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插队生活回忆(22):本向五台去 却游平型关

(2010-12-10 10:01:48) 下一个

        久闻五台山的大名,一直想去。从地图上看,我们插队的地方离五台山并不算远,但交通却很不方便,要先乘火车南下到忻州或原平,再换乘长途汽车折向东北,才能进入五台山区,很绕。后来听说,可以走小路先翻过我们南面的馒头山,再沿滹沱河谷地向东至砂河镇,再向南拐,即可从北面进入五台山区。算了算,步行去要走三天,在山里玩两天,回来想搭车或蹭车,也要一两天,这样,全程大约要六七天。主意已定,我和本村及邻村的同伴一行五人,在夏末秋初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出发了。

        下面是山西东北一带的局部地图,桔黄色虚线是我们的实际行进路线。可以看出,到砂河以后,我们没有向南去五台山,而是继续向东去了平型关战场,其中原因,还得容我从头说。

(地图)

        第一天,我们从本村一直向南,涉水渡过桑干河,再继续南行,来到离馒头山不远的羊圈铺村,那里也有北京知青。和老同学相见格外亲切,主人们还好好招待了一番。第二天走了一整天山路,先上后下,终于从侧面翻过了馒头山。当晚来到繁峙县城附近的一个村子,就在那里借宿了。

        第三天一早出发,沿着公路向东,于午后赶到砂河镇,在路口正要往南向五台山行进时,却发现有解放军持枪站岗不让过。只见军用卡车不断地经过这里,朝五台山方向开的全是重车,载的东西用草绿色帆布盖住;而从那边返回的全是空车。我们和站岗的解放军一再磨蹭,但对方回答很坚决:奉上级命令不能通行。我们只好自叹倒霉!大老远好容易到了这里,却去不了五台山,难道要白跑一趟?大家想了想,有人提议说,这一带也有北京知青,何不先找他们打听一下,或许会有些办法。

        于是我们离开路口,来到了附近一个有知青的村子,有几个男生正在家。我们上前说明了来意,他们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并说,去五台山的路已经很长时间不让通行了,里面正在修战备工事,保密的,不让去。我们又问附近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他们建议,可以去平型关,那里是当年的战场,有个新修的纪念馆。交通也很方便,因为从北京到原平的铁路正在施工,每天有接送工人的通勤车经过附近,搭乘通勤车就可以到平型关。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当即决定,五台山去不成了,就去平型关!

        次日上午,在那几位知青的帮助下,我们搭乘通勤车到了平型关站。下车后,见到半山坡上有一座白色的楼房,那正是平型关战役纪念馆。我们来到楼前的传达室,向值班的一位年轻军人说明了来意,但他说纪念馆还没开放,不能参观。经我们请求,年轻军人找来了一位比较年长的军人,他的军上衣有四个兜,显然是一位军官(那时已废除军衔制,从领章上看不出官阶)。那军官提出了几点要求,包括不许触摸展品,不许照相等,我们当然是满口答应,他就让我们进去了。

        来到展厅,发现展览已经布置好了。主要有毛的语录,战斗的示意地图,一些当年的照片,以及解说词等。实物并不很多,有八路军使用过的步枪,大刀;还有缴获日军的三八大盖,王八盒子,歪把子机枪,指挥刀,以及钢盔,军装,皮鞋,军旗等。展览最后是林彪一篇关于平型关战役总结的全文,好像当时还没有公开发表过。

        从展厅出来,我们又来到传达室,向那位值班的军人告辞,他请我们坐下休息片刻,还让一个女兵送来了茶水。我们边喝茶,边和他聊了一会儿。谈话中得知他原来也在北京上中学,是七零届的。当时大家都有点“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我们又聊到,展览中除林彪外,没提其他指挥员的名字。他说,当时参战的几位团长是李天佑,杨得志,杨成武。大家都知道那时杨成武已经被打倒了,但他并没有避讳。我们那天的确是渴了,一边聊,一边没少喝茶水。那个女兵拿着茶壶不断地给我们往茶杯里蓄,但她没怎么说话。最后,年轻军人又在门口指给了我们几个值得看的地方。

        从纪念馆出来,沿着路标继续往山坡上走不远,就到了林彪的指挥所。其实就是在半山坡上有块石头刻着几个字作为标志,其它什么也没有。回想在刚看过的展览里有一张林彪在这里手持望远镜了望的照片。从这里回头看,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当年战场的全景,而敌人大概是很难想到这里有对方的指挥所。

        从山坡上下来,我们来到了当年战斗最激烈的土桥沟,听说为了保留战场的原貌,这段公路没有重修。路不宽,小的上坡下坡很多,不像现代的公路有石子,全是土路,中间还有两道车辙。公路靠林彪指挥所的一侧是比较缓的山坡,而另一侧有一个较高的山包,半山腰有个小庙,老爷庙,那就是著名的老爷庙至高点。想起初中语文课学过的一篇课文,李天佑写的<首战平型关>里讲过,当时的战斗很惨烈,为了冲过公路,抢占那个至高点,不少战士都倒下了。这段蜿蜒起伏的土路虽然看上去平常,却是中国军人英勇杀敌的见证!我们从土桥沟上坡到老爷庙,见到还有几间旧房子,里面也有个简单的陈列,据说那个纪念馆落成之前,展览就在这里。

        听说长城上的平行关关隘离这里还有十多里路,但没有车可搭。我们那天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到平行关关隘了,这是那次出游的一个遗憾。

        从平型关返回我们村的行程非常顺利:先乘通勤车到枣林站,再从枣林蹭上小客车到了原平。原平已是北同蒲线上的一个大站,半夜时分再从原平登上太原开往大同的客车,一路都没有查票,次日凌晨就到了距我们村仅十几里的那个小站。走回到村里还不到吃早饭的时间,想起我们十几个小时之前还在平型关,觉得很有意思。

        过了些天,发现林彪有日子没见报,传说他出事了,但我们都不敢相信。直到“十一”,林彪还没有露面。终于从北京传来了比较可靠的消息,林彪已死,成了“叛徒”和“卖国贼”。这使我们很庆幸那次去了平型关,假如再晚个把月,那个纪念馆肯定是不让参观了。

        从那以后多少年,又陆续看到过一些关于平型关战役的文字,对那一仗有了些更客观的了解。但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是全面抗战爆发不久,中国军队打的一个胜仗。我这篇回忆只是客观地记述插队时的一次出游。如果以后有机会,台儿庄也想去看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