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插队生活回忆(1):开头的话; 不得已的决定

(2010-12-07 09:47:13) 下一个
开头的话

在大批知青上山下乡的岁月里,我也被卷入其中,于1968年底到山西雁北插队,一呆就是将近五年。那时我没有别的选择,下去是不情愿的。在村里,日常都是用原始的方式干农活;另一方面,我们也利用工余和农闲时间,干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包括读书,玩乐器,偷听敌台的新闻和音乐等。其实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吃的跟不上,工分值低,这些都还能克服。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那种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出路,精神上的压抑和苦闷。所以在插队的后两三年,我们都在不断地努力争取离开,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总之我认为,上山下乡是错误的,而那种在逆境中生活经历又是很特殊,很难忘的。这里,我要回忆的是其中一些印象较深的片段,以及后来在好友的帮助下,终于离开农村的往事。

不得已的决定

1968年,虽然是在文革期间,学校已是一片萧条。军宣队和工宣队搞过几次“复课闹革命”,但都没有“复”起来。渐渐地,出路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开始是有少数同学主动要求上山下乡,他们中有人是要在农村干一番事业,有人是想在艰苦的劳动中证明自己。对这些,我能理解,但我自己不是那样想的。

很快,上山下乡就成为大势所趋,上级的分配方案就是要绝大部分人下去。我校66届的在68年夏秋之际走了两大批,一批是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批是去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插队。接着轮到我们67届:当年十月,全市各中学陆续公布了第一批分配方案,是到山西插队。西城区的大部分学校是到雁北专区,我校是到其中的山阴县,年底走。

当时表面上还是让大家报名。但在那种形势下,如果不想上山下乡,一般都得有点理由,比如本人有病,或是独生子女,或家里需要有人照顾等。我没有这些理由,虽然并不愿意下,但考虑到没有别的出路,如果这批不走,听说下一批是去陕北插队(后来果然是),条件比山西还艰苦,离北京更远。当时学校也有很少参军和留在北京工作的名额,但我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自知那些对我是不可能的。经过一番犹豫,还是不得已报了名。全校共有二百多名同学报名,大多数是67届的。

报名后分组,一个组要去一个生产大队,就是一个自然村。分组的原则是自愿结合,因为同组的人将长期生活在一起,需要安定团结。由于我一直住校,就选择了由住校的同伴组成的一组,算我共八个人,老高二和我们老初二的各四名。

就在即将出发的前几天,毛的又一个“最新指示”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不必说,这对当时已经是大势所趋的上山下乡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校又有好几个同学加入了这批要走的行列。我们宿舍的一个高中同学,本来为了躲避下乡,已经搬到北京的亲戚家住了(他家也在外地),听了广播,连夜赶回学校来报名。问他怎么改变主意了,他一脸无奈,只说了半句:“最新指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我阅读慢,你的《文革经历》刚读了引子,要继续读。再聊。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ang_Le' 的评论 : 谢谢! 我写的只是初/粗稿,算是一份详细的大纲,有时间会细写。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欢迎! 我刚访问了您的博客,看到也有回忆文革及下乡等经历的文章。我做了书签,得空仔细阅读。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是小溪姐姐推荐来的,一定认真拜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