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著名交响曲:莫扎特的《g小调第二十五交响曲》(1773)

(2019-02-21 03:35:18) 下一个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五十部多部交响曲,其中正式编号的有四十一部。根据英语的维基百科全书,莫扎特的全部交响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童年时期: 第1 – 13 号,以及一些没编号的;

萨尔斯堡时期: 第14 – 30号,以及一些没编号的;

后期: 第31 – 41号。

今天我们欣赏一部萨尔斯堡时期的作品 - 《g小调第二十五交响曲》,以下简称“第二十五”,作于1773年,当时莫扎特17岁。

在莫扎特全部编号的41部交响曲中,大调的有39部,小调的只有两部。这与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大调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小调的事实吻合,因为小调当时被认为比大调不谐和,较少用。直到浪漫主义时期,大小调作品的数量才趋于平衡。

除了“第二十五”,莫扎特另一部小调的交响曲是《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由于这两部都是g小调,“第二十五”有时又被称为“小g小调交响曲”。

“第二十五”遵循交响曲的标准结构,由以下四个乐章组成:

I:热烈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4/4拍,g小调;

II:行板(Andante),2/4拍,降e大调;

III:含中段的小步舞曲(Menuetto & Trio),3/4拍,G大调;

IV:快板(Allegro),4/4拍,g小调。

全曲用时约22分钟左右。

“第二十五”的乐队编制相对较小,只包括两支双簧管,两支大管,四支圆号,加弦乐。这应该体现了莫扎特比较早期交响曲乐队编制的特点。

“第二十五”第一乐章开门见山,没有引子直接开始第一主题。其动荡不安的切分节奏和粗犷的旋律,表现出某种躁动的情绪,因此后人常把这部交响曲和当时欧洲文艺界兴起的“狂飙运动”(Sturm und Drang,又译作“狂飙突击运动”,见中文《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B%82%E9%A3%99%E7%AA%81%E8%BF%9B%E8%BF%90%E5%8A%A8  )联系起来。这种运动注重表达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与奋进精神,代表人物包括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席勒。然而莫扎特当时只有17岁,也没发现他与这种运动有联系的记载。所以我猜想,虽然不排除莫扎特受到了一些间接的影响,但他内心与这种运动的情绪有某种契合可能是更合理的解释。

聆听全曲,第一乐章是 g小调;第二,三乐章虽然以大调为主,但其中仍有小调的段落;第四乐章又回到g小调。整部作品的基调是躁动而压抑,给人感觉是悲剧性的。这在莫扎特的器乐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第二十五”第一乐章的开始部分曾被美国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1984)用作开片不久的配乐,较好地配合了悲剧性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第二十五”全曲的音像,是卡尔 伯姆(Karl Böhm,1894-1981)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年代可能是在 1970s。伯姆是奥地利老一辈著名指挥家,擅长指挥德奥作曲家的作品,曾长期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享有很高的荣誉。(不知是什么人评出的所谓“世界十大著名指挥家”中没有包括伯姆,我认为这不公平。如果觉得那十位都不能不上,那么就应该评出“世界十一大著名指挥家”。)在以下这个音像的网页上,作品的各乐章都有链接,便于分乐章欣赏。

Symphony N° 25 de Mozart en Sol mineur, K. 183 conduit par Karl Böhm (Philharmonique Vien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M6Np7bGJ4&ab_channel=Biblioth%C3%A8queMusicale

 

下面是莫扎特“第二十五”全曲的音频:由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指挥维也纳古乐合奏团(Concentus Musicus Wien)演奏,2006年录制。哈农库特是当代著名指挥家,擅长指挥用复古乐器组成的乐队;这个维也纳古乐合奏团就是他组织建立,并与之长期合作的。

Mozart: Symphony No. 25 — Harnoncou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uQcFC8rink&ab_channel=ClassicalMusic%3FWithPleasure%21

 

此外,有多种版本的莫扎特交响曲全集的唱片问世。其中,我觉得卡尔 伯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应该是比较权威,比较好的(尽管我没有一一进行比较)。下面是在 youtube 上其全部第一至第五辑的链接。“第二十五”在第三辑,每部交响曲都有单独的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spIgDjsT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6MUgoyurI&ab_channel=BATACHANDES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LZTFxIc9Q&ab_channel=BATACHANDES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miLXwYMGA&ab_channel=BATACHANDES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sN6C5fdks&ab_channel=BATACHANDESU

 

关于这部交响曲的更多介绍,英文见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25_(Mozart)

中文见新芭网:

https://www.sin80.com/work/mozart-symphony-25-k18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淡淡的日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ang_Le' 的评论 : 听歌大概跟心境很有关系,您分析的很有道理。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淡淡的日子' 的评论 : 这个问题,如果一定要把词和曲分开来谈,那么我觉得两种情况都有:有的歌是词更感人,有的歌是曲更感人,要具体分析。同时,歌曲是文学(歌词)和音乐(曲调)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词曲是结合成一体呈现给听众的,词曲结合得好应该更感人。还有,所谓“更感人”或“更打动人”是一种主观感受,对一些人感到很打动人的歌曲,对另一些人可能是噪音,人群中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很难有“绝对正确”的标准。
淡淡的日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ang_Le' 的评论 : 还有一个问题想跟您探讨,这个问题跟交响乐的关系不大,是关于歌曲的。您说在一首歌曲里,是词更能打动人,还是曲更能打动人?如果是词,那为什么很多外国歌曲听起来也是那么让人感动。如果是曲,那为什么没有词的曲常常让人听不懂呢?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淡淡的日子' 的评论 : 老实说,我没听过莫扎特童年时期的那13部交响曲(实际音响恐怕也不好找),但根据一些音乐史方面的书或资料,他那一时期的交响曲和后来的相比,总的说还是有差别的,即不如后来的成熟。
淡淡的日子 回复 悄悄话 莫扎特是音乐神童,四岁开始作曲,您觉得他童年时期的那13部交响曲跟后面成年以后的作品有很明显的不一样吗?比如成熟度。。。我很好奇一个孩子写的交响曲会更侧重什么?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我很高兴和你探讨关于那个术语的翻译问题。也谢谢你关于这个新系列的鼓励和建议,我会把萧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包括进来的。
silverbu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ang_Le' 的评论 :

约定俗成的称谓谁也改不了。 我就是对这个翻译发表点自己的看法。谢谢! 您的新系列开启得挺好。 我也来补充一个: 肖斯塔科维奇的No. 7, 列宁格勒。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谢谢回复。你说的直接叫“暴风雨运动”固然好,但经过在网上查找,没见到这样的译法,所以我还是改成了网上已有的“狂飙运动”。这个虽然不比“暴风雨运动”好,但我不大想用以前没有的译法。换句话说,在翻译历史上已经有的术语时,我更倾向于“吾从众”,尽管“众”的译法有时并不那么好。 再次感谢!

电影 Amadeus 我也非常喜欢。
silverbu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ang_Le' 的评论 : “狂飙运动”可以,“突进”一词像是生造出来的,太粗暴了。 其实没必要搞那么复杂,要是我就直接叫“暴风雨运动”,浅显通俗,又朗朗上口。
电影Amadeus非常不错。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谢谢评论。我不懂德语,这个“狂飙突进运动”是从网上查到的翻译,还以为是中文比较普遍接受的译法。和您有同感,我也觉得这个有点别扭。我想用另一种简单的译法“狂飙运动”或许好一点? 您看呢?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九' 的评论 : 谢谢评论!对我过奖了,还是谢谢鼓励!
silverbug 回复 悄悄话 我认为“狂飙突进”这个翻译不是太好。 Sturm und Drang, 直译的话,“狂风暴雨”、“疾风骤雨”或者“暴风雨”都说得通;“狂飙突进”听着别扭,不雅。 不知您怎么看。
老九 回复 悄悄话 博大精深,无与仑比的神明曲,很多人听不了2分钟一定走人的.
从头至尾有点象一个博古通今的老人,在给个刚学步的幼儿讲道理.....
多谢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