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义和团烧的,为何要嫁祸八国联军?zt
(2010-06-09 18:44:08)
下一个
《永乐大典》是义和团烧的,为何要嫁祸八国联军?
中国人教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上记载:1900年6月23日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八国联军焚毁,所余无几。翰林院内仅存六十四册被陆润庠运回府中。
而事实上,此时的八国联军连天津都未占领,怎么会跑到北京来放火?!
官匪纵火自毁:中国翰林院被焚真相
庚子国难前,座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和巴黎。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举世罕见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就珍藏于此。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永乐大典》,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经明末文渊阁大火,仅存副本;到了清代,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其余都收藏于翰林院内(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另外,乾隆年间由纪昀、陆锡熊与众多清朝学者合编的七万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丛书《四库全书》的各类底本,当时也珍藏于翰林院内。
1900年间的翰林院大火,不仅将辉煌建筑焚毁,而且数千万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烧毁,其中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永乐大典》。同样惨重而无法弥补的损失是——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考证——从全国各地搜聚的《四库全书》的大量底本,也在那次翰林院大火中被烧成灰烬(参见台北《联合报》副刊,马悦然专栏第45集)。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国人历来认为翰林院是八国联军所焚毁。但事实上,当八国联军破京城解救被围攻的公使馆时,翰林院已经在大火中和枪炮声中变为废墟将近两个月了。翰林院毁于1900年6月23日大火,八国联军抵达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14日。翰林院遭焚的时候,北京外国公使馆正陷于清兵与义和团的围攻之中,除了获清政府许可而先期抵京的340名外国公使馆警卫人员,八国联军尚未进京。一百年过去了,除了翰林院大火罪魁被“张冠李戴”,国人还众口一词认定:“翰林院的数万册经史典籍,包括《永乐大典》……均被(八国联军——引者)洗劫一空”
(《国耻事典》296页)。
那场大火是谁放的?翰林院究竟毁于何人之手?那些“被洗劫一空”的古籍经典又是怎么回事?与此相关的西方人在这场浩劫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反省历史应当首先弄清真相。
那场大火是谁放的?翰林院究竟毁于何人之手?
《永樂大典》的名氣很大,但在修《四庫全書》之前,它的價值沒有被充分利用。據我所知,早在明嘉靖末年,張四維參與重抄《永樂大典》,就從中輯出《名公書判清明集》、《折獄龜鑒》兩部法律名著,前者于隆慶三年由盛時選刻印,現僅存一部藍印本,在上海圖書館。後者于隆慶五年由淮安知府陳文燭刊行。清康熙中開館修書,徐乾學等曾借用過《永樂大典》。乾隆元年全祖望住在北京李紱家中,通過李紱借閱《大典》,每人每天讀二十卷,請四個人抄寫其中的佚書,輯出王安石《周官新義》60卷、高氏《春秋義宗》150卷等多種重要典籍。但這些對《大典》的利用都是少量的,所以知之者甚少,《大典》的影響還遠遠沒有擴大到一般知識分子中。
自從修《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512種書,這些書均見于《四庫全書總目》,而《四庫總目》是流傳極廣的治學入門之書,這才使《永樂大典》的影響達到普及的程度。而《永樂大典》本身也作為一部書列入《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存目”部分。所以《四庫全書》和《永樂大典》有著極為特殊的關係。兩部書均保存于翰林院中,其命弋斎痪o緊捆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1900年“庚子事變”外在的表現是清軍和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的各國使館,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營救使館人員,迫使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等倉皇西逃(歷史上稱“庚子西狩”)。後經談判,簽訂了屈辱的《辛醜條約》,事情才算了結。
八國聯軍進京的時間是1900年8月14日(《辭海》“八國聯軍”條),在此之前,使館被圍攻50多天。當時在英國使館被圍在內並參加戰鬥的普南特·威爾記下了每一天的情況,比較詳細。這本書叫《庚子使館被圍記》(冷汰、陳詒先譯)。根據威爾的記錄,當時英國使館最為安全,“英國使館藏于中央,不露于外”,“英使館之南及西方之半為美、俄使館所遮蔽,其東則為法、德、奧、日本、肅王府所遮蔽。唯其余兩方無蔽,但西方為上駟院,乃一大草地,只有五六幢黃頂之房,若自此方來攻,極易以槍彈掃之,故難施攻。北方則為翰林院,乃不至于毀者,故亦無慮其自此來攻。”所以首先受到攻擊的不是英國使館,而是別國使館,“意大利使館方失火,其防線自然廢棄,予等之仇敵用火炬拋進,以致比利時、奧大利、荷蘭及意大利四使館均已被焚”。在這種情況下,各使館公使及衛隊集中到英國使館,統一行動。英國大使因此也有了資本,“英使以嚴冷之態鵠立于中,各公使環繞之,而現恐懼推崇之意,以諔┲?o,將最高司令之權交與英使”。“彼等蓋以英使館為藏避其身之地”。這是1900年6月23日的情境。
就在這之前的6月20日,發生了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槍殺事件:“至九點鐘,公使十一人又會議于領袖公使之署。……此時克林德男爵起立,言曾先同總理衙門有約,定期十一點鐘聚會,現雖有哀的美敦書(即‘最後通牒’)之至,雖有戰事,仍願踐約而不失信。眾皆勸其勿去,以相形之下自覺太怯也。但克君言已說過,不願中國政府譏其因恐懼而破約。……少頃即坐其綠紅呢官轎出來,通事西君亦坐轎同行,復有騎馬之:中國人隨之。蓋克君不願帶其衛隊也。德使坐于轎內,口含煙卷,容態蕭閒,如赴宴然。予當時同俄使館阿爾男爵散步于防禦線外,均懸想克君不知幾時可回。然僅過十五分鐘,忽見騎馬之二中國人,力鞭其馬狂馳而返,……言彼跟隨克君轎後,忽聞槍聲,克君遂死。”
此事在德國也引起軒然大波,據陳?一《睇向齋秘錄》記載,當時中國駐德公使是呂海寰(後來升至外務部尚書)。克林德被殺消息傳到德國柏林,“全城人士大憤,集會演說,僉曰:‘華人戕我外交大臣,吾人亦何不可殺其使君?’”呂海寰因此“一夕數驚,臥榻屢遷,目不交睫,喃喃自語曰:‘吾命休矣!吾命休矣!’”不久德國外務大臣來訪,轉達德國皇帝之命:“克林德之死殊可惋惜,曷忍目睹貴使為彼第二!已嚴禁此種非法之集議矣。”緊張局面這才平息。
且說中國北京使館區這邊,眾公使以為最安全的“避身之地”英使館,于眾公使“把最高司令之權交與英使”的當天(即6月23日),作為英國使館北面屏障的翰林院就被放火焚燒了。據《庚子使館被圍記》6月24日所記:“昨日有一放火者,伏行如貓,用其靈巧之手術,將火種拋入翰林院,只一點鐘,眾公使居住之英使館頓陷于危險之域。眾公使大驚。……予前已述過,英使館之東、南二面為別使館所掩護,不能直接受攻,除非外線之人失守而退,敵始能至耳。西邊因有上駟院之保護,亦不必十分設防,故敵人之能直接來攻者,唯餘二處:一為窄狹之北方,一為西南角,其間有中國矮小房子接于使館之墻,彼中國人奇異之攻擊,只能于此二處發展,初自西南角來攻,今則轉其鋒于北面,放火燒翰林院。”
威爾對翰林院當時這樣評價:“翰林院者,乃中國十八省之牛津、劍橋、海德堡、巴黎也,中國讀書人最崇敬者厥維翰林。”
由于翰林院為英使館北鄰,大火立即威脅英國使館。“未幾英國使館外面房子亦被焚,北風甚大,火舌將及于正室,無數男女老幼之人皆到井邊,以數百種不合用之器具汲水潑之”。“數公使夫人,竟取房內水缽,滿盛以水,跚跚而行。危險既臨,多時未見之面貌亦被煙薰出,予之首領亦在其內”。可見,當時英國使館人員驚慌救火之情形。
至于翰林院裏的圖書文獻,威爾的印象是這樣的:“院中排積成行,皆前人苦心之文字,均手鈔本,凡數千萬卷,所有著作為累代之傳貽,不悉其年。又有未上漆之木架,一望無盡,皆堆置刻字之木板。”
圖書文獻被焚情形則是:“數百年之梁柱爆裂作巨響,似欲傾于相連之使館中,無價之文字亦多被焚,龍式池及井中均書函狼藉,為人所拋棄”。“有綢而華麗之書,皆手訂者,又有善書人所書之字,皆被人隨意搬移。”
使館中那些參加救火的文化人見此局面,怎不動心?“其在使館中研究中國文學者,見寶貴之書如此之多,皆在平時所決不能見者,心不能忍,皆欲揀選抱歸,自火光中覓一出路,抱之而奔。但路已為水手所阻,奉有嚴令,不許劫掠書籍。蓋此等書籍有與黃金等價者。然有數人仍陰竊之,將來中國遺失之文字或在歐洲出現,亦一異事也”。
由于放火者大面積投火種,所以火越燒越大。“撲滅一處之火,又有一處發生,因中國放火人逃走之時,藉樹及房屋之掩蔽,一面逃走,一面拋棄澆油之火具,亦有且逃且放槍者”。
翰林院經此大火,圖書文獻可稱滅頂之災。放火者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即對使館區的安全後方英國使館施火攻之術。放火者不可能是包圍圈裏的使館人員,他們不會在孤立無援、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雪上加霜,放火燒他們自己。
6月25日威爾又描述過翰林院的情形:“英館之北,今已有人駐守,置有沙袋等防禦之物,阻隔敵人。此處毀壞荒涼之狀,儼如墳院。”在這種慘局之中,我們的《永樂大典》,我們的《四庫》採進本,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一排排書版,等等,遭遇還用設想嗎?
從翰林院被縱火焚燒的6月23日,至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8月14日,相距54天之久,而且當聯軍先頭部隊來到使館區解救被圍人員時,清兵與義和團已提前撤退,慈禧和光緒皇帝在5個小時以前已從北門倉皇出逃,使館周圍沒再發生戰鬥,因此,翰林院被焚,與八國聯軍沒有直接關係,《永樂大典》與《四庫》底本毀于1900年八國聯軍之說難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