶向主调音乐发展,并没有和声与复调。西洋音乐和我民族音乐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洋音乐向和声与复调发展的,而在当代编舞技法强调,作为舞蹈中的音乐, 就应该充分展现自己,烘托气氛,使舞蹈所要表现的形象更具有生命力。《碧波孔雀》大胆运用西洋调式,使调式结构由简单走向复杂,不再是以前的单一音乐。在 旋律上,可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音乐较缓,在音乐开始的前面有段无旋律的用乐器打击的部分,然后才进入音乐的主题部分,音乐由傣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 吹奏,感觉把人带入傣族之家。第二部分前一段无旋律的,由各种打击乐器混合在一起的,在后面则出现主题音乐,这部分的音乐和第一部分相比要快,较动感,而 且更能挑起观众的兴趣,同时给整个音乐又添上了新的一笔。最后一部分则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段,形成前后的呼应。整个音乐的旋律不仅仅有葫芦丝,同时还加 入了西方乐器。节奏方面也比传统音乐的节奏加快了,打破了民族民间固有的节奏。以往的傣族音乐都比较的平缓,给人感觉较安静,虽然说偶尔也有稍快的节奏, 但前后相差不大。可是这个舞蹈的音乐,节奏就显得比较欢快,特别是音乐的中间部分,节奏加快,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整个气氛得到升 华。因此一首好的舞蹈音乐,还能给舞蹈提供完整结构基础,舞蹈结果可以以音乐结构为依据,同时帮助舞蹈塑造形象。
④、舞蹈服饰
现在的观众生活在网络时代,欣赏的高度已不同于以往,因此,不仅是从舞蹈编排及语汇上要符合现实发展,从视觉上也对舞蹈服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服饰作 为舞蹈艺术的专用,而呈现出其独特的演艺品性和浪漫的演艺风格。舞蹈服饰这种别具一格的演艺品格不是人为的,而是由其独特的表演方式所决定,为了能多层 次、多视角和立体化地表现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舞蹈服饰总要最大限度的开掘人体动作的各种表现潜力。现代舞要求舞者的肢体运用自如,每一个动作不可以受服 饰的束缚,把躯体线条展现出来,所以需要穿显露的服饰,来突出舞蹈的特性。《碧波孔雀》中的舞蹈服饰,就给人不同的感觉。当演员出场时,首先给人的亮点就 是服装。上衣是现时最兴、最酷的露肚脐眼儿无袖短装,裸露的腰和手臂能让舞者尽情发挥,展示手臂和腰部线条美,并将傣族舞中的“三道弯”发挥的淋漓尽致。 下身穿着长裙,傣族的长裙并不像别的少数民族那样,它要求裙子将臀部以及腿部包紧,呈现出身体的线条美来,《碧波孔雀》在保持傣族服饰特征的基础上,选择 在材料和服装设计上的创新。舞蹈中主角的服装颜色和其它演员的服装颜色不同,主跳的服装为白色,而其它演员的服装则是绿色,这就更突出这么一个亮点,整套 服饰上下都镶上了闪光的亮片,吸引观众的目光,从而为整个舞蹈的发展做了铺垫。鞋子也由民族舞鞋换上了拉丁舞鞋,体现出现代化时尚气息。
⑤、舞蹈道具
舞蹈元素、服饰固然重要,但舞蹈道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一个舞蹈中,道具起到点缀、辅助作用,而且根据舞蹈道具可以看出舞蹈的类型,它也可以是舞蹈中的一 个亮点。《碧波孔雀》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个亮点,当主角上场的时候就抱着一只活孔雀。编导使用的道具手段漂亮,心思巧妙。因为舞者抱着孔雀上台的时候使人 感到惊讶,它不仅在表现形态上呼应了傣族图腾,更是把活生生的动物和舞蹈有机结合表现得和谐完美。并且有孔雀公主杨丽萍的加入,她是孔雀的象征,整个舞蹈 气氛得到升华。回顾各种舞蹈,他们所利用的道具无非就是能代表作品风格,有的甚至只起到装饰的作用,并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个作品则吸引了观众 的好奇感,说明编导善于抓住人们的这种好奇心理,并进行巧妙的运用。可以说编导把前人未用过的活生生的动物融入到了舞蹈本体中,才有了作品别样的风格。
三、舞蹈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民间舞蹈创新发展的趋势已日益明显。西方现代的传播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舞蹈“现代化”的一种“催化剂”。正是这种“催化剂”使我国民间舞蹈发展迅速。但 是这种发展模式是变化的、流动的,它只是事物向前演变中的一个驿站、一个暂时驻足的港湾。从长远的情况来看,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很多人在 “取其精华”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以至于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走了不少的弯路,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1、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对民族舞蹈文化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国际间文化相互理解、交流与合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国就正要进行各方面 的学习,来加强自身的各方面。各种艺术流派的理论与流派的引进与渗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不言而喻。“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民间舞蹈生命力何 在?’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地吸收了许多舞蹈工作者的注意。在这次讨论中,观点分歧之大,正反映了改革开放在舞蹈界引发的思想动荡。”民族舞蹈往何处走,选择 什么方向发展是摆在该学科领域人士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全球经济一统化的情况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闭关自守政 策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使得传统的一切束缚着人们的手脚,落后的知识经济让人们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没有外力的介入与社会开放,其现代化的起步与 发展就相当困难,而且当西部和少数民族开始推进现代化时,国外已有许多国家已实现了现代化。虽然我国以有不少的留学者,但单凭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 以,我国应该大量吸收外来舞蹈文化,取人之长,普遍提高全民各方面的素质,通过模仿、借鉴、学习,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 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本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不能忘本。
2、在民间舞进行创作时,要保持本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我们提倡而且鼓励向西方现代艺术学习,然而,在“取其精华”的过程中,而有些人则盲目的推崇与学习西方现代派艺术,忘了本国文化,从而对民族民间舞的保存 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我们的民族走向现代化、市场化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珍惜原有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本质,千万不能使原有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消失,也避免一味 的追求商业性、表演性,使民族舞蹈艺术只剩下没有文化内涵的空壳。中国是一个人多民族国家,而中国民间舞则是在各个民族民间自然的舞蹈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 的,同时注入了灵魂。受时代背景的冲击,中国民间舞也融入了现代因素,但是由于一些编导对博大精深的民族底蕴和民族历史不求甚解,对丰富的各民族舞蹈语汇 只停留在取“形”而舍“神”和“义”上,生吞活剥的把西方舞的元素塞入民族舞中,再就是民间舞创作的氛围不理想,束缚手脚的框框条条太多,使得中国民间舞 的发展走向了误区。西方名谚:“生活是自然的,舞蹈是风格的。”因此也要求编导在创作作品时一定要到当地去采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寻找文化的“根”,收 集大量突出民族特点的元素,进行加工、选择,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在这样“扎根”的基础上再吸收外来的文化精髓,把他们的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 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3、在舞蹈学科领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舞蹈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理论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这一互动的关系。当然,我们强调理论研究与舞蹈实践的 精密结合,不是把两者“等同”起来,也不是要求每个理论工作者直接上讲台,更不是要求每个时间工作者撰写理论著作,而是两者应从各自的角度,共同为解决问 题提供思路、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得到实践的检验。舞蹈界人士也觉得理论脱离实践太远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成果不多,而且不少人对重大问题各执其 词,没有统一的看法。也许在一些大学里有些成果,但是对舞蹈事业的发展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学系专门培养从事舞蹈理论研究的学生,但这 些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与舞蹈相关职业者极为少见,从事舞蹈评论者更是凤毛麟角”而从事实践的人对理论甚至搞理论的人不屑一顾。这是中国舞蹈理论界的尴尬。①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是目前我国舞蹈理论研究的最权威的机构,舞蹈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都基本上集中在此。但是,该所的研究人员、专家很少到舞蹈 专业院校担任教学任务,没有把所研究的成果应用与教学实践当中。只是到了近几年,才开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四、宏观了解中国民间舞的创新发展
1、抓住西部大开发,弘扬民族舞蹈文化。
西部大开发是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决策。它对现实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用肢体语言进行展现和传播情感的艺术 形式,是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和情感交往的一种手段,同时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总是鲜明地反映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 求,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它的这种社会作用和育人效果,其它艺术形式无法代替。所以我们一顶要注意,在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一定要高度重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正确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充分利用舞蹈这一直观的视听觉艺术形式表 露情感,传递文化的特殊性。用既能放映时代精神,有不失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优秀舞蹈作品,传递给民众,是他们的传统思想观念逐步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大的变 迁,尽量避免由于外部力量而对本民族造成的激烈震荡,使得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在平稳、和谐的环境中进行。
2、教育思想观念要更新。
观念的权威解释就是看法,它是只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实体。②那么一个人观念以根深蒂固,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就得更新教育观 念。教育观念是教育发展中的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面貌就难以焕发出生机生计与活力,那么整个国家就难以与世界接轨。因为一个国 家的创新发展,知识是基础,实现知识改革与创新的前提是人们思想意识与思想观念的改革与创新。观摩现代芭蕾舞剧之后说:“这部芭蕾舞剧的音乐与音响以及情 节、故事、表演方式等等我还不能一下接受它,但我却不应以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僵化的习惯去否认它,来美国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以开放式的思维去研究你不熟悉的 各种文化现象。”⑥说明一个人的固有的思维观念,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极其行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目前在舞蹈界,本人认为有些观念和观点须加以改变,否则给 舞蹈的改革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3、扶持与发展舞蹈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概念,在我国并不和陌生,舞蹈界也曾声称要“走产业化的道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文化资本以成为衡量他们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是,由于当前国内总体文化产业模式不成熟和舞蹈文化界现有管理体的限制,仍没有明确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国各舞蹈专业团体仍没有摆脱对国家的行政依 赖,其经费来源人员配备;基本建设等诸多方面,都由国家政府负责、管理。自身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下,缺乏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随 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舞蹈文化产业化的道路,我认为是舞蹈文化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机制,也是我们的舞蹈文化艺术与世界文化进行全面接轨的 一个先决条件之一。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舞蹈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而产业化与舞蹈教育有机结合,是实现 产业化的有利保证。舞蹈人才作为舞蹈产业化的执行者,人才的培养是舞蹈文化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现代舞的确给中国民间舞蹈的创作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形式上,中国民间舞自身由于科学理论的匮乏,很难突破,只有借鉴新的科学理论、创作 手段,融合自身的特色,才会有新的发展。因此,中国民间舞蹈不应是单一、固定模式的,因该在自己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互相的借鉴和学习,才能形成良好的循 环。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化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充分的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民间舞。《碧波孔雀》就从创作编排、动作元 素、音乐语汇、舞蹈服饰、舞蹈道具上充分的说明了民间舞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化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有些编导在 编创过程中忘掉了本国的文化,严重的形式主义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教育理念更新,弘扬舞蹈文化产业,才能发 展我过的民族舞蹈产业。中国民族舞的创新发展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专业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改革开 放的社会环境,给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氛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到来,许多国家的文化产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的甚至濒临灭亡,但是中国的民间舞 只所以在这么强烈的社会形式下经受住考验,除了它本身固有的顽强生命力之外,同时与艺术家们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艺术家们从原生态动作的元素中提炼其精 华注入时代精神,注重“形”和“神”的统一,中国民族民间舞才能永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