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历是财富之我见

(2009-02-02 20:57:56) 下一个
快两年没动笔了, 最近几天居然象中了邪, 文思泉涌, 一触即发, 欲罢不能. 各位看官批评我卖弄也好, 虚荣也好, 自以为是也好, 本人亦有些痴处, 俗称楞头青, 居然想继续写些文字来接砖. 垮坛如不是合适的平台, 麻烦哪位好心的姐姐指明, 我好贴别处去. 虽不是呕心沥血之作, 倒也用了心写的, 蔽帚自珍.
=========================================================================

"经历是财富"这句话, 出处无考, 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公识(conventional wisdom). 这个"财富", 应该包括修养, 气度, 本事, 能力, 理解力, IQ, EQ, 等等, 姑且统称为"智慧"吧. 余虽愚笨, 却仰慕有智慧的人, 向往"朝闻道, 夕死可矣"的境界. 因此钻个牛角尖, 来琢磨一下这句俗语.

纵观古今中外有智慧的人, 很多是个人经历特别丰富的, 比如高尔基和杰克伦敦, 虽然没受过正规教育, 却从小摸爬滚打, 上的是社会大学, 有的是街头智慧; 又比如曹雪芹, 生于钟鼎世家, 经历了锦衣玉食, 温柔富贵, 成年后又穷困潦倒, 尝尽人间冷暖, 看够世事沧桑, 于是批阅十载后便有了"红楼梦"; 又比如张爱玲, 出生名门, 从小见识不俗, 却历尽家道中落, 父母离异, 战乱流离, 终于凭一本"传奇"横空出世, 实现"出名要趁早"的愿望, 她的人生同她的文字一样多彩多姿, 令人感慨.

从经历中得到智慧的不只这些名人, 生活中也很多, 有些就在你我周围. 比方说我外婆吧, 典型的农村妇女, 大字不识几个, 智慧令人佩服, 不光儿女孙辈十分尊敬她的意见, 连左邻右舍有了纠纷都请她来排解. 快九十岁的人了, 跟我妈妈去上海看孙女, 在飞机上还能同不认识的人进行得体愉快的交谈. 她的智慧来自于一生的坎坷: 三岁丧母, 八岁当童养媳, 丈夫是个半瞎子, 十五岁就当了母亲, 共有十一个孩子, 由于贫困和疾病, 成年的只有六个. 她虽然历尽磨难, 却一路乐观, 养出的孩子个个聪明大气, 与人为善, 没有智慧绝对是做不到的.

那么, 经历是否等同于智慧呢?

我觉得不是. 君不见, 现代人经历的机会远远超出前人, 但智慧的增加似乎不成比例啊. 再精彩的经历, 也只有在沉淀下来, 细细咀嚼, 反复思量后, 才能升华成智慧, 这样才能让下一个经历更加精彩. 没有这个过程, 而仅仅从一个经历跳到另一个经历, 到头来不过是个忙忙碌碌的庸人. 多少人如此忙于生活, 以至于忘了什么是生活, 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又想, 经历简单的人, 是否一定见识短浅缺乏智慧呢?

我非常崇敬的诗人Emily Dickinson, 是一个经历极其简单却拥有过人智慧的人. 她留下的诗篇, 不但美丽隽永, 而且在生与死, 灵与肉, 瞬间与永恒等话题上, 给人深刻的启迪, 她的影响是超越国界的. 这样一个高人, 却过着即使用当时的眼光看也是简单到没劲的隐居生活. 她一生未婚, 从未离开过出生的小镇, 一直同妹妹生活在一起. 直到她去世, 大部分时间居然都未离开过同一所房子. 她生前从未享受过名利, 她的诗篇直到死后, 才被人在房间里发现, 居然有一千多首! 最最另人不可思议的是, 除了几个常年的笔友, 她似乎没有过真正的恋爱.

她的智慧是哪里来的呢? 除了天生的慧根以外, 我唯一能想到的解释是阅读, 和几个常年的笔友. 如果说经历少便是井底之蛙, 那她还真是个井底之蛙. 只是这个蛙就喜欢安安稳稳呆在井里, 四周满满的是书, 她有灵性, 爱阅读, 爱独处, 也爱思考. 偶尔有大雁飞过在井口, 跟她聊聊外面的世界, 就那么度过外表波澜不惊, 精神上却极其丰富的一生. 对这样一个骨灰级井底之蛙, 我等平凡之辈只有叹为观止的份.

现代小女人, 人生选择空前的多. 如何取舍, 却是个永恒的难题, 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价值观. 人有多少梦呢? 为每一个梦去体验一番, 可行么? 若要得到更多的智慧, 难道一一亲身去尝试体验么?

我自问:"你有几个肉身子? 能当几个和尚呢? " 即使花钱请人当替身和尚, 且不说能否成正果, 连打坐念经的乐趣也没了, 还不如不做呢. 本人自问能力有限, 又只有一个肉身子, 要能成正果的话, 就必须全身心做好当下这个和尚, 念好手中的经. 一草一木, 一人一景, 需用心体会, 真诚对待, 才能从中得到最多的乐趣, 也才能给周围人带来幸福.

好在,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是井底之蛙, 没准有一天机缘巧合, 也得劝上老伴背上娃儿麻着胆子跳上岸呢? 抱着凡事有可能的心态, 在专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小日子的同时, 如果能从不同经历的人那里学到他们的智慧, 分享他们的体验, 增加自身的智慧, 以更从容的态度对待未知的人生, 岂不是两全?

我很喜欢的一本书To Kill a Mockingbird里面有句话:"Nobody in their right minds would take pride in their talent." 那我依葫芦画瓢, 也来一句 :"Nobody in their right minds would take pride in their experience." 一个人的经历多少, 除了个人选择外, 说到底是机缘巧合. 选择无高低, 境遇看造化. 仅仅因为经历比别人多, 不见得见解就比别人高; 相反, 经历少的也不必妄自菲薄, 平凡人生照样有不平凡的故事. 写"陋室铭"的那个刘禹锡, 都说他是个雅士, 我却不感冒这样的人, 说什么"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白丁里难道就没有值得来往的人吗? 太snobby.

昨天看到一个有趣的比喻, 说的是猫和虎. 猫有猫的经历, 虎又虎的生活, 不必勉强苟同, 也不必费力去解释, 嗯, 有道理. 我打量一下自己的尺寸和生活习性, 觉得属于猫型. 不过这只猫有点憨, 她不但不怕虎, 还觉得虎儿挺漂亮 :-)

某天, 本猫来到了文学城这座大山, 又误打误撞的来到了挎坛这片林子, 放眼望去, 猫儿妩媚, 虎儿潇洒, 各有各的智慧, 各有各的活法, 好不热闹. 其中有个虎姐姐正在给众猫虎说故事呢, 猫儿初来乍到, 一时听得入了迷, 只觉得文采精华, 见之忘俗, 竟起了亲近之意, 一时兴起忘了自己是猫, 竟伸爪子过去想摸摸虎儿, 没想到莽莽撞撞的一脚踩上了虎儿的痛处. 虎儿又惊又恼, 伤心得说不下去了. 众猫/虎既心疼虎儿, 又恼火被打岔, 一时斥责声四起(此处省去笔墨若干...)

猫儿知道闯祸了, 又悔又怕, 却又不甘心就此落荒而逃. 你道是为何? 原这猫儿天生有些痴处, 倒真不觉得猫和虎那么不同, 还不都是雌性猫科动物么? 还不都是舔犊情深? 不都有个(或N个)念念不忘的公猫(虎)? 还有, 私底下, 某天发现第一跟白发时, 不都曾吓的花容失色立马拔掉并告诉自己此事不曾发生? 经历虽不同, 智慧却是不分圈子的. 即使一个是猫, 一个是虎, 她们之间的智慧为什么不能分享, 不能沟通, 不能借鉴呢? 幸运的是, 这虎儿也是个有慧根的, 几个掏心窝的贴子下来, 居然惺惺相惜, 握爪言和. 猫儿大受鼓舞, 开始憧憬着同众猫虎成好朋友的美好未来...

呵呵, 扯远了, 严肃点, 打住...

因此, 对于所有坦诚分享经历的人, 我很感谢, 你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有学习探讨的机会; 对于所有真诚的深思熟虑的观点, 即使尖锐的对立, 我也很渴望. 因为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 如果说经历是财富, 那么我就是来这里探宝的.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deja_vu 回复 悄悄话 有些事情,看别人的经历就可以学到功课。但有些经历,尤其是痛苦的磨难,只要能爬得起来,就真得是财富,是别人夺也夺不去的,也醒悟不来的,非自己亲自经历过了,才有体会。这类经历包括创业的艰辛, 艰苦的生活。

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人,勤劳本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成就了美国二战后的繁荣。
deja_vu 回复 悄悄话 经历是财富,这个财富很多时候指的是人生的历炼,挫折的承受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境的变化和再面对处理类似事情的智慧。所以这个财富并不总是露在外面的,或显而易见的。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从表面上看,现代人经历的东西固然远远超出前人。但其实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代人所经历的情感,人生的起伏和古代人并没有不同,反而,因为现代的物质泛滥,现代人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心灵的洗礼比古代人简朴生活时多多了。所以,经历多的人一旦得到了智慧,"返朴归真"的也多。
逸青 回复 悄悄话 1,有经历不一定都会生出智慧,但可以肯定经历是显露智慧的催化剂!
2,智慧本有,无明本无。磨去尘埃方露本来面目!
3, 很想知道你平时念什么经?若没有实修与悟处,不宜大谈佛理。若有不慎,要背因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