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本一古里安
“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伊扎克·纳冯
19 世纪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往《圣经》中所说的“流奶与蜜的地方”巴勒斯坦,结果,那里满目疮瘦的破败状况令他无比震惊:大地裸露着难看的胸膛,昔日的田园已变成瘴气迷漫的沼泽,山丘光秃、梯田坍塌,风沙扑面,到处是污秽的垃圾⋯⋯这位文学大师开始是震惊,继而绝望,他以令人窒息的笔调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首当其冲,这是一块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的土地。”然后他叹息着离去。
一个世纪过去了,世世代代犹太人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随着以色列的成立,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帝的选民”犹太人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
经济上,以色列不仅是世界上的工业强国,而且成为世界农业强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近8000 美元的水平。以色列的棉花产量居世界之冠,并有许多农产品大量出口,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
教育方面,以色列已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每年的人才供大于求,16岁以下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文盲己基本扫除,每4500 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大学毕业生占全国总人数的10.5%(犹太人中占12%),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此外,以色列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居世界前列,每年人均读书比例居全球之冠。
慨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一个500 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在短短40 年内怎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本章将为您揭开此谜。
一、凤凰更生歌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以色列政治的本质的话,这个词只能是“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是以色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立国基石之一,是它之所以存在的缘由和目的。一言以蔽之,没有犹太复国主义就没有以色列。
然而,犹太复国主义却像涅磐的凤凰一般,历尽了艰辛,让我们重温一下赫茨尔那啼血的呐喊吧:
“那块应属于我们的乐土,在那里我们终于可以长鹰钩鼻、黑红胡子、罗圈腿,而不致因此被人看不起,⋯⋯在那里,我们终于可以作为自由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在那里,⋯⋯犹太人这个讨厌的称呼,可以成为像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总之像所有文明人一样的尊贵的称呼。”
□艰难的回归历程
2000 多年的大流散和饱受凌辱,尤其是十字军东征时的摧残和希特勒法西斯的暴行,使许多犹太人曾热切地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幻想有朝一日能有自己的家园,这就催生了多少代犹太人曾梦寐以求的复国思想。
1621 年,英国犹太人亨利·劳斯在他的《犹太人的号召》一书中,曾呼吁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帝国。但这一呐喊实在是太微弱了,长期流散的犹太人已麻木了,自然没有多少人响应,这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呐喊。
1881 年,俄国犹太人平斯克写出一本《自我解放》的小册子,提出了犹太人应恢复自己的家园的主张,只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才能摆脱苦难。
1896 年,赫茨尔的著作《犹太国》出版,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的正式诞生,也开创了犹太复国主义从思想到运动的一个崭新时代。之后,在赫茨尔的极力倡导和推动下,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于1897 年8 月29 日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纲领——《巴塞尔纲领》,确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大会还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WZO),并通过了国旗和国歌。至此,加速了犹太复国的步伐。
1917 年,在另一个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的努力推动下,英国发表了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贝尔福宣言》。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以致函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的方式宣布:“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民的民族之家,并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
1917 年12 月9 日,英军攻克耶路撒冷。1920 年,英国政府获得国际联盟通过的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各国都忙于本国战后复兴,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势力的崛起无暇顾及,《贝尔福宣言》的发表以及英国的委任统治权,给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提供了契机。到了1948 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由2 万多猛增到60 万占当地居民的1/3 强,为以色列建国奠定了基础。同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把教育作为复国的重要手段。据考证,巴勒斯坦最早出现的犹太人组织是犹太学校。“以色列理工学校”建于1924 年,“希伯来大学”建于1925 年,“魏兹曼科学院”建于1934 年,这些都为以色列日后教育的极度发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惨绝人寰的屠杀,在客观上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犹太人的同情;再加上犹太社团在美国政治中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美国政府给犹太复国的支持;同时,前苏联为了打击英国在中东的统治地位,因而也支持美国对中东的政策。于是,在1947 年11 月27 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了对巴勒斯坦与阿拉伯分治问题的决议。
1948 年5 月14 日下午4 时,犹太历5708 年8 月5 日,犹太复国主义委员会在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发表了独立宣言。1949 年5 月11 日,以色列被联合国接纳为第59 个会员国,犹太人欣喜若狂。
此后,在超级大国争夺中东控制权的过程中,以色列经历了5 次中东战争,残酷的战争使犹太政治家开始认识到和平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现在,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已坐在了谈判桌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17 年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发表后,大大加速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随着犹太人势力的加强,英国也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绊脚石,同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剧烈。于是,英国人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于1947 年2 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
1947 年4 月5 日,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5 月8 日,犹太代表在会上强烈要求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代表起来反对,由于犹太人在美国政治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美国支持犹太人的主张。最关键的就是看苏联人的态度了,一旦苏联人不支持犹太人,联合国就无法通过任何协议,犹太复国就会非常困难,而苏联人向来和美国人的意见是相对的。出乎英国人预料的是,苏联人考虑到应该打击一下英国人在中东的势力,于是同意了美国人的看法,并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这使犹太人喜出望外。
苏联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又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人担心在中东建立一个由苏联人控制的国家。
犹太人看出了这一点,他们知道,没有美国的支持,犹太复国也是纸上谈兵。
12 月27 日是感恩节,联大体会,趁此期间,犹太复国主义的领导、著名的物理学家魏兹曼博士赶紧给杜鲁门总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在这个紧急时刻我是非常痛苦和不安的,有人害怕我们在巴勒斯坦的计划会在某种方式下被人利用作为共产主义思想侵入中东的通道,再没有比这更让人不可思议的了。我们犹太人大多是来自东欧的移民,而他们正是从那些共产主义国家出走的人,正说明他们不愿意被共产主义同化。否则,他们根本不会出走。”
魏兹曼这一封信使美国人的疑窦顿开,这为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对巴勒斯坦与阿拉伯分治问题的决议扫清了障碍。
1947 年11 月27 日,联大复会。法国代表提议,为了给阿犹双方进一步提供协商的机会,推迟二十四小时表决。
这个提议可帮了犹太人的大忙。他们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大肆活动,不断地拨电话,电报一个接一个地飞往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支持,很多犹太人半夜从床上被拉起来,向所在国施加影响。干得最出色的是美国纽约州众议员犹太人布卢姆,他在一天之内竟说服了菲律宾、海地、利比里亚三国的会议代表,促使他们完全转变态度,支持分治方案。
午夜,杜鲁门亲自出马,下令国务院为通过分治方案作最后努力,美国人欺、哄、唬、诈,运用一切力量拉赞同票,特别是一些拉美国家,在美国人的压力下,纷纷转变态度。
11 月29 日,在美国的操纵下,在苏联的支持下,联大进行表决,美苏等三十三票赞成,阿拉伯十三票反对,英国等十票弃权,分治方案被通过。联合国的分治方案规定:英国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结束不迟于1948年8 月1 日,在委任统治结束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阿拉伯面积为1120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其中阿拉伯人72.5 万,犹太人1万;犹太国面积为14942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计划中有犹太人49.8万,阿拉伯人口40.7 万。
这一决议通过后,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巨大悲哀和愤怒,因为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却只得到43%的面积,而且大部分是贫瘠地带;犹太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却得到56.6%的国土面积,而且大部分是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带。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联合国的不公正决议有直接关系。
□希伯来语的成功复活
希伯来语曾是古代犹太人的语言,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就是用古希伯来语写成的。犹太民族大流散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受了所在国当地的语言,或者在一些犹太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把希伯来语与当地语言混合起来使用,古希伯来语逐渐被废弃了。如在中欧和东欧的犹太人中,比较流行的是意第绪语,一种由德语和希伯来语混合起来的犹太语言,在西南欧和拉丁美洲的犹太人则一般讲拉迪诺语,这是古希伯来语与西班牙语混合而成的犹太人语言。北非的很多犹太人说莫格拉宾语,西亚的犹太人基本上都说阿拉伯语,自从中世纪以后,希伯来语只是犹太教拉比们在举行宗教活动和祈祷时使用的局部语言,以及一些常识渊博的学者研究古代历史和宗教的文字,而不再是一种有生命的口头语言,成了一种“己死亡的语言”。
19 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后,对使用哪一种语言作为犹太人的民族语言的问题,复国主义者中间产生了分歧。有些人主张用意第绪语,因为当时使用意第绪语的犹太人最多;还有的人主张用德语(其中包括犹太复国主义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另外一些人认为应该使用希伯来语。到底用哪一种,大家争执不休,莫衷一是。西奥多·赫茨尔在日记中写道:“在未来的犹太人国家里,我们必须考虑人们使用的语言⋯⋯我们当中有谁能用足够的希伯来语去买一张火车票呢?”后来,希伯来语逐渐在巴勒斯坦犹太人中发展起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名叫本·耶胡达(1858—1922)的语言学家。
本·耶胡达是出生在立陶宛的俄国犹太人,于1881 年和全家一起移居巴勒斯坦。他力主把古老的希伯来语用于日常生活,并在当地犹太人家庭中和幼儿园及学校里试验和推广使用希伯来语。当时巴勒斯坦犹太人中存在着多种语言,人们互相之间难以交流。本·耶胡达禁止他的妻子用俄语,而用希伯来语与他们的婴儿说话。他也不许自己的孩子跟说其他语言的孩子一起玩,怕他们受其他语言的影响。本·耶胡达自己则受到巴勒斯坦正统犹太教徒的敌视和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希伯来语是神圣的语言,只能在宗教活动中使用,将其用于日常生活是对宗教的亵渎。他们甚至向当时统治巴勒斯坦的土耳其政府告发,说本·耶胡达煽动犹太人谋反。本·耶胡达为此受到监禁和审判。
然而,经过不懈的努力,本·耶胡达逐渐获得了成功。1884 年他与别人创办了第一份希伯来语报纸,1889 年建立了“希伯来语言协会”。1904 年,在收集和创造了数千个新词汇的基础上,他编出了第一本现代希伯来语辞典,这在现代希伯来语的发展中有了完全使用希伯来语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由于各地犹太人的口音不一致,1905 年希伯来语学术委员会认为东方犹太人(即赛法尔丁)的口音与古希伯来语较接近,决定以东方口音作为标准发音。这个学术委员会还是批准产生和使用新词汇的权威机构。
1916 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调查表明,当时己有3.5 万人把希伯来语作为主要语言来使用了,占当地犹太人的40%左右。在儿童中,这一比例已高达70%。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后,英国当局承认希伯来语与英语、阿拉伯语一起作为官方语言。以色列建国后,政府宣布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是正式官方语言。建国初期,大量犹太人涌入以色列,语言再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在建国的头3 年以色列人口翻了一番,从68 万增至140万,而他们中会说希伯来语的人仅占1/4。人们之间无法交流,只能靠手势或借助翻译。官方的通知、新闻广播往往要同时用多种语言才能被多数人接受。一些新移民到达以色列后,马上进入军队去打仗,有一些士兵却因听不懂命令而莫名奇妙地死在战场上。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50 年移民安置中心和军队里,一种被称为“乌尔潘”的速成语言学习班出现了。乌尔潘采用一套有效的集中强化训练方法,学习者一般可在6 个月内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和基本的阅读能力。乌尔潘这一形式直到今天仍在移民接待中心和外国人学习希伯来语时广泛采用。移民们定居下来后,还可以继续在开放大学里学习希伯来语的阅读和写作。
今天,希伯来语已在以色列人中广泛地使用。甚至可以说,如果古代的大卫王在今天复活并漫步于特拉维夫街头时,他也能听懂人们的谈话,而现代人也能听懂他的话,不过可能彼此都会有些困难,因为某些古老的词汇在现代希伯来语中已消失了。而许多新词汇又被创造了出来,语法也有所不同。世界上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希伯来语的复活确实是语言学和社会学上的一个奇迹,它实际上是人为地创造和推广的一种新语言,最后被社会所接受。据说,人们在街头见到不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便会上去质问和批评。孩子们如不说希伯来语,而跟父母讲其他语言,便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现代希伯来语已经成为一种表现力很强、词汇丰富的“活语言”了。它有22 个字母,与阿拉伯语一样,书写顺序是横行从右到左。由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希伯来语许多词语的发音也与阿拉伯语很相近。例如,希伯来语中“太阳”是“谢米什”,阿拉伯语是“夏拉姆”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往来,使希伯来语不断产生着新词汇。当代希伯来文学在世界文学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多诗歌、戏剧、小说都己被译为其他多种语言。
由于受家庭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往往在正式,公开的场合讲希伯来语,在家里和本移民集团中仍说他们自己熟悉的语言。不过这种情况已越来越少了,因为年轻一代中希伯来语已很普遍了,往往是年轻人的希伯来语比老一辈说得更纯正和熟练。以色列有一句笑话说,在这个国家里,是孩子教家长说母语。
今天,在以色列人中大约还有70 种语言,除了大家的共同语言希伯来语外,有意第绪语、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西班牙语。除了希伯来语的复活是语言学上的一个奇迹外,以色列人还创造了许多奇迹,其中最令世界惊叹的,大概是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沙漠中创造的奇迹。
二、沙漠中的奇迹
1906 年,一个年轻的犹太人来到了巴勒斯坦。为前往耶路撒冷,他穿过了泥泞的沼泽地。在朝拜了耶路撒冷的圣迹之后,他又去了内格夫地区。那块“未知的土地”以自己的严酷外貌迎接了这位年轻人:在烈日照射之下,乱石垒垒的沙漠伸向了地平线处的远方,稀疏的小树和颜色发黄的灌木丛在于热的东风中摇曳着。暑气笼罩着大地,光秃秃的岩石、奇异的坑洞和被惊动的蜥蜴、蝎子怒视着胆敢闯入它们王国的不速之客。这位年轻人毫无沮丧的表情,暗中发誓要让这片沙漠开出美丽的鲜花来。
这位年轻人就是“以色列之父”本一古里安。
在此之后,随着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以色列的成立,本一古里安带着其他同伴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
□祖国高于一切
以色列国成立后,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向以色列聚集,曾出现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现在以色列已有500 多万人口,犹太人超过400 万。移民来自世界各地,由此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社会。
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犹太人热爱祖国和为民族兴亡的献身精神。以色列建国前,全世界犹太人在物质上和道义上的鼎力相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色列建国后,又和以色列全民皆兵的方针和军人誓死保卫祖国的“马萨达精神”是截然分不开的。
为了祖国,以色列人似乎是无条件的。以色列的个人所得税是累进制,收入越高交税越多。一般工作人员的每月收入是3000 美元,但要交1000 美元的个人所得税。一个经常偷税漏税的中国歌星对此大惑不解,问一个名叫兹维的先生愿意交这么多税吗?对方回答说:“国家建设要钱,移民要钱,大家都愿意交。”
以色列属于移民国家,会不会产生宗派呢?一些外国人很奇怪。“刚来的时候会有一些隔阂,但时间一长这种地域隔阂就慢慢消失了,因为大家都是犹太人。”那么,那些人为什么会放弃所在国的优越条件而非要回到这个沙漠小国呢?一般犹太人回答都很简单:“因为以色列是我的祖国。”
□沙漠中的花园
犹太人善于经商,的确名不虚传。以色列是个以沙漠和荒丘构成国土的国家,居然能使全国粮食基本自给,并能以大量有竞争力的农副产品,每年赚回巨额外汇,这实在令人惊讶和羡慕。
以色列的农业结构中,有一种高效益的成份,它赚钱多且无人觉察,那就是鲜花出口。据资料统计,1992 年以色列出口花卉1.7 亿美元,1993 年增至2 亿多美元,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平均每人每年从鲜花出口中收入40 美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芬芳香溢的鲜花将一个弹丸小国装扮的分外妖烧,仿佛一个美丽的花园。当然,以色列的领导人为解决可耕土地减少和可灌溉水的困难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以色列农业的显著特点是“三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
在以色列,由于年降雨量很小,造成了真正的“水比油贵”,遇上天旱,政府还要花巨额外汇进口淡水。以色列对全国实行统一的淡水管理,并耗资数亿美元兴建了全国输水工程,通过大小输水管道,把水从北部地区一直输送到南部干旱地区。不仅如此,在以色列农村,不论是大田还是果园均是喷灌或滴灌,80 年代起滴灌逐步取代喷灌。这就是说,以色列农业用水是以滴计算的。此外,土壤贫瘠是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又一难题,为此,以色列一方面大力发展对土地要求少、对技术要求高的农业,另一方面又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普遍推广特种水果和生物工程系列产品,广泛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就是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奥秘,确实是高投入、高科技带来了高效益的“三高农业”。以色列籽棉单产高达每公顷近4000 公斤,每头奶牛年产量高达10000 公升,1991 年海鲜农产品出口额为6 亿美元,加工食品出口为6 亿美元,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额的比例权为3.5%,一个农民平均可以供养64 个以色列人。
以色列的农村大多数人生活在两种独特的合作组织内,一种是基布兹(集体农庄),另一种是莫沙夫(合作社)。这两种组织都是公有制,其主要区别是经营方式不同,基布兹是集体经营,莫沙夫是家庭经营。但不管哪种形式,农业的产业化程度都非常高,换句话说,以色列的农业很像现代化的工业。以色列全国共有450 个莫沙夫,中等的莫沙夫一般有60 户左右的人家,每户有30 多亩地,大多有15—30 个左右的雇工,年产值在12 万美元—120万美元之间。
以色列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同步进行的。以色列农村越来越多的人转到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条件越来越接近,甚至许多方面超过工业。因此,在基布兹或莫沙夫内,商店、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仿佛一个小城市。
一个小小的以色列在短短40 年内的农业现代化竟如此之高,不能不让世人惊叹。
□工业幼儿园和高效率的国营企业
以色列有间工业“幼儿园”,听起来使人感到奇怪。所谓工业“幼儿园”,指它像幼儿园培育幼儿那样,专门培育新建工厂的“工业园”。
在以色列北部的上加利利,有一间工业“幼儿园”,这家工业园是个企业集团,创始人是德国犹太人斯梯夫·维尔太海米,现年69 岁。他早先是个小业主,他从德国特别重视职工培训这一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将技术服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新建工厂,把这项工作作为一种经营,相信会获得盈利并有益于以色列工业的发展,于是投入资金兴办这种特殊的“幼儿园”。
众所周知,新办的工厂通常由于种种原因,最初几年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效益不那么好,甚至出现生产不正常,导致亏损。越是高技术密集型的工厂,这类情况越难免。斯梯夫盯住了这一目标,在加利利中部买了一片土地,聘用了一批门类齐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盖起了可同时接纳20 间新工厂的厂户,办起了专向各新工厂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服务的工业“幼儿园”,新工厂在开始投入生产前,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部分工人送到这“幼儿园”培训一段时间后,回自己的新办厂即可上岗正常生产了。
斯梯夫的工业“幼儿园”于1985 年开始经营。任何一个打算开设新厂的以色列投资者,只要向工业园交纳一笔费用,即可在工业园内开办工厂。工业园负责向投资者提供现成厂房,代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工厂的生产提出经营管理咨询,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最终使其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同时,工业园还向园内工厂的职工们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一般满3年后投资者即可离开“幼儿园”,另外设厂生产,将全部机器设备及训练有素的职工带走。此时,工厂就如“幼儿”离开“幼儿园”了,可独立经营,并掌握了生产和经营的全部技能。正式投入生产时不会像未经培训的新工厂那样出现诸多问题。斯梯夫经营的工业“幼儿园”已9 年了,它已培训出许多新工厂。现在,在其周围已形成了一个由它培育出来的工厂组成的新工业区。在这个工业区里,职工人数虽然只占以色列全部工业职工人数的1%,但它的产品出口额却占全国工业品出口总额的10%以上。以色列政府根据工业园的经验,已经在全国各地再建10 个类似的工业园,以促进本国工业的有效发展。
以色列在建国之初,工业非常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生活日用品。但自60年代后期开始,该国发起一个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出口换汇为导向的建设热潮,通过兴办各类工业园,培育本国的现代工业体系。经过20 多年的建设,克服了国内资源缺乏、能源不足、技术水平低的制约,充分发挥犹太移民的人才优势,现在,以色列工业无论在组织管理、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在市场营销等方面,在中东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以色列发展工业,很重要一招是依靠本国大批高素质的犹太技术人力资源,建立起多样化和高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依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使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紧密结合。这样,使以色列工业发展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接着,以色列工业先从仪器、饮料、纺织、服装、皮革、家具、塑料、药品、化工及旅游纪念品等轻工行业开始,到60年代后期着手发展玻璃制品、汽车轮胎、太阳能设备、金属制品、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及钻石加工等。到80 年代开始,集中发展光学和精密仪器、高技术电子产品(包括电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光学玻璃纤维、工程机械、武器及军事设备、航空和航天设备、生物和化学药品等高技术工业产品。
以色列的军事工业发展迅速,而且相当发达,近年已大量出口,据资料反映,其近年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出口,每年估计超过12 亿美元,占其工业品出口值1/4 左右。从事军事工业生产和销售的人员达14 万多。军工出口产品有各种自动冲锋枪、坦克、弹药、灭火设备、电子遥控系统、导弹、海军巡逻艇、战斗机等。据外界披露,以色列已成为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了。
以色列工业中钻石加工业相当发达。以色列虽然不产钻石,但该国技术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他们从国外进口钻石原料,靠犹太人的高超割切和打磨抛光技术,把钻石加工得珍贵可爱。另外,应用犹太人经商的技巧,将加工后的钻石销往世界各地,从中赚取丰厚的差价。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的钻石加工发展成为本国的重要工业。到1985 年,全国共有大小钻石加工厂1000 多家。钻石工业在以色列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1990 年其钻石出口30 多亿美元。它的中小型磨光钻石也占据国际市场的80%,其他各类钻石也占世界出口总值的40%左右。无论从加工数量、质量和销售角度看,以色列钻石加工业都是世界之冠。
以色列已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其工业产值(不包括钻石加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1 万多个,工业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值的90%。
当然,以色列的工业中多种成分并存,其国营企业也不乏活力,效率和效益之高令人惊奇。以食堂为例,以色列的一般国营企业的食堂大都是一个人管理,而且大多是中年妇女,从采购、配菜、洗菜、分发、收洗餐具,直至结帐,都是这一个人完成的。早餐7 点开始,管理员6 点20 分上班。她刚换好工作服,6 点25 分送面包的车就来了。取好面包后,迅即将其切成小片,放入大托盘。6 点35 分送洗好的新鲜蔬菜、果酱、鱼松和鸡蛋的车准时来到,10 分钟之内一切就绪。6 点55 分就可以准时开餐。餐后,客人自觉登记结帐。讲求效益之风,几乎比比皆是。一个年产10 万吨化肥的大厂,加上厂长共15 个人,办公室内只有一台电脑和一部电话,厂长一个人用电脑和电话直
接指挥生产。
□方兴未艾的旅游业
1995 年世界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东,旅游业人数比上一年增长11.8%。中东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以色列,旅游人数在1994 年217 万的基础上,猛增到近300 万,年收入超过20 亿美元,人均旅游收入近300 美元,居世界第五位。这与中东的和平进程获得进展有关,更与这里的悠久历史和奇特风光对游客的吸引力密不可分。
位于犹地那山的耶路撒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城市,多种文化与民族在这里聚集,东方和西方、古代与现代、宗教与世俗在这里交汇,使人感到难见其真面目。耶城分东西两区,东区有四个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基督教居民区、亚美尼亚居民区和犹太居民区,西区居民基本上都是犹太人。使耶城神圣无比的是宗教和传统,圣堂和礼拜场所。这里有世界三大宗教圣地,受到全世界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的顶礼膜拜。我们去过三次耶城,一次参观了一个宗教圣地。
西墙(又称“哭墙”)是犹太教圣地。公元前六世纪,一些犹太人曾回到故土,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治,并建筑了“第二圣殿”。公元七十年“第二圣殿”被毁。西墙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迹。每天,不少犹太教徒来这里虔诚诵经,面墙而哭,缅怀祖先。
伊斯兰教圣地“圆顶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基督教圣地耶稣受难地和“最后一次晚餐”餐室,每天人拥如蚁,就像中国庙会一般。
死海,地球陆地的最低点,海拔以下四百米,位于约旦河谷的南端,以色列与约旦各辖一半。
以色列旅游部门就利用这一半,在其沿边修筑宾馆和娱乐场地,真是锦上添花。死海的水是世界上最咸的,含盐量高达25%。由于盐份高,水的浮力比普通海水高6—9 倍,因此人掉进去也不会沉下去。
加之由于盐分高,鱼虾生命全无,故而得名。但是,聪明的以色列人充分利用其特点和传说,大量宣传,把旅游办得有声有色,真正使“死”变活了。
沙漠本来没有什么可看的,甚至使人有点畏惧。但以色列却把本国的内格夫沙漠也办成旅游点,组成游客饱览大漠风情。游客可以住进特设的帐篷,骑上温驯的骆驼体验一望无际的沙漠风光。此外,沙漠中还有许多疗养所,利用沙子、矿泉水和气候,以及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帮助病人医治某些疑难病症或帮助健康人作保健处理。此外,聪明的以色列人还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民俗传统庆典和丰富多彩的舞蹈节目吸引游客,甚至将基布兹也作为旅游形式,游客们可以和基布兹社员们同吃同住,充分领略现代化乡村的生活。
□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
以色列建国后,就其整个制度而言,它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社会民主制、多党轮流执政、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等等。而经济领域则呈现出既非纯资本主义,又非实质上的社会主义成分相互交错的现象,因而也可以说是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奇特地混在一起的国度。以色列宣告成立的当天,本一古里安就宣布了立国的三个原则:犹太复国主义加社会主义加平等主义。他们想建立的是一个实行社会主义的犹太国家,自称是一个实行“犹太社会主义”的国家,但是,在这个国度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多有分歧。于是,在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立法原则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以色列复国后,其政治力量主要分成三派:工党联盟、利库德集团和“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其中,由工党联盟和利库德集团交替执政,但几乎是工党长期把持政府大权,本一古里安、梅厄夫人、拉宾等领袖都是工党出身。工党之所以保持常盛不衰,最大的奥秘在于它们对犹太总工会——这个仅次于政府的机构的控制。当然,这和它把持着另一个在农村中极具特色然而又十分重要的社会支柱——基布兹(集体农庄)有很大关系。
发端于1909 年的基布兹从一产生就体现着“公有制”的特点。这个仅占以色列人口3%的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占全国总产量的40%,足以证明基布兹在以色列社会中的地位。基布兹成员过的完全是一种公社式的大家庭生活,土地、财产完全归农庄所有,每一个成员都同工同酬,其大政方针由全体人员通过民主程序决定。基布兹所有成员都在集体食堂吃饭,内部不使用钱,成员的一切所需采用记帐方式,社员也没有任何工资,每个月只领取少量的零用钱供外出度假之用。此外,基布兹成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甚至子女教育、文化娱乐等全部由基布兹统包下来,倘若单从这点上看,基布兹可以算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耐人寻味的是,当共产主义演说和运动在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和“异端邪说”时,巴勒斯坦已出现了共产主义的原始形态了。
三、科教兴国和嗜书的人民
以色列的国土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内蒙古的百分之二,在全世界的国家中列第一百三十三位,人口五百万约为内蒙古的五分之一,列世界第一百位;以色列的国土呈狭长形,西与黎巴嫩接壤,东北与叙利亚交界,东面与约旦为邻,西南与埃及相连,处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之中,以色列国土主要以沙漠为主,自然资源较为贫乏。
可是,以色列在短短的四十年内,却将人均国民收入跻身于世界第二十五名,超过了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五次中东战争中打败了面积相当于它五百多倍、总人口达1.5 亿的阿拉伯国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
神话。
那么,小小以色列为什么竞能谱写出如此辉煌的赞歌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科教兴国的战略。
□“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以色列之父本一古里安曾说过:“如果要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犹太史的基本内容,我就用这么几个字:质量胜过数量。”确实如此,以色列的富强是和犹太人的高素质、犹太移民带来的先进文化、犹太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以及世界犹太人的慷慨解囊分不开的。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提高了,国家自然也就强大了。
早在建国前,犹太复国主义就把教育作为复国的重要手段,当时的一个提法就是“文化犹太复国主义”,因此建国前就出现了两所大学和若干中小学校。之后,以色列历届政府将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作为国家兴亡根本。本一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梅厄夫人说:“对教育的投资是有远见的投资。”夏扎尔也曾说过“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曾担任总统,退休后去当教育部长的纳冯更直截了当地说:“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魏兹曼,刚建国,还在炮火隆隆声中,以色列的首任教育部长盖尔,叫来了他的秘书艾德勒。
“艾德勒,我们一起来草拟教育法,必须强迫3 岁到15 岁的孩子们,让他们接受免费教育。”
“免费!?”艾德勒惊愕不已,要知道,立国之初的以色列尚处在战火之中,战争的经费都是美国人提供的,而当时整个教育部只有盖尔和艾德勒两个人,唯一的财产是一架破打字机。
“是的!免费!”盖尔坚定地回答,“我们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背靠地中海,四面是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这些阿拉伯人无时不在想把我们赶到地中海去。我们必须培训高素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几十倍于
我们的敌人。”
盖尔激动地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历史博物馆。让孩子们知道3000 年前圣殿被罗马人毁掉的悲剧,让他们知道在二战中犹太人被屠杀的事实,知道那些毒气室、骷髅、鲜血和希特勒。还要让他们明白这里——巴勒斯坦,是全世界唯一我们可以自卫的地方,这块土地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当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盖尔和艾德勒已用那架破打字机打出了以色列的义务教育法。
第二年,这部法律在以色列议会全票通过。
正是对教育的重视,使以色列在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如每十万人口中的在校大学生为2769 人,仅比美国和加拿大略低,比欧洲和苏联都高;以色列14 岁以上的公民平均受教育达11.4 年,与美国和英国相等,法国和匈牙利为10 年,瑞士和日本只达到9 年;目前,以色列已基本扫除了文盲,妇女识字率占93.2%。毫无疑问,以色列的历届总理也都有大学学历:本一古里安曾上大学法律系;夏里特在三个国家学习过;梅厄夫人毕业于美国一所师范学院;贝京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沙米尔先后在两所大学学习过;佩雷斯是哈佛学的毕业生;拉宾也曾到一所军事学院进修过。这在其他国家是极其罕见的。难怪以色列人会自豪地说:“我国资源缺乏,有的只是阳光、沙漠和大脑。”
当然,以色列的强大和其采取的支持科技的政策也是分不开的。诸如,全国有一个科技开发委员会,并有一个基金支持体系。政府每个部门都有一个主任科学家,负责本部门的发展。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政府给予补贴,科研成果的开发,政府给予减税或免税。这些政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各个行业的一系列难题都迎刃而解。
□以色列的读书现象
以色列人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
在以色列,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无论是车站还是广场,专心致志读书的人随处可见。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需的。在安息日期间,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停业,交通全部中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息”和祈祷,严禁走亲访友和外出郊游,但只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倘若你从阳台上向下眺望,你会发现海滩上空空荡荡,大街上寥无人迹,只有书店开门营业。每个书店里都挤满了人,没有大声喧哗,人们都静悄悄地购买图书。每个书店里都生意兴隆,看来以色列人对书的酷爱似乎胜于宗教。以色列实行文化开放政策,书店里各种观点各种版本的图书一应俱全,从最深奥的到最通俗的,都有大量的读者。在街头报亭里,可以买到头天出版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等西方大报,也有各种画报和录像带。
一般的以色列人除了精通希伯来母语外,都能讲流利的英语,全国有29家报纸,分别用15 种文字出版,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用两种语言播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 年调查,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冠。不光是城市,每个村镇都有陈设典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仅500 万人口的国家,竟有890 种刊物。而在以色列书刊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每份报纸大多是每天48 版,售价6 美元,若订一份报每月就是180美元,而普通以色列人,每家每年至少订阅好几份报刊。《耶路撒冷邮报》是全世界有影响的大报之一,每天的发行量是100 万份,平均5 个以色列人1 份。此外,14 岁以上的以色列人每月阅读1 本书,全国平均每4000 人中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全国500 万人口中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 多万人。正因为如此,才涌现出诸如:阿格农、耶胡达·阿米哈依、奥斯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文学家。阿格农曾获得了1966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阿米哈伊是“迄今世界上六七位头号诗人之一”。当然,以色列在音乐、舞蹈等方面同样也取得巨大成绩。
一个嗜书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礼仪之邦
综上所述,以色列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知书一定达礼,那以色列自然也是一个礼仪之邦。
许多去过以色列的人都知道,首都机场以方的安全检查手续很繁琐,每一个人都需花费1 个多小时,但丝毫不使人厌烦。一位出国人员的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安检的情况:
‘您好!现在进行安全检查。’一位以色列小姐把我领到一边。她问的很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住在什么地方等,当她听到我‘没帮别人带东西’时,高兴地说:‘谢谢!’接着她又问,在以色列有没有亲友,在阿拉伯有没有亲友,突然,她咳了一下,立即对我说:‘对不起!’非常礼貌,这是我接触了第一位以色列人后留下的印象。”
在这位作者返国时的一件事也值得回味:
返国前一天,我们几人去商店想买点小洋货带回来。在摆酒的货架上,我看到有个盒子上画有8 个小酒瓶,标价30 美元,以为是台装酒,便买下了。到住地打开一看,原来是用橄榄木做的可放8 瓶酒的酒架。只怪自己不懂英文又粗心。接待我们的主人知道后,迅即开车带我去商店退换。我真有点不好意思。可到了商店后,营业员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反而说:“对不起,没有问清您要买什么。”
此外,从以色列很普通的一些人中,也能看出这个民族的修养:
“以色列有多少小车不清楚,只是听说几乎家家都有车,有的还不止一辆。城里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有时接成长龙。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马路上没有看到过一个交通警,也从未看到过一次汽车抢道的情况,司机开车全听红绿灯指挥。有一天晚上,我们乘的车过交叉路口时遇红灯,三个方向的路上都没有车,司机就是不开过去。还有一次在农村,我们的车由支线右拐上主线,左边大概五六百米远有车来。司机一直等那辆车过去后才拐弯,真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以色列讲礼仪,但很少请吃送礼。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拉南维茨先生请我们上过一次餐馆,但他们事先声明,他仅请酒,不请菜,酒以外的餐费还是我们付。离开以色列的那一天,发展研究中心给我们团每人送了一件礼物:四五寸大小的瓷盘。中心主任德弗纳女士笑着说:‘正如你们中国说的,礼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