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曾
◎ 前言
各位觀眾好,我們又來到了今天的單元,就是基督徒的成長路 - 曠野四十二站。我們上次,特別把以色列的地理、埃及的地理稍微介紹了一下,我們就知道以色列人的確曾經在埃及待過,他們做了奴工,後來最後終於藉著摩西把他們從埃及就帶到了曠野。那麼他們在曠野裡面一共經過了四十年,聖經說是經過大而可畏的曠野。
◎ 基督徒的曠野之路
那麼我們是要從以色列人在曠野裡面所走的曠野路,來解釋基督徒的成長路,基督徒今天也是在曠野裡走道路的。我們本來是在埃及,世界就好像埃及一樣,我們在那做苦工,我們也在罪的奴隸之下;我們在撒旦的權下,撒旦世界的神弄瞎了我們的心眼,世界都握在那惡者的手下,但是感謝主有一天我們蒙恩得救了,我們接受耶穌基督做我們的救主,我們接受了祂把基督的血、羔羊的血抹在心門、門楣上、門框上,而且我們也吃羔羊的肉,意思就是說基督做了我們的生命,從此我們就能走這一條曠野的道路。
所以今天我們可以說是經過這個人生大而可畏的曠野,但是我們是有一個目標的,這條路呢?是有一個方向的,這條路乃是成長的道路,所以這裡以色列人他們雖然在歷史上是走了這麼一段路,但事實上對我們基督徒來講,乃是把一條生命的軌跡、成長的軌跡留給了我們。那麼現在我想我們要稍微看一看,既然它是成長路,那麼四十二站的根據在什麼地方?
一、從蘭塞到曠野都是神的旨意
我想我稍微提一下,那就是民數記大家讀到三十三章,我讀幾個地方大家就有印象了。民數記三十三章,我從第一節讀給大家聽: 『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在摩西、亞倫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在原文是站口)記在下面。』 所以這裡有一站,一站有站口,許多的站口。 『摩西遵著耶和華的吩咐,記載他們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這樣。
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節的次日,以色列人從 蘭塞 起行,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無懼的出去。那時埃及人正埋葬他們的長子,就是耶和華在他們中間所擊殺的。耶和華也敗壞他們的神。以色列人從 蘭塞 起行,安營在疏割。從 疏割 起行,安營在曠野邊的 以倘 。從以倘起行,轉到 比哈希錄 ,是在 巴力洗分 對面,就在 密奪 安營。』
第八節: 『從比哈希錄對面起行,經過海中到了 書珥曠野 ,又在 伊坦的曠野 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營在 瑪拉 。』 第九節: 『從 瑪拉 起行,來到 以琳 ,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就在那裡安營。從以琳起行,安營在 紅海邊 。從紅海邊起行,安營在 汛的曠野 。從汛的曠野起行,安營在 脫加 。從脫加起行,安營在 亞錄 。從亞錄起行,安營在 利非訂 ,在那裡百姓沒有水喝。從利非訂起行,安營在 西乃 的曠野。』 如果我們繼續讀下去的話,你把三十三章一直讀到五十節你就會發現,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一個站口一個站口,那麼一共幾個站口呢?是四十二個站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曠野四十二站。
聖經告訴我們,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仔細的去讀聖經中的記載,就會曉得聖經裡面曾經告訴我們,原來這些站口呢? 一站一站的乃是照著神的旨意 。所以我們讀到出埃及記,出埃及記有一段的記載非常有意思,比方說十七章第一節: 『以色列全會眾都遵耶和華的吩咐,按著站口從汛的曠野往前行, ... 』 所以這個乃是根據耶和華的吩咐,他們不光是在曠野走路,而且是按著『站口』,從一站到另外一站,從一站到另外一站。所以大家如果回頭讀民數記三十三章的話,你就會曉得,原來這些站口不是隨便的, 這些站口原來是神的一個設計 ,那麼以色列人他們出了埃及,但是他們還要走曠野的四十二站,最後才達到迦南。
二、第一階梯:疏割
我們說過,如果埃及是代表我們蒙恩得救,我們怎樣相信耶穌基督做救主,我們怎樣接受祂的血在我們心門的門楣、門框上,我們也接受祂做我們的生命,從此以後我們所走的路,就是曠野的路。但是這條路聖經告訴我們是經過四十二站,最後才達到生命的豐滿,那就是流奶與蜜之地,所以可見這一條路應該是成長的道路。
現在我們把這個四十二站稍微把它分析一下,非常有趣,你就會發現,它事實上是分做三個階段的;是 十四站、十四站再加十四站 。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示意圖上面給大家看到的。這個 四十二站示意圖 呢,就是告訴我們這個 第一個階段 、 第二個階段 跟 第三個階段 ,從這個示意圖上面大家會發現,我們已經把它整理過了。比方說第一站是疏割;疏割,我們不光把它名字告訴大家,也把英文告訴大家,怎麼發音也告訴大家 Succoth 。如果大家今天到埃及去,你要找疏割這個地方,你說我要去疏割,沒有人知道在哪裡。但你要告訴他阿拉伯的名字,原來我們知道現在那些考古的那些古蹟,他們是一個山丘、一個山丘,所以這個英文叫 Tell :是古山丘、土丘。所以如果你到了埃及、你到了開羅,那麼你不要告訴他說你去疏割,去疏割沒有人知道在什麼地方,你只要告訴他是 Tellel Maskhuta ,你若告訴他 Tellel Maskhuta 他就曉得原來這就是聖經裡面的疏割。
所以我們給大家這一份資料,在圖上面你能看到的就是,它不光是有中文的名字,而且上面有英文的;不只如此,如果英文的名字下面有一條槓的,就證明說,這個地方是考古能夠找到的地方,這不是普通的,的的確確考古學家能證明,在什麼地方你可以找到那個地方。然後,那個土丘的名字就是阿拉伯名字,阿拉伯字我也告訴大家了是什麼意思,比方說意思是 牲棚 ;我們中文就用括弧把它括起來,所以我們如果把它整理以後,大家就會知道說,這事實上是第一個站;然後第二個站就是以倘;第三個站是密奪;那麼到了第十一個站呢?就是西乃的曠野。
所以這樣的話一直十四站,那麼頭面十四站呢?就變成第一個階梯。那第一個階段就是第一個階梯,這個可以說是以色列人他們在曠野經過的時候,他們先經過這十四站,然後才來了第二個階梯的十四站,那是從什麼呢?從臨門帕烈一直到曷哈及甲。同樣的我們也把一些資料告訴大家,如果下面英文的這個字下面沒有一條槓的,就是我們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這個找不到,今天因為曠野嘛!那麼然後裡面的意思如果大家再看下去,第三個階梯也是這樣,那麼最後呢?是到了迦南。
三、重要的第十一站:西乃曠野
所以我們知道說四十二站,事實上是分做十四站加上十四站再加上十四站,不過,這裡面我們特別請大家注意一下,四十二站裡面有二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把這個四十二站好好把它列成一個表分析一下,你就會很清楚,有一個站很重要:就是 西乃的曠野 。是從頭開始,從疏割開始算第十一站,那就是西乃的曠野;那如果從迦南倒過來數十一站是什麼地方呢?我倒過來數十一站,那麼這個就是三十二站加低斯。
這兩站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兩站,因為西乃曠野以色列人大概在那裡差不多住了十一個月,快到一年的樣子,然後他們就往前走,到了加低斯的時候,那事實上如果你看我們這一張圖,你會發現那個第十四站利提瑪應該就是這個加低斯。那麼從這裡他們就開始漂流了,就漂流了三十八年,最後還是回到加低斯。所以,我們知道說以色列人他們最重要的兩站:一站是西乃的曠野,他們大概在那裡,在神的學校裡面差不多學了一年多;然後到了一站就是加低斯,加低斯是「聖」的意思,這個時候他們很快的就要進迦南了。
聖經告訴我們:『 人非聖潔不能夠見神 』,現在如果你要達到生命的成熟,迦南已經在望了、在門口了,但是很可惜!我們知道第一代他們聽見這個探子告訴他們說:『那不光是流奶與蜜之地,而且也是吞吃具糜。』所以他們就暴動,他們怎麼樣也不肯進去,後來神就任憑他們。所以從此以後,從那裡開始,他們就漂流了三十八年。雖然如此,神並沒有降低祂的標準,三十八年以後,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又回到加低斯,所以這兩站對我們來講可以說非常非常重要,那麼這個西乃的曠野呢?是以色列人第一次他們全會眾聚在神的面前,所以西乃曠野所學的功課,就是 他們怎麼樣在神面前的一個地位,他們怎麼能夠站在神的面前而不被擊殺,所以這是稱義的問題 。
◎ 人非聖潔不能見主的面
這個加低斯是聖潔的問題?是成聖的問題?所以你看見神不降低標準,如果我們以為說神可以降低標準,但是神沒有這樣做,那麼凡是達不到那個標準的就漂流在曠野,最後一個個就倒斃在曠野。那麼到了第二代的時候,神還是把他們帶回到加低斯,然後從加低斯才進到迦南。所以光從這個兩個重點站、關鍵站,我們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這個四十二站裡面的確有進步的情形,一步一步的往前去,那為什麼十四站、十四站、十四站呢?很有意思的,你會發現,這個十四剛好是十四次,剛好是以色列人他們在曠野埋怨神十四次,他們的抱怨一共抱怨了十四次,這個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一點。
那麼第二點呢?如果你和馬太褔音第一章主耶穌的家譜對照的話,十四代、十四代又十四代,那個就非常有意思,因為十四我們知道主耶穌是在正月十四號為我們釘十字架的,這個逾越節的羔羊也是正月十四被宰殺的,所以 十四在聖經裡面代表十字架 , 所以基督徒成長的過程啊!在每一個階段裡面都有十字架的工作 。不錯, 十字架的工作一次且永遠的,主耶穌在兩千年前已經完成那個工作,是永遠的工作,一次永遠完成了。不過聖靈今天就把十字架的工作、所有的結果、所有的一切就做在我們身上,這個就是聖靈的工作 ,所以在英文 The works of the cross ;還有 The working of the cross ;一個是 the works 是已經完成的,一個是聖靈今天在我們裡面繼續不斷的工作的。
所以基督徒成長的過程,從一個階段到第二個階段到第三個階段離開不了十字架的功課,所以主耶穌是怎麼說呢?祂說: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所以,如果我們想越過十字架而能達到成熟,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記得這個賓州,事實上是紀念威廉潘這位弟兄,他是貴格會的弟兄,他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 『沒有十字架就沒有冠冕 No Cross, no crown 。』 所以如果我們要達到基督徒成熟的境地,那麼我們要記得一定是十字架。
一、從二年到四十年
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到基督也是這樣,那也是指著那個過程,是 十四加十四又十四 ,所以你看我們這裡的四十二站,可以分做十四站又十四站又十四站。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聖經在三十三章那裡告訴我們,比方說講到他們安營和起行的時候,事實上聖經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印象,如果我們讀聖經原文的話,就是告訴我們說,他們出去一再的出去、一再的出去,當然你如果在埃及你應該要出去,埃及是為奴之地、埃及是傷心地當然我們要出埃及,但是 基督徒成長,就是每一站都應該要出去的 。意思就是說, 如果今 天我們到了以琳,以琳應該有七十棵棕樹、有十二股水泉,那麼按理來講,我們應該在這裡逗留了,但是還是要出去,如果不出去的話,我們就不會長進,因為以琳到底不是迦南,所以基督徒要從一個站進到另外一個站,再到另外一個站,所以呢基督徒是永遠往前的、永遠邁前向著標竿直跑的 。
所以我們知道是從一個站到另外一個站、再到另外的一個站,還有幾點我想我們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這四十二站事實上是必修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這個四十二站,如果根據這個民數記的記載,很明顯是按著神的旨意,按著站口一步一步,所以這個完全根據祂的藍圖的。
不過這並不表示說我們需要用四十年學完這些功課,不是,以色列人不需要四十年,那麼 當初神的目的是希望兩年就可以完成了,但是以色列人因著背叛神、因著不順服,結果漂流了三十八年 。所以我們知道,今天基督徒從蒙恩得救一直到生命成熟,你知道 聖靈是一步一步的帶領我們,祂所給我們的一些功課沒有一個功課可以越過的,我們不能跳課的,每一門的課都要在主面前認真的學習 。那麼不過問題不是需要四十年,四十年完全是多餘的,三十八年完全是多出來的,那個不是神的意思, 神是希望他們兩年之內能夠把它完成的。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說基督徒是天天進步的,是從第一站到第二站到第三站,從第一個階段到第二個階段一直到第三個階段,所以這一條路就是基督徒成長路,乃是四十二站。
不只如此,我覺得這裡有一件事是非常有趣的,就是這個疏割。這個第一站的疏割是「牲棚」的意思,這個是四十二站的開始,如果大家仔細的讀主耶穌一生的故事,我們知道主耶穌的一生是從馬槽開始的,那麼以色列人的路是從牲棚開始的,所以這就給我們看見,為什麼基督徒要走曠野的路,因為這一條路我們沒有一個人會走;但事實上主耶穌已經走過這條路,祂當初就是從伯利恆動身,祂當初就是從馬槽出發的,因著祂從曠野裡面經過,所以在曠野裡面祂就留下了一些路跡,我們能夠跟著祂走。
二、跟從主走曠野路
所以你讀舊約的時候,以色列人不知道怎麼走這條曠野路,是 約櫃在前面領路 的,約櫃在聖經裡面是預表基督的。『 約櫃為他們尋找可安息的地方 』,所以 我們要知道這一條路不是我們走的,這一條路乃是主帶著我們走 ,所以主說: 『你們要跟從我』, 跟從我什麼意思呢?就是和我一同上路。我們是沒有路的,但是我們要跟著祂走,那祂的路是什麼路? 祂的路就是曠野路 。為什麼是曠野路?為什麼主沒有給我們平坦大道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曠野路,所以沙塵能夠滿我們的鞋底,所以這一條路崎嶇、這一條路有眼淚,但正是因為它不是平坦大道,不是因為它是今天的國道,或者今天的高速公路,不是的,如果是今天平坦的大道,我們就找不到那個路跡了。因為只有走沙漠的道路的時候,主耶穌所留的那個路跡我們能看得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神的旨意是沒有應許天色常藍、沒有應許花香常漫,有的時候我們好像從曠野裡經過,我們會覺得腳會痛,因為石頭滿我們的鞋底,充滿了我們的鞋底,但是不要忘記,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能夠在這曠野路上能找到主耶穌所走過的路跡,我們所走的路乃是主當初已經走過的路,所以我們看的很清楚, 「基督徒的成長路」事實上不是我們走的,是我們跟著祂走的 。所以主說: 『來跟從我』 意思就是說和祂一同上路,這條路不是我們的,我們和祂一同上路,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三、主賜生命的糧在曠野
我想稍微再給大家一點的印象,就是說這個西乃的曠野是一個很重要的站,為什麼很重要的站呢?如果大家仔細的比較,這西乃半島以前神對以色列人他們的對待,和西乃半島以後的對待,你就會發現很不一樣。比方說在西乃曠野以前,以色列人也埋怨,他們剛剛出來,他們說: 「難道我們在這餓死嗎?」 因為他們起頭還帶著糧食出來,結果後來糧食已經用盡了,所以那個時候他們說: 「難道把我們餓死、難道我們要渴死在曠野嗎?」 所以那個時候以色列人有抱怨、有埋怨,他們要吃肉,好了,神就打發鵪鶉給他們吃肉,鵪鶉是一種候鳥,牠們事實上是每年從北非一直飛到歐洲去的;這種候鳥是因為牠飛了很長很長一段路,到了西乃半島附近牠們就累了、就飛的很低很低,所以以色列人他們就可以捉拿這些鵪鶉吃那些肉,他們可以不光吃肉而且可以吃烤肉。我們曉得這是在西乃曠野以前,神不光從天上降嗎哪給他們,神也安排鵪鶉,好像 神吹個口哨,到了時候鵪鶉就剛好降落在很靠近西乃的低空,結果他們一個個就把牠們打下來了,一個個打下來以後他們就可以享受這些烤肉。
那麼在西乃曠野那一站第十一站以前,神什麼事也沒有做,就是他們抱怨就讓他們抱怨,因為他們的生命還幼嫩、還脆弱,但是經過了第十一站就是西乃曠野以後就不同了。我們知道到了西乃曠野,他們後來到了基博羅哈他瓦那個地方,他們又吵著要吃肉,結果呢?神還是安排了鵪鶉,不過這次鵪鶉是有毒的,他們正在吃鵪鶉的時候,聖經告訴我們: 『他們還正在吃的時候,神就開始擊殺他們 ... 』 所以每次我用牙籤時,我常常想起這一段的故事,所以你會注意到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前跟西乃山後,神對待他們就不一樣 了,那當然有原因的,我想以後我們會給大家看。
四、神的忿怒與管教
但是我們讀聖經一定要找到它的重點,你知道西乃山前跟西乃山後,如果以色列人現在再抱怨,那現在你看見神的管教就臨到他們。我們要知道剛剛蒙恩得救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埋怨這個、埋怨那個,那麼你看見神非常的忍耐,祂一直服事我們,所以也有嗎哪、祂也給我們活水、有的時候也可以吃肉等等,因為他們當初說: 『我們在肉鍋旁吃肉,現在你把我們帶到這個地方來 ... 』 結果 神就給他們肉。當我們生命還幼稚的時候,當然這些事情有埋怨,但是你看 神對待他們的一切都是恩典、忍耐 ,但是 等到他們成為耶和華的軍隊、等到神在他們中間、等到會幕在他們的中間,現在不同了,現在他們的一舉一動有代表性了,世界上的人就要看以色列人,他們的一舉一動就代表神的 ,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埋怨、這個時候他們再失敗、再軟弱就不可以了 。所以這個對我們來講也是個很重要的警愓,當我們生命幼嫩的時候,你看見有的時候我們也埋怨、也抱怨、也軟弱、也失敗,那神仍舊供應我們,等到我們學了相當的功課,在基督的學校裡面學了一些功課以後,這個時候就不同了;這個時候呢?我們知道我們一舉一動,不是我們在那裡一舉一動,我們有代表性,這裡有見證。所以我們知道在曠野裡面 約櫃就稱做見證的櫃 ;那個 會幕呢?就稱做見證的會幕 ,所以那個 會幕跟著以色列人走的時候就表示見證,就神的見證跟著他們走。
所以現在很清楚了,我們的見證是我們的面子;神的見證是 神的面子。現在我們要叫神得著榮耀,所以什麼時候我們叫神得不著榮耀,像以色列人一樣,這個時候你看管教就臨到我們身上, 所以在曠野裡面四十二站,一面神有恩典;另一面也有管教 ; 但是管教就證明說我們該長大了 。我們如果還在幼小的時候,你看見好像什麼都是恩典,但是現在不同了,我們既然長大了,既然在恩典中長進,主給我們那麼多的恩典,那為著祂的見證,我們就會很小心,我們就很謹慎走在這一條路上,我想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大家看的很清楚,這個第十一站是一個關鍵站;倒數的十一站也是關鍵站,我想我們沒有時間去看它,以後我們會仔細的說,就是在那個關鍵站上也是前後,我們知道神的工作就不一樣了。
◎ 結論
所以我們如果仔細來看這四十二站,我們會發現裡面有很多很豐富的情形,那麼從下一次開始,我想我們就一站一站來看了,我們要深入的來看這每一站,到底以色列人學了什麼功課?當然首先我們要從考古資料、從聖經的資料告訴我們,到底在歷史上有什麼事發生在以色列人的身上?那麼今天那些事對我們是什麼的功課?在我們生命成長的過程裡面,我們最後怎麼能夠從長進最後達到長成?好,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我們下一次會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