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让我一辈子眩晕的她(一)

(2007-07-05 12:06:31) 下一个

第一次见到她,是96年初夏。她18,我25。她们一起分配来我公司的有七八个刚从中专毕业的学生。我那时候是个制作多媒体光盘的小项目经理,其实就是个生产组长。 她分配到我的组,完全是偶然。好像是她原来分配给了另一个组,但刚报道就病了一个星期,人家就用了另一个新人。等她病愈回到公司的时候,正好我的项目有个空缺。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个初中生。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三个地方是:留一头小辫儿,扎了个象是个蜡染的蓝色头巾,再有就是带着金属牙箍。现在想想那一头小辫儿好像是附在那个头巾上的装饰,不过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很俏皮的孩子气。那个蜡染的蓝色头巾总让我联想到江浙一带采茶的姑娘,我指的到不是土的感觉,而是质朴清新,出水芙蓉那样的感觉。当然,说老实话,当时一点没把她和“漂亮”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牙箍。现在在国外看见teenager戴这个的很普遍,但当时,她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戴的。感觉挺cool的。

我当时正在制作一张关于中国陶瓷的光盘,对公司来说是个树立品牌的项目。我那时候也是大学毕业没几年,正是干活不要命的时候。这个项目对我自己来说是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她到我的组之前,已经有另一学校毕业的新生分配给我了,也是个女生,叫马欣。我自己负责用Authorware制作结构和交互,马欣用PhotoShop帮我处理从故宫博物馆档案胶片上扫描出来的藏品图片。由于档案照片的背景和用光都比较“老派”,不适合现时的流行“品味”,所以我们要把图片中文物主体“抠”出来,换到一个虚拟展示环境中去。这个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自然仿真,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眼睛。她们是广告专业毕业的中专生,对PhotoShop的基本应用是学过的,也有一定的艺术理论和摄影原理基础。但在制作虚拟现实的过程中,就显得对物理尤其是光学原理知识的欠缺了。所以我要对每一张图片加以指点,耽误了不少时间。

她加入我的组的时候,我正在全神贯注地赶进度,没有多余的精力再指导一个新手,就交待马欣“带”她。我偶尔抽空检查指导一下她。不久我就发现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对光影的感觉比较准确。对我讲授的东西也能很快理解贯彻。这让我第一次对她刮目相看。没多久,我决定让她单独制作一张青花瓷器题材的光盘。那是我计划的中国陶瓷系列的下一张光盘。我想图片方面应该胜过正在制作的这张。她也确实证明了自己的才能。我发现我们工作很默契,我想要的简单跟她一说,她就能实现,她自己发挥的东西,我也很欣赏。只是后来发现虽然每一张图片都很完美,但一张光盘清一色都是青花瓷器,就难免有些boring. 最后被市场部门枪毙了。都是难得的资料,真是可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