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回顾1982年考研(二):报名,复习,笔试

(2015-07-28 15:20:42) 下一个

从这个招生目录上可以看到,最适合我的是音乐学专业民族音乐理论专业方向,一共招三名。笔试除全国统考的外语和政治以外,要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外音乐 作品分析,民族音乐概论三门课,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还要提交一至两篇专业文章。复试包括听写和乐器演奏。看了这个招生目录,我没有犹豫,决定就报考这个。

寒假期间,我在北京找了一些复习材料,包括当时大学用的政治和文艺理论课本,前几年考研的英语试题,还有一些音乐专业的书和材料。

开学回到大同,我和单位领导谈了考研的打算。他们同意我报考,但不给复习假,只准许我在不耽误教课和其它工作的前提下,用工余时间准备考试。

根据报名的要求,由于我不是应届毕业生,还要随报名表提交一至两篇专业方面的文章。于是我集中精力,先完成文章。由于来不及准备新材料了,就用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写了《评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奏》和《下乡时听到的山西民歌》两篇,和报名表一起寄了出去。

记得那年全国硕士生统考的笔试是在四月份。我寄出报名表后,离笔试的日期只剩下两个来月了。那时我从周一到周六,每天大约有六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周日就全天都搭上了。

我 把时间计划了一下,基本是每天早上复习英语,把以前学过的许国璋英语四本再捋一遍。白天有时间看看政治和文艺理论,虽然主要是背,但对那些理论也要理解才 能对付考题。晚上看音乐专业方面的东西,除了各门教科书上的内容,还要看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新成果,新观点等。总之,复习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一直计划到笔 试的前一天。

复习的过程是挺枯燥的,除了看音乐作品分析时要听听录音,其它时间都是在读书,背书。每天晚上大约有四个多小时,我有时看书累了,就到外面街上走走。我们单 位就在城里,对面有一家电影院,我在那儿没少看过电影。但自从报名直到考完笔试,我是一场电影都没看,全部工余时间都用来复习了。

笔试的地点是在大同一所教师进修学校,离我们单位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

第一天上午考英语,拿到试卷,我大概看了看,前面是以多种选择的方式考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后面有汉译英和英译汉,考题的量很大。我觉得时间紧,拿不准的地方来不及多想了,不停地往下做。最后那篇英译汉的短文基本是直译的,还没来得及检查就到交卷时间了。

下午考政治,凭死记硬背以及对那些教条的理解,概念题和论述题都答了。

第二天开始就是艺术研究院的考题了。上午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是当时大学文科的一门课,只是各校有不同的名称,像文艺理论基础,艺术概论,文学原理等等,其实是大同小异的。与考政治相似,我也是概念题和论述题都答了。

第二天下午考中外音乐作品分析,以这个来考专业基础是很英明,很贴切的。因为要搞分析,音乐专业内的各种知识都得用上,而且要想分析得好是没有止境的。拿到 试卷,看到除了几道概念题,就是两首作品的曲谱,当然没告诉是什么曲子,要求分析。前面那首是单旋律的,我很快辨认出,那是阿炳的二胡曲《听松》,只是没 有按原来的调高记谱。我在复习时曾把阿炳的东西又看了看,所以这个分析做得很顺利,并说明了是什么曲子以及可能的含意。做第二个分析就费劲了,那是一首外 国的钢琴曲,要求分析并把所有的和弦都标记出来。那曲子我以前没见过,只好就根据谱子硬着头皮地分析。和弦的识别和标记,特别是变和弦,我没有做好,因为 在复习时只注重了曲式结构的分析,和声几乎没看。事后得知,这是我几门笔试里分数最低的,勉强及格。那曲子是肖邦的一首《夜曲》。

第三天上午考民族音乐概论,这是我报的专业方向。试卷前面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概念题;中间有几道论述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宽,论述的深浅就看平时的积累和现场的 时间了。最后一道题是整整一页带有唱词的工尺谱,可以看出是从什么传统曲谱上影印出来的,要求翻译成五线谱,并把唱词写在相应的音符下面。这个有点出乎预 料,因为一般院校好像只是把工尺谱在课上介绍一下,没听说有训练学生翻译工尺谱的。幸运的是,我在复习时看了有关的材料,把工尺谱记录音高和节拍的方法记 住了,所以翻译成线谱没有问题。这道题属于“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那种,我刚好复习到了,运气不错。

交卷后,笔试就全部考完了。我回到学校,下午没事,睡了一大觉。但睡得并不踏实,梦中好像还在考场上答题。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D的D主' 的评论 : 大概是因为这考试对我太重要了,印象深刻,所以记住的也就多一些。
ID的D主 回复 悄悄话 楼主好记性!这么多道题还能记住。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十全老人' 的评论 : 谢谢评论。 没什麽,赶上那个时候了。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1982就考研,好厉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