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灵魂的休憩——阿拉斯加游记之二

(2014-10-07 12:51:41) 下一个
        
                                        灵魂小屋 图片来自网络


在西方人到达阿拉斯加之前,阿拉斯加是冰雪的世界,土著的世界。

阿拉斯加土著,一般为人所知的是爱斯基摩人。有一种说法是“爱斯基摩人”是当地印第安人对他们的蔑称,意为“吃生肉的人”,因此爱斯基摩人并不愿意接受这种称呼,他们自称为因纽特人,但惯性使外界的人们还是沿用爱斯基摩人这种称呼。

阿拉斯加另一土著是印第安人,阿萨巴斯卡人就是印第安人的一支。在离安克雷奇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做艾克路特纳,一小群阿萨巴斯卡人和俄罗斯后裔居住在这里。艾克路特纳有个小小的历史公园,吸引人的是一座小小的东正教堂——尼古拉斯教堂,最吸引人的,却是一片色彩缤纷的墓地。墓地不大,兼具阿萨巴斯卡和俄国东正教的传统,每个坟墓上,修建有一座带有屋檐的棺材般大小的小屋,喷着色彩明亮的漆,这些小屋被称为灵魂小屋,是阿萨巴斯卡人为逝者灵魂提供依托和休憩之处。也有些坟墓上立着十字架,那是最早来到此地的东正教传教士及其后人留在他乡的灵魂。走过世界上好多地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灵魂休憩处,独具一格且令人心中产生隐隐的悸动。

灵魂和灵魂是不一样的,阿萨巴斯卡人为逝者的灵魂修筑小屋,祈愿灵魂得到安息。爱斯基摩人则认为人的灵魂并不需要一个固定的依托之处,而是到处漂泊,直到找到下一个生命为止。这种转世的观念颇有点像佛教的转世,不同的是爱斯基摩人认为人的转世还是为人,所以他们活着,从不担心转世的事情。冰雪将他们与世隔绝,也凝铸他们的自信,相信灵魂能世世代代在冰雪世界中轮回。

想起卫斯理的小说《两生》,写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宝德教授,发明了当时先进的治疗黄热病的方法。教授在雅加达动乱中被杀之前,告诉朋友他的灵魂会带着所有研究成果转世,请朋友再过20年去寻找他。朋友苦等20多年,始终没有发现有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转世的痕迹,开始四处寻找,最终在巴布新几内亚穴居人部落发现教授转世的土著。教授的灵魂在漂泊中,也许遇到一阵强风,也许遇到一团迷雾,阴差阳错地飘到了巴布新几内亚的穴居部落。当朋友历尽千辛找到宝德教授时,转世的宝德教授在穴居部落生长30多年,当年横溢的才华已经被原始而粗钝的时间磨殆于尽,完全无法回到文明世界了。

卫斯理笔下的宝德教授的故事固然令人悲哀,但他笔下灵魂转世毕竟还是人类。佛教则不同,无论汉传还是藏传佛教,灵魂转世的下一个生命,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动物,甚至可以是鬼神。灵魂转世的结果如何,在于此生的业。民间常说这辈子要积德,要修行,不能干坏事,否则来世必然会投胎为动物,吃尽苦头云云。其实投胎为人未必幸运,宝德教授就是一个例证。
我是相信有灵魂的,所谓身心纯净的时候就是最接近灵魂的状态,所谓心神混沌的时候就是最远离灵魂的状态。从前我不认为灵魂会留在坟墓里,灵魂是自由自在漂泊着的。我也相信灵魂的下一世投胎只是人,然而卫斯理笔下宝德教授的遭遇曾使我惊心动魄了很长一段时间……

站在小小的艾克路特纳历史公园,凝视着那些色彩缤纷的灵魂小屋,仿佛看到那些透明的灵魂在安详地休憩。我想,如果,如果灵魂在自由漂泊的时候可能迷失方向,可能像宝德教授那样转世到巴布新几内亚的穴居部落,那么,我还是愿意不做长途跋涉四处飘流,留下来和灵魂好友们欣赏生前居住地的风光,累了就回到灵魂小屋休憩。转世后的灵魂仍然能和上世的家人亲友一起再度美好光阴,世代如此,岂不美哉。

阿萨巴斯卡人是有智慧的,可惜,人性中更多的是希望有无限扩展的自由,和对未知世界的冒险精神。阿萨巴斯卡人关于灵魂的智慧,只能静止在天高地远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的一块小小的土地上。
  


 2014年9月 写于洛杉矶疏桐阁

注:由于旅行惯例不拍摄坟墓,故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一娴 回复 悄悄话 其他照片传不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