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秋石客:文化革命时代的文化光彩夺目

(2009-12-05 10:41:55) 下一个
文化革命时代的文化光彩夺目

改革开放后,主流媒体撒了个弥天大谎,说文化革命时代文化仅剩下八个样板戏,是文化沙漠,许多人至今相信这个谎言,为了驳斥这个弥天大谎,让事实来告诉年轻一代,文化革命时代的文化是光采夺目的,其思想和艺术水平,远远超过改革后文化。
一、广播
据说现在很少有人听广播了,但在文化革命时代的广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从广播中了解国家大事和聆听发人奋进的文化及音乐,同现在比,文化革命时代的人更加政治化和思想化,广播起了头等作用。
二、报纸
同样,据说现在也很少有人看报纸了,但在文化革命时代的报纸(包括传单)是发行量空前绝后的,那时连农村的生产大队乃至生产小队都有报纸,并有人认真组织阅读,人人受益,文化思想都有提高。
三、音乐
1、 钢琴协助曲黄河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文革的音乐代表作品,其政治思想性之强、艺术水平之高是划时代的,至今没有那篇音乐作品与之匹敌。
2、 歌曲
(1)文革高潮时期的歌曲
文革高潮时期是指1966年5 月16日文革通知的发布,到1968年12月12日“上山下乡”最高指示的发布,历时两年半,这两年半是中国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音乐的的黄金时代,音乐大规模大范围地介入社会生活,在中国音乐史上可谓空前绝后,余韵一直延续到了1977年,“十一大”所谓正式宣告文革的结束。文革时期的音乐是一个整体,所以要说70年代的音乐应该上溯到60年代后半期的激情岁月。
1966 年到1968年,我还是个幼年小孩儿,重大的事情不记得什么了,只剩下零星和片断的记忆,比较深的视觉记忆有目击走资派戴高帽子游街示众,听觉记忆则是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高音喇叭的流行是文革的一绝,各单位、各派别都有自己的广播站,一大早就开始播音。广播员通常是男女搭配,一水儿的慷慨激昂,男的就不说了,那女播音员的嗓门儿,极度地高亢,极度地凌厉,英姿飒爽,不让须眉。
每天的高音喇叭通常以《东方红》开始,中间插播革命歌曲,以《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播放频率最高,全国人民人人会唱,耳熟能详。
文革时期有四大至尊歌曲,分别是《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大注意》和《大海航行靠舵手》,按当时的规矩,各地各单位编印的歌曲集都要把这四首歌曲用黑体字印在最前面,目录则要和其他歌曲间隔一行以示区别。在这四首歌曲中,《东方红》的地位无可撼动,《大海航行靠舵手》虽名列第四,播放率和流行度却远超过《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社会大众几乎时时刻刻生活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
《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作者来自哈尔滨歌剧院,李郁文作词,独唱演员王双印作曲,创作于1964年,在1965年的大唱革命歌曲运动中被广泛宣传(文革很早就在筹备中,大唱革命歌曲运动可视为前奏),文革开始后更是登峰造极,成为第一流行金曲。据说这首歌之所以从众多同歌曲中突围登上至尊地位,是因为林彪题写了歌词中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的条幅,到处张贴悬挂,歌借字红,何况本来就红,林彪写了字,让《大海航行靠舵手》红上加红。
在文革期间流行的歌曲中,《大海航行靠舵手》算是不错的作品,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通俗,易听易记,不通音乐的人也能琅琅上口,走红并不意外。中间那句“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婉转悠扬,跟文革前流行的“社员都是向阳花”一句的旋律颇为神似,有几丝北方地方戏曲的味道。
因为《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爆红,曲作者王双印在文革中也很走红,一度做了黑龙江文化部门的领导,70年代初,因为在某个场合为江青唱了一首歌,被认定和江青集团有关系,文革后遭到整肃。《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可看作是文革的象征,涉及文革的影视作品大多用这首歌曲做音响背景,每当听到这首歌,年纪稍大的人总会想起那红色的海洋,红旗飘飘,红色的袖章,天安门上挥舞的巨手,广场上人群的热泪盈眶……王双印一生有这样一首歌曲传世,应该满足了。
说文革是音乐的黄金时代一点不为过,那火红的造反岁月,专业音乐家和布衣爱好者们争先恐后,作词作曲,抒发他们对领袖的热爱,对“叛徒内奸”的痛恨,还有进行文化大革命的豪迈情怀,那两年诞生了多少革命歌曲,谁也说不清,数量之多恐怕是共和国之最
所有这些歌曲大致可分几类:毛主席颂歌,主席语录歌,主席诗词歌,歌颂红卫兵和造反派的歌,批判走资派的歌,还有歌颂党、歌颂祖国和其他领导人的歌,其中毛主席颂歌就数量和质量来说都占据主体地位。下节就来说说毛主席颂歌,与《大海航行靠舵手》并驾齐驱的《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
3、毛主席颂歌
2000 年初夏有个机会去重庆,某天傍晚,友人带我去人民大会堂观摩群众舞会,只见大会堂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数千名市民百姓自发地随着音乐起舞,动作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人人脸上都是陶醉愉悦的表情,一派太平盛世的旖旎景象,看得我目瞪口呆,这种浩大的大舞蹈场面已经几十年不见了。
1968年,我曾见过同样浩大的场面。那一年不知是什么缘由,举国上下掀起一场忠字舞运动,在早请示晚汇报中,全国人民(主要是城镇)大跳集体舞蹈,向敬爱的领袖表忠心,说不上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在统一的时间,按统一的格式,做统一的动作,舞蹈音乐也是一致的――用作主要配乐的是歌曲《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红色音乐家李劫夫的作品: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哎……千万颗红心向着北京,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敬祝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这段歌词本是毛主席在1966年国庆节接见红卫兵的记录片解说词,音乐是李劫夫为南开大学红卫兵的另一段歌词谱的,不知什么时候合二为一,随着忠字舞的盛行,一夜之间席卷全国,声势之强甚至在《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之上。李劫夫无意之中创作的小曲子竟成为毛泽东颂歌的代表作,也成了他全部文革音乐的代表作。
那一年我还很小,外婆经常带着我去父母单位大楼前的广场,看父母混在人群中跳舞,看熟悉的叔叔阿姨们跳舞,看得多了,那几个规定的舞蹈动作,那震耳欲聋的“敬爱的毛主席……”,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虽然后来很多年听不到这首歌曲,那旋律始终没有忘记,跟《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样,想到文革就会想起这首创造了非凡业绩的歌曲。
1971年林帅倒台后,四野出身的李劫夫也倒了大霉,《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至今没翻过身来。如此红彤彤的颂歌遭此厄运,可见一首歌的正确与否不是歌曲本身,而是看作者的政治是否正确,作者出问题,歌曲再怎么红彤彤也没用。
《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消失之后,另一首《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突围而出,跟李劫夫原作相比,歌词仅略作改动,音乐则换上蒙古风味的,比李劫夫原作的直来直去要好听得多,这首歌曲广为传唱,流行度并不弱于原作。90年代轰动一时的《红太阳联唱》收入的就是这首蒙古味道的《万寿无疆》。文革期间,还有若干首以“ 万寿无疆”命名的,只有一首新疆风味的略为流行,其它作品都被时代湮没了。
文革高潮时期被高层高度认可的毛主席颂歌除《大海航行靠舵手》、《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之外,还有一首《万岁毛主席》,在广播电台和广播站大喇叭里播出频率极高:
“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东风万里,鲜花开放,红旗像大海洋。伟大的导师,英明的领袖,敬爱的毛主席,革命人民心中的太阳,心中的红太阳,万岁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万岁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万岁毛主席…”
《读毛主席的书》。这首歌是我母亲的心水歌:“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只觉得心眼儿里头热呼呼。哎,好像那旱地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啊,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我干起那革命劲头儿足……” ,缺乏文艺细胞的母亲不是很爱唱歌,除了《甘露寺》“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就是这首“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小时候整天听母亲哼唱,听得多了,我也会唱了。母亲说过,这首歌好听。可见,“好听”是一首歌的生命,这是颠扑不破的王道。
《红太阳照边疆》。朝鲜民族能歌善舞,这首朝鲜族风格的歌曲应该是70年代流行的,作者金凤浩,跟郑律成一样出生在朝鲜,是正宗的朝鲜人。文革后期,他是颇受瞩目的音乐作者,好作品很多,《红太阳照边疆》之外,《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金梭和银梭》都是他脍炙人口的好歌,至今仍是翻唱族们钟情的热门老歌。文革期间,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大受欢迎,《毛主席的光辉》、《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这些西藏、内蒙、新疆风格的毛主席颂歌都是超级流行的金曲。
《 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这首歌创作于1969年,是“大歌”的代表作,“大歌”是我生造的概念,意思是作者借用古典音乐的创作技巧,歌词写得长篇大论,句式复杂,音乐则像微型交响曲,有奏鸣曲式的呈现部、发展部、再现部,主题、节奏、调性变化多端,大乐队伴奏,领唱、合唱的和声设计周严,整个作品气势磅礴,给人震撼的感觉。《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有多个版本,样式并不一样。我特别钟爱中间那段抒情段落:“幸福的伽椰琴在海兰江边激荡,热烈的达甫鼓在天山南北敲响,欢快的芦笛吹奏在槟郎树下,深情的马头琴回响在内蒙草原上……”,文革歌曲中很少见到如此优美抒情的旋律,可算一绝(推荐红太阳联唱版本,非常出色)。
歌颂毛主席的音乐创作可追溯到红军时期,遵义会议之后渐成主流,五十年代还算克制,作品不算多,进入60年代以后佳作迭出,到1965年演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1965年的大唱革命歌曲运动,形成一个小高潮。文革开始后更是高潮不断,一直延续到毛主席逝世后,以海政文工团推出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作为压轴。在毛主席颂歌大潮中,几代音乐家们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和才华,他们的成就是中国音乐史册上不能忘记的一页。下一节说说音乐家们更了不起的成就,毛主席语录歌和诗词歌。
4、毛主席语录歌
十年文革有许多象征物,小开本的《毛主席语录》无疑是文革最大的象征,《毛主席语录》又称“红宝书”、“小红书”,起源于1959年,林彪执掌军委后,指示《解放军报》刊登毛主席语录,1964年,总政治部编选的《毛主席语录》出版,林彪手书了“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题词。
语录歌的始作者仍是那位红色音乐家李劫夫,1966年3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发生大地震,李劫夫在灾区用抗震救灾口号做了一首歌曲,中间嵌入毛主席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文革开始后,李劫夫把这段语录抽离出来,略作改编单独成篇,成为第一首语录歌,风靡全国。
李劫夫为语录谱曲谱上了瘾,越谱越多,1966年9月30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用整版刊登了10首语录歌,并加了编者按,向全国人民介绍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其中李劫夫的作品占8首,语录歌从此登上文革音乐舞台,在全国掀起一阵热潮,众多音乐家加入到为毛主席语录谱曲的行列中,此后两年,几乎所有的毛主席语录和最高指示都被谱成了歌曲,当然,李劫夫是语录歌谱曲队伍中的主力,主力中的主力。
在李劫夫的语录歌作品中,至少有两首深入人心,广为传唱。《争取胜利》是李劫夫语录歌的成名作,旋律铿锵有力,加上中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呼喊,很有鼓动士气的效果,因为这首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成了普及度最高的毛主席语录。《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有大歌的气势,旋律华丽明朗,热情奔放,词与曲配合得天衣无缝,充满青春向上的朝气。
另一首《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大概是语录歌中唯一一首可以传世的作品,这首歌采用了湖南民歌的曲调和素材,旋律婉转优美,一气呵成,技巧娴熟,无懈可击,在语录歌中算是非常有可听性的佳作。该曲发表时无署名,作者身份存疑,一说是李劫夫,一说是中央乐团集体作曲,尚无定论。
有人说,文革中的语录歌音调粗厉,结构散乱,诘屈聱牙,生硬别扭,艺术水准很差。这种指责不无道理,但不厚道。为语录谱曲是一项政治任务,大不可能撞出艺术火花,加上用音乐表述散文句式,需要高度的作曲技巧,很难创作出结构完整、生动流畅的艺术品。这几天找来一批语录歌从头到尾听了一遍,感觉以前的刻板印象应该改变,这些语录的配乐水准并不低,如前文所说,音乐家们把他们的才华发挥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语录歌未能流传下来,错不在音乐,更不在音乐家。
语录歌大师李劫夫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在早几年开始的诗词歌热潮里也是一员健将,而他为主席诗词谱曲却不小心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5、毛主席诗词歌
前两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流行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网友发贴子抒发他的激动心情和对该剧的热爱,他说看了电视剧才知道“恰同学少年”这五个字以及这五个字原来出自毛主席的诗词。我看到之后不禁感慨,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们年轻的时候,如果谁不知道“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是要被严肃批评的。
毛主席诗词是一部艺术的党史,是主席的斗争史、胜利史,凝聚着主席的气概与才情,这样绝好的歌词素材,自然是作曲家们趋之若骛的对象。早在50年代就出版了毛主席诗词的歌曲集,60年代后更是高潮不断,郑律成、贺绿汀、朱践耳、李唤之、吕骥、时乐蒙、吕远、生茂、唐诃、田丰等音乐界精英纷纷加入到为主席诗词谱曲的行列中,每首诗词都有好几个不同的配乐版本,曲曲出色,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用的《七律长征》(彦克、吕远作曲)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沈亚威作曲),同诗词原作一样气势如虹。
当然,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的主力仍是李劫夫,他为所有的主席诗词谱过曲,1992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歌曲百首》中,李劫夫作曲的竟有34首,占三分之一强。在文革高潮时期,李劫夫的诗词歌跟他的语录歌一样,唱遍了全中国,在那两年半里,论炙手可热的作曲家,非李劫夫莫属。
李劫夫(1913~1977)是吉林农安人,1937年赴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文工团长,建国后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生平创作了2000 余首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哈瓦那的孩子》等名作都曾红极一时。在李劫夫的诗词歌中,我特别欣赏由张映哲(《英雄赞歌》的首唱者)演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1971 年林帅事件后,李劫夫列入林彪集团成员,遭到长期软禁,直至去世。他的问题是被林彪接见过,写过一首《紧跟林主席向前进》(一说未遂),跟黄永胜一家关系极为密切(他们两家是通家之好,黄的儿子是李的义子),等等。李劫夫的作品被全面禁唱禁播,至今,他的形象仍然不很明朗,我们只能从作品中见识到他非凡的才华,比如《蝶恋花 答李淑一》,一点不比后来风行的余红仙版本差。
毛主席诗词歌的最后一个小高潮是在1976年元旦,中央以重大新闻的形式发表了毛主席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并即时谱成歌曲演出。
6、“战地新歌”年代
林帅事情之后,各行各业都有所变化。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音乐,记不得是1971年底还是1972年初,广播里突然密集和反复地播出两组歌曲,一组是聂耳、冼星海、麦新等人创作的革命历史歌曲,一共10首,包括《工农一家人》、《毕业歌》、《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战斗进行曲》、《前进歌》、《大路歌》、《工农革命歌》、《新的女性》、《到敌人后方去》,一组是延安时期的陕北民谣,一共5首,包括《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工农齐武装》。经过五六年的折腾,饥渴的听众们终于听到了新鲜的声音。
对听腻了硬邦邦文革歌曲的听众来说,这些歌构成迥异于文革歌曲的另一种音乐情境,特别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这三首陕北歌,高亢又不失华美,同样是革命颂歌,却少了文革歌曲的八股气,让人耳目一新。而对我们这些小孩儿来说,文革前的音乐完全没有概念,这些陕北民谣算是第一次听到好听的歌曲,冲击力后劲十足。80年代末,歌坛刮起一阵强劲的陕北风,起源应该就是这几首歌打下的根基
后来,这两组歌曲都以显著的位置刊入歌曲集《战地新歌》中,第一集《战地新歌》出版于1972年,此后每年出版一集,至1976年一共出版了五集。《战地新歌》印数巨大,广泛发行,是那几年文艺演出和群众歌咏活动的标准读本,那几年因此可称为新中国音乐史上的战地新歌年代。
第一集《战地新歌》于1972年8月出版,副标题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创作歌曲选集”,按惯例把《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海航行靠舵手》排在最前面,接下来是前面提到的15首出土的历史歌曲,然后按序编入毛主席颂歌,党和祖国颂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题材的歌曲,青年歌曲、少儿歌曲、国际友谊歌曲,以后各集沿用了这个编排格式。和文革高潮时期相比,毛主席颂歌仍占主体地位,但数量相对减少,其他有关生产建设题材的歌曲则大幅增加,表明林彪事件之后,对主席个人崇拜的势头有所下降,或许是被主席本人所遏制。
在第一集《战地新歌》中,文革高潮时期的歌曲只入选了数首没有政治问题而具有可听性的作品,其他都是林彪事件后创作的新歌(也许是林彪事件之前写的,亦未可知),当时很流行、至今仍被人们记住的歌曲有《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井冈山上太阳红》、《延安人民心向毛主席》、《伟大的北京》、《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红太阳照边疆》、《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阿佤人民唱新歌》、《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我爱北京天安门》……
音乐的回潮新气象在1973年的第二集《战地新歌》中达到了顶点,在这一集中有几首歌曲特别引起民众的好感:
《北京颂歌》,战地新歌时代 “大歌”的代表作,整首歌雄浑、豪迈,壮阔,又不难听,把革命颂歌的创作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我听过张越男、李双江、李光曦三个版本,张越男是首唱者,她的版本传播很广,一般印象是她的后段略显薄弱,气势上没压住,不如男声二李唱得游刃有余。《北京颂歌》有点类似北京的城市之歌,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姜文饰演的大提琴手跟一群纽约的北京流民一起合唱《北京颂歌》,抒发怀乡之情,表情庄严肃穆,相信很多朋友都还记得这个有趣的场景。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文革开始后,战斗风格的、进行曲式的歌声如雷贯耳,几年的疲劳轰炸已使人们忘记了歌曲还有其他的功能,当听到这两首旋律优美、委婉悠扬的革命抒情歌曲,不免有久违的回肠荡气之感。
《老房东查铺》,《战地新歌》里歌颂解放军的歌很多,歌词和曲风大多雷同,这首歌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抒发军民鱼水之情,戏曲风格的音乐也恰到好处地创造了温馨感人的意境。《老房东查铺》是马玉涛唱红的,保持她一贯的风格,刚劲、嘹亮、粗犷,极具感染力,据说,很多喜欢“马儿慢些走”的马玉涛歌迷听到《老房东查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集《战地新歌》中还有不少可听的歌,有《北京颂歌》一类的“大歌”《颂歌一曲唱韶山》、《雄伟的天安门》、《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远航》,也有清新可人的小品《苗岭连北京》、《织网歌》、《师长有床绿军被》、《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总的来说,前两集《战地新歌》出现了多首广为传唱的好歌,表明作者们在林彪事件后,思想有所解放,敢于探索音乐的美,在音乐语汇的把握上更贴近一般听众的喜好,且不论歌词怎样,歌曲的旋律更人性化,足以打动要求不高的听众,当时的要求很简单,好听就行。
1974年出的第三集《战地新歌》有一个特别的安排,可能为了向党的十大献礼,或者向毛主席致敬,在正常的毛主席颂歌之外,编入了五首湖南民歌风格的歌曲(《日出韶山东方红》、《浏阳河》、《天山太阳红彤彤》、《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和五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歌曲(《秋收起义歌》、《山湾来了毛委员》、《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区干部好作风》、《八月桂花遍地开》),和以前那批解禁的陕北民歌一样,这些好听的民歌和老歌很受欢迎。
第三集中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时常被人提起,这是一首标准的时代战歌,歌词和旋律都很直白、简单。
类似的战歌还有一首非常出名,第一集《战地新歌》的最后收入了反美歌曲《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这是1970年5月为声援印支半岛三国人民反美斗争的大会而特别创作的,铿锵有力,有一股只有新中国人民才有的豪放气派,当时非常流行,特别头两句,几乎人人会唱。
这首歌的背景是柬埔寨政变,1970年3月,朗诺将军趁西哈努克亲王不在家发动政变,建立了亲美政权,中国热情收留了无家可归的亲王。此后几年,亲王走访各地,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民众的夹道欢迎,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风景。各地政府为迎接亲王一行的到访,大兴土木,整修道路,清洁城市卫生,做足了准备。亲切和善的西和努克亲王,丰姿绰约的莫尼克夫人,颈部不灵活的宾努亲王,这些尊贵的柬埔寨客人留在70年代的中国记忆中,也为改善地方建设做出了贡献。
西哈努克亲王多才多艺,创作了多首歌颂中国、歌颂中柬友谊的歌曲,比较有名的有《怀念中国》、《万岁,人民中国》等,当时我们听后,觉得亲王的作曲水平很高,一点不亚于专业作曲家。前些时终于找到西哈努克亲王演唱《怀念中国》的版本,又听到了曾经很熟悉的优美旋律,感觉很亲切。亲王一生波澜壮阔,多灾多难,如今能安享晚年,殊为不易,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
按编排惯例,每一集《战地新歌》中都有若干首国际题材的歌曲,大致有两类,一是歌颂和几个传统友好国家的交情,朝鲜、阿尔巴尼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二是呼吁第三世界团结起来,反美反帝反霸。因为时间久远,这些歌都记不得什么味道了,印象深刻的是两首《战地新歌》未收的歌曲,一首是越南的《越南-中国》:“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像朝阳……”,一首是乒乓球比赛的欢迎歌曲《银球飞舞花盛开》:“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银球万里传友谊、友谊花朵遍地开……”。
那些年我们学校有个习惯,上下午第一节课开始前,由班级宣传委员指挥全班唱歌,每天两个时段,校园里歌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越南-中国》和《银球飞舞花盛开》就是当时经常唱的歌曲,之所以喜欢唱,大概是因为旋律流畅不复杂,又很好听之故。
第三、四、五集《战地新歌》,有两首歌曲堪称优秀,第三集中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恩情》和第五集中的《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恩情》改编自新疆锡伯族民歌,节奏欢快灵动,跟寻常的毛主席颂歌相去甚远,如果不注意歌词,会以为是一首极具现代感的流行歌曲(问题是当今的音乐人写不出如此清澈的音乐)。《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的旋律热烈奔放,作曲技巧老辣之极,给人一种遒劲之美的享受,曾经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很受欢迎。该曲署名“上海市冶金工业局歌曲创作学习班词曲”,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证过,背后是哪一位高人操刀。
在每一集《战地新歌》里,都会安排几首台湾题材的作品,歌词的主题差不多,隔空造车,发挥的余地不大。不过这是个相对安全的领域,作曲家有一定的自由度写出不错的作品,比如第二集里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这首歌的旋律时而委婉,时而激昂,有大歌的气势,很多歌手唱过这首歌,在大陆传播很广,台湾同胞们听没听过就不得而知了。另一首《红太阳一定要照亮台湾》选用了高山族民歌的元素,非常别致。
台湾主题的歌曲创作持续到了1976年之后,我手边有一张1978年出的薄膜唱片,收录四首台湾题材歌曲,《我站在高高的阿里山顶》《南来的云哟,南来的风》、《祖国山水紧相连》,基调和以前的作品差不多。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对台政策大转弯,这类作品才消失。此后出现另一类不同主题的作品,名列 1979年15首深受听众喜爱歌曲之一的《大海一样的深情》完全以感性的歌词和柔美的音乐取胜,刺激性的语句完全不见了
70年代上半期,我们还是少年儿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样朴实动人的少儿歌曲,战地新歌里收录的少儿歌曲多是时代色彩浓郁的颂歌或战歌,充满革命精神,看这些歌名就知道了:《我们是红小兵》、《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红小兵成长全靠党》、《我们是朝气蓬勃的红小兵》……当年我们这些红小兵扎着红领巾,却享受不到文革前少先队员那种干净纯粹的精神生活,而是像小兵一样上阵打仗:
“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嘿! 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嘿!”
当时的少儿歌曲也有精品,轻快动听的《井冈山下种南瓜》(孙海浪词,颂今曲)就被我们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百听不厌。至于《我爱北京天安门》,其经典程度,完全可以看作是代表70年代的标志歌曲了。
五集《战地新歌》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时代歌曲,颂歌之外,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些时代主流题材占了战地新歌的大部分篇幅,其中肯定有不错的作品,只是当年没留下多少印象,现在也没时间和精力去检视哪些作品值得一听,这里就不多说了。
四、舞蹈
文革时代的阳春白雪式舞蹈是芭蕾舞,其代表作品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其综合水平也是空前绝后的,笔者在邓小平划圈的深圳花三百二十元看《红色娘子军》,场场爆满,舞剧不时为经久不息的爆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而号称改革文化春天的时代,并不见一个舞剧受到观众如此热爱。文革时代下里巴人的舞蹈也是存在的,例如风靡全国的忠字舞就是例子,遗憾的是这种强烈健身和育人的舞蹈被“唯物主义”者们扼杀了。
五、戏剧
样板戏
毛主席的夫人江青主抓的样板戏是文革的另一巨大象征。早期的样板戏只有八个,即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这八个作品是人民日报社论钦定的样板戏。后来又有一批样板作品陆续问世,京剧《杜鹃山》、《龙江颂》、《磐石湾》,舞剧《沂蒙颂》、《草原姐妹》,钢琴伴唱《红灯记》等。样板戏的衍生作品也不少,京剧统统改编成交响音乐,舞剧不仅改编成交响音乐,还被改编成京剧。

样板戏对当年国人的影响之大难以想象,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谁不会哼唱几句样板戏?“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临行喝妈一碗酒”、“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些经典唱段深入人心,《沙家浜》的“智斗” 一场更是经典,“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适才听得司令讲”、“参谋长休要谬夸奖”,妇孺皆知,人人会唱,“智斗”大概是那几年上演率最高的折子戏,随便找几个人化化妆,拉个场子就能演起来。我们在农村那两年,宣传队每场演出必有“智斗”,多年后,我参加过一次老知情的聚会,在场的老知情们聊得兴起,竟高声合唱起“老子的队伍才开张”,那场景实在让人激动不已。最抒情的是“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那些年的中国演艺界相对纯洁,《智取威虎山》的童祥苓,《红灯记》里的浩亮、刘长瑜,《沙家浜》里的洪雪飞,《杜鹃山》里的杨春霞,《红色娘子军》里的刘庆棠、薛菁华,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殷承宗,这些样板戏名人就是当年的偶像巨星,贺绿汀得意弟子于会泳的才情更是为人称道。
从1969年的九大到1971年林帅垮台,那两年的文艺舞台相对沉寂冷清,除了样板戏和各地宣传队格式化的小歌舞外,没什么值得一说的成绩。一直到1972年,林彪事件后的短暂回潮时期,文艺界才有了一点点春天的气息。
六、器乐
战地新歌年代的另一个景象是器乐的兴盛。林帅事件之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1972年4月,父母亲被召回原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回城之后,家里添了一台唱机,陆续购置了一批小薄膜唱片,多数都是器乐作品,现在手边还残留着几张:大筒齐奏《迎着朝阳去韶山》、《山乡邮递员》,土家族“打溜子”《火车进山寨》;小提琴独奏《前年的铁树开了花》;筝独奏《洞庭新歌》、扬琴独奏《双手开出幸福泉》;二胡独奏《台湾人民盼解放、筝独奏《草原红卫兵》、笛子独奏《草原红卫兵》、板胡独奏《海岛盛开大寨花》、二胡独奏《金珠玛米赞》《喜唱丰收》;芦笙独奏《拉山号子》;筝独奏《东海渔歌》、板胡独奏《家乡的喜讯》,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陕北好》、琵琶独奏《浏阳河》、《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些五花八门的作品就是当年器乐发展的一部分果实。
1972~1976 年,器乐作品的数量没有声乐多,品质则过之。许多器乐作品是从战地新歌改编过来的,去掉了歌词,音乐的品质自然就出来了。当时受到听众好评的器乐作品,除跟样板戏有关的作品外(京剧、舞剧改编的交响组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比较出名的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管弦乐曲《颂歌献给毛主席》、《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北京颂歌》,大提琴曲《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以及为数不少的小提琴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庆丰收》、《井冈山上太阳红》……其中《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和《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现名《金色炉台》)三首小提琴独奏曲尤为杰出,至今仍是小提琴的经典曲目。
现在回头看,1972~1976年的器乐水准并不低,无论是民族器乐和西洋管弦乐,都取得娇人的成绩。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菁英,战地新歌年代的音乐菁英也不该忘记:男歌手李双江、李光曦、贾世骏,吴雁泽、吕文科、何纪光、马国光、胡宝善……女歌手张越男、马玉涛、徐有光、罗天婵、卞小贞、陆青霜、贠恩凤、邓玉华、邓韵、郑湘娟、边桂荣、韩芝萍……男女声二重唱组合张振富、耿莲凤,演奏家殷承宗、刘德海、潘寅林、闵慧芬……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在舞台上的身影,歌手站在舞台中央,在小乐队的伴奏下,对着话筒(非活动的话筒)高声歌唱,没有花枝招展的多余动作,也没有虚情假意的观众握手。1980年之后,一批新星崛起,这批70年代的风流人物很快被取代,退出了中心舞台。
七、电影及电影歌曲
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
林彪事情之后,在小回春的气候下,电影事业也开始解冻,当时高层里唯一出身专业电影人的江青当仁不让地主导了电影的复苏,把未及拍成电影的样板戏全部拍完,重拍了几部文革前老片(《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青松岭》《万水千山》《年轻的一代》《渡江侦察记》),并开始拍摄新故事片,一批老电影人复出,谢铁骊、谢晋、凌之浩、崔嵬、于彦夫、桑弧、李俊、汤晓丹、苏里等老导演纷纷出山开拍新片,一批新的电影明星也冉冉升起。据有关资料统计,1972~1976年10月,一共上映了新故事片 76部,不过我印象中应该不止这个数目。
1975年,我多次目击南方某城市的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等退票的壮观场面,那个年头,国人的业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多元,看电影就是头号娱乐,国产电影加上朝、阿、罗等友好国家的译制影片,看个新电影跟过节似的,就像某位热衷收集文革电影的网友所言,那是一个个“顶着寒风酷暑在田埂、山坡、球场看电影的难忘夜晚”。
时至今日,大部分影片的细节都记不得了,记得牢牢的是若干影片中的歌曲,这些歌曲脱离了电影独立流传下来,也刻在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中。以下就简单盘点一下我钟爱的几部电影中的歌曲:
1,《闪闪的红星》。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闪闪的红星》的地位无可替代,紧凑生动的故事,可爱的小演员,美丽的景色,动听的音乐,造就了这部经典电影,傅庚辰作曲的三首插曲尤为经典。“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李双江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大概是70年代前期的第一流行歌曲,这首歌把革命的激情、个人的豪情和对祖国风光的赞美之情结合在一起,听起来舒服,唱起来也舒服,“小小竹排”至今仍是KTV里点唱率最高的70年代歌曲。女生独唱《映山红》是一首标准的抒情歌曲,就其旋律而言,无论放在那个年代都是头等的流行歌曲。《映山红》的前半部分舒缓、温柔、真挚,有一种梦幻的味道,感人至深,原唱者邓玉华的表现也很出色,完美地诠释了这首难得一见的好歌。童声合唱《红星歌》是电影主题歌,主题旋律贯穿影片始终,虽说不如前面两首影响大,但对我们这些当年看过多遍的观众来说,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会想起潘冬子,想起电影中遥远的红军时代。
2,《海霞》。《海霞》是由北影厂老导演谢铁骊改编、编剧并筹备拍摄的,此后谢导不停地调去拍样板戏,最后由钱江等几位导演合作完成。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唱遍了大江南北,红极一时。“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幺织渔网……”,王酩作曲的《渔家姑娘在海边》富有南国民歌风味,安谧,柔和,不疾不徐,优美动听,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音乐图画,听这样的歌曲让人身心舒畅,尤其在当时那个战斗的氛围里,这样抒情好听的歌曲分外突出,想不红都难,果然不出意外地一直红到了今天。《渔家姑娘在海边》大概是是最受翻唱族青睐的作品,这些年来,我至少听过20种以上的翻唱版本,各种唱法的都有,个人觉得,与原唱陆青霜略显激越的风格相比,当下以柔美唱腔取胜的翻唱版也许更符合原作的意境。总之,《渔家姑娘在海边》是70年代流行歌曲的极品。演员吴海燕的清纯美,感动了无数人.
3,《南海风云》。1974年1月,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打了一场自卫反击战,一举收复了西沙群岛,这一战是我海军成军以来第一次与外国海军作战,以劣势装备取得辉煌的胜利,展现了我军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实力和意志,打得实在漂亮。战后,诗人张永枚和作家浩然远赴西沙体验生活,张永枚的长诗《西沙之战》和浩然的小说《西沙儿女》广为传播,影响很大;由年轻的唐国强主演的电影《南海风云》迟至1976年夏才拍竣上映,影片刚开始即出现吕远作曲的《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哎罗,哎罗,哎罗,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西沙,西沙,……”,宽广抒情的旋律,吕文科和卞小贞温暖甜美的歌声,搭配美丽如画的南海风光,大气又提气,极具感染力,令人心旷神怡。这首歌也是我心目中的极品,在70年代歌曲的个人排行榜上,仅次于《渔家姑娘在海边》。
4,《创业》。《创业》是70年代电影的力作。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出现在54分钟,领导为石油工人送来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主人公周挺杉捧着宝书深情地说:“头顶青天,脚踩荒原,我们创业,就靠这两论,学一点儿好比翻一座山,我们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接着,边桂荣的歌声响起:“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歌、情、景交融,把石油工人改天换地的战斗豪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回首过去,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历程不应该忘记,但显然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
5,《青松岭》。《青松岭》属于老片重拍,完成于1973年,记得是第一批上映的新故事片之一,很受观众欢迎。该片讲的是公社年轻社员学习赶大车,跟投机倒把倒卖私货的坏分子斗争的故事,李仁堂饰演的张大爷,坏分子钱广,“惊马”一场戏都很经典,更经典的是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哎,啪啪地响哎,哎咳咿呀,赶起了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咳哟……”,年纪稍长的人应该还记得,这首歌在当年有多红,我记得当时开联欢会,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的,必唱“长鞭哎……”,都会赢得满堂喝彩,把战地新歌都算上,恐怕也不抵这首歌脍炙人口。
6,《决裂》。1976年之后,反映共产主义大学新式办学的《决裂》被列入江青集团“阴谋文艺”的名单受到批判,不过该片上映的时候,我们倒是兴致勃勃,其中几场戏记得很清楚,郭振清饰演的校长高举起考生长满茧子的手:“你录取了!”,还有葛存壮饰演的老教师摇头晃脑地讲解“马尾巴的功能”,令人忍俊不止。葛老爷子演过很多小角色,“马尾巴的功能”恐怕是他很得意的一个。吕远、唐诃作曲的插曲《共大赞歌》既好听又有气势,很好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让我们以为今后的教育之路就这么走下去了。《共大赞歌》前半部分的女声出自郭兰英,在我的记忆中,那些年好像并不常见郭兰英公开演出。
其他电影歌曲也有不错的,《南海长城》插曲《永远不能忘》、《春苗》插曲《春苗出土迎朝阳》、《艳阳天》插曲《万众一心奔向前》、《红雨》插曲《赤脚医生向阳花》、《长空雄鹰》插曲《金达莱》等等,都给当时的观众留下印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电影的政治倾向和创作手法或许可议,但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探索应该得到敬重,特别是他们向民歌取材的传统,在如今继承下来的音乐人中应该不多了。
八、外国电影音乐
前些天和一位同龄的网友聊起电影,此君说他电脑里积攒了几十部世界名片,没时间也没心情看,言下不胜唏嘘。回想起我们的少年时代,当年的那些“世界名片”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的时光。因为有了这些友好国家的电影,那些年过得并不寂寞。
因为时间久远,早年看过的越南电影已经记不清楚了,好像看过《回故乡之路》和《琛姑娘的松林》,电影里的音乐没有印象了,只记得电影里的女兵、女游击队员个个是美女。与深受《南方来信》影响的老三届一代相比,越南电影以及电影里的越南战争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
阿尔巴尼亚电影看过很多,《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地下游击队》、《战斗的早晨》、《脚印》、《勇敢的人们》、《第八个是铜像》、《在平凡的岗位上》、《战斗的道路》……二战题材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尤其受到欢迎,“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深入人心,《宁死不屈》里的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也颇受哥哥姐姐们的好评。在这些电影中,我最喜欢《第八个是铜像》,欣赏优雅美丽的医生女儿,也欣赏它不同一般的叙事方式。当年的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跟我们特别友好,当然很快就不友好了。
罗马尼亚电影是我们那一代少年的最爱,《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和《巴布什卡历险记》的紧张、刺激、兴奋,至今难以忘怀。《多瑙河之波》、《爆炸》、《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依》、《最后一颗子弹》、《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都是当年的大片,看这些电影确实如过节一般。音乐传记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篇幅很长,里面有大量结构复杂的管弦乐和小提琴音乐,我们听得迷迷糊糊,也因此对古典音乐有了一点概念。1976年之后,《沸腾的生活》、《侦察英雄》、《复仇》、《橡树,十万火急》等罗马尼亚电影继续上映,我还记得《沸腾的生活》有一段主题音乐特别迷人。
当年放映的朝鲜电影最多,至少在30部以上,。朝鲜电影跟中国电影类似,很喜欢在电影插曲上下功夫,《卖花姑娘》、《血海》、《摘苹果的时候》、《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南江村的妇女》、《鲜花盛开的村庄》、《轧钢工人》等经典名片中的歌曲,悠扬悦耳,优美动听,极受国人好评,朝鲜歌曲中淡淡的忧伤味道,纯粹的抒情曲风是当年雄纠纠的中国歌曲中根本望尘莫及的,这让中国观众如获至宝,有很多中学毕业生带着抄满朝鲜歌曲的笔记本下乡插队,朝鲜电影中的歌曲成为70年代国人音乐生
综上所述,人们可以公正看出,文化革命时代的中国文化虽有不足的方面,但决不是文化沙漠,而是领先于全世界的新文化(工农兵为文化主角)摇篮,是中国文化的高峰,同改革开放后的垃圾成山文化相比,文化革命文化文弥足珍贵。一句话,事实告诉人们,文化革命时代的文化光彩夺目。对笔者文化革命时代的文化是光采夺目的,其思想和艺术水平,远远超过改革后文化论断也许有人不信,但可以反驳,如改革后哪出戏比样板戏强、哪个舞剧超过《红色娘子军》、哪部协奏曲超过《黄河》、哪首歌曲超过《大海航行靠航手》等等。

文革20首毒草歌曲及其批判


按: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被称为“四大”,当这“四大”从五七年成长到六六年,就变为“五大”——那一大就是大批判。说起来,这也算是洋为中用——批判一词来自康德,“它主张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查。其本意包含有分析、探讨、评价、判断等多方面内容。”(见维基百科“大批判”)文革中的革命大批判则不然。当人们唱起维族风格的歌曲“萨拉姆毛主席”的时候,批判者就会说,这是“杀了么毛主席”。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革命大批判是理性与非理性结合生出的怪胎。非理性源于无知——有的批判者不知道“萨拉姆”在维吾尔语中是问候的意思。理性来自于坏心眼——有的批判者虽明知就里,可出于邪心恶念,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怀念毛泽东时代的人们,免不了要怀念大批判,并把它视为“大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人们看了下文,不知会做何感想?

把毒草歌曲拿出来示众

1.《日夜想念毛主席》,王洛宾曲,《歌曲》1962.9。
作者是反革命分子。国民党上校。他竟敢在这首歌曲中玩弄谐音的鬼把戏(注:指歌中反复咏唱的“萨拉姆毛主席”,被一些人怀疑为“杀了么毛主席”的谐音,因此文革前此歌即已遭禁。《歌曲》发表此歌时署名为“新疆民歌,李行配和声”,歌后加注为:“‘萨拉姆’(是新疆维吾尔族语,)即汉语‘问候’之意。”),恶毒咒骂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是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谁胆敢反对毛主席,我们就叫他粉身碎骨,彻底灭亡!

2.《北京——莫斯科列车》,袁水拍词,徐荣坤曲,《歌曲》1955.4。
林彪同志说:“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我们的一切成就,一切胜利,都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都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而这首歌却胡说什么:“毛主席给了我一把金钥匙,就是苏联的先进经验。”此时,斯大林已经逝世两年多,赫鲁晓夫的篡权活动在加速进行。这首歌的作者把苏修的经验比做“金钥匙”,真是反动透顶!

3.《刘志丹》,陕北民歌,《中国民歌选》1955.3。
早在二十四年前,反党阴谋家高岗就宣扬什么“南有广州,北有陕北,南有瑞金,北有照金,南有井冈山,北有永宁山,南有毛泽东,北有刘志丹。”这首歌唱道:“陕北出了个刘志丹”,“江南上来了个毛泽东”,把刘志丹和毛主席相提并论,抹杀毛主席对中国和世界革命的特殊的、伟大的贡献。它和高岗之流的反革命黑话如出一辙。这首歌还用“势力大”、“坐飞机在空中”等极其荒唐的词汇,严重歪曲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形象。

4.《跌倒算什么》,绿永(李凌)词,舒模曲,《歌曲》1962.5。
重新发表的这首解放前的歌曲,为反党分子鼓劲吹气:“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这是吴晗鼓吹海瑞的“刚直不阿,不为失败所吓倒,失败了再干”的反党精神何等相似乃尔!(注:文句不通,原文如此)

5.《送别》,郑洪等词,巩志伟等曲,《电影歌曲选》1963。
影片《怒潮》在一九六三年出笼,是为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大军阀彭德怀树碑立传的。这支插曲《送别》,送的就是彭德怀,“君的恩情永不忘”,“隔山隔水永相望”,——这是彭贼死党和牛鬼蛇神对他感恩戴德,发誓效忠的黑话。最后一句“我持梭标望君还”,更是给这个反动家伙招魂,盼他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6.《洪湖赤卫队之歌》,洪湖实验歌剧团集体词,张敬安、欧阳慊叔曲。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为另一个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大土匪贺龙树碑立传的。这首流毒甚广的歌曲公然篡改历史,大唱“贺龙领导闹革命,红旗飘飘打胜仗”,以此否定我们伟大的舵手毛主席。

7.《赤潮曲》,瞿秋白词,朱霞、田光曲,《革命歌曲大家唱》第一集,1964。
词作者瞿秋白这个大叛徒,他在这首歌中唱出自己的理想:“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今后福音普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这个理想装潢了“共产”的词汇,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反动腔调。在瞿秋白死去的二十多年后,重新把这首歌拿上来谱曲,这是明显地为叛徒树碑立传,一九**年,戚本禹同志发表了痛斥叛徒哲学的《评李秀成自述》,周总理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无情地揭露了瞿秋白的叛徒嘴脸。正是在这个时候,《革命歌曲大家唱》上却发表了这首《赤潮曲》,这不是非常发人深思的吗?

8.《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肖培珩词曲,《电影歌曲选》,1963。
这是反动电影《红日》插曲。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少奇提出了“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反动谬论,这首歌是“和平民主新阶段”的一曲颂歌,歌曲唱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当时,这个地区的阶级斗争是极其激烈的,敌人不断地对解放区进行围剿,而在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吕其明笔下,却一片和平景象:“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谁不说俺家乡好,幸福生活万年长。”蒋匪还没有消灭,就“幸福生活万年长”,这不是“和平民主新阶段”又是什么呢?

9.《十送红军》,江西民歌,《革命歌曲大家唱》,1964。
这首歌丑化革命战争,把革命战争写得凄凄戚戚,悲悲惨惨。红军长征是震撼全世界的英雄壮举,但这支歌却唱什么“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号,树树梧桐叶落完。”它和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大唱反调,大肆宣扬失败主义的悲观情绪。

10.《太阳啊,你再照照我》,石汉词,张毅曲,《红霞》,1959.5。
《红霞》是反党头目罗瑞卿亲自支持炮制的一部反动歌剧,这支歌是女主角红霞临死前唱的。作者大肆渲染了革命战争和个人幸福的矛盾。在作者的笔下,革命战争是十分残酷的,它剥夺了红霞的青春,使她丧失了年青的生命,“多少美景我还没看够,多少事情我还没做。”作者对红霞的死是多么的惋惜啊!在丑化革命战争的同时,作者还满怀同情地描写了红霞临死时动摇的心理状态:“天寒地冻盼日出,人到死时真想活。”在作者看来,要活命,这是人的共性,哪怕英雄人物,也有五分钟的动摇。这是典型的活命哲学,是对英雄人物的极大污蔑。歌剧中的红霞根本不是什么英雄人物,而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变节分子。

11.《中苏友谊歌》,郭小川词,瞿希贤曲,《歌曲》1961.3。
一九六○年底举行了第二次莫斯科会议,刘少奇对抗毛主席的“坚持斗争,不惜达到破裂的边缘”的指示,提出了“以和为贵,既往不咎,宽大为怀”的十二字方针,他竟然无耻地三次高呼“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中央万岁!”“不管风里雨里”都要和苏修站在一起,甚至高呼“赫鲁晓夫万岁!”这首歌马上做了刘少奇的应声虫,胡说什么“马克思列宁的光辉照亮我们心头,共产主义的理想跳在我们胸口,新时代的号角召唤我们去共同战斗。”“山高路远分不开紧握的手,雨骤风狂拆不开亲骨肉。”它极力表达了刘少奇勾结苏修的反动心情。

12.《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胡沙、田川词,马可夫曲,《革命歌曲大家唱》,1964。
这是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一段。剧中的小芹,是个典型的中间人物,实际上是个反面人物。处在烽烟遍地的抗日战争时期,小芹对民族危亡毫不关心,唯一惦记的是她的二黑哥,作者大肆渲染了她借着洗衣服等二黑的复杂心理状态:“前晌也等,后晌也盼,站也站不定,坐也坐不安。”“忽听得树沙啦啦,沙啦啦啦,好像是二黑哥的脚步声。唉,原来是刮了一阵风。”这种人物完全是爱情至上主义者,是典型的穿着农民衣服的资产阶级小姐。歌颂这样的人物,就是歌颂资产阶级,就是鼓吹资本主义道路。

13.《九九艳阳天》,石言、黄宗江词,高如星曲,《歌曲》1958.2。
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它大写战争与个人幸福的矛盾,歌曲的主人翁是个准备去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农民,就在参军前夕,他产生了剧烈的所谓“内心矛盾”:“哥哥惦记着小英莲,风向不定车难转,决心没下怎么开言?”作者用小调式的、极其缠绵、感伤的曲调,把这种“内心矛盾”渲染得绘声绘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认为,革命战争是革命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只有枪杆子才能改造旧世界,只有枪杆子才能解放全人类。而这首歌却把革命战争写成“灾难”,它剥夺了爱情,破坏了个人幸福。这和苏修的《一个人的遭遇》、《第四十一》中所宣扬的反动观点有什么两样呢?歌曲甚至这么唱道:“这一去枪如林弹如雨”,“这一去两年三载不回还。”把革命战争写得恐怖无比。正如江青同志所指出的:“影片的手法,歌曲,都利用了人情味,问题大。很多手法恶毒,反纪律,用艺术手法使人回味,使人感到军队残酷。”

14.《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革命歌曲大家唱》,1964。
电影《上甘岭》插曲,这首歌歪曲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把志愿军描写成贪恋和平生活的懦夫,影片中这支歌出现的时候,正是志愿军在战壕中战斗最艰苦的时候,志愿军想念祖国,想的都是些什么呢?“姑娘好像花一样”,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当时我们的祖国正在进行着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运动”,阶级斗争激烈地进行着,而作者笔下的志愿军,他们想的却是“姑娘”、“春光”、“和平”,这不是把资产阶级的心理状态硬加到志愿军身上去吗?这是对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极大歪曲!

15.《克拉玛依之歌》,吕远词曲,《革命歌曲大家唱》第一集,1964。
这是一首流传十分广的歌。它打着歌颂克拉玛依的旗号,实际上是丑化社会主义。克拉玛依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这里的工人在忘我地建设祖国的大西北,但是这支歌根本不去表现工人阶级新的精神面貌,根本不去表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却堆砌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采用了极其轻佻的曲调,把克拉玛依写成一片歌舞升平。歌曲的主人公是一个流浪汉,请看他眼中的克拉玛依吧:“这样鲜艳”,“这样美丽”,“红旗像鲜花”,“歌声像海洋”……这哪儿像社会主义的工地,简直是个花花世界。作者完全是用资产阶级的庸俗幻想歪曲社会主义的生活。在作者看来,社会主义就是“鲜花”、“歌声”等等,就是生活过得好。刘少奇说:“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中国建设好。”这支歌唱的正是刘少奇的这个谬论。

16.《马儿啊,你慢些走》,李鉴尧词,生茂曲,《革命歌曲大家唱》第一集,1964。
这是一首典型的歌颂“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歌曲。作者用极其抒情的曲调,把社会主义时代,写成一个没有阶级斗争,没有火药味,无限宁静,充满着所谓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请听吧:“没见过青山滴翠美如画,没见过人在画中闹丰收,没见过绿草茵茵如丝毯,没见过绿丝毯上放马牛。没见过万绿丛中有新村,没见过槟榔树下有竹楼。”“这一条林荫小道有多清幽,别让马蹄踏碎林中的寂静。你看那姑娘还在楼前刺绣,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好像是为姑娘的歌声伴奏。”
这支歌是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之后传唱开来的。一九六二年九月,毛主席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号召,接着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就在这个时候,这支歌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把社会主义写成世外桃源,这不是和毛主席的教导唱反调么?!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民歌,雷振邦改词编曲,《独唱歌曲集》,1964。
这是反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内容是通过爱情的回忆来发泄所谓“爱情的苦闷”,旋律是缠绵悱恻的,情调是感伤惆怅的。这部电影的音乐在1964年曾被夏衍之流阴谋授予最佳音乐奖,它的这支插曲曾在青年中流传很广,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正如江青同志所指出:“这部电影的音乐从头到尾是靡靡之音,情歌都是伪满歌曲的翻版。”更其不能容忍的是,在影片中,作者居然把这样的情歌强加于一个边防战士的身上,一再用来表现他的什么“爱情心理”,边防军谈恋爱是违反军纪的。这样,它就起着涣散军心、破坏军纪的作用,简直反动透顶!

18.《热血歌》,黄自曲,《黄自独唱歌曲选》,1957.10。
1937年,黄自临死之前,写了这首《热血歌》,当时正是“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被迫做出一点抗日的姿态,蒋家的音乐干将马上紧跟上去,挥笔谱曲。这支歌唱道:“快起来为己除害,为国尽忠。”所谓“为国尽忠”,就是为蒋家王朝尽忠,所谓“为己除害”,就是打共产党(注:原歌词是“热血滔滔,热血滔滔,像江里的浪,像海里的涛,常在我心里翻搅,只因为耻辱未雪,愤恨难消,四万万同胞啊!洒着你的热血,去除强暴!热血溶溶,热血溶溶,像火焰般烈,像旭日般红,常在我心头汹涌,快起来为国除害,为国尽忠,四万万同胞啊!拼着你的热血,去争光荣!”)。它在打日本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要“剿共”(注:歌中并无此语),这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音乐上的具体化。令人惊异的是如此反动的反共歌曲,解放以来居然不断受到一些人的宣扬,光是出版物中就有《黄自独唱歌曲选》、《独唱歌曲200首》、《抗日战争歌曲集》收入此曲。几种不同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稿中,都对此歌百般美化,说它是“爱国主义”的歌曲。1958年,吕骥之流竟然为黄自举行“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吹捧黄自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作曲家”,充分暴露出吕骥一伙完全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

19.《天涯歌女》、《四季歌》,田汉词,贺绿汀曲,《五四以来歌曲集》,1957。
这两首歌都是电影《马路天使》插曲。电影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了我国的大部国土,这两首歌却大唱什么“人生谁不惜青春”,“侬愿作当年小孟姜”。这种醉生梦死的情调恰恰适应了日本帝国主义麻醉中国人民的需要,也适应了蒋介石的民族投降主义的反动政策。演唱者周璇,是臭名远扬的黄色歌曲大王,被人称为“猫叫派”歌星的代表。一九五七年右派进攻时,某些人打着“旧歌重放”的旗号,把这种歌也拿出来传唱,掀起一股黄色歌曲泛滥的逆流。

20.《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歌曲》1956.7。
毛主席在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候指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是一个事实;有些人否认这些事实,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这是错误的。”而音乐界三十年代的祖师爷吕骥却大叫“不分党派齐奋斗”,老右派贺绿汀也大叫“不分穷,不分富,不分党,不分派”(注:原歌词第二段中有“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但在文革前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时第二段歌词即已不再演唱),他们极力否认阶级斗争,鼓吹阶级投降主义,宣扬王明和刘少奇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充当大资产阶级在革命队伍中的代言人。
彻底批判毒草歌曲!

铲除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
打倒周扬!
打倒刘少奇!
让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占领文艺阵地!

原载江苏省红色造反总司令部《江苏红总》编辑部主办《江苏红总》报第41期,1967年12月4日出版。原文无作者署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