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创造主

主啊!让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赐我以你的眼光把他们看待, 让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诸于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宽深的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世界教会历史概览 -- 下》

(2009-07-09 17:38:28) 下一个




(主日学讲义)

January, 11  2009

溪边的树



改革的時代(1517~1650)

为什么要了解教会历史
1. 基督信仰是根植于历史的信仰。
2. 教会史对我们的意义

教会的历史阶段
一、 初期教会历史 (公元1~590年)
二、 中古教会史(590~1517)
三、 现代教会史(1517~现在)

改革的时代(1517~1650)
1.  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
     改教前的社会背景,《九十五条》,改教运动的过程,因信称义,宗教改革的意义
2.  瑞士的改教运动 --慈运理
3.  加尔文 – 更正神学的奠基人
4.  欧洲各国参与宗教改革
5.  清教徒主义

灵命复兴与运动(1650~1789)
1.  福音主义运动 – 宗教改革仍需改革
2.  大觉醒运动 
     爱德华兹(1703~1758年),怀特菲尔德(1714~170)、卫斯理兄弟
3.  敬虔主义与循道宗
4.  福音主义运动对基督教的影响
5.  第二次大觉醒运动(1785~1830)

近代与现代
1.  近代海外宣教差传运动
2.  圣经公会
3.  二十世纪的种种冲击
4.  现在与未来



1.  宗教改革 – 馬丁路德

改教前的社会背景

改教运动发动的前夕,整个欧洲在思想、经济、政治,都酝酿着重大的变动;中古的思想、经济、政治架构已在全面崩溃的边缘。在思想方面,中古的神学架构经已僵化到一个与平信徒日常生活完全脱节的地步;于是不少信徒倾向追求个人的属灵经历,而个人经验便因此成为认识神很重要的因素,而不是理性的思辩。欧洲识字人数增加,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原先一个教区的教堂未必有一本圣经,1520年左右,在欧洲流通的圣经约有一万二千册。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渐渐被商业及手工业所取代,封建制度的政治架构开始变成一种各自为政的城邦形势。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有军事力量的地方势力往往可以抗拒神圣罗马皇帝的命令。马丁路德在改教时就有德国的贵族保护,而不致被神圣罗马皇帝逮捕、烧死。这是马丁路德成功的最大因素。

为了对教会发行赎罪券提出质疑与抗议,马丁路德于主后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用拉丁文写成著名的《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的门上,希望教会的领袖及神学家们对他的质疑作出回应并与他公开辩论。当时的路德已是威登堡大学教授,主要教授经学。

《九十五条》

《九十五条》的内容非常简单;他一开始劈头就说:当基督宣告:你们应当悔改,祂的意思是信徒整个生命都是悔罪的生命,他一生以悔改的心态在主面前生活,为的是他厌恶自己罪孽深重,深感神代死的恩典浩大,而不是为了满足律法,好逃避神的刑罚。当信徒真心厌恶自己的罪而深痛悔改时,他不单不去逃避神的刑罚,反而心悦诚服地接受神的审判和磨练。至于教皇,他根本没有赦罪的权柄,他只不过是神的仆役,代神宣告神的赦免,而向死人宣告赦免更是没有意义。假若教皇真的有权赦罪,为什么他不免费为人赦罪?因此,赎罪券不单没有圣经的根据,更与圣经的真理相违背。那些买赎罪券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真心向神悔罪,他们若真心悔罪,便不会企图用金钱去挡住神的审判了。

改教运动的过程

《九十五条》钉上后,没有人向路德应战与他公开辩论,但《九十五条》的内容便很快传遍各地。教廷感到甚为震惊,便下令路德到罗马受审和答辩。支持路德的德国贵族从中斡旋,教廷决定让路德留在德国受审,由教皇的代表卡兹旦负责检查他的信仰和劝喻他承认错误,但路德不肯就范,教皇再下令他到罗马受查,亦为路德所拒。主后一五一九年,双方的缄默终于打破,结果路德与教廷的代表艾克在来比锡公开辩论。艾克将问题的焦点转移,极少论到赎罪券的功能,反而大事追问路德对教皇及教会传统的权威的看法。路德被艾克步步逼进,最后不得不宣告,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权威,教皇、教父及议会不是信仰的依据。此语一出,问题便更加严重了。教皇于是在主后一五二O年六月十五日颁下命令,宣布他为异端,饬令焚烧他的著述,限他在六十天内悔改,不然赶逐出教会,受永不超生的咒诅。路德接到诏令,悲愤不已,将教皇的诏令当众焚烧,以示抗议,也表示他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与此同时,路德写了包括《基督徒的自由》在内的三篇重要的改教文章。主后一五二一年,神圣罗马大帝查理五世运用皇帝的权力,召路德到沃木斯国会前受审。听任查理五世宣判他被褫夺一切公民权利及生命保障,他再不受国会的法律保护。在返回威登堡的途中,被德国贵族劫持隐藏保护,将他带到一堡垒中。路德在威登堡堡垒中改名换姓,埋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结果将新约译成德文。虽然在改教中经历了许多重大打击,路德仍不屈不挠地前进,带动改教运动的发展。不到几年,改教运动已扩散到德国以外的地区。在欧洲各地产生了重大的变革。

因信称义

路德最大的突破就是对信心和恩典有一种全新的理解。信心,对路德来说,不是承认一些信条,信心是一种与神相交的经历;当人相信时,这是表示他完全信任神,无条件地将自己的生命交与祂。当人肯信任神时,他便会将自己的生命向神开放,让神的生命灌注入他里面。真正的信心是完全被神的爱和恩典征服,让神自己为我们成就救恩,让神为我们建立祂与我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再靠自己的能力去追求提升。信心是一种绝对的投靠和归依。他突破性的发现将中古教会宗教生活的错谬显露出来。中古的信徒用承认、遵守教会的信条取代了对神的信靠与降服;他们企图透过操练、善行,一步一步的向上提升,于是他们积聚功德,以求称义。他们似乎不知道每一个人都要个别地面对神;他们让圣徒、圣职人员代替他们面对神,他们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愿意付任何的代价以求得救。更重要的,信心是每个人很个别地向神的回应,每个人都要自己向神作回应,没有人能替代;圣人不能替代,教皇也不能替代。人除了以自己的生命投向神,他不能用其他东西来代替,不是他的金钱、房产,也不是他的势力,神要得着的是那个人自己。

赎罪券便是当时对救恩误解的缩影。赎罪券将重价的恩典变成一种廉价的恩典,仿佛这恩典是用金钱可以购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便是教会的传统原来与圣经的教训相距这么远,那么教会的权威便大受考验。路德猛然醒觉,只有圣经才是最终极的权威,教会的传统也在圣经的审判之下。

宗教改革的意义

宗教改革不是一场道德重整运动,它的要旨不是为了除去教会的罪恶,而是大公教会在教义上出现严重偏差,才促成改革的发生。宗教改革可以说是一场“圣经神学运动”,返回圣经,以圣经答案为基准。宗教改革前夕,教会存在这的主要问题,不是罪恶满贯,而是旧有的属灵模式实效。路德确定了宗教改革的信仰大纲:唯独信心、唯独恩地、唯独圣经。改教运动的最大意义,就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毫无窒息地来到上帝的面前。基督新教,简称新教,或译为更正教. 基督新教是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

2. 瑞士的改教运动

正当路德在德国推动改教运动之时,神在瑞士兴起另一位仆人发动教会改革,他便是慈运理,他致力研读圣经,对于新约尤其有更深的领悟。教皇却于主后一五一八年调派他到苏黎士的大教堂任职。他发动市议会通过一道法令,就是教会任何的习俗,都要基于圣经的教导。省议会同时在主后一五二三年一月安排了一次公开的神学辩论,并宣布一切的辩论必须以 圣经为依据。在辩论中,慈运理宣读他所写的《六十七条》(Sixty-Seven Articles),将一些基本的圣经真理清楚简洁地列出来。在这《六十七条》中他肯定圣经的权威是远超过教会传统的权威,因信称义的道理,他否定人可以用善行来积聚功德,以求赎罪,亦否定弥撒是献祭,否定炼狱的存在,同时,他宣告传道人结婚是圣经所许可的。在这次辩论中,慈运理大获全胜,于是便在省议会的支持下展开改教运动。除了在教义上作出重大改革外,慈运理更率领支持他的人,将教堂中的图象及一切装饰完全清除。

3. 加尔文 – 更正神学的奠基人

基督新教,简称新教,或译為更正教. 基督新教是於16世紀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 对马丁路德来说,宗教改革是一件偶发的事故,为回应大公教会某个错谬的行为而逐渐牵引发展,最后他才晓得原来要对付的不是某个个别的教义,而是整个大公教会。但是若是没有加尔文的在神学思想上的贡献,宗教改革也许只停留在一连串个别的历史事件的地步,不能发展成为一个活泼有生命的信仰传统。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均是宗教改革的主将,倘若说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创始者,加尔文就是更正教神学的奠基人。加尔文投身日内瓦的改教运动,并写了著名的《基督教要义》,他用简单的手法,向信徒陈述更正教的教义,加尔文撰写此书的目的是护教,因为他目睹法国的更正教思想极其混乱,人们无法分别出什么是改教者的正确信仰。加尔文提倡敬拜中讲坛讲道的重要,在圣礼观的改革中,加尔文革除供给崇拜中所有繁琐而又具有神秘主义含义的礼仪,将聚会紧扣在宣讲上帝的道和施行圣餐的两方面。他强调圣徒皆祭司,并重视神学训练。路德曾经为宗教改革提出三个唯独: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圣经。加尔文却加上第四个:唯独上帝得荣耀。基督徒应有的生活目标就是荣耀神。代替各样修道的的属灵操练,他提出追求成圣的观点,人生的目标不在于自我完善,故不应将属灵操练变得过于自我中心化。成圣的追求在于荣耀基督,而非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4. 欧洲各国参与宗教改革

改教运动在欧洲持续进行,首先是德国教会,十六世纪中,在不同方法,不同情况下,教会改革也在丹麦、挪威、瑞典各国展开,他们均采用路德的方式。法惹勒把改教运动带到日内瓦,在他的力邀下加尔文加入改教的战线,这个自由、独立、民主的日内瓦城是全世界最适合加尔文推动改教事工的场所,使日内瓦成为基督化的城市,一个上帝之城。日内瓦的改革带出全球性的影响力。路德和加尔文对法国也有广大的影响力,法国的新教教会也全国性规模组织起来。约翰诺克斯在苏格兰扩大加尔文的影响,他从英国回到苏格兰,改教运动全面展开,1560年,苏格兰国会宣布改变宗教,以新教取代天主教而为国教。英国的教会也希望能够像欧洲的教会改革一样,清除一切天主教的传统。英国的改教运动在四位统治者手下,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早期改教运动的晨星是威克里夫,他的尸体和书籍虽然遭到了焚烧,他的精神却一直成为重要的影响。丁道尔将圣经翻译成英文,国王亨利八世推动了教会改革,在教义、崇拜仪式及信仰实践上增加了一些改革。修道院被关闭,圣徒遗物不再看为神圣。爱德华六世继续改革,通过了公祷书,教义方面的改善是采用“四十二条”信经代表新教的精神。虽经过血腥玛丽统治下的天主教复苏,新教徒受到残酷的镇压,到她妹妹伊丽莎白掌权后,就通过了伊丽莎白决意案,天主教徒在英国,从此变成了少数人。

5. 清教徒主义

清教徒主义并不是一种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他们提倡"改革改教运动",要求改得更彻底,更清楚地与天主教划清界线。另外,他们还觉得英国的信徒的信仰生活不够圣洁,特别是圣职人员对自己的要求还不够严谨。于是他们提倡简化崇拜仪式,提高信徒的属灵素质。清教徒主义是主张教会的改革要延伸到根部与枝条,清教徒并不以仅仅在教义上有改革而感到满足。清教徒对改革有彻底的要求,不仅要求改革教义,也要把改革贯彻到实践,真正的清教徒的特色就是持守遵行从神而来的信仰 – 实行。因此,很多清教徒受到逼迫被迫离开英国,这些清教徒到了北美洲之后,在自由的空气中建立他们的教会及家园。他们大多是极其敬虔、勤奋的加尔文主义者。他们以民主的形式管理教会。日后美国的民主政制,便是由此奠下基础的。除了民主政制外,他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带着浓厚的信仰色彩。他们的信仰对于日后美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灵命复兴与运动(1650~1789)

1.  福音主义运动 – 宗教改革仍需改革

宗教改革是由马丁路德在十六世纪的德国所推动的圣经神学运动,目的是要恢复原初的福音精神,重建早经失落的属灵传统,以及因信称义的基本真理。更正教的教义又被加尔文搭建起来,但三百年后,另一个运动—福音主义运动却又兴起来纠正更正教的错误。经过三百年的发展,更正教会出现各种危机,信仰体系逐渐僵化,难以有效地回应时代的转变。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及美国,合共有四次大奋兴运动。卫斯理约翰带动“福音主义运动”或称“卫斯理复兴”,是首次掀起的复兴浪潮,又被称为第一次大觉醒,首先出现在英国。

2. 第一次大觉醒运动

当时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自由传道者,其一是怀特菲尔德,其二是卫斯理约翰。他们起初合作传道后来分开,怀特菲尔德是十八世纪一位非常重要的布道者,他所到之处都引起很大的复兴。在新英格兰,他的讲道与爱德华滋的讲道产生的影响汇成一起,成为一股巨大的复兴力量。复兴的情形,是因上帝的大恩典所造成的,上帝以祂的大能和圣洁吸引人,直等到罪人极度地恨恶罪,并且在上帝面前破碎、悔改。藉着主耶稣的道成肉身、被钉、复活和圣灵的降下,大大浇灌在人们心中。整个地区的居民在上帝大能的感动下,开始为罪自责,上帝以超然的干预,阻止人类堕入罪的深渊。美国的人复苏便在此时开始。自主后一七三八年开始,怀特菲德多次在美国巡回讲道。他主要的工场在美国而不在英国,因此由他带动的复兴主要在美国。英国的复兴却主要由约翰•卫斯理带动。

卫斯理兄弟二人有过灵性复兴的经历,得到了复兴之后,便奋不顾身地为主工作。卫斯理弟兄使用巡回露天布道的方法传道。而他所到之处,信徒便大得复兴,很多人深切认罪,并且重新向神委身。约翰•卫斯理不但有布道的恩赐,更有组织的恩赐。他不像怀特菲德,讲道复兴信徒后便往别处去,不太注重跟进工作。约翰•卫斯理却很著重跟进工作。约翰•卫斯理把复兴的信徒组织起来,将每一区的信徒分成若干班,每班十二人,其中一人作班长。每一班的人互相扶持激励,班长更有责任督促班员操练敬虔。小组成员立志共同遵守约章,严格遵守圣经要求,小组成员互相认罪、劝勉、督责,改正。这些小组发挥了门徒训练、传福音、纪律督促与救济穷人的作用。约翰卫斯理崇尚悔改重生、强调作完全人,过严谨敬虔的生活,追求全然成圣与基督徒的完全。卫斯理强调信仰的执着与确信,强调单纯的信心。关注宣教工作,关怀慈惠工作。

3. 敬虔主义与循道宗

正统主义将基督教本来活泼的信仰化成一套僵化、呆板、抽象的教理,而信心变成了对这套教理的宣认。他们拥有精细地界定的所谓"纯正信仰",但却缺乏了因信仰而来的生命活力。主后一六七O年,一位法兰克福牧师史宾纳召聚了一小组信徒在他家中读经、祈祷,彼此鼓励追求活泼的属灵生命,他称这小组聚会为敬虔团契。他所写的一本名为《渴慕敬虔》(Desideria)的书,清楚地呼吁信徒聚在一起研读圣经,摒弃神学的争辩及抽象的理性思维,而在实际的敬虔操练中体验及实践圣经的真理。卫斯理对敬虔主义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约翰•卫斯理和其弟弟查理•卫斯理于伦敦创立循道会。原为圣公会内的一派,后逐渐独立。该宗认为传统教会的活动方式已不足以应付新的社会问题,主张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宣称求得“内心的平安喜乐”便是幸福。

4. 福音主义运动对基督教的影响

福音主义是指一群奋兴布道家,采用巡回布道的模式,所推动的一个属灵更新运动。这些奋兴布道人通常是平信徒,具有宣讲的属灵恩赐,却不一定受到过严格的神学训练,他们公开讲道,到公元、街头露天布道。约翰卫斯理曾说,整个世界都是他的牧区。在他之后不少继起的布道者开始在教会建制之外的工作,他们成立了一些崭新的组织—福音机构。福音机构在十九世纪英、美大奋兴运动中普片设立,对基督教的发展形态造成极大的影响。福音主义者由于过于强调信徒生命的改变,人的宗教感情而非思想,故将信仰大幅度简化,既不理会复杂的教义分歧,也无视不同宗派传统界限,单单要求信徒接受、经验与履行福音;将基督教信仰还原为最基本的内容。所以,福音主义在美国推动了一个跨宗派的合一运动。福音主义对道德有强烈的关注,重视教会的社会见证,因而推动了一系列社会的改革如废除奴隶运动、改善童工待遇、禁酒运动等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5. 第二次大觉醒运动

在十八世纪末(1785)至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另一个奋兴运动又告发生,期间延绵了三十多年,对社会及文化均有明显的影响。福音主义运动在许多奋兴布道者的努力下,配合为数众多的自发性读经和祈祷运动而产生的。此期间不少牧者与信徒受福音主义熏陶,成为福音派。福音派的特点是他们关心的不是教义的问题,而是信徒个人生命素质与教会的福音使命等实践性课题,其特征是强调宣讲、信徒生命重建,藉着福音改造社会与人生。福音派教士的代表人物是牛顿约翰和西面,还有威勒伯福士。这些人都是平信徒,他们共同之处就是个人生命先被福音改变,然后切志用福音去改变他人,对他们而言,福音主义的关键不是在于坚持某个教义上的传统说法,而是强调福音的实用价值及实践,行动比理论更重要。

美国的奋兴运动始于1792年,1798年蔓延至全国。耶鲁大学发生一次属灵复兴,全校三分之一学生归正信主。后来逐渐波及全国。第二次大复兴开启了新兴的事工,福音机构推动各种社会改良与救济事业,还有青少年事工与海外宣教,主日学运动,基督教青年会建立。第二次的觉醒运动中产生了许许多多敬虔爱主的基督徒,为将来的大批海外宣教预备了属灵器皿,他们持续的祷告使得祭坛上的火熊熊燃烧,复兴运动必然推动宣教运动。

1. 近代海外宣教差传运动

促成海外宣教运动的信仰背景是第二次大觉醒运动。这次宣教运动构建了今天更正教世界的面貌将原本仅限于欧美的宗教,变成遍布全球的普世宗教。海外宣教运动对基督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这运动不是纯粹的宗教事件,与十八、十九世纪帝国主义扩张无法分割。如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基督教会一样,华人教会也是十九世纪海外宣教运动的成果。海外差传机构纷纷成立,成千上万的宣教士到海外工作,不到半个世纪,宣教士便已经来到最偏远的远东地区。这些宣教的运动将福音带到亚洲。马礼逊便是这运动中的一份子。因此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其实与这时期的宣教运动很有关系。然而,除了福音扩展及在世界各地建立教会之外,这宣教运动对西方教会本身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着宣教的热忱,人对神的委身便越真实。于是在十九世纪初,特别在美国,另一次的大复兴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这大复兴加强了教会内部的生命力,也间接地加强了宣教的实力。我们可以说,十八世纪末开始到十九世纪末,这一百年是教会有史以来扩展最快的时期。从社会学家的分析来看,这真是令人费解。因为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根本对教会极其不利。然而,当神要兴起祂的工作时,任何环境的因素,也不能阻碍。

2. 圣经公会

1804年圣经公会在英国伦敦成立,到1906年共有附属公会5800个,共发行了两亿册圣经,并设立区域办事处,每个办事处有圣经翻译、出版和发行专家。联合圣经公会的全球翻译协调专员,监督62位翻译顾问,协助800或更多种不同的语言翻译工作。到1996年,圣经或单行本共有2167种译文。

3. 二十世纪的种种冲击

在十八、十九世纪,教会在各种困难与挑战中复兴、扩展。但复兴与扩展并没有把外在的困难与压力除去,反过来,整个欧洲的文化正在更急剧的转变:科技高度的 发展、物质主义及世俗主义潮流的高涨,共产主义的蔓延,这一切对教会造成很大的压力。我们若回头一望,便发觉,假若没有十八、十九世纪的复兴与扩展,为教会建立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基础,相信教会在面对二十世纪的急剧转变时,可能会经不起那些冲击与考验。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似乎征服了大自然,宇宙再没有任何的问题是科学不可以解答的。人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却因科技的发展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与考验。同时整个社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讲求效率。因此,人的生活便变得越来越机械化。现代人似乎只有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其他人的特质都给压抑了,而现代人的精神 生活便因此受到严重的亏损,属灵的感应能力变得非常微弱。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世俗化的现象,即是说,人除了感官所及的事与物之外,对于超越的事实--如神的存在、永恒的价值、永生等--完全失去了感应的能力。因此,在欧洲不少地方,信徒的人数不断锐减,信徒生命的活力也渐渐失落。当上一世纪宣教工作播下的种子在亚洲、非洲等地茁长、开花时,欧洲的教会却受到世俗主义严重的冲击。除了科技的发展,另一个挑战便是共产主义的兴起与蔓延。自从主后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以来,短短的几十年,共产政权统摄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共产主义的唯物思想否定了神的存在,也否定了宗教的价值,因此,当共产主义蔓延时,基督教便受到很大的压力。犹太人的回归故土重建国家,对基督教的世界来说也是一个明显的记号,主来的日子已近,神的话真实可畏,正照着祂的预言实现。

二十世纪也是回教国家变得极度富强的时候。因着石油的发现,很多回教国家富裕起来;同时,当西方文化渐渐侵入回教国家时,回教国家便作出强烈的反应,更激烈、狂热地死守回教文化传统。这种回教的狂热加上石油带来的财富,便产生了回教的宣教运动。这运动在非洲、亚洲等地,也对基督教会造成相当大的挑战。同时,曾经受西方文化冲击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正纷纷从殖民地的情况下独立建国,他们正不断地寻求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对于自己传统的文化更加重视,面对于外来的一切影响都非常敏感,甚至排拒。在这种情况下,宣教工作的发展便受到不少阻力。反过来,西方在过去五十年中,因着两次的大战,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反失去了信心,因面对亚洲、非洲的文化采取极度开放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反受东方的各种宗教及哲学所吸引。现时在美国及欧洲,东方宗教及各种异端邪说正不断蔓延,这对于教会也形成一种压力。二十世纪是神学思潮汹涌,也是相当纷乱的时代。一个思潮兴起,流行一时,不到十年便又衰落。这种情况,使信徒感到很迷惘因此神学教导在很多信徒的心中也失去了过往崇高的地位。


4. 现在与未来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好的迹象,教会数量大大增加,遍及各大洲,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基督教急速增长,也平衡了西方国家教会人数的下降。全世界各地都有祂的子民在教会里敬拜、赞美事奉祂,教会的发展,神学的装备和培训也蓬勃持续。神的怜悯永不断绝,祂的慈爱永远长存!归结说来,教会的未来在于主,神在圣经中应许他的教会说:他永不离弃他的教会,并且要与祂的子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对基督徒来说我们仍然是作世界的光,世界的盐,引领别人认识主耶稣基督,力行祂颁布下来的大使命。

教会两千年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在这两个小时里讲完,我依照一个主线选择一些重大事件,来和大家一起认识神在历史上的作为。有感动用一句圣经来作这次讲课的结语:

诗篇二十二篇26~27:

地与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参考书籍:

《基督教两千年史》
《历史轨迹 – 两千年教会史》
《基督教发展史新释》
《基督教会史略 – 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