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我们的大爱~~~~」(弗二4~5)
「耶稣……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祂离席站起来,脱下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约十三1~17)
门徒--在个人兴趣的支配中
在这里,神圣之爱给我们上了很生动的一堂课。让我们来详细地看一看这一幕,好好地领受它的真实效应。请注意,当时的气氛相当紧张,门徒们之间的危机一触即发。他们彷佛是在期待一件事,期待中又搀杂着一种幻想,幻想着即将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在他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在想象着国度:耶稣被众人拥戴为弥赛亚,人们挥舞着棕树枝,大声喊:「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 (约十二13)
许多人把他们对于弥赛亚的想法和期待,全部都集中在耶稣的身上,尤其是这些门徒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见过祂所行的大神迹,这些神迹恰恰与国度有关系,于是这又大大地刺激了他们主观的期望。当然,他们有着非常根深蒂固的犹太主义观念,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一个国、一个「弥赛亚」的国度,以取代当时的罗马政府。所有这一切弥漫在他们当中,渗透到他们的思想里,他们甚至已经开始勾画各人在那国度中要占有甚么地位了。西庇太儿子的母亲来见耶稣,拜祂,向祂求一件事:「叫我这两个儿子在?国里,一个坐在?右边,一个坐在?左边。」(太二十 20) 你看看她想的是甚么呢!这两个儿子并非不晓得他们母亲的奢望和妄求,他们是与她一块儿上前去见耶稣的!其余十个门徒听见这件事大大地恼怒,他们在路上就开始议论纷纷,不断地争论谁为大。
当时的情势就是如此。不要以为他们仅仅是在口角:「我比你大」。其实事态要复杂得多,他们甚至已经在争论某些更细节的问题:「在国度里我要成为某某重要人士。」他们所有的想法都牵扯到个人的地位和职位,他们彼此争竞,都想胜过对方。在这场争论中,门徒们为了将来在国度里的地位、职位、以及个人的利益、好处,竟然吵得不可开交、互相嫉恨、大发脾气。这就是当时的光景。我们从圣经的记载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的光景;但圣经又记载说:耶稣知道他们心里所想的,并且祂知道这样下去结果会怎样。
门徒们是这样来到耶稣为他们安排的那间楼房里。在那时的耶路撒冷城里,每间摆设良好的客房或套间里,在房门口都放有一张小桌子,桌上有一个脸盆,一壶洒了香水的清水,以及围裙和手巾。如果这是一户有钱的富裕人家,可能还会有一名仆人在一旁侍候。但是,耶稣在安排房间时,祂并没有请佣人;房间里只有一些常用的摆设而已。当门徒们来到那间楼房时,他们心烦意乱,情绪急躁不安,彼此瞪着眼睛,径直来到屋里。他们有的人抬头望望天花板,有的人四处随意瞧瞧,就是没有人注意到那只脸盆!没有人有心情想要去服事别人。晚餐已经准备好了,可是他们没有洗脚,坐下来就吃。
我年轻时听人说,世界上有两座最肮脏的城市,其中一个就是耶路撒冷城,即使那时该城已经有了一些现代化的公共卫生设施。而在主耶稣的那个时代,根本没有这些设施,所有的垃圾废物都是丢在街上。你想象一下,大热天时,尘土飞扬,满城污秽,气味难闻!当他们从这样的街道上走过,进到屋子里时,门口的那盆清水对他们来说,不应当是视而不见、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可是必需之品。他们真是需要用清水好好地洗一洗。但是,他们竟然有意无意地把它忽略过去了。
以上说的,正是整个事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光景。这并非夸大其辞,我们提及这些细节,就是想让大家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当时的真实景况。门徒们都忽略了洗涤盆,没有洗干净坐下就用餐。
缺乏服事的灵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帮门徒自己的光景。此刻,他们的心情还是烦躁不安,并且这股情绪还在不断加重。你知道,当我们身处这样状态时,不也会找许多借口替自己辩护,竭力维持自己的面子吗?这不正是人的天性吗?
马太就是这样。他在侵略者的政府中替外国人做事,可以赚许多钱。当年耶稣呼召他作门徒时,他摆设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招待朋友们,如果他不是很有钱,是不可能摆设昂贵的宴席;当然没有仆人也不可能招待那么多的宾客。不难推测,马太总是爱让别人替他洗脚,他也一直以为自己是位大人物。他可不作仆人!
雅各布和约翰也是如此。他们是大祭司的朋友,可以进入大祭司的院子里。他们是在社会上有身份,在公共场合有影响的重要人士。
还有彼得。可能彼得的社会地位会低一点,然而他也可以争辩说:「我是最靠近主的三个门徒之一,比其它人总该更优越一点吧;我比一般人认识更多的属灵事物,每当主有特别工作的时候,我都有份与祂同处,所以不该轮到我去侍候别人。」
主--在爱的激励下谦卑地服事
上面所谈的这些,并不是在讲一个消遣好玩、生动有趣的故事,而是想藉此为主下面的举动作一个开场白。在那样的气氛中,门徒们心绪低落、态度虚假、做作、卑劣。哦!他们是那样的小心眼、吝啬、使人不齿。然而,就在这时「祂……离席站起来……。」去行门徒们都回避不作的事。在约翰的记载中,这里有一个何等奇妙的转折--「……祂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又要归到神那里去。」于是主离席站起来,(毫无疑问,祂随后所行的都是照着平时的规矩),静静地走到门口,脱下外袍,拿起围裙(就是仆人所戴的围裙)绑上,把手巾束在腰上,把清水倒在盆里,就开始洗门徒们的脚。「祂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祂爱所有属于祂的人,无论他们如何,即使是像刚才那样光景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爱到极点)。」
这里马上就有一个问题产生:甚么是爱到极点的爱呢?甚么是基督的爱呢?甚么是神的爱呢?答案就在这里:这个爱不是凭感情用事;主在这里对门徒们的爱就是这个爱。爱不仅指爱那些可爱的、能够让你去爱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你情不自禁就会爱上他。主的爱是一直爱到底,爱到极点。
我们的蒙洁净是无私之爱的结果
接下来,祂对门徒们解释祂刚才所作的。透过这些信息,我们才能了解祂所做之事的意义。祂说:「我现在所做的,你们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他们后来明白了甚么呢?他们认识到,这世界是一个污秽的地方,它深深地堕落在罪恶之中,其间充斥着从地狱里散发出来的粪臭和渣滓--比耶路撒冷大街上的垃圾更糟糕几倍--人必须从这堕落中被拯救出来,必须从一切的污秽中被洗净。能完成这救赎大工的,既不是傲慢的马太,也不是自以为是的彼得,而是神的羔羊,「顺服一直到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这一切的成就,乃是经过剥夺、降卑、倒空,借着一直服事到底的灵。基督对我们的服事就是这样的服事。
哦!为了使我们得洁净,主是何等地降卑自己、倒空自己!这代价是何等大!这就是主所说的爱--不是在天国里为自己找一个好位置,成为一位重要人物,使自己有声望。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说到「爱是不张狂」,莫法(MOFFAT)把它翻译成「爱是不虚张声势」。试想一下:无论甚么东西,一旦成为我们的骄傲、声望、地位、特权,那么这其中一定是没有爱。我们看见主耶稣就是看见爱。爱,这个爱,从来不会为自己留下半点地步,而去与别人争权夺利,争辩自己有没有被认可,有没有得到地位等等。哦!自私自利在爱中是站不住脚的。假如主耶稣也为自己争地位,祂就不能教导门徒们爱的这一课,也绝不会走上十字架,那么我们就不能得洁净、蒙拯救,脱离这世界了。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就实在太悲哀了。
与祂同为仆人的呼召
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感受这一个呼召。我承认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考虑是否可以将它告诉别人。我从自己很长一段时期的经历中认识到,我们经常会把主在我们灵里深处所说的话,轻描淡写为一篇道理说给别人听;你们这些作话语职事的人,有没有体会过这一点?主曾经将一些事强烈地感动在你里面,然而你却将它作为一篇道理,轻飘飘地说了出去。我是用心来体会这个感动的。每当我看到你我身上的救恩,是因着神无限的大爱,借着降卑至极的服事之灵,取了奴仆的形像,而成就了救赎的大工,我就不禁感叹说:还有别的甚么事奉能成就这工作?
或者,我们是希望看到圣灵再发起别的甚么运动,来完成这救恩吗?哦!这不是一篇深奥的道理,这是圣灵在我们心底的呼喊!现在所有的要点都集中在这里--「祂既然爱世上属自己的人,祂就爱他们到底。」--这些人就是像他们那样、像我们这样的一班人。我并不是客观地去看那些门徒,我是亲身地体会他们的光景。无论是彼得、是马太,还是犹大,他们身上的光景在我身上都有。
感谢神!祂爱我就爱到底,祂是以如此大的爱,一直爱我到底、到极点;祂不是高高在上,坚持祂的权柄、威严、地位,来要求我这个下贱的奴仆认识祂的主权。不,祂是亲自降卑来服事你和我。祂是主,但是有一个时候,祂竟然成为服事人的主。使人惊讶的是即使将来我们看到祂在荣耀中,祂仍然束着腰(这是仆人的装饰)。祂是荣耀的主,但同时又是最伟大的属天的仆人。祂来服事我们,洗净我们的罪,救我们脱离现今邪恶的世界。凡祂所做的都是在仆人的灵里做的。哦!服事的灵和仆人的地位,在今天是何等地被藐视!今天在各地你都会听见说,没有人愿意作仆人;「仆人」的称呼叫人厌恶。服事的灵几乎要从地球上消失了,基督的灵实在匮乏。但是无论那里有了它,那里就有属天的祝福,有大能大力。
哦!千万不要轻看仆人的地位!不要野心勃勃地想得到地位、赏识、名声、赞誉,不要奢望别人都会尊重你的权利。愿神以这灵充满我们。我们不应当等着让别人来为我们作事,我们应当奉基督的名,寻找机会来服事别人--我们的心应当是殷勤的,随时随处找机会帮助主的百姓,因为他们是主的子民;帮助未得救者,因为主受死是为要拯救他们;帮助未洁净者,因为主受死是为要洗净他们。愿主用这灵充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