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有人说拖沓, 我觉得正相反, 每一分钟, 每一个镜头都有戏. 看完如同经历了一场视觉, 听觉的盛宴, 好久没有这样的满足感了.
忍不住的青春悸动, 浑身象要爆炸的能量, 爱到发痛才觉得真实, 稍一舒服便自我怀疑... 这些都能让我看到当年我们自己的影子。 靠谱吗?当然不! 可谁说一定要靠谱了?何况这是电影, 靠谱的故事岂不是很boring? 赫赫
余红一直是寡言少语的, 除了日记以外她的台词极少, 哪怕对亲人和爱人, 她也极少表达自己的内心. 她向来是一个用身体说话的女人, 这从她为家乡男友晓军第一次付出贞操就可以看出来. 那个年代, 上大学如同跳龙门, 对她这样背景的女孩子来说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所以, 当她收到清华的录通知后, 两人就都意识到那意味着分手. 她除了一句"我考上了"之外, 没有一句台词, 然而那种悲哀却弥漫在空气里. 性是她同男人沟通的方式, 通过性, 她可以表达所有复杂的情绪: 感激, 内疚, 不舍, 悲哀...为此她不惜在公路边野合, 将自己最宝贵的第一次给他, 当时她的动作生硬, 紧张, 同后来的娴熟判若两人.
在她和周伟爱情最浓郁甜蜜的时候, 有着这样的对话:
“我要和你分手。”
“为什么?”
“因为我离不开你了。”
男人可能听了这个要抓狂, 可对我来说,这段非常对话再make sense 不过。。。当她感觉最真实最温暖的时候, 就是同现实最近, 离理想最远的时候。 她这种生活在幻想的人就害怕这个.
也不光是男女关系上。 比如当年我糊里糊涂的出国, 并非在国内没有好出路, 而是向往未知的生活, 希望成为自己完全的主宰。 我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所以, Anywhere but here, anything but this... 为改变而改变, 在一个一切都似乎约定俗成, 可以预知将来的社会, 几乎成了人的本能。 这种改变的本能, 在感觉舒服的时候来的尤其强烈.
一开始, 余红自以为是了解自己的(didn't we all? at that age?), 她知道自己的激情围绕之下, 周伟几乎是被动回应的. 她爱周伟, 可仍然有为爱而爱的成分, 他只是自己情感的宣泄对象, 离理想还差的很远, 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在这段关系中的主动地位给了她一种false sense of security, 让她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她没想到, 自己自以为超脱的一切(爱人, 朋友), 其实就是她唯一拥有的一切。 所以在遭到双重背叛之后, 她彻底被击倒, 此时正好看到家乡来的晓军, 平时那么拽, 那么酷, 那么早熟的她, 突然如同一个被欺负的小孩见到亲人一样毫无顾忌的放声大哭, 让我看了都忍不住跟着流泪。
她选择了退学, 这对一个来自偏远小城一无所有的女孩子, 放弃全国最高学府的学历是多么大的代价! 她的这种自我放逐延续了好几年, 直到后来经历了物质上和感情上的绝对贫瘠, 才意识到自己为也激情所付出的代价, 从而也解释了她后来的妥协和冷漠。
我不知道美国的大学生是不是也有那样的。。。我觉得不太常见。 那种几近变态的自我折磨, 似乎只有中国才有。 因为, 我们当年没有自由宽松的环境, 有的是残酷的竞争, 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现实, 更不提周围全是马列主义老太太, 所有人都那么少年老成, 将那么多自以为是的单一价值观和道德观强加于人, 所有这些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如果你是个追求浪漫和激情, 忠实于内心, 胆子比较大能豁出去的少女, 很有可能就是余红或者李缇这样。 然而少女都是要长大的, 校园也只有四年, 人人都要回归社会, 哪怕是叛逆少女。 他们最终如何达到内心与外界的平衡,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最终的命运也截然不同。 影片中的几个年轻人, 余红, 李缇, 周伟, 还有他们同寝室的几个, 按现在的话说都有些六四之后的post traumatic disorder, 每个人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cope的方式不同, 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影响也不一样。 纵身一跳固然惨烈, 迷失红尘何尝不时另一种牺牲。
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联系到六四的背景, 让我想起中国知识分子和独裁政治的关系: 正如人物的命运所揭示的: 要么悲壮的自杀了 - 李缇, 要么沉默的放弃了 - 余红, 要么和谐的回归主流了 - 周伟。 这就是我感觉到的影片隐隐想表达的爱情和政治的关系。 都是悲剧结束, 然而李缇的自杀, 对我来说, 悲剧性远不如中年余红的漠然来得强烈, 因为那代表着沉默的大多数。
影片中余红和李缇的对比处还有很多. 比如, 当李缇第一次介绍自己的男朋友给余红的时候, 余红开玩笑的问她:"你不怕我抢你的男朋友?" 她说:"才不会呢, 你没有机会." 不无讽刺的是, 现实中却上演了相反的一幕, 夺人之爱的居然是李缇. 橄榄说李缇的自杀毫无征兆, 其实在我看电影的时候是有感觉的. 当李缇走上屋顶露台时, 我便有着不祥的预感, 想起当年余红同周伟分手时在楼顶徘徊, 被李缇误以为要自杀的的那一幕. 联想到"抢男朋友"的对话, 我立刻觉得多余红只是说说, 做做样子, 而李缇却是真能豁得出去来真格的那种. 所以, 当看到李缇给了周伟那个意味深长的凝视,然后镜头突然从她的脸部上扬, 转向天空, 紧接着出现一群鸽子惊飞的场面, 我突然有种一脚踏空, 两腿发软的感觉...悲剧就那样揭示了. 这样前后呼应的细节处更加巧妙, 让人有重看一遍的愿望, 很见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影片内容跨度很大, 时间上跨越了中国历经巨变的近20多年, 故事背景发生在图门,北京, 武汉, 重庆, 德国, 等地, 每个地方都能抓住当地的精髓, 非常地道。 这体现在人物对话, 镜头转换, 甚至背景音乐的选择的运用, 都独具匠心。 正如以纽约为背景的电影很多, 但真正让人一看就非常有纽约味, 而不需要任何标志性建筑的, 非乌迪艾伦莫属。 这需要导演和编剧很深的功力,娄烨的片子我这是第一次看, 但我觉得的确可以称得上大师水准。
至于这片子同欧洲电影风格类似, 我觉得是一种偶然也是必然, 不能因此说他就是没有水准的模仿和抄袭。 出于文化和历史背景,能引起中国观众共鸣(起码引起我们这种观众的共鸣)的好电影不可能是好莱坞风格的, 比如“花样年华”。 中国人是深刻的, 闷骚的,复杂的, 不善言语的, 不相信奇迹的。 文以载道嘛, 只要能恰当的体现这样类型的题材, 让观众产生共鸣, 与什么风格类似, 或者用到什么风格的元素, 倒不重要了, 起码不应该成为批评这电影的理由.
(二)
关于“出生论”
我依然持保留意见。 余红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是不是同她小地方出来, 母亲早逝, 家道贫寒有关系? 当然是有的。 然而, 我们都同意大多数类似出身的女孩都更懂得保护自己, 而且家境殷实父母双全的女孩也可能同样的不管不顾, 这种敏感脆弱,身体走在语言(甚至思想)前面,容易走极端的女孩, 似乎不属于某一个阶层独有。 如果说一百个女生里有一个这样的,那么这个1%的比例在各个阶层和地域应该是均匀分布的。 因此,这个出身和性格的关系不是必然的, 也没有普遍性, 更不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导因素。 所以在欣赏这部电影, 分析这个人物的时候, 我没有以这个为视角, 这并不影响我喜欢这片子, 相反更能从精神层面去了解她。
昨天看了一个评论说的挺好:“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是清华北大还是艺术院校,大学里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余红这类女孩,早熟,离经叛道,特立独行。她们略有一点理想主义,不关心时事,活在哲学里,活在诗歌里,一味风花雪月,幻想爱情,渴望扑火。在大多数循规蹈矩的同学眼里,她们神经兮兮,经常干些出格的事。她们会莫名其妙地疯狂迷恋某个男生。而那个男生,在外人眼里,或许其貌不扬,或许才华平平,甚至有些窝囊无能,总之,没人能够明白其中的缘由。”
呵呵, 看着眼熟么? 抛开性方面不谈, 余红的其他这些特性在那个年代的女生中还是很普遍的, 所以很多人有共鸣。
关于“圈子论”
余红为什么爱周伟? 她在日记里说:“因为我们站在世界的同一边." It's you & me vs the world. 她的这种叛逆, 这种理想主义, 当然是很幼稚的, 然而, 大学校园, 尤其是那个年代的校园, 是这种幼稚的理想主义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游乐场, 我感觉他们之间是平等的, 在那个理想主义和自我放逐的圈子里, 不存在谁带谁玩的问题, 更没有贫寒女子高攀一个富二代, 官二代的意思, 那不成“山楂”了么。
李缇周伟就比余红的出身更高么? 片子里没有交代, 我自己也真的没感觉到。 他们的双重背叛, 对余红来说打击是致命的, 她的确有失败感, 然而那来自理想中爱情的破灭, 而不是被某个圈子排除在外, 因为那个圈子不是以那个定义的, 如果是, 那我们说的可能不是同一个圈子。
真正对余红后来命运产生毁灭性打击的, 是她的退学。 而那个决定是她自己主动做出来的, 同她出身没关系, 可以说, 不是她玩不起, 而是她不想玩。 而那个决定直接造成了她后来生活的颠沛流离, 那是她个性中鲁莽冲动, 不计后果的表现, 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个疑问, 如果背叛意味着被排除在外, 那么若古也是被双重背叛的人, 他俩被学校抓了, 闹得人尽皆知, 若古肯定也是知情的, 64之后,若古马上离开了北京,李缇过了几年才走的。这几年,显然李缇和周伟在一起。 为什么他还帮助李缇周伟出国? 在德国还和李缇一起生活, 而且同周伟继续是好友? 我实在不得而知。类似的问题还有好几处, 比如李缇自杀前的心理铺垫, 比如那个唐老师。 我没时间看第二遍了, 但这种不明不白的地方, 是这电影最大的败笔。
关于服装
整部片子的服装就是一个“乱”字, 毫无美感可言。 当然这可能是刻意而为, 表达改革开放后, 89动乱前, 中国社会经历的短暂自由时期。 那时中西思想的交流碰撞空前活跃, 港台的影响也日益浓厚, 在没来得及沉淀, 取舍, 消化之前,就是那种浑浊的状态, 这同样也反映在服装上。 86-89之间我正上初中,现在看我们那时的照片, 夏天穿水兵衫配松糕鞋,冬天穿所谓“太空服”, 都是很怪的打扮。
影片的写实性
这是我觉得挺可贵的一点, 虽然有时很丑很恶心。 比如大学宿舍的公共水房, 着同学的面用小盆儿洗下身, 宿舍一进门就看到悬挂的胸罩, 脏兮兮的蚊帐挂在头上, 等等。 多么恶劣甚至龌龊的环境, 然而那是真实的, 很久没回忆起那段日子了,然而没有那些丑陋的细节就不可能真实再现那段生活...回头看来, 那种环境甚至更能衬托出青春的娇艳, 哎呀,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三)
关乎WSN和凌乱的美感
张爱玲写过, 最讨厌男人接吻前摘掉眼镜, 觉得那动作特别给人不洁的感觉, 哈哈, 这个唐老师就是, 是有些WS哈, 而且这人如何出现的好像根本没有交代清楚, 怎么就突然想给人看日记了呢, 那可不是一般的信任和了解呀, 是剪辑有问题吗? 反正我没看太明白.
但我觉得最恶心的还是在厕所里同吴刚做爱的一节, OMG, 那实在是超出我承受范围了,我忍不住想, 拜托,别靠着那墙呀, 那墙该多脏啊, 哈哈。这也是同娄烨的写实风格是一致的, 这片子选角我觉得挺好, 很象那个时代那个阶层的人, 而不是偶像剧那种. 试想, 同她做爱的这些男子如果很干净很舒服, 岂不是和电影风格特别不符么? 这电影整个就是浑浊的, 包括服装道具化妆台词, 然而不是无序的, 我觉得自有他的章法, 可以说自成一体, 甚至有种凌乱的美感. 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认同的, 更别提欣赏了.
关于性镜头
这片子里的性爱镜头我就光注意女的, 男的都当他们是背景, 而我觉得郝蕾的身体很美, 所以还挺喜欢看, 我是不是变态啊。 但我同意这电影的性爱镜头可以拍的更好些, 不要那么重复, 有好几段一上来就是活塞运动, 太单调了, 显得余红很被动似的, 其实她应该是很享受的.
作为女人, 尤其是电影里的女主角, 余红的衣着打扮谈不上时尚更谈不上品味, 头发永远乱糟糟的遮着眼睛, 衣服永远邋邋蹋蹋的遮盖身体曲线, 后来她甚至留着恶俗无比的烫鸡头, 柃着和衣服不配的假名牌包... 然而这样一个女人却有着惊人的风情和能量, 尤其在床上. 她的身体很美, 灵动鲜明, 坦然自若. 在一段做爱的镜头中, 动作最激烈的时候, 侧面看到她的身体, 乳房如小兔般上下跳跃, 美不胜收啊! 当时我脑子里只有四个字: 活色生香. 这样的女人男人不迷恋才怪.
关于朋友圈子
东东的确和李缇周伟不是一个圈子的朋友, 这也很正常啊, 我们上大学时不也有不同类型的朋友吗, 有一起去图书馆用功的, 有一起吃饭打牌的, 一起谈论文学的, 还有些适合一起逛街跳舞, 等等. 好到无论做什么都一起的朋友, 反正我是没有过. 大学不就是认识不同人, 扩大视野, 增长见识的地方么. 余红进入那个所谓的圈子之后, 不还是和东东很要好? 并没有攀高枝去了。 我想说的是, 那个圈子不是由李缇周伟来定义的, 也不是由他们来把门的. 没有他们, 余红照样可以去酒吧, 照样可以认识其他前卫诗人画家什么的, 这两人偷情, 不等于余红被整个圈子排斥. 我只是觉得用这个来解释她退学的决定有些牵强而已.
真要按出身论分析的话, 这电影就太漏洞百出了, 比如这剧里这么多男人, 我看最顺眼的就是晓军了, 尤其是他拿着啤酒带着耳塞跳舞那段儿,特有范, 听的还是特别应景的西班牙音乐, 特能衬托出离别前的哀伤和缠绵, 这可不象一个小地方的邮递员啊! 嗬嗬, 这部电影经不起这么细细掰开分析的。
余红始终是忠于自己的内心的吗?
I'm not sure. 我记得旁白里有句话, 原句不记得了, 大意是"珍惜现在没有错,但那是在没有爱情的前提下给自己的借口..." 人都是要成长的, 到了武汉以后, 尤其是认识吴刚以后, 她意识到, 一个人受穷没有关系, 但两个人的贫穷生活只会让人心生厌憎, 而自己已经为了浪漫付出太多了, 所以她决定向生活低头. 所以我觉得她后来的选择还是有妥协的成分的, 只不过是很清醒的妥协.那算是忠于自己内心么?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个很深刻的命题,也是我最近常常琢磨的.
真正始终不妥协的是李缇, 一死了之, 根本没有妥协的必要.
从酒店分手的场景来看, 余红绝对没有了当年的疯狂和冲动, 这说明她比从前要明白多了, 也理性多了.影片比较高明的地方是根本不提及余红后来的丈夫, 让人无法想象他是什么人, 余红到底有没有妥协, 妥协到什么程度, 谁也无从知晓, 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当然, 也可能编剧到后来黔驴技穷了, 只好草草收场, 哈哈.
我, 当然希望她找到了对的人,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不论别人怎么说, 我对这个人物只有同情和祝福.
望各位手下留情, 轻砸!
说到底, 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让所有人产生共鸣,这同每个人的性格, 经历, 审美, 心态有关, 这里有很多智慧和品位都是我佩服的人, 但你们都不喜欢这电影, 说明众口难调, 很正常, 能这么讨论讨论我就非常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